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境突围”还是“矛盾突破”

“困境突围”还是“矛盾突破”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被动化解危机的“困境突围式”发展理念“困境突围式”发展理念主要是对国内外矛盾的一种应急反应,它不考虑如何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而是以解决社会具象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由于危机的紧迫性而使得政策制定匆忙、单一、具有强制性,无法考虑社会均衡发展问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式”发展模式,也是带有严重缺陷的发展模式。
“困境突围”还是“矛盾突破”_东方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中、印、俄发展模式比较

社会存在的层级结构体系

人类社会存在的层次结构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层次结构。人类世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人化自然”、“人类意识”(这两者不是本章探讨的内容)、“人类社会”三部分,如果以国家为角度,“人类社会”可以分为“国内”存在和“国际”存在两部分。“国内”存在又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部分:①经济部分涉及部类安置,主要处理社会的农、轻、重比例关系;区间安置,主要处理沿海内地、城乡间关系;经济成分安置,主要处理公有制和私有制、商品经济和非商品经济成分间关系。②政治部分涉及阶级阶层安置。直接与社会的群体利益相关。③文化部分涉及传统、现代、当代文化安置。直接与社会的历史和未来相贯通,反映一民族如何处置自身的历史和现实。至于“国际”存在方面,实际上是一国“国内”存在涵盖内容的翻版和复制,与“国内”层次结构关系具有同构性,作为国内生活的总背景存在。由此构成了人类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架结构(如下图):

在人类社会的五层级结构体系中,本系统内每一层级的各个构成之间、各构成内部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对子”:

“东方”和“西方”是社会存在第三层级“国内”和“国际”结成“对子”的表现;“效率”和“公平”是社会存在第四层级的“经济”与“政治”结成的“对子”的表现;“城市”和“乡村”是社会存在第五层级的“区间安置”中的所含的“对子”矛盾的表现等。东方和西方、国内和国外、中央和地方、集体和个人、整体与局部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对子”,在东方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社会存在的纵向历时性来看,因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3]这一“有机体”存在着矛盾群:它包括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也包括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主要矛盾不同,还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因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具体问题,即社会层级结构中的“对子”所表现出来的矛盾。

因为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情况决定着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的解决情况决定各种社会具体矛盾的解决,反过来,其他各种社会具体矛盾的解决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的解决影响着基本矛盾的解决,因此,社会矛盾的解决应该遵循着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社会各具体问题等顺序进行。从任何一个矛盾层面入手,都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层次上解决社会问题: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解决社会问题是最本质、最彻底的方案;从主要矛盾入手解决社会问题是最务实的解决方案;从解决社会具体问题入手是最费力、最短效的方案。但是,只是从某一个或两个角度都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矛盾,最科学的解决方案是三个方面联动施治,既关注解决根本矛盾,也关注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还关注社会发展的诸具体矛盾。

根据对矛盾问题的解决序列,东方社会在“为何发展”发展理念上的分歧可以分为主动解决社会矛盾的“突破式发展理念”和被迫化解国家生存危机的“突围式发展理念”两种。

1.被动化解危机的“困境突围式”发展理念

“困境突围式”发展理念主要是对国内外矛盾的一种应急反应,它不考虑如何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而是以解决社会具象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由于危机的紧迫性而使得政策制定匆忙、单一、具有强制性,无法考虑社会均衡发展问题,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式”发展模式,也是带有严重缺陷的发展模式。

比如,印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基本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但是,因为印度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对印度进行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种软弱性也使它将互相矛盾的东西非常奇特的结合在一起:印度试图通过既接受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英国殖民主义的议会制、又接受“苏联模式”中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实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势兼收,“印度在战略发展模式上,可以说曾经走过一条‘西方式民主政治+国营经济居主导地位’奇异的发展模式”[4],但这种自发的“混合”存在着天生的缺陷:它没有彻底清除腐朽的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给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也没有彻底清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给社会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只是让各种经济成分不做任何处理地共同存在,印度这种根本制度的软弱性致使它不能根本解决矛盾,而只能困境突围:1991年改革,主要是印度发生了独立以来最危险的国际支付危机,因此,印度的改革主要围绕城市工商企业进行,更侧重的是逐步废除原有的“许可证制度”,取消进口配额、削减关税、外汇体制的自由化,允许印度工业扩张。俄罗斯的“普京新政”也是如此,它主要针对的是“休克疗法”造成的国内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等。俄总统普京指出:俄罗斯已经在国际竞争中落伍,面临严重危机,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必须放弃不切实际的民主幻想,维护秩序和稳定,一切服从经济发展大局。所以,必须提高政权的一致性和效能,强化国家职能,以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5]

印度改革、“普京新政”都带来了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却不能从根本上捋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多只能是被动的化解社会危机、修修补补调整,是缓解社会矛盾、不被矛盾所淹没或危及政权的“困境突围式”发展理念。

2.主动根本解决问题的“矛盾突破式”发展理念

“矛盾突破式”发展理念是,国家把经济、社会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铺路搭桥,把危及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之内,并想方设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无产阶级利益这一根本立场,没有任何的特权利益,积极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列宁发展模式、苏联模式、毛泽东发展模式,虽然不能排除对国内外生存危机的应急反应特征,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都没有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都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突破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无法破解的制度瓶颈,从根本上捋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都注重捍卫人民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统一,避免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群众根本利益受损问题,属于与资本主义“困境突围式”发展模式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突破式”发展理念。

1962年,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6]我国延续了“突破式”发展理念的精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调整、变革生产关系,从而探索出了特色化发展道路:抓住并集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针对城乡差距,探索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等新形式,解决农村生产力落后的问题,建构城乡间的公平;针对区域发展差异,通过西部大开发,解决西部落后的生产力问题,建立区域间的公平。

因为解决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社会问题的思路不同,印度、俄罗斯是旨在化解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的“突围式”发展理念,是部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现代化,中国则贯彻了根本解决社会问题的“突破式”发展理念,是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