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个年份湿地碳含量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出,银川平原各地区的湿地植被碳含量空间变化明显。银川平原湿地植被碳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其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北部低,中部和西南部高。中部银川市的金凤区、兴庆区和贺兰县北部,石嘴山市的平罗县湿地区植被碳含量较高。高等级分布区出现在贺兰县和,兴庆区的黄河沿岸以及西南部的青铜峡库区,低等级分布区主要在北部的惠农区和大武口区。结果表明,银川平原湿地植被碳含量的稳定性自东北向西南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东北部地区的湿地植被碳含量低且年际变异性大,而南部地区的湿地植被碳含量高且年际变异性小。
由图5-1至图5-4可以看出,高植被碳含量主要在距水域有一定的距离内出现,原因在距水域过近,土壤含水量过大,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因此植被较稀疏,获取像元除了植被信息外还包含有水和土壤的信息,因此植被碳含量较低;而距湖水过远区域则比较干旱,同样不利于植被生长,因此植被碳含量也较低。
2000~2014年,银川平原不同地区的湿地植被碳含量显示出了较强的空间差异。2000~2005年,湿地植被碳含量降低,湿地呈衰减趋势,主要是由于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与沼泽湿地的大部分地区的植被碳含量偏低,而湖泊湿地的植被碳含量与往年基本持平;2005~2014年,湿地植被碳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从具体年份来看,2000年,银川平原湿地植被碳含量较高,该贡献主要来源于平罗县和贺兰县及西南部的青铜峡市,尤其是平罗县的沙湖和青铜峡市的青铜峡库区湿地植被长势较好,植被碳含量较大;2005年,湿地碳含量水平很低,除平罗县的沙湖、大武口区的星海湖、银川市的金凤区植被碳含量等级较高外,大面积地区植被碳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年份,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尤为明显;2010年,湿地植被碳含量较2005年有所增加,各地区趋势大体相同;2014年,湿地植被碳含量总体水平较高,该贡献主要来源于中部地区的银川市和北部地区的平罗县。这种差异表明了湿地植被碳含量年际变化格局的地域异质性。
总体来看,银川平原湿地植被碳含量分布格局呈现以下特征:
2000~2005年,植被碳含量密度较高等级和高等级的斑块面积呈减少趋势,低等级呈现块状和条带状格局,表明湿地植被的储碳等级在降低,湿地植被碳含量在减少,碳汇能力在下降;2010~2014年,碳含量较高等级和高等级的区域面积有所增加,碳汇能力增强。
银川平原湿地植被碳含量等级经历了不均衡—均衡的发展过程。2000年,植被碳含量等级斑块的面积表现不均衡;2005年,较低等级斑块占了湿地的绝大多数面积,不均衡程度增加;2010年,低碳含量等级斑块面积减少,高碳含量等级斑块面积增加,向着均衡方向发展;2014年,各碳含量等级斑块面积较为均衡。
2014年,低碳含量等级的斑块状和条带状分布格局基本消失,高碳含量等级斑块面积明显增加。河流湿地植被碳含量等级分布格局变化最显著,湖泊湿地植被碳含量等级分布格局变化较小。
从空间分布来看,北部湿地植被碳含量等级分布格局年际变化较大,中部湿地植被碳含量等级分布格局变化较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