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展望及对策的调研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展望及对策的调研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民族大学 调研组一、阿克塞县概况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位于甘肃最西端的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处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带,地形狭长,总面积约3.14万平方公里。阿克塞县下辖2乡1镇11个行政村,县城总人口1.06万人。阿克塞县有哈萨克、汉、藏、回、维吾尔等11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3760人,占总人口的近36%,阿克塞县的人口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体。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展望及对策的调研_难忘的草原明珠: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调研报告

西北民族大学 调研组

一、阿克塞县概况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阿克塞县)成立于1954年,是位于甘肃最西端的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处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处,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带,地形狭长,总面积约3.14万平方公里。阿克塞县下辖2乡1镇11个行政村,县城总人口1.06万人。阿克塞县有哈萨克、汉、藏、回、维吾尔等11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3760人,占总人口的近36%,阿克塞县的人口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体。[1]

二、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历史回顾

阿克塞县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1954年建县前全县没有一所学校和任何教育机构。建县初期,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发展也是相当缓慢的,硬件设施基本为零,校园多为马背和帐篷,而教师队伍也是从当地牧民中选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一小部分人,到1963年时才有了固定的学校。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又受到了很大了破坏,直到1971年时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才由最初的马背小学、帐篷小学、寄宿学校发展到了从幼儿园到初中,高中异地办学的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教师队伍也逐渐趋于正规化,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三、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发展成效

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起步晚,1954年建县后在经历了马背小学、帐篷小学、流动学校、寄宿制学校后,建立起了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完整体系。1984年阿克塞县成为甘肃省普及初等教育县,1989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2]2000年经酒泉行署督导团全面考核评估,达到国家二级一类办学标准。[3]2006年完成了学校布局结构调整,2011年高标准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2012年县幼儿园被甘肃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013年阿克塞义务教育跨入了均衡发展县的行列,同年阿克塞县通过了国家三类语言文字城市验收。[4]阿克塞县共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各一所。其中幼儿园是甘肃省一类幼儿园,现有410名幼儿,教职工45名,实行多民族混合编班。少数民族幼儿占33%,为135人,教职工45人,民族教师13人、专任教师25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100%,小教高级教师占21%。阿克塞县在1998年后先后将原民族小学、城关小学、和平乡小学和多坝沟乡小学四校合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阿克塞中学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416人,现有教职工70人,专任教师65人,其中哈萨克族教师19人,占全校专任教师的29%。[5]

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既包括传统的基础教育,还包括民族教育。在民族教育方面,阿克塞县坚持“强化汉语、巩固哈萨克语、学习英语”的原则,从幼儿园至初中教育阶段的民族学生中开设哈萨克语、英语课程,形成了哈、汉、英“三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哈萨克语课程为一周三课时。阿克塞县还在学校开设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在文艺节目和比赛活动中穿插民族文化,激发和提升学生兴趣,哈萨克语点读笔、民族乐器冬不拉等的投入和使用情况逐年增加。除此之外,阿克塞县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保护民族文化,还组织了初中生毕业哈萨克语等级考试,对取得哈萨克语等级证的学生在当地的招工招干中予以照顾,另外还举办哈萨克语集训班,对有兴趣的学生集体培训教育,这些举措对促进和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

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当地历届党政领导相当重视教育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力度很大,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两基攻坚”的大力发展,阿克塞的义务教育由九年变为十五年,即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全部免费。阿克塞县的高中实行异地办学,对高中在敦煌就读的阿克塞县户籍的计划内学生实行学费、学杂费、住宿费、交通费全免,并给予相应的生活补助。这也调动了广大家长和学生们的积极性。

尽管阿克塞县的教育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要想达到与内地教育质量相接近,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改善,阿克塞县的民族基础教育现在目前还处于“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现状。

四、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落后

阿克塞县是1998年搬迁到新县城,而在此之前,阿克塞县主体民族哈萨克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因而人口分布相对分散,且文化程度较低,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的收益周期长且不明显,尽管现在实行义务教育,阿克塞县的适龄学生辍学率基本为零,但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至于学生的成绩基本不在意,再加上自身水平有限,更没有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辅导和再教育的习惯,并且家长与校方和老师缺乏相应的沟通交流。学生方面由于上学前的语言环境为哈萨克语,上学后大部分学生都有不适应和厌学情绪,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也有轻视教育的思想。教师方面由于阿克塞县的教师岗位本来数量少质量低,再加之当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一般和奖惩绩效不完善,导致很多老师都抱着“能拿基本工资就行”的心理,在教学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这严重阻碍了阿克塞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大部分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而阿克塞县的实际情况更是不容乐观。阿克塞县地理位置偏远,气候恶劣,县城人口少,相应的硬件及配套的公共设施、医疗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发展滞后,再加上阿克塞县的教师薪资水平与甘肃其他地区并无较大差别,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待遇相当的情况下宁愿选择其他地区,因此对人才的吸引能力较为低下。阿克塞本土的学生在传统观念和就业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都选择文科,因此在毕业后回当地就业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平衡,文科教师远远多于理科教师。然而在大部分民族地区,包括阿克塞县,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读书做官”,现实风气也是如此,较为优秀的本土人才在毕业后基本进入行政单位,而投身教师岗位的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一小部分,这些教师进入教育系统后,由于教师薪资、奖罚制度的不完善且力度小,大都对学生成绩和本职教学工作不关心。虽然在后续的教师再培训工作中,阿克塞县的教师经常参加全省的国培等教师培训,但这与阿克塞县的实际教学及“三语”教学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造成了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这些现实情况和思想观念在当地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本土有利资源,改革教师薪资水平,完善教师管理机制,建立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和补充的长效机制,才是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三)“三语”教学发展不平衡,配套体系不完整

