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雪梅
一、对“实事求是”内涵及特征的再思考
(一)实事求是的定义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一书中,其当时的词意是东汉史学家班固赞扬汉景帝的儿子刘德治学严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一词语。1941年5月,毛泽东又把这一中国成语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概括总结,给出实事求是科学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
(二)实事求是思想的哲学内涵
1.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概括和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的基础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给人类发展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实事求是,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于中国革命实践所作出的科学总结,它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始终坚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严肃的认识态度,并把这一世界观全部地贯彻到一切领域中去。实事求是,正是这一方法论的科学概括,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实事”和“是”的统一,“实事”中有其固有的“是”,“是”又存在于“实事”之中。可以这么说,在这里,唯物主义是辩证法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达到了有机统一。
3.实事求是是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实事求是正是高度概括了这个统一,实事求是即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高度统一。人们分析客观事物存在的矛盾,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客观规律性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一过程均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穷循环往复的辩证过程中实现的。这一过程,也正是不断地实事求是的过程。
4.实事求是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也在于它的实践性。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这一本质特征,所以说,实事求是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三)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新扩展
1.传统文化中的求实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述的“实事求是”,原来的含义在于颂扬人们求实的治学方法和态度。后来,“实事求是”作为一条成语流传下来,指研究学问时,要注意把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求得事物的真相,颂扬的是一种“求实”和“求真”的学风,也是一种做学问的求实态度。
2.科学精神中实事求是精神
科学的目的是不断追求真理,谱写真理,这也就是通常意义讲上的求是、求真、求实。科学精神就是不断地否定之否定,不断更新和追求真理而需要的一种精神。科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原本还原事物,更不能弄虚作假。
3.社会管理中实事求是精神
社会管理是对社会和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是社会管理的受众者,这就要求社会管理的实施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出发。
4.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党性的一种表现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从事各项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是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待事物、处理问题的基本立场。所以说,各项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党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四)实事求是的特征
1.实事求是的关键是真抓实干
实事求是,就是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从实际出发。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和客观存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用事实说话”作为工作的指引和方向。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基层工作中有许多忽略生产和生活实际,盲目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错误政绩观。事实是真理的依据,真抓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才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
2.实事求是的精髓是尊重客观规律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去研究和探讨其中所固有的规律性,它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把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与比较,然后加以综合性地处理,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实事求是是从群众中抓智慧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运动,阐明了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主人,这是人类在社会历史领域求真的伟大成果。人民群众是缔造历史的主体,是实事求是改造世界的创造者,如何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事求是”的理论论述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1.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一切从实际出发方法论
早在1864年,马克思就提出一个观点,“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改变世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在这里,马克思要求我们一方面“在人的实践中”,用人的实践去解释人的认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在“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用人的认识去理解和解释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问题。
2.列宁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实事求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靠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靠实事求是。列宁说过:“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5]他提出不能只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字面意思,而要把握其实质。这个实质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实事求是的论述
1.毛泽东思想对实事求是的探索与践行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诠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6]实践性就蕴于对“规律性”的研究认识过程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之中。这在《实践论》中也有所强调:“再一个是它(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7]
2.违背“实事求是”的经验教训及反思总结
