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政伟[1]
一、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概况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甘肃、新疆、青海三省(区)的交汇处,是甘肃省唯一的哈萨克族自治县,同时也是我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全县面积为3.1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3200米,下辖2乡1镇11个行政村。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生活着哈萨克族、汉族、回族、撒拉族、藏族等11个民族,截至2014年全县大约为1.06万人,而截至2014年哈萨克族有3700多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5.5%。境内主要河流有大小哈尔腾河、安南坝河内流河,流域总面积8560多平方公里,年径流量4.52亿立方米。境内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有金、铜、铁、石棉、云母、芒硝等金属、非金属矿藏37种。阿克塞县境内有一个狩猎场三个保护区,分别为哈尔腾国际狩猎场、大苏干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小苏干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和安南坝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甘肃省的哈萨克族是1934至1947年间从新疆分批迁入的,1952年之前一直游牧在祁连山、阿尔金山、疏勒河两岸一带,没有固定的牧场和生活的地方,直到1952年后才定居下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于1954年4月27日设立了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1956年依据宪法改名为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1998年阿克塞县城整体搬迁到距离旧县城博罗转井以北20公里处的红柳湾。
二、嵌入式社区的概念
“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句话最早是在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被提出来的,并且于2014年9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再一次被重申。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学术界对此概念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对“民族互嵌”的可行性及建构路径进行了讨论和探索。就如2015年10月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的学术年会上,有诸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生写了相关的文章,金炳浩老师和其他参会的各大民族院校的老师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说明,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学术界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概念各自持有各自的观点,目前还没有定论。而我认为,不管这一概念有没有定论,这一概念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作用应是不同的。
“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在第二次新疆民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2]这也就可以说明嵌入式社区的建设就是要打破民族交往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社会结构的分隔,实现不同民族的有机互动和良性交往。2014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3]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各“民族互嵌”并不仅仅在于建立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其主要目的和实质还是促进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主要内容的良好民族关系的发展。尽管各“民族互嵌”针对特定地域提出,但该理念具有普遍适用意义。这也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民族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三、对阿克塞县各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各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有利于增强阿克塞县各民族的大团结
推动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建设,可以使各民族之间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交往交流交融对化解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保证民族间的平等、相互间的和谐与共同发展、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有积极作用。应有序扩大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4]以社区为单元的这种居住模式和结构,各族群众互相嵌入式居住生活,就比较普遍。社区的地域性设置与管理的性质,使得居民与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居民能友好、和平相处,这种居住结构和模式就是民族团结的表现。
(二)推动各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交融,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相互认同是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认同,认同是需要时间和共识的。这种相互嵌入式,必须经过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以及各民族团结共渡难关的考验。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四个认同”首先要从娃娃抓起,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这种认同的嵌入能为增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民族团结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居民以共同居住的地域为基础,同一社区内的群体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需要通过公共生活,共同制定一些制度和约束,在交往中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社区的这个特点使得社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扩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覆盖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推动各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有利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相互嵌入,为促进社会和谐汇聚正能量
