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者家的庆典

《年者家的庆典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沛曦 张 波 杨丽芬 张 涌《年者家的庆典——一个纳西族摩梭人家的春节民族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中国春节·云南卷”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然而,时至今日许多摩梭人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正在消失,故民族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这篇关于摩梭人春节的民族志就为其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年者家的庆典_一个纳西族摩梭人家的春节民族志》简介_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

赵沛曦 张 波 杨丽芬 张 涌

《年者家的庆典——一个纳西族摩梭人家的春节民族志》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JRZCH2010001)·中国春节·云南卷”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YB2012064)的主要成果。是作者们自始至终亲历其间以第一手田野观察写成的一篇关于节日习俗的民族志。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位于川滇两省三县(宁蒗、盐源、木里)的交汇之地,是一个以纳西族摩梭人(纳西族纳日支系的俗称)为主,汉族、彝族、普米族、壮族、纳西族、藏族等民族聚居的乡镇。该地自古以来为滇川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商品物资集散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摩梭人中至今还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异居婚姻形态和母系大家庭,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人类母系文化的活化石”和“东方女儿国”。

达坡村是永宁乡永宁行政村一个山清水秀的摩梭人村寨,年者(家族名称)家是村中一个和睦、温馨的摩梭普通人家。2011年,年者家老阿妈、老阿爸和他们膝下的5个子女、2个女婿以及5个孙子一起过了个祥和而热闹的春节。

整个过年,除了像其他民族一样仍以“回家”“团圆”为主线外,还浓浓地洋溢着摩梭人对母亲的崇敬和对母系大家族的热爱之情,表现出与其他民族复杂而多样的文化互动。在这里春节不单是一个象征团圆、喜庆、欢乐、幸福的符号,而且从一丝不苟地备置年货、祭神祭祖,到张灯结彩、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谈笑风生、载歌载舞等活动体现出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神圣的仪式,是摩梭人所固守的一种文化精神——心灵皈依。春节的意义在于过程,春节的快乐在于细节。从春节这个摩梭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我们领略到了其中蕴含的摩梭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与家庭和睦的氛围和与社会和谐的愿望。然而,时至今日许多摩梭人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正在消失,故民族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愿摩梭人能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使“年味”随时代的更新而越来越浓。

节日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并世代相承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民族集体记忆的载体、共同精神的依托、个体的表现、民族身份之所在”(冯骥才)。但由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人们已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成为近年来学界以至于政界关注的话题。为此,本成果从微观的角度,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运用人类学田野作业的方法,规范地、深入细致地考察了纳西族摩梭人春节的节日习俗,如实、详细地描述了一个普通摩梭人家“过年”的全过程。通过年者家诸如食品、装饰、祭祀、禁忌、规矩、庆典,甚至“甲蹉”等活动,全方位地逼真再现了摩梭人迷人而独具内涵的“过年”。我们也从中看到了摩梭人是如何把共同的生活理想、人间愿望与审美追求融入到节日的内涵和种种仪式中,成为他们的精神文化传统。这篇关于摩梭人春节的民族志就为其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它不仅是传统文化研究走向纵深发展的一种有效尝试,为学界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范式,而且为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创新机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些思路。表现了我们不愿坐视因传统节日的淡化而出现的传统精神涣散、消失,积极主动地与之应对,实现文化上的自觉。我们觉得在历史进程中,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民族传统的精神本质不应变。这一传统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对家庭团圆和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