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清苑冉庄村坐落着一座地道战纪念馆,里面陈展着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抗日军民开展地道战的事迹。冀中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第一块平原抗日根据地。在敌人环伺的艰苦环境中,冀中的抗日军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斗争形式,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
冉庄地道战旧址
保存自己,抗日军民挖起了地道
冀中,顾名思义,是指河北省中部千里平原,地处平汉、北宁、津浦、石德四条干线之间,同冀东、北岳、平西、平北根据地相互配合,形成了对华北主要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北平、天津等地的战略威慑。可是,反过来看,冀中恰恰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
根据地人民动手挖地道
在平原上开展游击战争,不同于在山区。平原上一马平川,对装备精良、拥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日军来说更有利。而对抗日军民来说,要消灭敌人,又要保存自己,困难很多。于是在一段时期,冀中根据地开展了一场改变平原地貌的运动,即拆除城墙、开挖道沟等,这些都是为了开展游击战而进行的。而地道最初的功用,是为了躲避敌人,后来发展成了游击战中的一种战斗形式。
1939年初,日军侵占了保定蠡县后,经常包围村镇,制造了一起又一起血案。惨痛的教训,逼得蠡县的抗日军民不得不想个好办法,以躲避敌人的突然袭击。为了保存力量继续坚持斗争,抗日军民开始挖一些藏身的洞穴。
这时的地道是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只有两三米深、仅有一个洞口的地洞,俗称“地窨子”“蛤蟆蹲”。虽然这种初级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这种单纯的藏身洞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无法脱身,属于被动隐蔽、被动挨打型,许多抗日军民和抗日干部因此被捕或遇害。
受野外挖洞藏身的启发,当时蠡县的县委书记王夫指示,选基础好的村,在偏僻院落挖多条秘密地道,且院院相通,家家相连,敌人来时便于躲避。村民们在挖掘过程中也不断改进,有的村发明了连环洞,即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有真洞、有假洞;敌人逼问时领敌人去假洞,藏在真洞里的党员干部趁机转移。在战斗中,这种被改进的地道很快发挥了它的威力。
八路军在地道内设立卫生所,及时治疗和护理伤病员
1941年春,蠡县辛桥据点30多名日伪军出动“扫荡”,刚进辛桥村口,埋伏的游击队一阵排子枪和手榴弹打倒了七八个敌人;待敌人拉开架势准备反击时,游击队已钻入地道,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敌人撤退时,游击队又从野外的地道钻出,从背后一阵猛打,将这股敌人击退。这一仗打得神出鬼没,一时间,当地抗日军民士气大振,昔日大摇大摆出来“扫荡”的日伪军的气焰也不再嚣张了。
对于地道战,刚开始不为人们所认识,还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地道是消极对敌。当然,早期的地道主要作用还是躲避敌人,还不是战斗地道。
残酷“扫荡”,验证地道的作用
从1941年冬开始,为了太平洋战争(日本称为“大东亚战争”)的需要,日军急须把中国占领区变为“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并把重点放在华北。日本陆相东条英机和参谋总长杉山元提出“必须彻底肃正华北治安”,日军认为“占领区的治安现状以河北最差”。为此,华北日军在1942年对包括河北在内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共进行了75次疯狂的“扫荡”,其中以针对冀中平原的“五一大扫荡”规模最大。
冀中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粮仓,华北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各机关、学校的给养多来源于此。这就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发动“五一大扫荡”的主要原因。华北日军这次“扫荡”的方针是对冀中八路军主力进行突然袭击、包围作战,企图将八路军压缩到滹沱河、滏阳河与石德路所构成的三角地带,反复“扫荡”,消灭根据地的抗日力量,使之成为“治安区”。
冀中军民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共作战270多次,毙伤日伪军1.1万余人。但在日军的残酷“扫荡”下,冀中抗日根据地也遭到严重损失: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减员1.6万人,其中主力部队占35%,地方部队约占46.8%,区以上干部牺牲高达三分之一。被杀害和抓走的群众5万余人,造成冀中平原“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悲惨景象。同时日军在冀中建立了1750多个据点和碉堡,公路增至1.2万多里,封锁沟增至6000多里,把冀中抗日根据地分割成2670余个小块,根据地大部变成“准治安区”(即游击区),一部变为“治安区”(即敌占区)。
在抗日战争中,根据地的各级组织大力推广地道战经验。图为当时绘制的地道堡垒构造图