20世纪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一些领域内没有得到很好地坚持,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出现了重大挫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同时遭到严重破坏。这一历史过程主要是从1957年“反右扩大化”开始,直到1976年10月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全局性的陷入动乱状态,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和巨大损失。因此,放弃“实事求是”是党内连续出现错误指挥并导致全局性错误不断延伸,且不能得到及时纠正的根本原因。
(三)新时期实事求是思想新发展
1.“解放思想”引领实事求是不断前进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路线方针,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并再次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开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性课题进行伟大探索,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对这一表述进行了延续。
2.“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探索实事求是新发展
在世纪之交,即将进入21世纪的20世纪90年代,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由两极化向多极化转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激烈。与时俱进,就是在新的世纪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用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的局限中解放出来。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全新概念,并对这一概念作出了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8]。
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实事求是要求
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各层次逐渐深入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4.“三严三实”的实事求是标准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作出了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提出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是随着实践的延伸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在任何情况下,实事求是的精髓不会改变,它不断地从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吸收新营养,增添新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这一过程,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坚持、运用和发展的过程。党的基本理论是如此,党的思想路线更是如此发展的。
三、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的主要障碍
(一)实事求是在基层工作贯彻落实中存在障碍的表现
1.调研内容上表现“虚”
有些地方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调查走过场,研究凭想象的问题,影响了基层工作实事求是的贯彻落实,主要表现是主观定框框;身入心不入;调查欠研究。
2.宣传工作上彰显“浮”
宣传工作关系基层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是基层工作健康稳步推进的根本保证。事实上,基层各部门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拥有必要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浮躁心态,敷衍了事现象仍易发多发,主要表现为掩耳盗铃,自歁歁人;沽名钓誉,好大喜功;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等。
3.规划形式上多有“粗”
一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于理论和上级指示,脱离具体实际,生搬硬套。二是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一些干部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把自己感性的、局部的经验推而开之,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导致工作失误;有的同志崇尚经验看轻理论,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缺乏明确的方针,没有长远的目光,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见,放出的矢无法击中工作之的;有的同志习惯于用旧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思想僵化,喜欢凭老经验,愿意想当然,“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拍板多”,因此在工作规划时不细致、不谨慎,无法做到实事求是。
4.决策决断上欠缺“实”
基层政府管理的核心是决策,基层党委和政府会不可避免地拥有自由裁量权,具有自主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随之会扮演决策者的角色。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也是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然而,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实事求是,违背科学、过于随意而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主观任性、盲目冲动现象。某些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决策,缺乏科学性与民主性;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一些基层领导不立足本地的实际,而是盲目决策,使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缺乏连续性,随意多变,追求立竿见影的效应,而不考虑长远的利益;长官意志、以权压法,言而无信,不守诺言,对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和遵守,否则就以种种理由“赖账”;顺用逆汰,任人唯亲,顺我心,听我话就可以委以重任,对那些敢说真话,敢发表不同意见的人则“鸡蛋里挑骨头”,打压搁置不用。
5.执行作风上缺乏“法”
工作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同志,对某项决策不满意,不如实传达,认真落实,搞一些雷声大、雨点小的上传下达,做一些泛泛的舆论宣传,表面轰轰烈烈,实际不得要领,形成可执行可不执行的气氛,使决策执行最后不了了之;还有的对政策断章取义、曲改政策;见风使舵,做好好先生;甚至任意妄为,责任缺失;存在本位主义,对待工作消极推诿。
6.监督落实上存在“空”
一是监督意识不强,二是党内监督不力,三是监督机制不畅,四是制度落实不够,五是监督氛围不浓。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有时流于形式,有的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9]。
(二)实事求是在基层工作贯彻落实中存在障碍的主要危害
1.华而不实,欺骗愚弄致民众积怨发情绪
工作目标不求实效,注重表面超过内容、注重形式超过实效,表现为知行不一、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不求实效。推诿不予解决导致群众情绪失控,以偏概全,对党和政府抱怨愤懑。
2.脱离群众,失信于民催生恶果遗祸于党
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导致失信于民,偏离了党的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
3.上行下效,伪善之风流毒社会触目惊心
近几年,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但是,道德水平却走向了滑坡。“一切向钱看”的极端正在促使一部分人逐利,失去信仰、理念、意识形态的支撑。这种行之于不善而饰之于善的行为方式,已经泛滥于社会许多领域中,以至于成为一种时尚、一种风气,并因此而使人们对社会公共行为准则以及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失去信心。
