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叙述很神秘,是因为梦者对梦中所见,既无法指挥,亦无法躲避,似乎他们并不是自己的头脑所产生的。[15]萨特指出过,梦者的一大特征是“失去反思自觉”(loss of self-reflective awareness),[16]无法明白自己存在的虚实。梦者既无处理环境的能力,也无能力检查或调节自身反应。王充的描写很准确:“当其见,其人不自知觉与梦,故见其物不能知其鬼与人。”[17]因此梦者无主体性,他是梦叙述的被动接收者。
上文已经说过,梦的内容是经过选择和调整的,是叙述组织的产物。那么组织这些材料的是谁,哪里找拥有主体性的“梦叙述者”呢?详梦师认为梦叙述另有主体:掌握命运神秘的某种力量,把梦植入梦者的头脑;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梦者受自己的潜意识控制,梦在完成梦者清醒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愿望源于爱欲与死亡本能,荣格则说是人类头脑中的原型意识。
当代梦研究的主要力量,已经从精神分析学,转向神经生理学。[18]1977年霍布森与马卡里提出:梦是前脑(forebrain)处理从脑干(brain stem)发出的神经元信号的产物,由此他们提出“激活-综合假说”(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但是,梦不完全是生理的,而是生理与心理的复杂组合。霍布森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研究,开始带上强烈的心理学色彩。他指出:“做梦的头脑是一个自行组织的体系,无须一个高一层的控制。”梦的情景怪异,组织混乱,正是因为这种自我组织能力有限,很难把各种元素植入一个“前后一贯的叙述”。[19]梦叙述没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主体控制,因为控制组织梦的就是同一个头脑。他的绝妙比喻是,做梦就像一台电脑不工作时,屏幕上显示的是同一台电脑生成的“屏保图像”(screensaver)。[20]心理学家达马西奥也认为“大脑的故事没有讲述者,只有一个可以称为‘讲述者效应’(teller-effect)的东西,一个只能在叙事母体中出现并生存的自我”。[21]也就是说,叙述者是自我的一部分。
这些论者的“自我组织”理论,都承认叙述的发出者与接受者是头脑的两个不同部分。任何叙述都是一个主体把文本传送给另一个主体,但是在幻想、错觉、白日梦、梦境这样的心像叙述中,是主体的一部分,把叙述文本传达给主体的另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