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曦映红织锦的唐山大地,当环城水系穿起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当蓝色思维以曹妃甸建设展现河北“沿海大省”的神韵,当唐山沐浴在“人居最佳环境奖”“最具幸福感城市”的阳光里,人们不会忘记,那场惨烈的唐山大地震瞬间造成的毁灭性灾难,更不会忘记党领导人民开展的那场可歌可泣、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史,以及所体现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
强烈地震,造成惨重损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56秒,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美国投向日本广岛原子弹的400倍。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至江苏省靖江市,西到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东至鸭绿江边,有震感范围达14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约相当于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瞬间,这座百年工业城市被夷为墟土,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造成24.2419万人丧生,16.4581万人受重伤,轻伤需要治疗者达36万之多。唐山市的人口伤亡最为惨重,共死亡15.393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2.8%。
唐山市区及矿区民房被震坏倒塌的达95.53%,市郊区被震坏的民房达92.7%,各县被震坏的房屋达62.1%。各大工厂的厂房、烟囱、水塔等建筑70%至80%倒塌,机械设备损坏严重。供电系统、通信系统和供水系统全部破坏。京山铁路处于震中地带的铁路钢轨多处被扭曲、扭断。数十座铁路、公路桥梁,有的桥墩错动、断裂、倒塌,有的梁体移位、坠落。在震区铁路上行驶的28列货车、7列客车,有7列脱轨颠覆。农田水利工程破坏严重,5座大中型水库遭到破坏,330座小型水库被震坏,大中型闸涵震坏110座,桥梁震坏913座。由于冒沙、积水,造成沙土埋压的耕地120万亩,各县毁坏农业机械5.5万台(件),砸死大牲畜3.6万多头。唐山地区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4.4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损失之大为历史所罕见。
震后的唐山机车车辆厂主厂房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之一。它被认为是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是20世纪地球上发生的16次大地震中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它是举世震惊的1923年日本东京8.2级大地震中死亡人数的2.4倍,是1960年智利8.5级大地震中死亡人数的3.5倍,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死亡人数的1300多倍!
自救互救,挽救无数宝贵生命
地震发生后,唐山市区被埋压的约有63万人,有20万人依靠自身力量挣扎出来,这批最先脱险的人,迅速展开了自救互救行动。各单位、各部门幸免罹难的干部职工,立即奔赴工作岗位,从地、市、县、区到街道、村庄,从工矿企业到机关单位,大都迅速地组织起来,指挥本单位、本部门已经脱险和临时赶来的干部、工人、居民展开救人活动,形成了震后第一支救灾队伍。在自救与互救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唐山军民在地震当天开展的自救互救活动,赢得了时间,大大减少了死亡人数。唐山市区的居民和驻军,及时救出了被埋压的80%以上的人,有效地挽救了10万计的生命,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其他各县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当地力量,地震当天就基本上将被压群众抢救出来。在自救互救中,共产主义思想、人道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地震发生时,唐山矿被困井下的有1600多名工人,在采煤五区副区长宗爱臣带领下,组织大家往大巷里撤退,当发现少了两名工友后,他只身返回寻找。当工友们会合后,他又与各区的区长组织大家有序地撤回地面,而他走在最后。
唐山第一幼儿园的几位老师,舍小家,保大家,放弃第一时间救助自己的亲人,使30多个孩子全部脱险。
范各庄矿当时正开凿一口600米竖井,地震发生时,井下还有29名工人正在作业。电断了,要救人就要放金属软梯下去。而此时,井架歪了,软梯放下去就会与井架上其他绳索绞在一起,放不下去也提不上来,最好的办法,是有人随软梯下去,边下边处理。在余震不断、随时都有可能牺牲的关头,共产党员郭振兴挺身而出,随软梯下井,把29名工友救上地面。
地震发生时,唐山发电总厂的80余名值班工人,当机立断,进行了一系列保护设备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发电设备,为抢修复产创造了条件。陡河电厂,是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日本先进设备建设的,在当时是全国第二大发电厂。地震发生时,时任运行乙值班长的郑荣祥与工友们迅速把控制室的开关全部切断,并冒着余震放掉了发电机的氢气,避免了氢气泄露而可能发生的爆炸。
