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功能取向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功能取向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其功能取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可共同分享生态经济合作的收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形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域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三)战略共识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形成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多方、多层面合作机制。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功能取向_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十二五”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黔、滇、桂三省(区)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更多地表现为两江流域的欠开发性、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具有明显板块性和边缘性特征的“超边缘化经济带”。黔、滇、桂三省(区)南北盘江流域以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为代表的多类资源组合良好,很具有经济开发发展价值。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其功能取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选择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使合作的多方都具有共同的发展机遇,这是共享发展机遇的政策选择。既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又可以促进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相似性竞争,势必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不利于区域后发优势的形成。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可共同分享生态经济合作的收益,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形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域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

(二)合作共赢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是达到互利双赢、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共同选择。圈内七州市具有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地缘、市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条件。而且,其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消费水平等相似。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的目的是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整合开发优势资源,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产业布局,从而“有利于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改造和提升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加快滇黔桂省际结合部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和基础设施对接,拓展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更多的贸易创造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19]

(三)战略共识

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形成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多方、多层面合作机制。生态区域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政府间立足于共商协作圈市场的可行性途径,以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形成协作圈内共同遵守的公约,以强化地方政府调控政策的规范与协调。着重协商关于协作圈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确定协作圈合作的总体构架和重点领域,达成战略共识。

(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可否将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珠江中上游生态安全的视角、从省际结合部区域生态经济协作发展的视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协调三省(区),共同编制构建环南北盘江流域生态经济协作圈总体规划。建立生态效益体制,大力发展以生态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生态产业,实施“绿色两江生态工程”,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推进污水达标排放工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工程。制定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分行业制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清单目录,形成区域性公共政策。

【注释】

[1]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南通大学学报》,2005(6)。

[2]程永林:《区域合作利益冲突与制度分析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10)。

[3]杨龙、戴扬:《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西北师大学报》,2009(9)。

[4]戴卫平:《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新型工业化问题研究——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前沿》,2012(1)。

[5]《曲靖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6]《曲靖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7]《红河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8]《红河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9]《百色市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gxzf.gov.cn。

[10]《百色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1]《六盘水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2]《六盘水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3]《文山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4]《文山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5]《黔西南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6]《黔西南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7]《安顺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8]《安顺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tjcn.org/。

[19]戴卫平:《构建环万峰湖生态经济协作圈的战略构想》,《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