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昆明市而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旨在助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使农民依托电商平台增加收入。(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2014年,我国农村网购人群进入高速增长期。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农村迅速崛起,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6.3亿元,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23%。预计2016年将突破4600亿,继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
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_昆明调查报告2016

课题组

前 言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的国家,“互联网+农村”正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农村居民规模将近7亿人,这部分人群的互联网应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信息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电商的崛起,反映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经济的发展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2015年7月15号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中央将对全国200个电商示范县投20亿资金,用于农村物流、金融、电商、人才的配套服务的投资。另外像阿里、京东、苏宁、中国邮政等企业也纷纷在农村进行战略布局,为农村电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

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总体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滞后、发展环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就昆明市而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旨在助推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换代,使农民依托电商平台增加收入。但是,农村电商的发展涉及一、二、三产业,是跨行业、跨部门、跨产业的融合。因此,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整体布局,精准定位,政府要为其量身定制扶持政策,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为农村电商发展“造环境、搭平台、做服务、强监管”,进一步完善城乡互联网的融合,打通电商进村通道,解决农业产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不仅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也将有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农村创业和就业。同时,通过提升农民的互联网意识,也将为农产品上行和农村电商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电子商务概念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子商务概念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农村电子商务以农业网站平台为主要载体,涉及政府、企业、商家、消费者、农民以及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各方面因素,通过网络将相关要素组织在一起,其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的角色。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4年,我国农村网购人群进入高速增长期。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是农村网民各互联网应用中网民规模增速最快的应用。同时,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43.2%,使用率较2013年增加了12.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尽管城镇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经达到2.84亿,但增幅只有16.9%,远低于农村网民。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农村迅速崛起,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6.3亿元,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5.2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体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但农村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占比却保持上升,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攀升增加了农村电商消费市场的潜力,淘宝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农村拓展市场。不仅农村的消费在逐渐增加,农民网店也开始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根据阿里研究院[1]发布的数字,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不过比例依然很低。预计2016年将突破4600亿,继续缩小与城市网购规模之间的差距。在农村电商消费增加的同时,农村的小生产也逐渐地与更大的市场实现了对接。

2015年9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人民银行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意见》要求加快和加强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建设,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助推农村地区产业升级和创新。同年,中国把促进电子商务应用作为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切入点,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电子商务进中小城市、电子商务进社区、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互动融合等工作,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工业制造、商贸流通、农业、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在农村,2015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已覆盖1000多个县近25万个村点,农村网购交易额达3530亿元,同比增长96%,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0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有效促进农村产品和日用消费品等的双向流通。

而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代表的电商企业,纷纷启动了电商下乡的步伐。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的农村战略。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包括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推出了各自的农村电子商务计划,“电商巨头下乡”已成潮流。截至2015年12月末,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已累计覆盖全国28省,超250个县布局,建成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点超12000个。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农村淘宝合伙人、淘帮手(村淘合伙人的帮手)”、京东推出的“乡村代理员”和顺丰速运推出的内部创业计划,未来将推动数十万的农村居民加入电子商务创业和就业大军。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提出建设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众多电商大佬也纷纷下乡,阿里巴巴继续实施“千县万村”计划,试图在三五年内建立2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20万个村级小服务站;京东在全国2200个区县投资50亿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提出在2017年年底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的物流网络覆盖。

二、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意义和发展现状

(一)发展意义

2015年10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随着这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电子商务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渐稳定。在以城市为主的市场空间中,各大电商巨头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于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农村这片市场。国内电商巨头阿里、京东与苏宁等纷纷宣布要把农村电商作为未来主要战略之一,不断与各地县政府签约,在县与村一级建服务站、代理点,寻找合作伙伴,角逐广大的农村市场。

