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晓星
【人物名片】
马绪顺,汉族,1954年4月出生,2007年7月入党,中宁县舟塔乡舟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县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优秀村干部。
中宁县舟塔乡是“中宁枸杞”的发源地,舟塔乡有个舟塔村,2015年9月,国内首次枸杞公祭大典正是在该村的宁舟寺举行。
在舟塔村党支部书记马绪顺的心里,舟塔村就是世界枸杞产业的核心。他认为,让这个“核心”愈加名副其实,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
舟塔村村民世世代代靠种枸杞为生,许多村民因此发了家,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模式却限制了枸杞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中宁全面实施适度规模经营、病虫害统防统治、设施烘干、高效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栽培“六个全覆盖”技术,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要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2014年年初,舟塔乡政府鼓励各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马绪顺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动员村民流转土地。那时村民们多持观望态度,两个月的“游说”工作殊为不易,个别村民家甚至需要跑二三十趟才能“拿下”——
“老哥,您和嫂子年纪都大了,子女又都不在身边,地里的活儿干着也越来越吃力,加入合作社后您二老啥也不用干,每亩田年分红都在3000元上下,不比您亲自下田种枸杞挣得少,您还犹豫什么呢?”
“妹子,加入合作社后,不仅能分红,你还能抽出时间在家门口务工,每月 3000元的务工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庭,你还等什么呢?”
……
踏烂了门槛,磨破了嘴皮,马绪顺最终动员700多户流转1020亩土地,规模之大居舟塔乡各村之首。
由于合作社引进的都是新品种宁杞一号,加之采用标准化栽培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其长势要比枸杞散户好得多。
“明年的收成肯定坏不了!”
看到希望后,村民们纷纷要求入社。过去是支书追着村民让入社,现在是村民们追着支书要入社。形势的“逆转”让马绪顺很是欣慰,顿觉不负之前的一番努力。
2015年7月,马绪顺在征得社员同意后,拿出230万元建成900平方米枸杞烘干房,可日烘干枸杞15吨。
目前,全村共有大小烘干房9座,除合作社使用外,还对外提供烘干业务,年盈利 10万元左右。
为使村民更好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马绪顺向县财政局申请到老饭桌项目,即将正式运营,届时村内70多名年过古稀的老人可在此就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