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校办学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条腿同步走,从2012年起,银川市正式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组织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与新学校或者弱校形成共同体,实现不同学校的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据悉,这种“优质学校+新校”或“优质学校+弱校”的方式,采取“一个法人、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机制,实行人事、财务、管理、业务、评估全统一。目前,已经组建了银川一中、银川二中、银川唐中、银川九中、银川市实验小学、银川一幼、银川十八中7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增加优质学位3000多个,有效缓解了热点学校的招生压力,促进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滨河中学
此外,让市区骨干教师到乡村承担教学任务,促进区域内教师的交流和互动,也是银川市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一大举措。在兴庆区,首批34名下乡教师已经在乡村学校完成了一个多学期的教学任务,他们承担的教学工作也初见成效。
王凤琴此前是兴庆区第十六小学的英语教师,有着12年的教学经验。2015年8月,作为兴庆区34名下乡老师之一,她到距离市区5公里之外的兴庆区官湖小学任教,一直要持续到2017年7月。区域内的教师资源流动,也为更多农村和薄弱学校引来了改进教学机制的“活水”。
目前6个县(市)区在各自辖区内实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轮岗交流。其中,永宁县制订了《永宁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安排、调配上百名学校领导交流;灵武市出台《灵武市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实施办法》;等等。据了解,截至目前,银川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和市直属学校共同体内教师交流均已达到10%以上,城乡学生均等接受优质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