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腰傣刺绣工艺传承发展案例分析

花腰傣刺绣工艺传承发展案例分析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永岚新平县戛洒镇平寨村是一个花腰傣聚居的村子,由于该村花腰傣文化保存完整,传统刺绣工艺独具特色,2011年被省文产办确定为云南省首批30个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之一。平寨村民小组全组137户,678人,274名妇女绝大多数善刺绣。产品涉及花腰傣服装服饰、各式手提包、电脑包、女性时尚饰品、项链、挂件、挎包、背包、香包、绣包、家居饰品等不同种类的系列产品共6大类上百种产品。
花腰傣刺绣工艺传承发展案例分析_新平县戛洒镇平寨村经济结构调整新路_2015~2016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

杨永岚

新平县戛洒镇平寨村是一个花腰傣聚居的村子,由于该村花腰傣文化保存完整,传统刺绣工艺独具特色,2011年被省文产办确定为云南省首批30个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之一。新平县委、政府为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提出了“旅游活县”战略,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找准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切入点,引导村民把传统刺绣工艺开发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手工艺品,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群众守着文化有饭吃,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一、背景与起因

新平是花腰傣最大的集聚地,是“中国花腰傣”之乡。花腰傣刺绣历史久远,世代相传,是最能体现花腰傣民族历史文化特色和魅力的一种技艺,承载着花腰傣对自然界美的认识,是花腰傣人民勤劳、聪明、手巧的具体体现。平寨村民小组全组137户,678人,274名妇女绝大多数善刺绣。其中,120名18~40岁妇女,80余人善刺绣,占该年龄段70%左右(此数字为常年刺绣者,外出打工、求学的不在内);100名40~60岁的妇女,人人善刺绣。54名60岁以上妇女,因年老眼花,大都偏重织布,只有少数眼力好的还在刺绣。花腰傣人常说一句话: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花腰傣妇女善于刺绣,每一个女孩懂事起就看着母亲织布刺绣,从十三四岁开始系统地学习刺绣,直绣到儿孙满堂并代代传承下去。她们多喜用黄、绿、红、蓝、黑、白等丝线织出花形、图案丰富,结构精巧缜密,色彩搭配适宜的刺绣,有20多种刺绣图案世代相传,图案多为四叶菜、八角、荷花、鱼尾、蜂翅等,寓意有奔丧的、辟邪的、结婚的。这些大自然中的飞禽走兽,一草一木,都能在她们手下栩栩如生地再现。各种刺绣图案和花纹都能在他们的家居生活中得到展现。这些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刺绣,既有古滇国的遗风,又闪耀着花腰傣人崇尚自然,代代传承的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审美能力。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渗透,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传统手艺的学习过程漫长,至少两三年才能学成,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学习往往敬而远之。加之没有市场,绣品无法变成钱,很难吸引和留住年轻人学习传统刺绣技艺。迫于生计,村中的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而这些年轻人正是文化相对较高、思想较活跃的人群,如果他们长期离开了自己的村寨,接受了现代文化,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和认知自然就不如他们祖辈那么深,从而使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后继发展的根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新平县通过引导村民把花腰傣传统刺绣工艺开发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手工艺品,帮助他们认识自身文化的市场价值,增强他们传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找到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途径。

二、做法与经过

在各级宣传、文化、民宗等管理部门的关爱和支持下,借助戛洒旅游业的发展,平寨村传统花腰傣手工艺刺绣逐步从民间自给自足走向大众、走向市场,传统工艺与时尚元素的结合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独具花腰傣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艺术品。

(一)借助外力,带动发展

2008年12月,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民委扶持在平寨组建了新平县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主要从事以花腰傣传统刺绣为主的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2011年起,省、市、县文产办对平寨刺绣工艺品传承发展给予专项资金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帮助,推动协会发展。看到传统刺绣技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平寨小组有志传承发展花腰傣刺绣工艺品的几个年轻人放弃外出打工就业的机会,回村创业,在40岁出头的会长刀静辉带领下,刚30岁、毕业于美术专科学校的刀春燕负责设计和财务,25岁的刀向梅负责市场开拓,27岁的白绍芳负责组织生产,通过几年的努力,带着乡亲们走上了传承花腰傣刺绣工艺并良性发展的道路。