面对日军使用的最先进而又最野蛮的战争手段,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冀中抗日军民没有畏缩,没有屈服,用巨大的牺牲和代价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并从五一反“扫荡”斗争中得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一方面,在反“扫荡”中地道斗争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日军进攻无极县北侯坊时,八路军一个连和游击队、民兵一起依托地道,先在村外迎击敌人,使日军在进村时踏响了地雷;然后又在高房上向敌人投掷手榴弹,最后转入地道,从射击孔毙伤敌人百余人,但日军却见不到八路军、游击队的踪影。这证明了战斗地道具有很大威力。另一方面,定县北疃惨案,十多个村子800多人在地道中被敌人施放的毒气毒死,反映出地道斗争需普遍开展和进一步完善。
1942年11月,残酷的战争形势要求隐蔽地道均需向战斗地道发展。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程子华在《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中对地道斗争给予高度评价,详细阐述了“地道斗争的发展”“地道构筑的方式”“民兵与地道斗争”等问题。并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使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并逐渐形成内外联防,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固地下堡垒,使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阵地。从此,战争史上的地道战在冀中平原成燎原之势。
完善地道,形成“地上地下一齐打”的战斗网
1943年春,地道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在冀中平原,战斗地道的构筑有组织有计划地秘密开展起来,并不断改进创新,使地道成为“四好”(好打、好钻、好藏、好跑)、“五防”(防水、防毒、防掘、防钻、防火)、“三通”(天通、地通、院户通)、“三连”(村落地道、联村地道、野外地道相连)、“三交叉”(高房、院内、地道火力交叉网和村边、街道、地道火力交叉网)的整体地道战阵地。地道战开始后,敌人也曾费尽心机,采用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但是,党领导群众不断改进地道,使其更加完善。为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除对群众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外,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作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置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无论敌人走到哪里,头顶、胸前、背后、脚下,随时都会有子弹射来,敌人胆战心寒,连连惊呼:“冀中出现了奇幻战争!”
从1943年起,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战遍地开花,正定、饶阳等地均出现以少胜多的战例。例如,1943年3月,驻灵寿的日伪军200多人包围正定县高平村。民兵游击组、爆炸组利用地道工事监视敌人。当敌人进入地雷阵时,先后两次拉响4枚地雷,炸死20多个日军,加上手榴弹和冷枪,打得敌人乱跑乱窜,防不胜防。至中午,敌人伤亡40多人,狼狈逃回据点。
1945年1月,美军延安观察组的布鲁克·多兰上尉到晋察冀九分区体验了地道战的威力。日军获知九分区来了个美国军官后,出兵袭击,准备活捉美国人。多兰随八路军迅速钻入地道。日军用镐和钢钎挖凿地道,打骂枪杀群众,向地道中放水、灌烟、投毒瓦斯,这一切都没有奏效。恼羞成怒的日军逼问房东大娘美国人的下落,接连剁下大娘四个手指头,她依然摇头不语。日军无计可施,最终被迫撤走。此战,击毙日伪军200余人,而八路军无一伤亡。多兰上尉获救后对杨成武说:“冀中的地道是万能的,冀中的老百姓是顶好的,中国一定会胜利!”
地道战示意图
冀中清苑县冉庄民兵,就是因为运用地道战打了许多漂亮仗而驰名中外,他们的事迹被改编成了电影《地道战》。英勇的冉庄民兵先后作战157次,其中进行地道战17次,依托地道进行伏击、追击战斗55次,配合地方武装出村作战85次,共毙伤日伪军267名。1945年6月20日,驻保定日军率伪军第十四团1000余人向冉庄进犯。冉庄民兵30余人先在村边进行阻击,尔后迅速转入地道,通过瞭望孔观察到一群伪军冲到村东企图破坏地堡工事,当即拉响地雷,炸死伪军数人。与此同时,村北老母庙、南口地平堡、东街碾子堡和十字街的民兵,也纷纷从暗室和高房工事等向日伪军射击,经数小时激战,毙伤敌军29人,日伪军被迫撤退。气急败坏的日伪军又调集2000人的兵力,再次进犯冉庄,先用迫击炮向村内猛烈轰击,随后,步兵迅速向村内冲击。经过近13个小时的激战,冉庄民兵仅以轻伤一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33人,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冉庄附近的日军经过多次失败后哀叹:“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
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这种神奇巧妙的战法,对于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粉碎日军的“清乡”“扫荡”“蚕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多年后,聂荣臻为地道战题词:“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