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共嘉峪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2月16日中国共产党嘉峪关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阶段。中共嘉峪关市十届八次全委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委会议精神,全面分析形势发展变化,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认真研究“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工业强市、旅游带动、城乡统筹、生态立市、文化繁荣、民生优先、区域协作”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难得发展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3.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7.9亿元,高于“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的总和,年均增速2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亿元,年均增速6.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46亿元,年均增速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300元、15300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8%、14.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全力支持酒钢实施煤电铝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煤炭分质利用项目,着力打造千亿级煤电冶加装循环经济产业链。光伏产业和铝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建成酒嘉风电基地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改一期工程和一批铝制品深加工项目,嘉西光伏产业园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1407兆瓦。商贸物流、餐饮住宿、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施了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方特欢乐世界、观礼古镇等一批带动力强、辐射作用大的文化旅游项目,百亿元文化产业园初具规模。成功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国际铁人三项赛和航空滑翔节等品牌节会赛事,文化旅游融合度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全社会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7倍和5.2倍。
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推进生态立市战略,累计投入21亿元推进生态建设,实施了讨赖河生态治理、“两湖一河”园林景观、南湖文化生态园等项目,新增和改造绿地93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3平方米、水域面积27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旧城区改造,推进新市区开发,实施了嘉酒城际公路、嘉峪关高铁南站、西气东输水源井迁建等重点工程,交通、通信、管网、电力等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健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产业带动、金融支持、科技提升、服务均等,加快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进程,城镇化率达到93.4%。实施了正大新农村合作示范项目、省级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野麻湾高新农业示范园、规模养殖小区等现代农业项目,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拓宽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非农产业收入比重超过51%。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户籍一元化,农村养老、医疗、救助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实施“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占到70%以上。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在全省率先完成“两基”攻坚,高考平均录取率达到90%,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社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等标准全省领先。撤销街道办事处,整合成立新型社区,建成社会治理服务、城乡一体化、矛盾大调解“三大中心”,成为全国9个社会治理创新样板市之一,连续4年获得全省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优秀地区。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04项,整合成立市场监管局和综合执法局,推进营改增和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实行领导班子分析研判,深化纪检监察机构“三转”工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进国际港务区建设,开通到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乌鲁木齐等14个城市的12条航线。积极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兰洽会、文博会、广交会等平台推介项目,引进了一批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方面的项目,到位资金总额459亿元。
五年来,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作风保证。同时,民主法治建设得到新加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市取得新进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局面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和地企关系深入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了开放包容、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最为明显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最为显著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五年。这是在自然生态条件严酷、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条件下取得的,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既面临着许多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素质量有所提高,为我市加速技术进步与扩大对外开放带来了新契机;“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政策红利将加速释放,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更加频繁,为我市争取项目、吸引投资、改善民生提供了新机遇;全省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3341”项目工程、“1236”扶贫攻坚、“6873”交通突破行动等深入推进,全省发展的总体环境持续改善,为我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空间;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全市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带动效应更加明显,以文化旅游为引领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协调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发展后劲更加坚实和充足。从面临的挑战看,我国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下行压力、化解过剩产能等不利影响还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需要我们综合施策、努力克服;我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产业转型升级任务更加艰巨,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有所减弱,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创新创业活力不足,高精尖人才相对匮乏,党员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面对的困难矛盾需要下大气力化解。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潜力足、空间大,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立足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努力在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新转换、在破解难题上打开新局面、在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不断开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二、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鼓足干劲,苦干实干,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对“十三五”发展的总体部署,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扩大总量与质量双重效益并重,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坚持深化改革与开放开发并重,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建设,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明星城市。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要素配置,系统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经济升级版。
——始终坚持协调发展。统筹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要素平等交换和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均衡性。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理念,持续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提升生态宜居城市品质。推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发展,打造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始终坚持开放发展。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西进、北上、东接、南联”的全方位开放战略,向西扩大合作领域,向北参与资源开发,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南拓展市场空间,不断提高开放开发水平。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
