首页 理论教育 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要探析与“三农”问题形成相关的终极制度原因,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为其要。(四)“三农”问题的经济流程因素从国民经济流程上认识,对农业、农村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是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美丽乡村万峰林是黔西南州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板,同时也是黔西南州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样本。
美丽乡村建设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一)“三农”问题的制度因素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由这一问题折射出来的制度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反映国民待遇的法权落实问题,又有产权明晰问题;既有行政权障碍问题,又有知情权、发展权障碍问题,更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因素。但要探析与“三农”问题形成相关的终极制度原因,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为其要。事实上,二元社会体制本质上反映的是按社会等级高低决定发展的先后顺序、接受各种公共服务的多寡以及就业的选择机会等。就农民而言,除了土地可算作有保障的生活来源外,其他社会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少而又少。二元体制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农村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仍极不完善。

(二)“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因素

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上分析,“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重点、排序和资源配置导向侧重于重工业和城市,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再分配向不利于“三农”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扭曲虽有所纠正,农民也从农村制度创新中得到不少实惠,但在国民经济运行操作层面上,宏观调控仍未能阻止和扭转农业、农村资源的外流,政府的政策重心依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农业向财政提供的明税和暗税总量大于农业的财政投入量,农业始终处于财政净流出状态。

(三)“三农”问题的资源与技术因素

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上分析,中国农业的特点一向是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低。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土地“边际报酬递减”频频出现,打破生产徘徊局面仍要靠现代农业投入品,而这又进一步导致边际报酬递减情况的不断加剧。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从而成为农民家庭直接的减收因素。在此条件下,如果不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高价值农产品生产代替低价值农产品生产,农业再生产循环会难以为继。

(四)“三农”问题的经济流程因素

从国民经济流程上认识,对农业、农村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是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尽管中国城镇居民占全体人口的比重刚刚超过57%,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存在城乡分割的局面,城乡人口收入差距巨大,大约为3∶1,所以事实上仅占57%的城镇人口,在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了74%,而且还在提高。首先,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其次,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的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增长滞缓,因此,农村潜在的国内需求市场得不到释放。最后,由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引发工业结构“由轻转重”的变化,农村非农产业也出现相似的变化。而这一过程还刚刚开始,必将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加重。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美丽乡村建设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美丽乡村万峰林是黔西南州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板,同时也是黔西南州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样本。政策供给如何?产业支撑如何?国民待遇任何?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