四、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原因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都是由很多变化过程形成的组合,而且这种变化是随外部条件的不同而呈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性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观察了解、分析判断的过程,这样我们的认识和判断就必然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实事求是地判断事物特性和规律,必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所以,我们要客观、准确、及时地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必须要十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才能做到。否则,我们是很难做到实事求是的。
(二)制度原因分析
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制度原因之一是制度设计的缺陷。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制度设计中,存在着错误的引导倾向,不利于实事求是作风的形成。还有目前的制度设计中,工资福利等一切都是以职位的高低大小来设定的,社会对一个人成功与否、贡献的大小也是以官职的大小来评价的,除此以外别无他途,有很多人在工作作风上也是官大就可以一言九鼎,缺乏民主作风,这种严重的官本位制,自然地就把人们引导向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倾向上去了。
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制度原因之二是监督管理机制疲软。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办法来监督,工作上缺乏主动,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部署工作,依法行使监督的观念不强,事后查处的功能缺失,监督管理缺乏经常性、一贯性和统一性。
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制度原因之三是统筹协调机制的缺乏。在基层实际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职权交叉、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以及机构设置等原因,大量的工作包括一些公共政策的执行、监管、行政执法问题,需要依靠部门协调来解决。由于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对于大量需要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往往难以做到协调,常常会出现哪个部门都不想管、不愿意管的问题,使得工作开展中难以做到实事求是。
(三)环境原因分析
首先,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也有许多人主观上是希望实事求是的,但是由于客观上不具备实事求是的社会环境,因为在现时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谁实事求是谁就有可能背离了权力的意愿,或者背离了传统的习惯势力,因此而受到孤立和指责,不讲实事求是的人不但不会受到指责和惩罚,反而会受到赏识和鼓励。其次,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是由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环境决定的。目前,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在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各种新的观念和思潮不断涌现,容易引起人们认识观和价值观的模糊和混乱。再次,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是由历史积淀和传统思维定式决定的。我国是由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现代社会的,没有经历彻底反封建和全面建立与实施现代民主和现代法治制度的历史过程,浓厚的封建意识还有一定的市场,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四)主体原因分析
信仰缺失,理想信念滑坡是造成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主体原因之一。部分党员干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一些人淡漠、动摇甚至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的忠诚意识有所动摇,而且逐渐弱化,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纪律涣散,思想意志衰退是造成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主体原因之二。部分党员干部组织纪律涣散,组织意识不强,长期不参加或极少参加党组织生活,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道德缺失,缺乏公心公信是造成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主体原因之三。部分党员干部道德败坏、腐化堕落和人格扭曲。
本领恐慌,学习意识淡薄是造成基层工作贯彻落实“实事求是”存在障碍的主体原因之四。从主观来看,少数干部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料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客观来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群众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了解基层的难度增加。难免会造成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不能实事求是。
五、新时期“实事求是”精神在基层工作中贯彻落实的手段与对策
(一)强化运用宣传教育手段
1.强化党性修养教育,爱民、爱党、爱国
开展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教育,做到爱党、爱民、爱国。一方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和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强化政治忠诚教育。基层党员干部是直接面向群众的前沿窗口,教育基层干部忠诚于党,解决好“相信于谁”的问题;忠诚于国家,解决好“服从于谁”的问题;服务于人民,解决好“服务于谁”的问题。通过对基层干部政治忠诚教育,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秉持坚定政治信仰、政治追求和政治信心。
2.加强忧患意识教育,忧民、忧党、忧国
加强基层干部居安思危教育。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工作的执行者和实施主体,要增强忧患意识教育,常怀忧民、忧党、忧国之心,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一方面,教育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要固守清廉本色,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用实际行动抵抗腐败行为。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
3.夯实责任意识教育,为民、为党、为国
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关键是落实责任主体。一项工作决策出台后,基层工作部署就要抓落实、抓重点。要牢固树立尽责光荣、失责可耻的思想,把落实责任纳入重要办事日程中,做到只争朝夕抓落实、不遗余力抓落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抓重点、抓实践,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入群众之中,深入基层工作一线,搞好调查研究,探寻方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不做表面文章,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
(二)加强新制度建设落实
1.建立基层干部诚信机制
养心莫善于诚。以“讲诚信、抓落实、促发展、创和谐”为主要目标,开展基层干部诚信教育,将诚信建设工作贯穿于各项社会事业的服务过程中。首先,讲政治,树立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作为基层干部,就是要在政治上清醒和坚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任何时候都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讲公心,诚实可信。工作中做得正、行得端、讲党性、顾大局。最后,讲情理,心胸豁达。基层干部要宽厚待人,心胸豁达,做到听得进意见,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加强基层工作倒查制度