各民族之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在常年的居住环境和交流中相互学习交融,又相互理解尊重各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禁忌。在一些乡村或社区,每逢哈萨克族节日,汉族群众都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群众的节日,哈萨克族群众也会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社区里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这类大事,大家都会来帮忙。[5]多元文化在相互吸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体现包容性和交融性。哈萨克族、汉族居民共同生活,长久混居在一起,人们的生活环境相同、生产方式相同,使当地居民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传统,各民族居民在文化上产生了互嵌,形成了对社区共享文化的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
(四)推动各民族嵌入式社区建设,有利于展现我国民族政策
阿克塞县是甘肃著名的侨乡,在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有6000余名哈萨克族侨民,他们与该县60%~70%的家庭有亲属关系。自1980年开始,这些侨民回乡探亲者和阿克塞县出国探亲者日渐增多。[6]做好嵌入式社区建设,有利于各民族关系的和谐,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哈萨克族侨民展现我国的民族政策。
四、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嵌入式社区建设现状
截至2014年,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辖2乡1镇,两乡分别为阿克旗乡、阿勒腾乡,1镇为红柳湾镇,共11个行政村。阿克塞县县城所在的红柳湾镇的社区一共有四个,分别为团结、民主、民族新村、金山社区。
以下对团结、民主、民族新村、金山社区的情况进行说明:
团结社区:截至2015年10月社区共有720户,总人口为2160人,社区成员中有6个民族,其中藏族、土族、回族一共有9户。社区工作人员有11人。
民主社区,截至2015年10月总人口为1791人,其中少数民族874人;社区的工作人员有10人,其中汉族工作人员5名、哈萨克族工作人员5名。
民族新村社区,截至2015年10月社区共有605户,2000多人,因为其中有一些流动人口,所以没有具体数据。社区中有11个不同的民族,社区成员主要以农牧民为主。民族新村社区位于阿克塞县城西面,总占地面积为40万平方米,社区又分为团结、民主、和平、建设、多坝沟、城关六个小区。现在已经入住的农牧民共610户3100人,占全县农牧民人口总数的90%。
金山社区:红柳湾镇金山社区坐落在阿克塞县金山路西面,建于2001年11月,总面积450000平方米,社区绿化总面积为134560.53平方米,占社区总面积的30%,硬化面积358363.47平方米,占社区总面积的16.1%。社区实用面积434平方米。社区内共有住宅楼33栋,平房139院,48个行政、企事业单位,120个个体门点,总户数579户,(其中汉族户数454户1513人,哈萨克族户数125户464人,总人口1977人,60岁以上老人85人)。
各社区设有办公室、阅览室、微机室、警务室、残疾人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麻将、扑克、跳棋等一系列活动器材,图书室有各类报纸杂志。办公室配有微机、打印机、电视、电话、音响、VCD、录音机、书柜、沙发等基本设施,辖区有文化活动广场,安装有健身器材。修建了社区健身广场、卫生院、司法所、文化活动中心、廉租住房和养老院。完成了上下水工程、门面改建及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等工程,街道整齐、门面统一,庭院各具特色,人居环境恬静、温馨、和谐,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社区具有设施完备、条件优越、方便群众等特点。
五、阿克塞县嵌入式社区建设中社区的作用
(一)网格化管理
阿克塞县的四个社区都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将社区的各栋楼按社区工作人员的数量进行分配和管理,谁管理谁负责,各个负责人要对各自负责的各栋居民楼的居民做入户信息,要了解各自所负责的每栋楼内每户家庭的情况,以及社区内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宗教人员情况、华侨情况等。通过对信息的了解,社区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每一户家庭的情况,可以及时帮助和解决有困难群众的问题。例如,各社区拓展了困难居民信息帮扶机制,建立困难居民信息档案,统计60周岁、70周岁、80周岁老年人基本情况,社区设立民情信箱,印发便民服务卡,记好民情日记,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确保辖区居民只要有困难就会有人帮、有难题就会有人解、有疑问就会有人答。
(二)在职党员每天8小时服务社区
社区将自己社区内所有在职的党员集合起来,每周5个人,在小区内巡逻,一年365天义务为社区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在下班后,社区内如果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在职党员就可以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和纠纷。社区综治联防巡逻队成员,定期巡查安全、消防设施;开展居民畅谈、社情民意联络、流动人口关爱等工作,发挥司法调节作用,解决好邻里矛盾和纠纷,将巡防工作做细做实,提高公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度,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三)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发挥社区服务居民的作用
开展服务便民、维稳安民、爱心助民、管理知民、文化乐民和宣传育民等“六民”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争当和谐惠民先锋。各社区都建立了一系列娱乐和学习的活动室,比如书法班、乒乓球室、台球室、少儿活动室、居民学校(多媒体教室)、民族刺绣培训中心等。社区活动室是各民族群众一起交流学习的公共场所,这些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乐趣,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日常的交流。
(四)各社区都建立了一站式办理
这使社区居民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可以省事省心省力。各社区在工作中都将工作细化,全方面为社区内的居民服务,以民情通道为平台,实现服务便民。按照“用真情服务社区、做群众满意社区”的目标,实施社区服务精细化管理;打造社区民情绿色通道,实行社区事项“五件式”。“五件式”分别为急办件、限时件、承诺件、补办件、建议件。这种办理模式,按照民情信息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及时快速为居民办理日常事项。在确保社区日常业务服务的同时,开展便捷服务、就业咨询、婚育新风进万家等,通过各类服务,提高干部工作效率,拓宽办事服务功能,让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全的服务项目。
六、阿克塞在嵌入式社区建设中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原因
(一)县城搬迁
