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有几个误区,其一,浅尝辄止。认为临几遍就算学过了,写不好是自己能力不行,天赋不足。有的恰恰相反,临写几遍,即自鸣得意,急于“出帖”。其二,良莠不辨。总认为自己写得顺眼,没有必要硬摹别人,下那个苦功夫,所以永远难以“入帖”。其三,朝秦暮楚。别管什么帖,拿过来就写,写不好再换,像熊瞎子掰棒子,到地头儿一个也剩不下。其四,生吞活剥。别管多少字,每天写几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这种“老牛拉磨”或称之为“管种不管收”的劳作模式,实则不是临帖,而是“抄帖”。抄帖得不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书法是一门艺术,艺术各有技巧。历代名家都是从临帖开始的,不二法门。赵孟兆页说过,对名家名帖哪怕写好几行甚至三五个字,也能字成一家。临帖的根本技巧在哪里呢?“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孙过庭《书谱》)可谓最精辟的概括。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即首先要观察细致,在读帖上动脑筋,打好基础。接下来便要尽可能临得像原帖,做到临谁像谁,写谁是谁。
技巧之一:临帖要入得进去。临帖的目的是要从名帖里学东西,而要真正学到东西,就必须钻得进去。要读懂名帖里的技巧,弄清所以成为名帖的原因。还要耐得住寂寞,舍得下真功夫。要抛弃名利思想和短期行为,献上一颗真心。有人把临帖比喻“先给古人打工”,打工就要敬业,就要舍得出力,否则就会被炒鱿鱼。也有人把选帖比作“选对象”,一旦目标选定,就要结合一辈子,不能朝秦暮楚半途而废。这些话都有一定道理。有些朋友感慨临帖老是入不进去,入不进去不外几种情况:要么犯急躁病,浅尝辄止;要么有实用主义思想,奢望立竿见影;要么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几种情况,这几种心理,都是临帖的大敌,万万要不得的。临帖必须像拜佛那样赤诚忠心,甘愿五体投地,彻彻底底放下架子,放下包袱,认认真真当好“打工仔”,要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板”认可之日就是事业成功之时。
技巧之二:临帖要追求逼真。临帖的基本要求是要“像”,临谁像谁,写谁是谁,不像则不可谓临帖。许多朋友写来写去,越写离原帖越远,不像临帖反而像写自己,那就麻烦了。写自己当然最容易,不用下功夫,自成一家!这样下去永远不可能“登堂入室”。如何临得像?我觉得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对原帖理解要准确,要到位。要在读帖上下足够的功夫,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时也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二是要在反复地临写中不断校正自己,修正自己,查找不足。找到不足就等于找到了进步的阶梯,反之就是重复自己的错误。一个人不能老在一个地方跌倒,同样,一个字临错了一百遍,就等于将自己打成了残废,想恢复健康很难很难。这是临帖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条经验教训。三是要坚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朝斯夕斯,相濡以沫。只要功夫能下到,不愁笔下不出彩,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当然这里所说的“像”,是指笔法、路数与古人与名帖非常接近,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像,就连描红也做不到。这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学养、性格、阅历和审美所决定的,而且也受生理等潜质的牵制。这是爱好者和初学者必须首先克服的心理障碍,也是字外功所在。打个比方,你看舞蹈家在台上跳得很美,自己也想一下子跳成那样获得喝彩,却不看自己的身材和潜能,所以只能临渊羡鱼,望洋兴叹。其次,只要进得去,悟得出,哪怕只是几分像,也已达到了学习的目的。纵观历代学书名家,无一不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在临帖基础上嚼透了古人,又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终于成为名家。
