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再次担当文化讲堂的点评嘉宾。张新文主任用了一个半小时时间,分享了对《论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他对《论语》分了七个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系统的介绍,特别是结合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不仅介绍了《论语》的知识,也充分展示了自己对国学的热爱,充满了正能量,我觉得对我们大家会有很大的触动。
《论语》不只是一部著名国学的典籍,更已成为我们道德的准则、行为的规范、价值的取向。国学,特别是儒家学说近代虽几经磨砺,但精华是颠扑不破的。国学理念已深深融入到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国学的这种强大生命力,即使它受到打压和削弱,但只要有合适条件和机会,就一定能够再次蓬勃发展,正如古诗写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是“需要”。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是什么需要造就了我们的国学热,造就了大家对国学持之以恒的热爱。
第一个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我们经历了三十年经济高速发展,GDP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跃升为全球第二位,应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问题也日益凸显,胡锦涛总书记当政时期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和要求。古往今来的民俗民歌反映出的社会百态是真实的。有一段时期,我们有很多通俗歌曲,如《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等等,全社会都在传唱。提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那么我们大家看看现实世界是否充满了爱?是不是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爱的世界?残酷的现实,老人倒地没人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广东佛山的小月月事件震惊国人。难道这个社会是没有温度没有热情?否。股市现在成交规模每天2万亿,热情无与伦比。社会上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拆迁事件经常被我们关注,开发商的开发热情不可谓不高。这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触动我们深思,逼迫我们寻找解决答案。我们发现西方的理论中找不到答案,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国学当中的一些理念、一些看法、一些思想,却惊奇地发现很对我们现在的胃口,很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比如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比孟子更进一步,他说要把别人的父母视为自己父母,把别人的孩子视为自己孩子。我们发现如果大家在社会当中倡导和遵守这样的理念,就不会出现刚才说的老人倒地没人扶,幼子碾轧没人抱的情况,这给我们提出了很深的思考。
第二个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通信工具的普及应用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个地球已形成地球村,经济互融共通,人员往来密切,应该说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特征极为明显。在这种世情下,需要我们寻找一种普世的价值理念,让全地球村的人共同遵守,这样才能有效沟通,形成共识。我们发现国学当中很多优秀思想和文化已经被全世界所公认和接受。据说联合国总部大厦里就刻着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联合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倡导的黄金准则;1998年,100多个世界宗教组织共同发出倡议,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世界的普世价值理念;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把9月28日作为孔子日。美国各地经常举办一些评选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十大思想家等活动,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十大思想家当中,孔子总是位居第一。这给我们提出很多思考,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在受到世界人民的共同肯定、认可。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在儒学、国学当中都有很多可以解决问题的好的思想和言论。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和各国交往的时候大家能够互相包容,相互理解。儒学讲“和为贵”,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能解决我们现实当中的世界多极化的冲突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是我们和各国做生意,开展经济建设的时候,需要一些能够遵循的原则。儒家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人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诚信,成为我们经济交往当中遵循的原则。文化多元化更是在中国有鲜明的特点,中国的国学文化本身就是包容开放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集合体,是自隋唐朝以来三教合一的文化,同时我们也没有排斥外来的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都能在中国很好地生存发展。各种文化互相包容借鉴,交相辉映,成为中华文化大家园中的奇葩。
第三个是追求个人幸福安宁的需要。如何做到个人幸福安宁,大家有很多不同做法,甚至是南辕北辙。很多情况是,大家兜里的钱多了,家庭富裕了,有车有房了,但幸福的感觉并不如期而至,感到很痛苦。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就证明这一点,比如明星吸毒,比如社会的浮躁之气、暴戾之气。我理解人的幸福主要取决于对事物的看法,比如如何看待金钱,如何看待人际关系,如何看待欲望。对这些如果有科学合理的看法后,就不会产生过激的思想或行为,幸福指数也会提升。对于金钱,国学当中有很多经典的论述,比如在国学当中对利益的看法。儒家学说里面比较统一的思想就是对追求金钱、追求利益是认可的,但是要遵循一定规则和底线。孔子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讲“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这说明他对利是认可的,但是有底线的。他并不排斥发展经济,也不排斥做生意。他的学生子贡就是一个非常能做生意、爱做生意的高手,并对利益有合理的看法。再一个是对欲望的看法,对于欲望,在国学当中有很多的论述、见解。比如 “无欲则刚”“知足者富”“安贫乐道”,这些都说我们对欲望要有合理的控制,能使我们感觉更加幸福,更加安宁。再一个是对人际关系的看法,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愉悦、感到幸福、感到舒服。正如我们机关同事间的关系,大家很和谐、友好、友善,让我感到幸福。孔子有个学生叫司马牛,有事情很苦恼。司马牛是独生子,感觉很痛苦,不像别人有那么多兄弟。子夏对他说,只要你以恭敬之心对人,以礼待人,就四海之内皆兄弟,阿牛听后深以为然。就是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关系使你感到有安全感,能感到自己的快乐。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升很多的幸福感,国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滋养。
实际上,整个儒学中讲到如何做人,如何和人交往。整个儒学中心思想讲仁爱,墨子讲兼爱,道家讲无为,讲真实和自然的人生,这些对于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很强的指导性。我想现在的国学热是因为大家热爱国学,崇尚国学,有对国学的需求。我们认识到国学对我们有很多的益处,有很多帮助。当然,我们对国学的看法是继承和发展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精华在哪儿?就是我们确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很多思想,并要结合国学好好学习,扩展学习,包括习总书记讲的“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思想,也都是国学当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我想还是新文主任讲的那句话,“让我们学习国学吧!为什么不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