1998年阿克塞县县城整体搬迁到红柳湾镇。随着新县城的搬迁,阿克塞县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从此变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也使得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机会增多,各民族之间也更加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新的城市、宽阔的街道和高耸的楼房让全县群众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前景。但1999年1月和2000年的特大沙尘暴对阿克塞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阿克塞县各民族群众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此后,每年春季植树的日子,全县各民族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驻地的武警官兵、个体商户,甚至是老人和孩子,凡是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通过共同绿化阿克塞,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加强,民族关系也更加和谐。
(二)阿克塞县的人口基数小
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常住人口大约1.06万人,其中哈萨克族3700多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5.5%。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其次为哈萨克族,而其他民族人口较少,所以阿克塞县的民族关系主要以汉、哈萨克为主。人口基数小,奠定了各民族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熟识的,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就会比较多。
(三)阿克塞县各政府部门和社区的作用
阿克塞县各政府部门一直以来都是为促进当地各民族群众的生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提高而努力,各届政府领导也都着力于发展阿克塞县的经济,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各届政府的努力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经济发展迅速,全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长,而且已经实现了15年义务教育。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没有高中,全县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都统一到敦煌市上学,而上学的路费、生活费等都是由县政府资助的。各民族群众也都住上了单元楼或者由政府出资修建的安居房等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基层的社区也不断创新服务意识,从休闲娱乐设施到学习教育以及民族刺绣培训等一应俱全。
(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
自阿克塞建县以来,阿克塞县的民族成分不断增加。各民族之间有的时候虽然会有一些小纠纷小矛盾,但总体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和谐。阿克塞县的一些汉族群众在自己家里都会配两套餐具炊具,自己平时饮食的一套、一套清真的餐具炊具。阿克塞县的汉族群众知道哈萨克族群众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族群众为了尊重哈萨克族同胞的信仰,有许多汉族群众已经不再吃大肉,而哈萨克族群众也知道跟自己住在一起的汉族群众不再吃大肉,所以汉族与哈萨克族同胞经常互相串门。而哈萨克族群众也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十分的热情好客,哈萨克族群众不在家时,许多门也是开着的,只要有客人来,客人可以自己进去坐下喝杯茶。不论是婚丧嫁娶,各民族之间都会主动去帮忙,在遇到各自民族节日的时候,也会互相邀请串门等共度节日。
七、阿克塞县嵌入式社区建设的经验对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干预并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干预择族居住现象。一是在城乡规划、小区安置点、村组楼栋的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设置,推动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和睦关系。二是合理配置行政、教育、文化等资源,引导分流目前因社会资源分布设置不均已形成的择族而居的现象,营造建立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二)网格化管理
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社区应将自己社区所属小区的基本情况网格化,将所属单元楼按比例分配给社区工作人员,各工作人员应将自己负责的居民情况、民族成分、宗教情况、家庭情况等熟悉和掌握。这样的话社区工作也就可以更好地开展。非民族地区应学习阿克塞县的“六民”服务,即:以民情通道为平台,实现服务便民;以治保联防为依托,实现和谐安民;以困难帮扶为抓手,实现亲情助民;以网格管理为载体,实现管理知民;以组织活动为契机,实现文化乐民;以楼院联建为助推,实现宣传育民。
(三)发挥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重要性
社区工作人员本来就是为社区和社区居民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必须搞好与居民的关系,了解社区内居民的状况。社区也要不定期开展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和宣传,让各民族群众都参与进来,在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让各民族群众深入接触了解和交往。只有在交往交流中,各民族才能交融。社区的事儿虽然是小事儿,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无小事,社区工作人员应协调好各民族群众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促进嵌入式社区的建设。在嵌入式社区建设中,社区和社区工作人员是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和谐团结的各民族嵌入式社区的建设。
结 语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嵌入式社会结构、社区环境,从其经济发展、居住构成、语言发展、人口结构来看,可以看出各民族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形式多样,其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也是形式多样的。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要继续丰富和发展,相互往来、邻里守望的友好关系要继续深化、不断发展进步。长期的相互交融的嵌入式社区环境已经互嵌于各族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互访、各民族家庭有喜事的时候共同庆祝,各民族家庭成员之间不断互动,各民族家庭成员之间有难事时互相帮助,交往交流交融缔造着民族团结最具生命力的人文根基。
调研组负责人:贾东海教授
【注释】
[1]姜政伟(1991—),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3]闫丽娟,孔庆龙:《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基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4]《构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J],《民族论坛》,2014年第6期。
[5]董立人:《积极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N],《社会科学报》,2014年,第9期。
[6]马兆熙:《甘肃的哈萨克族》[J],《党的建设》,1994年,第10期,第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