(二)加强统筹协调,协会引领发展

新平县在传承发展花腰傣刺绣工艺品,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过程中,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捆绑使用、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协调,整合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局、民宗局、扶贫办等部门资源,将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统筹安排,捆绑投入,提高实效性,形成工作合力。五年来,除了省、市专项资金外,共捆绑市文产办、文化旅游、民宗等部门补助经费1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为更好地发挥协会的引领作用,2012年2月,镇党委、镇政府指导协会进行换届选举,加强了班子建设。协会聘请业内知名人士和花腰傣能工巧匠为技术顾问,对会员开展花腰傣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工艺的传授,开发花腰傣刺绣、竹编、织布、土陶等传统手工艺品。2014年,协会注册了“俏花腰”商标,协会有专门的生产车间、成品展示室、技艺传承室,传承传统手工刺绣技艺,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产品涉及花腰傣服装服饰、各式手提包、电脑包、女性时尚饰品、项链、挂件、挎包、背包、香包、绣包、家居饰品等不同种类的系列产品共6大类上百种产品。这些产品既包含了现代时尚元素,又融入了浓郁的花腰傣文化元素,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三)专项资金支持,帮助群众走市场

在扶持发展花腰傣民族特色刺绣业中,省、市、县文产办、民宗部门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争取项目等方式,引导他们树立市场意识,从自给自足式生产向商品化市场化生产转化。几年来,省文产办给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20万元,市委宣传部、市文产办给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10万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民委等给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近60万元,帮助平寨村民小组建盖协会生产用房、购置生产设备和技艺培训,开展注册服务、质量管理等工作,支持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开展工作,帮助他们走市场,花腰傣手工艺刺绣开始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自绣自用走向市场,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群众收入。

(四)强化培训,提升质量

2011年以来,市、县文产办着眼于推动花腰傣文化发展与传承,逐步提高花腰傣手工艺品管理者、生产者和经营者自主开发、创新、制作生产特色鲜明的手工艺品的能力,提高刺绣的工艺水平,免费开办了两期花腰傣民族手工艺刺绣培训班。针对花腰傣刺绣工艺独特,但技法单一,绣品档次不高,受众面窄,难以形成受市场欢迎的产品,经济效益不高,导致不少年轻人放弃刺绣外出务工,花腰傣刺绣传统技艺将面临后继无人窘境的问题,聘请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民族刺绣理论专家刘晓蓉,云南少数民族刺绣传承人、高级刺绣师廖力耕培训学员300余人次,培育刺绣能手12人。学员在花腰傣刺绣仅有十字绣一种针法的基础上学会了14种刺绣针法,不仅提高了协会会员的技术水平和刺绣工艺品的工艺质量,还激发了她们学习、传承和创作的积极性,吸引了一些年轻人再次拿起针线。此外,妇联、民宗等部门还多次组织平寨村妇女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腰傣刺绣、竹编的培训。近年来,他们尝试在刺绣风格、产品类型和表现力方面进行创新,增强产品的艺术性,拓宽产品的表现形式,重点以床裙、桌旗、绣花鞋、抱枕、手提包、挂画为主进行设计开发,努力使花腰傣刺绣手工艺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

(五)提升档次,拓展销路

品质标准不统一,无法打造民族品牌。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协会把产品档次和影响力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点,通过订立产品的质量标准、监督制度和技术人才培训制度,对刺绣工艺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接单,统一把关,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并引导从业人员在“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工艺水平;加强加工销售环节统一管理,制定组织管理体系,杜绝以次充好,保证诚信,拓展销售渠道;送出刺绣作品参加国内有影响力的各类比赛和展会等活动,通过比赛和观摩找差距、长见识,借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和提升产品质量;在产品销路方面,立足本地市场,延伸外地市场,拓展境外市场,帮助刺绣户打开产品销路。目前,民族特色刺绣产品除在本地区销售外,还设立了网上销售点,并且出口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三、成绩与反响

