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地处厦门、泉州两大技术经济密集区的结合点,现有行政区划面积2036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全市人口150万,海外侨胞300多万,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
南安经济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南安人经济+板块式产业+专业化市场+服务型政府”。
(一)南安人经济
南安人经济是以南安人作为创造主体的经济,除南安县域经济体外,还包括南安港澳台同胞、海外南安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以及南安在外工商人士在国内各城市所创造的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从南安走出去的供销大军有30万之众,这批供销大军构成了南安经济向国内各大城市延伸的庞大网络。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南安人不仅整合能力强、销售规模大,而且组织化程度高,迄今已成立异地商会30多家,居全国县级市第一。
(二)板块式产业
南安产业集群的板块式发展特点十分明显,其产业布局基本上不依赖当地资源,呈现出一镇一品的显著特点。水头不产石头,“石头”却成了地方经济起飞的基石,水头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材批发专业市场和国内最大的石材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石材能力5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市场需求量的50%;仑苍镇没有铜矿,却一举占据了全国七家水暖企业名牌中的四家,销售着全国70%以上的水暖产品,成为全国著名的“水暖器材之乡”。探究这种板块式产业布局,我们就会发现它的“草根”源头,最初的产业发端基本上就是几个石匠、几个铁匠或者几个粮食贩运个体户办起的石材、水龙头和粮食加工作坊。南安的石材、水暖和粮食加工等产业板块基本上都是以这种“草根”形式逐渐发展壮大的。
(三)专业化市场
南安“零资源工业经济”的大发展,首先是依赖于各大专业市场的建设,通过专业市场聚集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从而孕育催生出新的资源,通过市场、基地、产业的良性互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企业聚集效应显著、经济活力强劲的“块状经济”。近年来,南安先后建起了一大批高起点、大规模的专业市场,如“中国石材城”“中国粮食城”“中国水暖城”“中国雨伞城”“环球家具城”等。“中国水暖城”立足于高起点建设,是全国首个按工艺流程、生产特点、环保差异异地分设,由“三园一城”组成的“水暖航母基地”,常年交易量达10亿元。
(四)服务型政府
南安市委、政府着力从思想、环境、体制、政策和结构等五方面清除障碍,精心打造优质宽松的软环境,以创建一站式、全程化、多功能的行政服务中心为突破,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南安专业化市场走的大都是政企合力—股份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从产业发端由政府强力推动,到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精诚合作,到产业成熟后政府无为而治,体现的正是服务型政府的特点。南安市委、政府对全国各地南安商会也高度重视,促进了南安企业家与当地的融合和联系,强化了南安人的人脉优势,拓展了南安产业的市场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