地震使唐山招待所的楼房全部倒塌,宾馆有来自丹麦、法国、日本的50名外国人。招待所幸存的职工第一时间奋不顾身,全力抢救,除4名遇难死亡外,其余全部以最快的速度被救出并安全送离唐山,谱写了一曲国际人道主义的凯歌。
唐山灾区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抗灾的自救和互救,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历史乐章。
坚强领导,全面指挥抗震救灾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毛泽东、中共中央、国务院极为关切。毛泽东从当年6月1日心脏病发作后,一直卧床不起,说话都很困难。但他清醒时仍十分关心唐山震情,送来的地震情况汇报,都要亲自过目。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极其惨重的损失后,毛主席极为悲痛。
毛泽东对华国锋参加慰问活动的批阅件
当天凌晨,在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的主持下,立即在中南海紫光阁召开紧急会议,作出抗震救灾的重大决策。同时,派直升机巡视天津、唐山、丰南一带的灾情,并致电河北省委、省革委、省军区等单位和遭受地震灾害的各族人民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号召灾区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干部、工人、贫下中农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起来,向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斗争”。接着,中共中央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办公室。国务院召开铁道部、邮电部、水电部、卫生部、北京军区等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议,决定迅速动员全国力量,立即向灾区派遣救灾队伍和发运最急需药品、物资。中共中央于地震当天便向灾区人民发出了慰问电,号召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中共中央的慰问电用飞机在灾区上空广为散发,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的斗志。
《河北日报》刊登关于唐山地震的慰问电
7月28日当天,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主任刘子厚等省委、省革委、省军区领导立即赶赴唐山地震灾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肖选进、副政委万海峰,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员马辉,省委副书记马力,煤炭工业部部长肖寒等飞抵唐山。下午2时,沈阳军区的救灾指挥机关到达唐山。他们视察了灾情,向中央作了汇报,请求中央支援。7月29日上午,在唐山机场召开紧急会议,正式成立了河北省唐山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简称“省前指”),中共中央决定,由刘子厚任总指挥,迟浩田、肖选进、万海峰、马辉、马力任副总指挥。“省前指”设在唐山机场,下设办公室、组织组、宣传组、行政组、工建交组、保卫组、医疗卫生组、物资组、建房组、农业水利组等办事机构。会上,对抗震救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省直各部、委、办、局均由主要领导人带队,抽调干部千余人,对口包干,各负其责,投入救灾斗争。
与此同时,国务院派来了联合工作组,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并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在省会石家庄市,建立了河北省抗震救灾后勤指挥部(简称“省后指”),其职责是完成“省前指”交给的任务。为有效地解决救灾的物资问题,又专门设立了省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省前指”和“省后指”形成了一个首尾连贯、协调一致的强有力的救灾指挥系统,保证了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地震发生当天上午,唐山市委部分常委从废墟中脱险,立即赶到市委第一书记许家信住处,当即召开了市委临时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由于市委机关房屋全部倒塌,指挥部便设在市中心的新华路西山口的一辆大轿车上办公。指挥部做出的第一个紧急决定是发布第一号通告,号召全市人民团结互助,抢救被压群众,并通知所有机关干部立即到指挥部报到。号召全市人民坚定信心,相信党中央、毛主席一定会救援唐山。第二个决定是通知开滦各矿迅速打开通往地面的备用通风口,抢救井下工人。第三个决定是迅速建立各区、各系统抗震救灾指挥分部和领导小组,并逐步建立指挥部下属各办事机构。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从市到区到街道,以及各单位各部门,都迅速建立起抗震救灾的领导机构,形成了全市性的、统一的救灾领导指挥系统。同时,由市武装部组织恢复民兵组织,配合公安干警维护社会治安。
这样,一天之内,从中央到省、市,从县(区)到公社、街道、村庄、单位、部门,都建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在万分紧急、极为艰苦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作用。