一是助力破解三农问题。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则是农业的核心。近年来,农产品“买难卖难”的情况时常见诸媒体。原因在于,流通环节过多,损耗巨大。如何打通这条流通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日益受到各类平台的重视,包括阿里巴巴B2B、淘宝网、天猫、京东、当当等均将农产品作为重要业务拓展。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发展的创新方式,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农业领域,农村电子商务将在未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为破解三农问题增加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二是推动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当前我市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农产品具有生鲜特性,易损、易腐,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同时农村需求分散的特点导致产品配送难题突出,社会化物流目前仍不能有效服务村镇。发展农村电商,必须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这是政府需要着力关注的。抓好农村电商平台的打造,具备资金支持流通体系建设,能够促进渠道扁平化,最终实现农产品流通模式和农业的连锁变革。

三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更是昆明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农村电子商务使农业规模化,更具效益,对于克服和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将极大改变农村商业模式。一方面,让农民购物更加方便快捷,丰富购物选择;另一方面,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往城市、外地,丰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随着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的建立,电子商务将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农村医疗和金融服务等市场。

四是助推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提出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提高各种扶贫措施及资源的减贫效果,要解决当前各种扶贫措施落实不到位、扶贫开发项目水土不服、扶贫资源被浪费或被侵占等问题。扶贫是否“精准”,根本上还得看扶贫效果。事实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给贫困村民提供创业致富的机会,也可以给大部分贫困村民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让身患残疾的贫困者有机会创业就业。电商扶贫则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为偏远闭塞的贫困村打开市场大门,给贫困村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以销量等市场反馈信息为根本判断标准。所以,电商扶贫不仅能够助推昆明市农村贫困地区扶贫,且以市场和效果为导向的特质,更契合扶贫开发的根本出发点,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战略的真正落实。

(二)发展现状

1.总体情况

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呈现为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目前规模仍然较小。2014年年末,昆明市农业人口为339.22万人,占昆明市总人口的61.6%。2015年,昆明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在全省占比均保持在10%左右。目前全市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962个,布局都市农庄150多家,农村软件硬件设施基本具备,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涉农电子商务企业70家左右,专营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公司15家,主要营销高原特色农产品,如茶叶、鲜花饼、松茸、东南亚水果等。2015年销售总额8亿元,约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额的13%。

“十三五”期间,昆明将把“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作为逐步实现全市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工作之一,逐步构建起全市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各具特色的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助力蔬菜、花卉、畜牧、林果等昆明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中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让农民不愁农产品销路,打响昆明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昆明市将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发展,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产运销”一体化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同时,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中,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

2.发展经验

禄劝县:禄劝县是昆明市首家脱贫摘帽县,2016年6月成立禄劝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当地扶贫攻坚的首个信息化平台,以乡镇重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户为重点,在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上下功夫,着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乡镇建设,打造农业产业特色产品和贫困乡镇的新品牌。则黑乡是禄劝两个省级贫困乡之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种出的作物,养出的猪、牛、羊卖不出去,卖不出好价钱,农民增收难。禄劝乐村淘通过乐村淘电商平台和实体体验店相结合,源源不断地将则黑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为精准把握则黑的农特产品情况,公司对全乡的粮食作物品种、数量,经济林果的种类、数量,以及猪、牛、羊等养殖规模和出栏数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核实,并一一登记和造册,通过乐村淘网络平台设置地域标识和二维码标识,整合种植和养殖资源进网销售。

禄劝县以电商平台产品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质量溯源体系,产品的宣传、开发和销售,助推产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实现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户的农产品走向城市。目前,则黑乡已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具有二维码数据库的优质黑山羊已全部被收购,被销往广西南宁、湖南长沙、广东广州等地。禄劝乐村淘电商平台将则黑乡特色农牧产品打造成网络平台销售的新品牌,作为禄劝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示范乡,则黑乡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速了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摘帽的步伐。

