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社会传统农民的价值观

中国社会传统农民的价值观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传统农民的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在传统农民的价值观念中,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家族利益高于家庭利益。这也形成了传统农民基于生育需求的婚姻观,“传宗接代”成为婚姻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传统农村社会非常重视礼俗、礼节。传统的仪式主要集中在婚姻、丧葬、生辰等重要事件,婚丧嫁娶等仪式成为传统农民人情往来的载体。
中国社会传统农民的价值观_农村变迁与秩序构建:转型期农村现代化变迁研究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或行为价值的基本判断,表达了人们对事物的欲求和偏好。价值观是社会成员行为的内驱力,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价值观的定义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1]中国传统农村居民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与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具体而言,传统农民的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农民以土地为生,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地域中,基于血缘、地缘的关系,农民对于生活的这片土地以及共同生活的具有亲缘关系的亲属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形成了对乡土、邻里、家族、社区永久的眷恋与认同,最终形成了传统农民“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在他们看来,乡土是根,无论漂泊多远,都是要归根于乡土。这既源于传统农业社会交通不发达,人们一生固守在一个地方生存,也源于这一时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于周围的宗族、邻里、亲戚、社区等。因此,基于生存的需要,人们一般不会远离家乡。《汉书·元帝纪》中说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对于劳动人民而言,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实现上有片瓦、下有寸土的愿望。有了固定的房地,农民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在一起,各方面的交往频繁,乡土观念也随之发展起来。[2]

第二,浓厚的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传统农村社会是一个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的单位,家庭既是生产单位也是生活单位。农耕文明塑造了家庭的独特地位,在这种生产、生活结构中,人们需求的满足主要来自于家庭,其次来源于家族。基于儒家文化中宗族文化的影响,宗族在社会结构和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有着浓厚的大家庭观念,对个人而言,家庭、家族代表了个人的利益。在这种家庭、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个人的风险被家庭、家族承担,同时家庭、家族也为个人提供了共同体的庇护和温暖。在传统农民的价值观念中,家庭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家族利益高于家庭利益。“儿孙满堂”是每个社会成员最为理想的家庭状态,个人的幸福也来源于家庭的圆满。这也形成了传统农民基于生育需求的婚姻观,“传宗接代”成为婚姻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传统婚姻中,离婚率极低。只要家庭成员幸福,人们愿意放弃个人情感诉求,而保留婚姻的完整。在传统农民看来,个体不应该有个人的情感诉求,而应把家庭利益放在第一位。尤其传统社会的女性,她们一生都是为家庭操劳,为家庭而生,为家庭而死,为个人考虑的很少。

第三,重男轻女、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传统农业的生产主要靠体力,男性在农业生产方面比女性有优势,加之以男性为主的性别秩序,传统农民具有较浓厚的重男轻女思想观念。在传统社会中,结婚的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家族繁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也说明了传统社会中繁衍后代的重要性。在个人与家族的关系上,个人是镶嵌在宗族谱系上的一颗小的原子,传宗接代是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农业社会是男权制社会,以男性家族为主,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因此,家庭中对男孩子特别重视。以传统观念来看,家中生育的子女中是否有女孩并不重要,但是必须有男孩,否则就断了香火。在这种社会体系中,男性承担着光宗耀祖、顶立门户等家庭、家族的重要责任。一个家庭中如既有男孩也有女孩,家长对男孩和女孩的期望具有差别性,更希望男孩在事业上有更大的成就。以传统观念来看,女孩长大结婚后就从属于丈夫家族,因此家长对女孩的能力要求并不高,能操持家务、照顾家庭就可以了,而对男孩则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对男孩的培养目标也更高。传统农民的个人价值是跟家族利益联系在一起的,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家庭。因此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多子多福就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四,重礼俗的人情观。中国传统农村社会非常重视礼俗、礼节。最初的礼仪活动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担忧,当时由于人类社会科学知识有限,战胜自然的能力较弱,人们对天地、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崇拜。农业是一种与自然气候密切相关的生产活动,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每个群落在固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祭祀活动。后来,各种仪式贯穿在人一生的重要阶段,目的也是祈求一生平安幸福。各种仪式都需要有族人、亲戚参与,这也形成了固定的各种礼节、人情。传统的仪式主要集中在婚姻、丧葬、生辰等重要事件,婚丧嫁娶等仪式成为传统农民人情往来的载体。

第五,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需求观。传统农民以小农经济为生,农民靠辛勤的劳作和大自然的风调雨顺获得收成。这种简单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农民祈求平安稳定、温饱小康的生活观念。农民希望农业生产与生活能一番风顺,这种不会有太多剩余的劳动方式也造成了他们自足常乐、小富即安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循环式生产,需要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这也造成了农民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传统农民缺乏创新精神,因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多依靠经验来完成,不需要创新。对待传统的观念需要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特点去分析,首先,小富即安表明了传统农民面对较稳定性的生活带有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收入不高、生活在底层的社会大众,怀有这种心态更容易体会生活的幸福。《老子》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其次,小富即安也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表现。在传统社会,生活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大多数农民都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而当代农村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生产发展的历史时期,变革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民需要有开创精神与进取意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小富即安是一种阻碍进步的观念。[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