八方支援,齐助唐山抗震救灾
当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紧急调集解放军部队、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日夜兼程,赶赴唐山灾区抢险救灾。在接到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中央和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单位立即行动起来。从陆地到空中,各路救援大军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北京军区党委接到命令之后,立即组成前线指挥部并先于大部队赶到唐山,勘查现场,结合唐山市的地形特点,按部队进入市区的方位,分三大片部署“兵力”。接着2.8万多名指战员,140多个医疗队,6500多台各种车辆,迅速开赴灾区投入战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日夜兼程,以最快速度奔向灾区
河北省军区负责人于地震当日上午就乘飞机赶到现场,亲临救灾第一线指挥战斗。省军区党委积极组织力量,先后从机关及所属单位抽调干部和医务人员300余人,分赴唐山、丰南、遵化、玉田、柏各庄农垦区、汉沽农场等地参加抢险救灾,还从邢台、邯郸、石家庄三个军分区抽调百余名干部做后备力量。
煤炭系统接到抢救开滦煤矿矿工的命令后,立即组织力量,火速行动起来。抚顺、阜新、大同、阳泉、北京、徐州、南票、峰峰等矿山救护队,乘飞机或汽车于地震当日就赶到了唐山。铁道部发出救灾命令后,沈阳、锦州、北京铁路局以及铁道兵立即派出抢修队,在地震当天就投入到抢修铁路的紧张战斗。
卫生部要求各省组织医疗队的命令下达后,上海市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从56所医院中抽调了87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了50多个医疗队。山东省卫生局于地震当天上午10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13个地区派出800多名医护人员,当晚赶到济南集合出发。
从7月28日到7月31日,短短的4天之内,全国各地支援唐山灾区的人员已达15万人。其中有人民解放军指战员10万人,医护人员近2万人,工业、交通、邮电等部门的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3万余人。各地派出的汽车达5000余辆。7月28日至30日,仅唐山机场就起降飞机874架次,运进救灾人员数千人,救灾物资数千吨。从四面八方赶到灾区的各救灾部队,争分夺秒,舍生忘死,抢救被埋压的群众,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
党把解决灾民生活放在重要位置。强烈地震在一瞬间摧毁了人们的一切生存条件。因此,解决灾民的吃、喝、穿、住、行、医等问题成为各级党组织领导救灾工作头等重要的任务,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的严峻考验。
首先解决饮水问题。唐山自来水公司两个日产近万吨生活用水的水厂都遭到严重破坏,自来水管道断裂,全市供水中断。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采取应急措施:(1)把各备水厂贮水池中存放的9000吨水,就地向附近群众供水;(2)组织全国各地支援的消防车、洒水车、油罐车运水,定点供应到户;(3)利用市区补压井,向四周铺设水龙带,形成一大批临时供水点;(4)利用市区30多口自备水源井,就地向群众供水。与此同时,唐山市附近各县,也发动群众,利用汽车、马车、排子车、水柜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昼夜向市区送水。同时,“省前指”组织全省自来水管道抢修力量进行抗震夺水大会战,仅用7天时间就恢复了唐山市最大的供水厂——大洪桥水厂。
为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省前指”紧急动员省内各地市昼夜赶制烙饼、馒头、饼干等熟食。石家庄市饮食公司在7月30日零时接到加工5000公斤熟食的任务后,立即动员了36个门市部340名干部职工,利用各种加工工具,仅用5个小时,就加工出熟食1.25万公斤,及时运往灾区。1966年遭受过严重地震灾害的邢台地区隆尧县的干部职工,在赶制烙饼时,考虑到灾区严重缺水,他们没有往饼里加盐,而是把全县贮存的食糖全部调出,烙成糖饼,运往灾区。首都北京和一些兄弟省市也给灾区送来大批饼干、面包等食品。
为解决灾民的日常生活供应,“省前指”在唐山市区临时采取了食物供给制,这是“省前指”为解决灾民生活而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即每人每天免费供应炊事用具及粮食、蔬菜、食油、猪肉等生活用品,保证了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各路救援大军紧张地抢救遇险人员
为妥善解决灾民的住房问题,8月6日,“省前指”召开建房工作会议,制定了“发动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逐步完善”的建房方针,提出建房要做到防震、防雨、防风、防寒、防火,形式可以因地制宜。这次会议提出的方针和要求都是正确的、实事求是的,在建房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为支援灾区人民所需建房材料,“省后指”积极协调各部、委、厅、局,调拨全省物资。许多省市运来了大批建房材料,截至1976年10月统计,共运来杂木杆897万余根,油毡86.5万多卷,苇席262万件,草袋255万条,苇箔154万片,毛竹101万根。为了赶在天冷以前,让唐山人民住进新房,人民解放军每天投入6万多指战员,同唐山人民一起,军民共建简易过冬住房。截至11月15日,全市共建过冬简易房35.1万间,按期完成了原定建房任务。入冬前,受灾居民都高高兴兴地从临时窝铺和帐篷里搬进了新建的“五防”简易住房。与此同时,又解决了缺少棉衣棉被的问题,保证了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同时,通过采取防疫灭病措施,做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保证了人民生活卫生和身体健康。
