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严以修身”漫谈

“严以修身”漫谈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严以修身”就是修正、修复、修缮我们的身心两方面的不足和偏差,达到执规守矩,思想行为品格、品质、品行的全面净化提升。“严以修身”就是自觉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提升精神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和歪风邪气。所以说“严以修身”是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总体需要。“严以修身”的内涵和核心就是修德!
“严以修身”漫谈_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传统道德文化感悟分享_大讲堂 :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文化建设实录. 2014—2015

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反洗钱处 董丽诗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根本意义,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些创新性制度机制和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法治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难点的针对性部署和安排,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

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度讲,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强制性和权威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是法律规范的更高要求,守法是做人的起码准则,但不是最高准则,品德高尚,才是做人的最高准则。只有全体公民都能遵守道德,才能彻底消除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

如何实现“德治”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和要求,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首先第一严——严以修身,我们如何理解和落实呢?“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居首位,“严以修身”又修什么?如何做到“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先从字义理解,修身的概念:“修”就是修正、修复、修缮,“身”包括身、心两方面,即人体行为和精神意识两个方面。

“严以修身”就是修正、修复、修缮我们的身心两方面的不足和偏差,达到执规守矩,思想行为品格、品质、品行的全面净化提升。

“严以修身”就是严格按照法律、规章以及道德规范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对照法律、规章“八项规定”和“五十二不准”等“镜子”,时常照一照自己的思想,以此为尺,时常量一量自己的行为。

“严以修身”就是自觉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提升精神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和歪风邪气。

“法治”是对国家、社会治理层面的要求,“修身”是对个体、个人层面的要求,“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排在第一位,这与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也是排在第一位同脉相通。

《礼记》大学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与老子五千言的“修之身,其德乃真” 思想主旨一脉相承。

老子《德道经》17章《善观》——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然兹?以此。

“严以修身”既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语境中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是价值观层面作风建设的新境界;修身,既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功课,“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是社会秩序稳定,国家规范、健康发展的基础。

所以说“严以修身”是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总体需要。

“严以修身”的内涵和核心就是修德!使道德的善正能量滋养我们的身心,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达到执规守矩,身心康健,品格、品质、品行全面净化提升。

那么,怎样做到“严以修身”呢?

我个人理解首先还是加强学习。第二步做到学以致用。

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圣人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把学习型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

2014年5月人民银行石家庄中支北戴河处级干部培训班上陈建华行长也向我们提出了要“学以致用、学以养德、学以养才、学以正风”的要求。所以学习是伴随我们每个人终生的问题。

谈到学习,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从内容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艺术鉴赏学习、道德情操培养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学习。

从方法上——家庭的耳濡目染、学校课堂听授、师徒言传身教、成人的自学实践、单位的集中培训、耳提面命、书本、音像、网络……

但是如何做到学以修身、学以致用?今天,仅就我自己学习实践传统文化经典《德道经》的理解和感悟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

从五千多年前伏羲画卦天人合一认识自然为起始(河图洛书—易经八卦),到黄帝的《黄帝内经》与《黄帝四经》阐述阴阳、五行变化、遵道生法论修身治国,再到两千五百年前老子五千言《德道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谓包罗宇宙万象的“百科全书”。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可以说就是一部道德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民族的魂。中华民族根文化的核心,始于伏羲的易道文化,传承于黄帝的法道文化,发展完善于老子的德道文化。

伏羲黄老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易道文化”的主流,是以易学方法阐述大道和自然万物,代表作是《易经》。 “法道文化”则强调心身法于大道而修身平天下,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道德文化当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和方法的先河,代表作为《黄帝四经》等。而春秋时期的老子,留下五千言《德道经》,继承和升华了易道与法道思想,建立起囊括易道与法道思想精华的德道思想,构成中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大系统论。

此后,才相继诞生儒家的孔孟之学(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上所派生发展的诸子百家学说)和后来又引进融合的佛学,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三大支柱:即是以道德文化为主根,而以孔孟之儒学和佛学为辅根(支撑帮辅的意思),共同构成的三大支柱文化。

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在他的《中华国学道德根》(中央编译出版社)一书中指出——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全都蕴藏在博大精深的老子《德道经》五千文之中,她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根文化的主根。而能把这些思想全面概括的就是“道”。这也是中华民族至高智慧的体现。而这个“道”就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这个“道”成就了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美誉。以道德文化为主根,以孔孟之儒学和西方引进融合的佛学为辅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三大支柱文化。

简而言之,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就是七字真言,即“道、德、仁、义、礼、智、信”。

说起老子五千言,大家都知道《道德经》,叫了两千多年了,其实在秦汉以前,五千言的篇章次序并不是现在《道德经》这样,道篇在前,德篇在后,而是次序正好是相反的。

正本溯源,得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出土的帛书说起,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另一个佐证是,在敦煌的藏经洞里发现的《老子德道经》,多以《德经》为上卷《道经》为下卷;先秦韩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现在通行本《道德经》,是在汉武帝继位,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生根据统治者独尊儒术的需要,开始大量改写古代经典,其中老子五千言的德篇和道篇的次序也颠倒了,导致后人只知《道德经》而不识《德道经》。

