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调研写作的关系,我与贾怀德副处长从素不相识,到逐渐熟悉。在多次请教、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步被贾怀德副处长25年笔耕不辍的奋斗精神深深感动,被他对调研写作那份真挚热爱深深感染。今天,贾怀德副处长把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和写作体会与大家分享,字字处处体现着他内心的“诚意”。“君子诚之为贵”,他用自身经历践行着“成己”“成物”的人生修行。在离自己职业终点不足两年时,他能不辞劳苦、精心准备,愿意把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与大家交流,对我们年轻人开启自己的职业规划、走上热爱写作这条路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感悟之一:勤。贾怀德副处长从部队到银行学校任教、再到投身金融,从外汇管理部门调到金融研究处,多篇文章被《光明日报》、《金融时报》理论版和《金融研究》等全国性报刊杂志刊用。他的文章曾引起了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大博士生导师曾康霖先生的关注,还被聘任为《金融研究》的审稿专家、《中国投资与建设》等杂志社的通讯员。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满是勤奋与执着的汗水。无论是烈士陵园走出的小路,还是图书馆温暖的午餐,这种不讲名、不讲利的坚持,是真的热爱。真的热爱才有真的收获,勤奋才能点亮人生!
感悟之二:真。我们写作往往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比如有人会问:写什么、怎么写?也有人会有困惑甚至是质疑:为什么要写、有用吗?贾怀德副处长把写作看成他工作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家族传承的一部分,用他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为自己的热爱而写,付出总会有回报!想想,其写作也始于对《河北金融》的仰慕,也许他当年走过的路,是我们许多年轻人今天正在走的,甚至他的起点更基层、路更艰难。所以,沿着前辈的脚印、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写作路上我们并不孤单!就像他说的,研究工作大有可为!
感悟之三:交流的启发性。这堂课没有大道理,只有小故事;没有理论的难度,却能纠正大家写作中的常见小错误。正如陈建华行长所讲的“细小的事情也可以以小见大”“学问是无处不在”。一些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书本、网络进行学习,成本或许更低、或许更好;但是,我们身边人的学习收获、工作体会,通过文化讲堂进行交流,显然更加直接、更有启发性。贾怀德副处长一个人能够经历军人、教师和金融干部好几种生活模式,完成“三本书,一百篇文章”的职业目标,都得益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积极追求。因此,敢于在平凡中挑战自我,努力培养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抓紧时间学习丰富自己、充实内心,我们都能收获不一样的精彩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