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是适应我国提高应对温室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之外,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功能,通过森林来进行间接减排。搞好石漠化治理工程,大力植树造林,加强森林保护,可以大幅度增加森林面积,这是我国增加森林碳汇总量、争取发展空间、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措施。
与此同时,还可挖掘该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潜力,通过发展速生丰产林以解决木材需求,发展生物质能源以开发替代能源,发展木本粮油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些措施,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2.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保障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生态建设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石漠化治理工程涉及的8个省(区、市)中,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5个省(区、市)属于西部地区。中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初即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改善区域生态状况,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未来10年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仍将起到固本强基的根本保障作用。
3.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是改善全州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
无论是任务还是目标,石漠化治理工程都是以生态为主的综合治理工程。中央明确提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位于首要地位。通过因地制宜开展封山造林和增加森林植被,改善了生态状况,提高了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和稳产,有效改善了生态状况。这种把林业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有效改善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状况,而且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黔西南州在生态改善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对贫困人口减少到41.8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9%下降到5.7%。
4.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促进了群众生态意识的形成
植被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石漠化地区群众亲眼目睹了石漠化治理取得的实效,亲身感受了发展生态经济带来的实惠。造林护林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统一意志,“不砍树也致富”已形成共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已成为普遍现象。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种爱绿、护绿、增绿的生态意识正在形成。
5.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为珠江流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南、北盘江汇合后注入广西红水河,经广东入海。石漠化地区地处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石漠化导致植被减少,土壤流失,吞噬着人们的生存发展空间,不仅使当地生态状况和生产生活环境日益恶化,而且直接影响到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石漠化已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及后续产业发展,是维护珠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
6.黔西南州石漠化治理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石漠化治理工程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十分艰巨。石漠化治理工程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4。特别是我们主体民族之一的布依族、苗族同胞,大多居住在严重石漠化的喀斯特山区,生产条件十分艰苦,生活十分贫困。加强石漠化治理及后续产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是当地各民族群众长期以来的迫切愿望,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石漠化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在“防”上下功夫,更要在“治”上下力气,要巩固我们长期以来在治理石漠化方面的成果,防止治理后的再石漠化,特别是要将石漠化治理的初步成效惠及全州各族人民,这就要求我们高度注重石漠化治理的后续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后续产业发展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岩溶石山脆弱环境抗御灾害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使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和谐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在石漠化治理进程中做到标本兼治,不断增强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造福当地人民群众。因而,借鉴周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基本经验,总结全州石漠化治理的得失,尝试提出进一步促进全州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和建议,无疑对于加大石漠化治理力度,促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