(一)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文化附加值,群众守着文化有了饭吃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限于对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产业的创新,积极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的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既是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创新。平寨村总耕地面积52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7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甘蔗为主,2012年,平寨小组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 544元,比2011年增长56.2%。其中,来自协会组织生产销售手工艺品的收入共计157 447元,全组678人人均增收232元。通过传承传统手工刺绣技艺,生产具有花腰傣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增加了群众收入。如:平寨1组51岁的刀文仙,多年来一直刺绣,但绣片没有市场。2008年后加入协会,每次学习培训她都积极参加,还参加各种交流会,不断创新传统绣片,成为刺绣能手,一块绣片能卖50多元,一个月有近2 000元刺绣收入。2013年她被评为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平寨4组的万世珍所绣手工艺品远销新加坡、中国香港、昆明等地,她绣的一块背兜能卖到300到500元,平均每个月有近1 000元刺绣收入;白元珍主要绣制花腰傣服饰,她绣制的衣服供应本村及周边村子,一套衣服能卖1 000多元,一个月有近3 000元收入。

花腰傣绣品范围也从单一的传统服饰扩展到满足市场需求的各式手提包、绣花鞋、床上用品等。如48岁的陶德英以前一直在家织布刺绣,但都是自用的传统用品。通过学习培训,她开始用传统织布机织制围巾,1天可织制一条,能卖25元,再在围巾上点缀一小块绣片,围巾就能卖到50元一条,现在,她一个月有近1 000元收入。传统手艺的价值需要得到进一步彰显,妇女们利用手中的刺绣技艺,实现了农闲增收,守着民族文化有了饭吃。

(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一个能带动发展的载体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闪耀的身份证,文化的延续传承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象征。农村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当前社会发展中认识和传承文化的整合机制,如果能建立开发文化的市场价值的机制,整合和开发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农村文化的魅力就会显现出来。花腰傣刺绣不单纯是一门工艺技术和谋生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传统文化。刺绣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活动,除了孕育于花腰傣的生产生活之中,还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功能,是这个民族历史演进中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总和,其意义还在于一方面生生不息地传承几千年来的地域民俗文化,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参与中实现自我娱乐和满足,提升审美情趣,让她们在钻研技艺、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把一技之长融入市场发展的潮流,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市场价值使刺绣者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价值,使他们因经济动力去积极主动地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并把这种文化资源就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也实现了增收致富。

(三)为文化经济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通道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功能也逐步从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并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文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纳入产业发展的轨道。新平县花腰傣手工艺品协会通过把民族传统手工艺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将文化的商品属性解放出来,生产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产品,吸引了文化企业的关注。2013年,北京空谷幽水文化传播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两次到平寨进行实地考察,并就花腰傣传统手工艺品开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文企联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农户+协会+公司”的发展路子,让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发挥文化的经济功能,使民族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弥补了传统的家庭作坊生产无统一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无竞争力的不足,让具有刺绣技艺的农村妇女迅速转化为产业工人,使传统文化要素顺利转变成生产要素,成为刺绣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为其长远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四)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一种新模式

传统的扶贫方式主要是以外界力量的介入为主,是一种“输血”式的扶贫,主要是资金投入、社会帮扶、项目实施、技术培训、产业带动,侧重于通过外界力量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存环境。但现实表明这种“经济扶贫”方式没能彻底消除贫困,激发起群众内部的发展能力与动力,这是因为贫困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如果把民族社会和文化问题简单地当做经济问题来看待,单纯地考虑经济扶贫的问题,而不顾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顾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扶贫方式收效甚微。平寨村通过成立手工艺品协会,以协会会员为服务对象,以会员增收致富为目标,通过广泛发动会员参与协会生产和销售,从根本上转变其思想观念,激发自我发展的潜能,认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很好地改善经济条件,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其转变靠财政扶贫资金、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发展的“等、靠、要”的思想,能够自觉利用政府的“输血”通过走市场培养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走出有自身特色的脱贫致富新路径。

(作者单位:新平县文产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