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校勘并注释马王堆出土帛书版《老子》(中央编译出版社),恢复更符合老子创作本意的《德道经》命名次序和原貌,纠正了汉代以后被篡改了的现行通行本《道德经》道篇在前、德篇在后的原则性错误,恢复了老子“以德进道、修德进道”的本义,指明“以德进道”“淳德归道”为研修老子和修之身的必经阶梯。

《道德经》与《德道经》的差别,除了《德经》《道经》次序的颠倒以外,还有更多的用于内观诵读、修之身实践的遣字排词的被篡改。如“之乎者也”等作为文言虚词在秦汉以后就逐步减少使用了。岂不知这些“所谓虚词”,全都源于性慧的内观,对于结合修之身的内观诵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德根文化本身就是一部道德修身文化,是体之于身的学问。

老子五千言的博大精深相信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她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包容性,深邃的东方智慧得到古今中外智者名家的敬仰。老子五千言被后世尊为“天书”“哲学诗”“万经之王”,读懂学透她恐怕要我们穷其一生的学习实践。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老子五千言——

老子《德道经》共计81章。37章论道,44章论德。

老子认识自然和生命的思想主旨:修之身,其德乃真。

修身方法总纲:虚其心,实其腹。

修身治世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认识了解世界的方法: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

生命的起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德修的规则和要求:就是“修之身,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

既然今天我们讲修身,那么我们先从认识生命的起源来了解学习老子《德道经》。

《德道经》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道生一:道,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状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亥,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69章昆成)“道”是大宇宙的本原,是天地人万物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一:最小之数,朴素之数,万化之基,即德、虚无一炁(即“⊙”,由无极的道“○”化生的德“⊙”一)。其用最高,其位最低。《说文》:“一,唯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二:《说文》:“地之数也”。即太极之阴阳也。

三:《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三元(源),即物元(源)、体元(源)、质元(源)。三元(源)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

道○,是万物之本始;德一,是万物生成之能量;阴阳二,从德一而生,反应万物的阴阳属性;三,乃一炁含三,即“德、阴、阳”这个三,它是万物生成与发展的自然法则,万物皆由此“三”而生成。

负:《说文》:“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中:《说文》:“内也”。中心、中间等义。又有充满之义。

和:谐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句义:道生之德蓄之的万物已经离开德“一”而进入了阴阳“二”的状态中,人类对万物的认识,停留在看得见的有相物质世界,而将看不见的无相物质忘在背后。

然而万物内外却是德“一”能量的炁在发挥滋养的中和作用。只有执一以为天下牧,知白守黑,执两用中,才能认识万物本质中德的营养功能和道的主宰作用。

“德”不仅仅具有外显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品格外显性,更有她的“金木水火土”内用五脏的物质能量性。

“道”是大宇宙的本原,“德”是道的外显。充满着宇宙太空和万物内外。一切生命和物质,都是“道德”的充分体现,人类只有主动地修养道德,“淳德合道”才能符合自然的本质,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天食人以五德之气从鼻入,地食人以无味之味从口入”“天德养神,地谷养形” (黄帝内经),德对于人而言:在外体现为人的精神系统,在内则与人的五脏息息相关。外与内也是一对阴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德的重要性对于人或者万物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修身养德不是一句空话,仅仅停留在口头语言或者文字上,而是需要身体力行,勤学不辍地实践,才能达到或者实现身心内外的健康和谐统一。

用“道”的“道法自然”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消极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应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为。“无为”就是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所以要做到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就可以实现无所不为。

用“德”的“广德如不足”来自省、完善我们的品德修养——实现“重积德则无不克”;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对照“十善心”的标准查找自己的不足;反观自己所听、所视、所言、所行是否做到了符合四项行为准则规范要求;重视德的积累就能够实现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用“仁”德慈柔,博爱万物;用“义”德舍己,助人为乐;用“礼”德光明,明理识法;用“智”德变通,谦恭处下;用“信”德无疑,忠信诚实——实现我们人生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学习传统道德修身文化实践,让我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心身受益,收获颇丰。在生活中也特别乐意与朋友们分享我学习的快乐,今天能够有此机会和平台,与大家交流自己学习实践传统文化的体会和感悟,首先特别感谢陈建华行长以及领导们给予我这次机会,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够带给大家一个新的视野,去学习实践传统优秀文化经典所蕴含的善正真的知识,达到知行合一。对照祖圣先贤们的教诲,不断修正、完善自己思想、意识、行为等方面的错误和不足,实现“学以修身”。

最后祝愿大家五德丰满、慧智同行、身心康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