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正是文明所在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正是文明所在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银川市尤其注重未成年人道德素养的养成。从2015年8月开始,在每月20日前后,银川市机关干部、社会各界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都会出现在各条街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3年,市民举报的银川街头不文明行为达上万起;今年截至目前,市民举报的银川街头不文明行为降低至千余起;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未来,银川市将举全市之力,继续深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
民意所向民生所指正是文明所在_银川这五年

“向全国推广的‘日行一善’在银川坚持开展了11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养成了每天坚持做好事的习惯,在这个做好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并养成道德自律的意识,正确的道德标准也就会潜意识地提醒他、约束他哪件事能做,哪件事不能做。同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日行多善’再到‘天天行善’,最终达到‘善行一生’的目的。”金凤区回民一小孟老师介绍说。

循循善诱,言犹在耳。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银川市尤其注重未成年人道德素养的养成。以“日行一善”为载体,近年来,全市中小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推进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组织编写“日行一善”儿歌、故事集,创排校园舞台剧,开辟“日行一善”文化墙,等等。

清理小广告,捡拾烟头、纸屑、果皮等杂物,爱心墙帮助困难人群……从2015年8月开始,在每月20日前后,银川市机关干部、社会各界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都会出现在各条街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这,正是“全民公益日”焕发出的湖城道德群力,将学雷锋做好事,从单一的口号实实在在地变成生活的习惯。为打造“银川街头不走的雷锋”,银川市将机关单位“全民公益日”行动开展情况,纳入机关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之中进行赋分考核,督促党员干部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既有志愿者的道德引领,又有行为规范的约束,银川市不间断地开展不文明行为整治曝光活动,从2013年起在全市发起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发动市民通过抓拍、举报等方式对“车窗抛物”、车辆闯红灯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和公共场所乱丢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截至目前,共收到各类举报视频图片2万余条,曝光视频近5000余起,处罚违法违章车辆1000余辆,向市民发出有奖举报奖励82万余元。

2013年,市民举报的银川街头不文明行为达上万起;今年截至目前,市民举报的银川街头不文明行为降低至千余起;民意所向,民生所指,就是文明所在。回首五年过往,银川市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全市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等的建设均得以提升,抬头见蓝天,推窗一片绿,老百姓生活和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未来,银川市将举全市之力,继续深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

■ 詹思佳/文 安稳 李海盼/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