技巧之三:在不同流派的比对中把握特点,临出风采。对某个名帖来说,要想直观地、准确地把握准全部特点,厘清其沿承关系,找来若干相关的名帖作对比,是个好办法。如王羲之的字是从哪里来的?这就要琢磨他继承了古人的哪些东西,他创新了哪些东西。于是分别找出王羲之和锺繇、张芝的相近的字出来,作一下对比,即使看不出“锺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但至少各自特点还是比较容易看得出来,下笔也就心中有数甚至胸有成竹了。同样,有人说王羲之的字是“内擫”的,王献之的字是“外拓”的,何谓内擫?何谓外拓?不可简单的人云亦云,故弄玄虚,你也要各自取出部分帖来作一作对比。像行草书,汉字的行草书基本面目大致是二王序列,也就是说后人都在学习二王,只不过所悟和所得有差异,故而形成了许多“和而不同”的风格和面目。这也是艺术继承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技巧之四:研究碑与帖的差异。临碑与临帖大不相同。帖的路子比较清晰,特别是仿真印刷品的普及,给临帖带来极大方便,字迹的轻重缓疾,浓淡干湿,甚至连细微的萦带牵丝都看得很清楚,读起来心旷神怡,临起来得心应手。碑字就不同,只能看到字口和骨架,古人怎么写的,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加上一些误传和误导,总是难以揭开神秘的面纱,故而学习起来比较麻烦。启功先生有句名言:“透过刀锋看笔锋。”这是很有道理的,可谓真知灼见,经验之谈,但实际操作却不这么简单,因为这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得到。
技巧之五:不可忽视的临帖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浅显的道理,许多朋友也懂得,但往往在临帖时老犯同一错误:笔墨纸砚不济。所以临帖时的感觉不那么顺手顺心,达不到“心手双畅”的境界,影响了临帖效果。这里送上六个字:笔、墨、纸、砚、境、情。
毛笔乃临帖第一要具,笔不适则字不似。临什么样的帖要用相应的笔,不可怕麻烦,而且一旦得心应手,还要多备几支,以便形成临帖效果的一贯性。从基本分类上说,楷行草三类字在选笔上区别最大,笔的大小、锋的长短、毫的刚柔等都要适中;再细分讲究更多,每类字体都有大小、缓疾、刚柔之分而且风格多样,这就要求学书者首先在选笔上细心考量。因为选笔对于初学者的成败和自信实在太重要了,那种“善书者不择笔”的言论最好排斥在善学者之外。
锺繇《荐季直表》局部
作者2006年临作
执笔方法也是困扰初学者的因素之一。我曾观察过许多朋友的执笔方式,其中包括写了很多年字的老年朋友,很替他们忧虑。诸如:有的站姿坐姿采用同一执笔法,有的用斗笔写大字还采用古人盘腿式的“传统执笔法”,甭说写好字,看着就别扭,很替他们累。说来说去还是让“传统执笔法”给闹的,有些“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的味道。时代和环境不同了,还用“盘腿法”,这就太死板。执笔的出发点是为了调动积极因素,因此怎么舒服怎么来,即执笔无定法。这里纠正几点:一是姿势不同执笔应各异。坐姿可采用五指执笔法,站姿手腕要上提,五指要下沉,四指撮笔足够了。二是笔的大小执法各异,小笔可“捏”,抓斗须“抓”,在地毯上写字抓的则是笔屁股。三是手腕和手指须保持灵活,执笔不可太紧亦不可太松,太松不易凝神聚力,太紧则点线“滞涩”,字势刻板僵硬。羲之握笔“紧”,献之握笔“松”,都是传说,也是相对的,所以才出来“内擫”“外拓”之别。我们在理解上不要太机械,尤其要明白,握笔太紧不一定就“力透纸背”,因为字是靠笔锋传导出来的。
墨者,主要在浓淡调制上,楷书稍浓,草书宜淡,行书适中;小楷要尽量调够一晌之用,当然冬夏春秋有别,春夏气候干燥,还要注意保持前后一致的浓度;另外,调制的墨尽量一次用完,最好不用宿墨。
宣纸的讲究也很多,首先对宣纸的生熟和洇水的程度要把握准确,如临小楷最好选熟宣,其次如想临出逼真的效果并打算作展藏之用,则对宣纸的纤维和色彩也要细心甄别。砚台的选择,不论何等材质,最好是封闭效果较好的,不易变质和黏稠,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境者,环境是也。《书谱》讲“五乖”“五合”,就包括这一条,假如室内狼藉,再加上风燥日炎,无论如何也写不好。
情就是情趣,临帖是一种很惬意的心理活动,心情好则进步快,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初学者应该学会像和尚入定一样,排除一切干扰,凝神静气,营造良好的心情,保持临帖时的最佳精神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