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就是从基层工作的结果来检验决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另外,对重大的、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事件处理,不仅追究基层领导干部的责任问题,还通过工作倒查机制,追究上级部门和领导实施决策的责任,既可以通过事件惩戒一些不了解基层情况,不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责任主体,同时也可以在工作中借鉴经验教训,引以为戒。
3.完善基层工作追究制度
建议我们国家尽快制定《国家行政问责法》,进行责任追究,规定问责追究的范围、对象、内容、处理程序、惩罚措施。在问责追究制度实施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注重考核为手段
1.确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
“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10],以政绩来任官,古之有之。考核基层党员干部必须用政绩来说话。但是,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这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干部政绩的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由于各地、各部门对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内容不一致,各类考核指标在总的考核结果中的权重也不尽相同,所以难以把握,人为因素影响造成随意性大。虽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单位干部工作内容各有其特殊性,但是,干部政绩考核也有共通性指标,因此,建立科学的、相对一致,并便于操作和比较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干部政绩考核的制度保障。只有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才能准确考核干部政绩。
2.改进不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考核指标
一些党员干部在政绩考核上存在的某种偏差,与党员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和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前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片面重视经济指标,轻视其他指标,导致“一俊遮百丑”现象。二是重视数据报表,轻视实际落实,滋生“做表面文章”现象。三是重视轰动效应,轻视共性发展,造成“蜻蜓点水”现象。四是重视显性“政绩”考核,轻视隐性“政绩”考核,助长片面追求“立竿见影”现象。五是重视领导评价,轻视群众意见,容易酿成“只唯上,不唯下”的作风。只有改革现有考核制度中不反映客观实际的考核指标,才能更好评价干部实绩。
3.做好工作实绩基数的核定
只有建立合理的、科学的且又简便易行的政绩评价考核体系,才能科学地审评政绩,促使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考核基层领导干部应从“四个方面”把握,即工作努力程度、群众满意度、目标可行性及政绩可信度。
(四)注重群众与政府互动
1.加强基层民主群众监督力度
推进政绩监督的制度化建设,政绩监督制度是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有力保证。首先,建立领导干部政绩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健全监督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绩监督体系。其次,突出领导干部政绩监督的重点。再次,把握领导干部政绩监督的重要环节。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方法、强化监督手段、量化监督标准,进一步增强政绩监督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后,要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杜会公示制度、领导干部政绩公开制度、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质询制度。
2.建立基层民主监督群众回应制度
基层党委和政府负有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主要责任。不仅在应对群众舆论上,还是在群众监督所反映的问题和矛盾上,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对社会诉求、社会情绪等社会问题保持灵敏反应和积极应对。这就要求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建立以公共治理为理念,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责任的一种自觉、稳定和可持续的回应机制,以回应群众的监督诉求。
3.完善基层民主监督责任落实
强化群众民主监督,增强基层党委、政府群众监督回应责任意识。基层党委和政府回应是政府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的综合反应。
在实施群众民主监督,落实责任过程中,应建立“六项功能”来回应群众民主监督。一是建立群众反映情况,进行民主监督监测点。二是搭建基层政府网站直通线,通过网络“政府热线”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利用好基层单位公开电话,倾听群众所想所急,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受理好、督办好、总结好,以便政府作出更好的惠民举措。四是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站三个平台,在报纸可以开辟专栏、在电视台开办节目、在网站开通服务在线,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公示公开,切实维护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诉求权。五是聘用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等人员作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充分反映对基层党委和政府机关作风的意见建议,并反馈到各执行部门,监督督促其整改。六是推行阳光公开制度,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村务公开等,合力打造“阳光政府”。
(五)方法的借鉴与扩张
1.《乡土中国》的启示——社会调查的新方式
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一书中,运用社区分析的方法,结合其前期实地的社区调查研究,探讨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的基层社会概念与分析。中国的基层社会有其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中国基层社会仍具有乡土性,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费孝通所言,“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11]因此在基层工作中,更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实事求是,分析和调查新时期基层社会特征,用全新的方法应对基层工作。
2.科学精神与科学普及方法的借鉴
