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算一算,这位土生土长的银川汉子,也与水务工作打了近30年交道。“过去的银川有着‘七十二连湖’的美誉,从20世纪60年代湖面面积开始锐减,如今又恢复了当年的景象,但是更让人兴奋的还是近十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水与文明的关系。”赵宁强说,在很多水务工作者看来,变化如此巨大,首先来源于政府与社会对于水生态的重视,来源于“思路”与“眼界”的转变。
越来越重视水与文明的关系_银川这五年
在市区东部的水洞沟,岸边桃花吐蕊,杨柳新绿。望着清澈见底的水流,银川市水务局水利工程处副处长赵宁强感慨:“这里过去是一条排洪沟,谁会想到能够变成这么美的景致。”
“这些年与水打交道,有了很多新思路,通过去南方等地学习,眼界更加开阔,希望还能够与水生态建设做得好的城市多多交流。”汪秀琴介绍,自己曾在银川水利设计院干了20多年,银川有水,但是过去只停留在修沟渠、修路、修泵站等纯工程水利工作上,如今,这种单纯的工程水利正在向生态水利转变。通过水环境的治理,来提升人文素养与城市品位,“人水和谐,生物多样,自然优美”正在成为银川市水利建设的核心理念。
有着同样感觉的,还有赵宁强。算一算,这位土生土长的银川汉子,也与水务工作打了近30年交道。“过去的银川有着‘七十二连湖’的美誉,从20世纪60年代湖面面积开始锐减,如今又恢复了当年的景象,但是更让人兴奋的还是近十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水与文明的关系。”赵宁强说,在很多水务工作者看来,变化如此巨大,首先来源于政府与社会对于水生态的重视,来源于“思路”与“眼界”的转变。
汪秀琴讲了个事例。不久前,陕西省西咸新区成为西北唯一一个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地面渗水系统搜集雨水,一年就能节水千万立方,每年仅节约的资金就能够达到数亿元。这种思路和创新,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汪秀琴不无羡慕地说:“将来如果我们也能这样,那就好了。我们还需要加力,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治水、兴水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