党中央考虑到河北已经负担很重,更考虑到要使重伤员能得到进一步治疗,于是做出了将重伤员外转治疗的重大决策。为此,“省前指”设立了转运伤员专门机构,在石家庄、保定、邢台、沧州等市的车站成立接待站,做好伤员的接待慰问工作,并根据过去战争年代的经验,在各中转站设立了兵站医院,临时集中收治转运伤员。在整个外转重伤员的过程中,先后动用飞机474架次,空运伤员2.07万人;火车专列159列,转运伤员7.28万人。共外转伤员10万余人。这些伤员分别转送到吉林、辽宁、山东、河南、安徽、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省市及本省医院进行治疗。转移到各地的伤员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与当地建立了永世不忘的感情,留下了世代流芳的佳话。
凤凰涅槃,重建新唐山
罕见的天灾几乎将一个现代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当时西方某些新闻媒介曾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消失了。”
唐山大地震后,国务院、河北省及唐山市在组织抗震救灾的同时,已开始筹划唐山的复建。1976年8月8日,国家计委、建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抵达唐山,开始调查研究重建唐山的规划。之后,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编制城市重建规划。1976年11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制定出《河北省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人十分关心唐山的建设,多次视察唐山,给予指导。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视察唐山,对唐山的恢复建设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对唐山建设的规划设计、绿化美化、建筑形式、居室设施等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为重建新唐山指明了方向。从此,唐山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全面建设。
为搞好新唐山的建设,国家拨款43.57亿元。此外,国家对唐山所属各县拨出救灾恢复资金5.72亿元,除了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机、农电、公路、桥涵的恢复,以及防疫灭病的资金2.05亿元外,按照自建公助的办法,资助群众复建住宅的资金1.47亿元,用于乡以上公用建筑的资金2.18亿元,有力地保证了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
1986年7月28日,在唐山召开的纪念抗震10周年大会上,宣布唐山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按照新总体规划建设的新唐山,功能区分更加合理,分为5个行政区,总面积为802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区城镇面积合计105平方公里。所有建筑设施均按抗震八度设防,成为全国唯一的“抗震城市”,体现了现代化建筑的科学水平,具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采取集中供热供气,环形网络供水供电,居住区、小区、市级三级绿化。在重建中,把治理污染与抗震防灾放到同等重要地位,经过兴建治理“三废”工程,改革燃料结构,以及加强对污染源企业的工艺管理等措施,治理污染取得一定成效。经过10年建设,到1986年唐山迎来了振兴阶段,1989年进入GDP超百亿元城市,1996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从1996年至2006年的第三个10年,唐山开始了“用蓝色思维改写煤都历史”的努力,唐山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新引擎。从2006年到2016年的第四个10年,唐山抢抓机遇,积极打造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开始了全面腾飞。
1986年,完成复建任务的新唐山
唐山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是对唐山、河北乃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和坚强意志的考验,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光荣称号。这也向全世界表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新的振兴,是必定能够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