科学精神从概念上来说,是人们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达成共识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理念或思想。人类对科学精神的追求表现在许多方面,它表现了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探索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等,借鉴到基层工作中,主要体现在指导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境教育的借鉴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较多的是正面的、直接的、灌输式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远还没有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面对多元化构成、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形势,隐性教育和情境教育作为一种更加深入的教育方式,在党建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实事求是在基层实践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关于广阳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广阳区在农村开始了两委班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设,广泛建立了村民代表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村民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普遍实施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管理措施,相继出台了农村“三资”(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推动了农村政治的进步,在壮大村街经济、带动群众致富、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对农村的治理,仍通过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来实现,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组织发育不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管理监督手段作用不明显。显性问题为农村干部以权谋私;村民集体范围仍有大量空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权力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和行使;监管方式存在堵塞或漏洞等现象。隐性问题存在尚未形成有效遴选机制;“两委”职能没有得到体现;村民管理监督没有热情等等。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遇阻的原因分析
以上诸多制度不能落实、潜规则发挥作用等问题的存在,固有大环境、现有体制的原因,也有多年来思想禁锢民主制度倒逼体制进步缓慢的原因。一是对农村能人的依赖近乎治理定势。二是对农村民主养成尚未列入工作重点。整体进程中,我区初步实现了选举有秩序、决策有平台、管理有途径、监督有方法,但存在着不规范、不稳定,质量低、效果差的问题。三是民主的核心手段生命力强但运用少。
(三)广阳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性探索
1.选好村民代表,筑牢农村民主法治基础
村民代表是农村民主政治进步的支柱,村民代表会议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是解决村干部集权、村民分权问题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细致研究村民代表推选办法,体现合理性、代表性和包容性,在充分尊重各个选举单元村民意见的前提下,尽量把能代表不同意见、来自不同宗族的村民选入村民代表,使村民代表构成多元化,为集体议事角度更加多维、决策惠及更加全面夯实基础。
2.规范选举程序,矫正农村民主选举秩序
认真贯彻《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安排好选举梯度,进行换届选举,并组织候选人回答、承诺、演讲,通过合法、公开竞争,让农村党员群众自行判断、选择,切实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同时,也解决当选后自身职能、职责不清和“一年想、二年干、三年等着换”的怠政状态。更要打击贿选现象,组织法律界人士,共同研究贿选取证问题,明确贿选界限,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贿选行为的再次发生。即使当选,一旦查实存在贿选行为,也要终止其职务。另外,提倡和推广村两委交叉任职,减少村级行政成本。
3.依法界定权力,明确农村政治组织职能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了农村党支部“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责,我区当前首要问题是让党支部权力归位,由农村事务的前期介入转变为后期把关,重点放在把方向、管程序上,而不是直接管钱、管物和管事。主要有三项:一是村民决定事项是否违背党的方针政策,是否违反法律规定;二是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是否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三是负责村内各种组织的工作制度建设,填补制度空白。
4.做实民主决策,保障重要事务集体决定
全面推动《村组法》规定的重大事务集体决定制度的扎实落实,彻底铲除村党支部、村委会甚至个别班子成员越权决定的土壤。一要规范村民会议议定事项范围;二要规范村民代表会议议定事项范围;三是规范村委会工作职责范围,负责提出工作方案、组织议定方案实施、日常运转。
5.推进透明公开,保障村民即时参与管理
建设网络村村通,除发挥宣传作用外,为民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推行财务透明公开、村务透明公开、政策透明公开。从技术上保障村民随时能查询、随时能评论、随时能提出意见,从源头上保障决议内容彻底公开、实施过程彻底公开、实施结果彻底公开。
6.建立监督体系,回应、问责、评议、追究并行
建立村民举报奖励制度,凡村民举报村干部违反三资管理规定、涉及贪污挪用的,经查实,追回资金按照一定比例奖励举报村民,打开民主管理缺口,使一般性问题在经济框架内解决,不使小问题累积稳定成大问题。同样,建立村民之间、村民对村内其他经济组织和公益组织举报奖励制度,通过经济杠杆,共同维护村街秩序,实现和谐稳定。
7.完善薪酬制度,落实农村干部职业归属
适当提高村干部的待遇,既能体现村干部价值,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台村干部薪酬的总体方案和激励政策,切实解决工资总体偏低、绩效不突出等现实问题,让农村干部主动配合全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8.构建组织体系,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区、乡两级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整合所有相关部门力量,统领总体工作。一是实行实时动态监管。组织纪委、组织部、农工部、审计局、农业局、民政局等部门力量,根据自身职能,对上传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对照党规国法,同步监督农村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各个环节的开展情况,有问题迅速沟通处理。二是建立补充完善规则。能预见到的问题,提前制定方案预防;推进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出台规定予以调控。
9.抓住根本问题,推动事业平稳协调发展
一要确保党支部的主导地位。民主政治应有自身的逻辑、原则和规律,必须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动。二要确保村民的主体地位。三要确定责任主体。乡镇党委常抓不懈,特别是包村干部更要富于担当,强化责任意识,起到指导、协调、促进作用。四是确保农村经济发展与民主法治同步推进。
10.加强党的领导,建立民主政治常态机制
构建新型农村组织体系,重塑现有体制下党委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重点建设四个体系。一是领导体系。出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意见,推动农村政治进步。二是培训体系。加强对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骨干、选举委员会、村委会、村监会等组织教育培训,使其明晰工作职责、方法、步骤和权力边界,形成各尽其责、团结合作的工作格局,形成议事民主、服务到位的工作氛围。三是组织体系。组建专门办公室,整合分散于各个部门的人员、职能,集中办公,统一调度,加强情况收集、问题查找、信息反馈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四是追究体系。及时追究农村组织和个别成员违反党规国法等问题,并向上追究连带责任,通过追查一串,教育一片,使其产生最大效果。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5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第54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55页。
[5]《列宁全集》第25卷,第283页。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页。
[8]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1日,http://news.sohu.com/70/90/subject214259070.shtml。
[9]http://www.changdedj.net/art/2014/6/27/art_23470_1502940.html
[10][明]唐甄《衡书·考功》,见中国儒学网http://www.ruxue.org/ruxuerenwu/mingqingrenwu/ tangzhen.htm。
[1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