宜良县:于2015年8月成立宜良县供销社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电子商务公司。公司由县供销社下属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农资公司、贸易中心共同入股,登记注册为“昆明市宜供万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探索发展供销社电子商务模式。截至2016年5月,已成立了一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中华供销总社“供销e家”、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子商务公司”和“苏宁易购”建立合作关系。在建凤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在狗街镇中营村建立了村级服务点;在“淘宝”网和“供销一家”网分别开设了“愚公宜商”网店和手机移动端微信公众号商务平台,下设化肥、日用品和食品饮料商城。截至2015年12月15日,共上架商品33种,实现销售收入16万余元。

宜良县能够迅速实现农商对接,实现不小的销售业绩,这得益于供销合作社原有的线下购销网络。宜良县8个乡镇都设有供销社,村一级设有购销点,农村日用品、农资、农产品购销体系都很完整。供销社本来就是一个仓储物流比较健全的网络,村里的购销点就是现成的代购点和快递点,乡镇一级的供销社就是现成的仓储转运中心,这是很多大电商平台想要谋划布局却又难以短期覆盖的物流网。此外,供销社可以让群众想看实物就到供销点的“实体店”看看实物,然后网上订购,再由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直接送到农民家里,有效推进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

富民县:县内的25个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中,已有11个企业建立起农业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如云南丰岛花卉有限公司等企业。其他农业龙头企业虽无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但通过与电商平台企业合作销售农特产品,做到“借船出海”,如昆明品世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4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如拉法基(富民)水泥、远方生物等32户企业已经开展网上销售,取得较好业绩。入驻富民县的电商企业逐步增多,带动了物流业和快递业务的迅速发展。县内很多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对开展电商业务热情高涨,均有建立网络销售平台的计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富民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邀请了全国电子商务研究专家对全县干部和部分企业培训。积极推广“企业电子商务平台+中介组织信息服务+农户”商业模式,整合资源,建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以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企业和个体网商入驻。全县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为:网购网销群体逐步扩大,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瞄准农村市场和农特产品资源。

三、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及发展途径

(一)发展战略

一是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参与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是拓展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促进昆明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硬环境方面,加强昆明市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软环境方面,云南省和昆明市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四是昆明市农业地区的山区、平原、近郊区位特征明显,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决定了发展农村电商应注意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性,要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发挥比较优势,错位互补,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定位和重点。

(二)发展途径

一是要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优先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推动扶贫开发。

二是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培养农村地区发展电商的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才能让农村电商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要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

三是要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网络购物的相关法律法规还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大执行贯彻力度,启动网络信用黑名单制度等。同时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鼓励通过网络创业就业。

四是要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网上支付、供应链贷款等产品,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

四、制约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发展基础不佳

基础设施是网上交流的前提,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先决条件。而在我国,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为明显。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有线或者无线上网的基本设备都已经铺设到每个村民的家门口。而在中西部地区,如云南农村,在农业人口比重更高的不发达地区,互联网络主要分布在城镇。乡村的基础设施则比较落后和残缺,有些乡村网络建设还是完全的空白,没有发展农村电商的基础条件。

(二)发展质量不高

昆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地农民对电商没有充分认识,缺乏电商经营和网络购物基础知识。多数地方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小、经营分散,以家庭式、作坊式经营为主,规模效应不明显。与此同时,网销涉农产品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不足的问题,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有的涉农电子商务网站局限于商品展示、信息发布等功能,尚不具备网上交易、网上支付能力,网销的农产品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管控措施,品质参差不齐,质量得不到保障,客户信任度不高。

(三)生产要素缺乏

农村电商缺少资金、人才、场地等生产要素。具体表现在:由于缺少可抵押物、不动产和资产担保,并受规模、技术等限制,农村电商户难以享受国家有关扶持政策,融资困难问题成为制约企业规模扩张的瓶颈。同时,网站设计、网络营销、网店运营、平台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短缺,难以提高产品价值和企业经营水平。另外,部分行政村受限于空间和土地政策,非农用地指标稀缺,电商发展往往面临生产、仓储空间的约束。