阿克塞县虽然自幼儿园阶段就施行“三语”教学,混合编班在一定程度上为各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提高汉语水平非常有利,但由于在入学前各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各不相同,在入学后有部分学生不适应且成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卑和厌学心理。并在后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各族学生同样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学习程度不一。而在教师层面,虽然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多民族教师混合任教,但由于各语种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有些哈萨克语老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哈萨克语学习,只为学生提供哈萨克语口语授课,有些英语老师大学的专业并不是英语,而在就业后由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平衡担任了英语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水平有限,成效不高。

“三语”教学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从教材、教学、考试的一个完整系统,但阿克塞县的实际情况特殊,与其他人口较多的民族地区而言,阿克塞县人口少,在“三语”教学中,教材不配套、教学欠合理、考试不完善。自阿克塞县实施“三语”教学以来,阿克塞县的哈萨克语文教材一直沿用新疆统编教材,该教材小学16册(语文12册、语法4册)、初中6册。而阿克塞县由于是多民族县,节假日较多,耽误了一定的正常教学课时,再加上是“三语”教学因此课时紧张,学生在小学阶段根本无法完成现有16册课本的教学内容,学生升入初中后,课程又要从初中第一册开始,造成学生学习内容断层脱节,学习成绩滞后[6],因此阿克塞县哈萨克语教材的更新是非常迫切的。另外由于受到人力和资金等问题的制约,哈萨克语书籍的更新出版也是非常有限,这对“三语”教学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极为不利,有待提高。

阿克塞县在学生初中毕业时组织学生进行哈萨克语等级考试,对取得哈萨克语等级证的学生在当地的招工招干中有一定的优惠照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学生学习民族语言文化的积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阿克塞县在高考和当地事业单位等招聘考试中都是以汉语考试,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和家长不得不考虑今后的出路,因此就造成了“三语”教学在学校里课时常被占用和学生及家长忽视民族语言学习的心理等问题,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

五、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

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要发展,首要工作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家长、教师和广大群众的教育观念,首先当地政府应当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形式应当多样化,借鉴其他民族地区的先进经验,例如民族语言广告和电视剧,从电视、广播、宣传画册等各方面入手,让群众从根本上明白教育对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并理解教育是一项长期投资长期收益的工程,对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应加强鼓励和积极引导,让学生尤其是幼儿园的学生从小就打好语言基础,并对在岗教师进行培训并完善教师工资奖惩制度,转变并提高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另外在民族地区,宗教氛围浓厚,要转变群众的教育观念,就要充分利用宗教自身和宗教上层人士的积极作用,通过宗教界人士来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从社会、学校、家庭、宗教各个场所来推广宣传,共建良好文化环境。

(二)加强优化师资队伍

要改善发展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首先阿克塞县应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并完善教师的奖惩机制,以此来弥补在自然条件及公共福利上与其他地区相比不足的短板,进而吸引外地人才和本地优秀人才在阿克塞任教,并对外来教师在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让阿克塞县的教育工作者在政治和经济待遇土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事实上转变“学而优则仕”的心理,让更多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在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要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稀缺的理科教师及哈萨克语、英语老师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另外要对在职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再教育,鼓励在职教师考研或通过其他培训深造,提高专业水平,端正工作态度。只有这样,阿克塞县在吸引人才能力薄弱的现实基础下才能引进急需的人才,避免“近亲繁殖”的恶性循环。

(三)促进“三语”教学的平衡发展,完善配套体系

在阿克塞县,“三语”教学要平衡发展就应在幼儿园阶段加强对民族生的汉语水平培养,消除民族生的自卑和厌学心理,另外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汉语的语言环境和受教育时间及师资配备上相对哈萨克语和英语来说都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哈萨克语和英语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不足,因此要加大哈萨克语和英语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并提高专业对口的比例。[7]

对于哈萨克语教材的不匹配问题,应当加大哈萨克语文教材和民族读物的编纂出版工作。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即要借鉴吸引其他地区的哈萨克语优秀人才,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民族文化工作者,进行适宜阿克塞县实情的哈萨克语教材的编写及完善,让阿克塞县的民族学生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有书刊读。教材和图书在“三语”教学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完整的“三语”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虽然阿克塞县为“三语”教学和民族文化传承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未能在高考和工作招聘中实现“民考民”,从而造成了学生和群众忽视哈萨克语的学习,为此阿克塞县应当除了在初中毕业时进行哈萨克语等级考试外,加大对民族语言文字传承的宣传工作,并利用现代媒介在阿克塞县为民族学生和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学校应当组织哈萨克语兴趣班或社团,举行更多的哈萨克语及与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以此来促进“三语”教学的发展。

