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

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

时间:2023-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客运交通,根据人们自发的意愿大致可分为步行交通、单独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的自行车交通、摩托车交通、小汽车交通以及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的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载体,与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兴衰紧密相连。城市布局形态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城市布局形态需要不同的交通系统与之相适应。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促进用地结构的调整。
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_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根据《雅典宪章》对城市功能的描述,城市的四大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城市的交通功能依靠交通运输系统来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客运交通,根据人们自发的意愿大致可分为步行交通、单独使用私人交通工具的自行车交通、摩托车交通、小汽车交通以及使用公共交通系统的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载体,与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兴衰紧密相连。同时,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城市规模

决定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数量,其次是城市建设用地。而城市人口的数量、空间分布和密度是确定城市客运交通设施规模与结构的重要依据。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城市人口除了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机械增长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因而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和用地规模增长的不平衡性表现得十分突出,大城市人口的增长总是高于城市用地面积的增长。城市规模两种形态增长的不一致,不仅导致城市人口密度上升,而且是产生城市问题特别是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源。

城市人口的膨胀要求城市用地向外拓展,交通的可达性决定了客流的分布。世界大城市的发展历史证明,交通特别是快速公共交通系统的采用,对城市用地的扩展及人口的疏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纵观世界大城市的城市布局演化,波兰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萨伦巴教授将其概括为11种城市布局模式(见表1-1)。

城市布局形态对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城市布局形态需要不同的交通系统与之相适应。我国多数大城市的布局形态采用单中心结构,即只有一个城市中心,而且大都位于市区地理中心位置,城市以“摊大饼”式扩张。

市中心建筑密集、商业繁华、岗位集中,导致公共交通负荷极大。实践证明,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形态向多中心结构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法国巴黎曾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大城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黎市人口密集、用地不足、交通紧张等城市病十分严重。1965年法国编制了巴黎地区规划,让巴黎沿塞纳河平行的两条轴线发展,建立5个新城,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形态,而新城的发展用地沿着由巴黎伸出的区域快速地铁(RER)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新城的开发。

表1-1 城市布局形态综合划分一览表

3.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城市土地利用决定了城市不同社会经济活动在不同区域的集聚程度和分布特性,也决定了城市客运交通发生、吸引源的分布特性,对城市客运交通需求、客运交通网络布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促进用地结构的调整。

在城市用地比例结构中,生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对外交通运输用地、仓储用地、公用事业用地及其他用地应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这都需要在前期城市规划中做好安排。

4. 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辐射力上升,商品经济交流加快,带来人流、物流的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需求。一般来说,城市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就业岗位呈线性关系,大批就业人员上下班的交通出行,使城市客运交通成为扩大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选择迅速、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因此,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5. 城市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和客运交通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是无限的,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缓解这一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单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即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结构。在交通设施供应和使用上,充分发挥每种交通设施的优势,以最少土地资源占用满足尽可能多的交通需求。同时优化组合城市布局与客运交通土地占用的级配。显然,在一定的土地资源条件下,用于城市布局安排各产业部门与居民居住的土地越多,给予交通设施的建设空间就越少,而客观上却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建设交通设施,以保障城市的社会生产与生活。这样, 城市土地资源和客运交通系统,就成为供应和需求矛盾的双方,土地资源成为客运交通发展的制约条件。

综上所述,城市客运交通与城市发展中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结构、经济水平和土地资源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中的各个因素促进或制约着城市客运交通的发展;同时,客运交通也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必须在城市各种环境中不断变革和进步,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