(四)产业聚集效应不佳

缺乏公共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制约了物流业和电商产业的协调发展,企业单打独斗,有的依托天猫、淘宝等平台,有的自建网上商城销售,产业得不到聚集。昆明市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但是缺乏功能全面的产业园区,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五)专业人才缺乏

大部分农村电商从业者观念还停留在“会上网就能开网店”的原始阶段,对于农村电商经营环节中所需要面临的产品策划、质量标准制定、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以及销售、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激烈的电商市场竞争中,即便是管理相对“粗放”的农村电商,各个相关环节也必须周密部署,这就要求必须有具备相关电商素质的人才流入农村电商领域。而当前,昆明农村电商领域人才严重缺失,行业内部人员的自我认识程度还不足,使得一些农村电商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就处于劣势地位。

(六)农民增收不显著

仅仅凭借上网技能和开设网店的经验,普通农户很难进行互联网创业。成为网络卖家的主要是返乡创业者、下乡新农民、转型的经销商或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等。在电商进农村的过程中,大多数农户只是被动进入,未能积极参与并分享农村电商带来的增值收益。随着消费者农产品网络消费习惯的形成,电商平台将成为新渠道的垄断者,增值收益将被其所控制的物流、网络推广费用等蚕食。如果缺少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收益分享机制,当前农产品增值分配不合理、农民增收难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五、促进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高位推进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昆明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大发展。

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按照全市总体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进度,强化督导检查,切实抓好落实,确保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二)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等,提高流通效率。同时要加快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支持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规范物流配送车辆管理,合理布局物流仓储设施等,这些都是完善农村电商基础环境的重要举措。

(三)开展农村信息化知识培训,培养和引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结合其他通信手段,大力实施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另外,还应把懂业务的各种专业人才充实到农村信息化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队伍。

由政府牵头与高校合作,开展大学生实践下基层、实习进农村等方式使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通过政策倾斜,引进电子商务专业高校毕业生和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到农村工作,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模式拓宽创业就业渠道。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培训教育,由政府部门挂钩联系,定期指导,提供帮助。让他们为农村解决基础操作问题,引入电商观念,加强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了解。

(四)增强财政投入保障能力

要整合利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建立健全“互联网+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市级财政要设立发展农村电商引导资金,采取贷款贴息、事后奖补、购买服务、财政资金直接扶持等方式,重点支持“互联网+现代农业”平台建设与运维、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与信息服务、农业电子商务与市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业创业以及农业物联网示范与应用等,各县市区也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五)建立健全政策措施配套体系

要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尽快制订出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指导昆明市农村开展工作。要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和推进适应电子商务的农产品分等分级、包装运输标准制定和应用。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工作重点,提升农村贫困户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增收的能力,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建立合作关系,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

(六)强化招商引资工作

面对农村电商这一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众多电商大佬已纷纷下乡,阿里巴巴提出“千县万村”计划,试图在三五年内建立2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20万个村级小服务站;京东已在全国2200个区县投资50亿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计划在2017年年底实现全国所有行政村的物流网络覆盖。昆明要抓住机遇积极与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公司进行合作,拓宽触角、网状布局服务点,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着力构建昆明市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平台,介绍政府规划发展的开发区、生产基地、投资环境和招商信息,更好的吸引投资者到昆明进行投资生产经营活动。

综上所述,加快昆明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则需要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加快建立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农产品产地集配和冷链等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孙百鸣.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13,9(10):226-227.

[2]李国敬.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个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04):165-166.

[3]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导刊,2013,5(12):102-104.

[4]杜文宏,刘茜.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8(05):78-80.

[5]朱甜甜.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2):38-39.

[6]陈锋,杨锐.浅析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J].科技视界,2012(5):7-8,15.

课题组成员:康云海、黄斌、马建宇、李岚、娄永红、郭龙平

【注释】

[1]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2015年农村网络消费研究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