(四)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8]而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和文化素养形成的关键期,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水平决定了未来该地区民族干部的质量,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培养、文化培养、素质培养、政治培养”。要想培养出立场坚定、专业过硬的民族干部,就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着手,努力培养出“又红又专”的本土优秀民族干部。

(五)用不平衡的政策来达到平衡发展

教育是一个庞大且长期的系统工程,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在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下相对于内地而言发展滞后,引进人才能力薄弱,因此阿克塞县的教育资源与内地相比是不平衡的。而在基础教育这块短板上要想缩小与内地的教育差距,达到相对的平衡,政府应当做到政策和资金倾斜,用不平衡的政策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六、阿克塞县基础教育展望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我国教育工作做出过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紧紧围绕我国国情展开的,内容富有极强的全局性和指导性,对于阿克塞县而言,这些论述为今后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总书记指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等诸多论述。而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的,因此今后阿克塞县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深入贯彻并落实习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将基础教育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阿克塞县师资队伍趋于合理化

师资力量及队伍的合理化对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展望阿克塞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及地方教师选拔任用制度的逐步完善下,阿克塞县的教师队伍将逐渐趋于合理,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逐步提高。目前阿克塞县的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和在读研究生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哈萨克语和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对口任教率也在逐渐提升。并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本土和外地的优秀人才也将逐步走上阿克塞县的教育岗位,为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事业补充新的力量。另外随着对教师再教育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推进,阿克塞县的教师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再教育培训,未来阿克塞县的师资队伍将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一个很大的提升。

(三)高考招生中对民族生的招生比例有望提高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高考在民族地区也发挥着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在阿克塞县,上文中提到阿克塞县在教学阶段实行“三语”教学,但在高考时是汉语考试,对于阿克塞县的考生而言,在受教育阶段的时间与其他地区的考生而言在学习时间上属劣势,尽管在高考中不乏考入重点大学和211院校的学生,但绝大多数都为汉族,民族考生在高考中缺乏竞争力。在实地调研中阿克塞县当地的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都表示各高校在预科招生和统招中都应适当放宽阿克塞县民族考生的录取比例,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阿克塞县的民族考生应在高考中获得进一步的政策照顾,各高校也应当适当加大对阿克塞县民族生的录取比例,以培养出更多的阿克塞县本土人才。

(四)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逐渐走向信息化、现代化

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基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在信息化和现代化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仍有很大的差距,首先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在信息化、多媒体方面有所欠缺,加之阿克塞县地理位置偏远,网络的覆盖率和使用情况都普遍较低,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学生对网络资源的认识程度和使用程度都不高。今后随着国家及地方对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加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会朝着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在教学和自学方面都将更多地使用远程教育和网络资源,更好地达到资源共享,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将逐渐缩小,传统的基础教育将走上信息化、现代化之路。

(五)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势头良好

虽然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人口较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的民族学生和干部群众的民族意识却在逐渐增强,而且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族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因此在学习哈萨克语和民族乐器、舞蹈、饮食,及体育赛事和民族文化书籍出版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今后阿克塞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会有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结 语

阿克塞县基础教育事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机遇大于困难,不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现实中,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都在飞速发展,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父母到子女自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一步步加强。同时作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阿克塞县对基础教育也有着更多的扶持,且力度也在逐渐加大,相信随着硬软件个方面条件的趋于成熟,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将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教育队伍中来,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接受,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将会得到立体式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阿克塞县的基础教育将会达到与内地接近的良好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平.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问题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

[2]谢世忠.阿克塞文史(第一辑).政协阿克塞自治县委员会.

[3]马静,李浩.教育功利与“三语”教学的冲突——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语”教学调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谢文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发展举措及成效调研.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5]前进中的阿克塞教育(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教育局接待手册).

[6]阿克塞县统计局.阿克塞县统计年鉴.

[7]苏发祥,徐芳.甘南州牧区基础教育现状、困境及建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9,(09).

[8]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调研组负责人:贾东海教授

【注释】

[1]谢世忠:《阿克塞文史》(第一辑),政协阿克塞自治县委员会主持编写。

[2]马静,李浩:《教育功利与“三语”教学的冲突——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语”教学调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谢文莉:《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基础教育发展举措及成效调研》,《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前进中的阿克塞教育》,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教育局接待手册。

[5]阿克塞县统计局:《阿克塞县统计年鉴》。

[6]马静,李浩:《教育功利与“三语”教学的冲突——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语”教学调查》,《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苏发祥,徐芳:《甘南州牧区基础教育现状、困境及建议》[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一期。

[8]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修订本),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