——始终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更加注重民生优先,统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标准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人民群众更多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综合考虑“十三五”发展环境、主要任务、增长潜力和不确定因素,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协调增长,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经济转型步伐明显加快,重点企业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光伏发电、有色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民用航空、民用核技术、信息技术等产业高端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成为具有更强带动力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形成规模,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就业更加充分,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城乡统筹、更加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建设基础更加牢固,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绿化和生态治理投入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造美丽雄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向低碳、绿色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招商引资质量显著提高。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化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全方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今后五年我市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创新摆在推动发展的核心位置,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统筹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1.加快构建创新体系。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挥大型企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推进重点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产业链上有机融合,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通道。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改进科技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平台的研发服务能力。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创新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构筑多元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工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酒钢深化改革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嘉酒风电基地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改二期等重点项目,做优做精钢铁产业,发展高端冶金及精深加工产业,促进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补链延链、耦合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提升承载辐射能力。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最大力度支持中核四〇四民用核产业园和新生活基地建设。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3.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同步推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领域。推动商贸流通聚集区发展,加快城市综合体、专业商贸中心、物流平台建设,实施嘉峪关保税物流中心、银都国际金融中心等重点项目。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围绕信息数据和基础设施,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开展物联网应用服务,提升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拓展完善金融服务业,构建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和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便民服务企业,发展现代会展、电子商务、中介服务、养老健康、家政服务等新兴业态。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壮大优质果蔬、高效制种、规模养殖等特色农业,支持发展非耕地设施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促进农业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应用,支持企业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依托正大、宏丰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服务业;推进乡村旅馆标准化建设,培育形成特色休闲观光旅游村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二)推动文化旅游大繁荣大发展,争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排头兵
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创新培育文化产业,引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建设特色文化强市。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开放、包容、创新的移民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力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巩固舆论宣传文化阵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传播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2.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引导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强既有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推进特色文化博物馆建设,实施一批公益性文化项目,激励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完善城乡文体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雄关大舞台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品牌赛事,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新,挖掘开发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为核心,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和利用,推动重要人文古迹保护和历史再现工程建设。
3.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文化旅游发展与城市总体发展相统一,完善文化旅游规划体系和基础设施,将城市作为整体景区规划建设,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用足用活国家和省上利好政策,谋划实施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培育引进一批重点文化旅游企业,实施好世界文化遗产公园、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等项目。扶持文化企业和文艺团体利用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创作精品剧目,发展文化演艺市场。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文化研学、休闲养生等业态,推动旅游全要素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深化与丝路沿线地区的旅游合作,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增强旅游吸引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品质
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治理并重,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1.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持续做好“水”和“绿”两篇文章,推进“天蓝、水秀、城绿、人和”的全域生态工程,谋划实施一批生态治理、园林绿化项目,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强化综合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全面落实《环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巩固提高环境质量。
2.促进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全面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保护体系。推进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持续降低能耗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开展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培养公众环保意识。
3.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园区、产业链为载体,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快循环化技术改造,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加强水源保护和涵养,应用和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制度,划定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进低效用地开发整理。
(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完善城乡规划布局,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形成城乡互动、共促共进的良好格局。
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科学做好嘉峪关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统筹推进新市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供排水、供热、燃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加大垃圾收集清运、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2.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以增收致富为目的,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的有机结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居住证制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全覆盖,加快峪泉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形成宅基地集体有偿使用和宅基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有偿退出的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深化“双联”行动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强农村金融服务,鼓励保险机构提供更多“三农”保险产品。
(五)坚持共建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要求,坚持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民生建设,提升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1.实现教育优质公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育教育品牌。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公办幼儿园数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实施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城乡、校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高水平均衡发展。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推动特色、内涵发展,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引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落实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构建全学段、全覆盖的资助体系。持续提高教师队伍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深入推进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提高教师待遇。
2.完善公共医疗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落实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强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应用。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分级诊疗模式和医师多点执业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突发应急救援等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推进卫生和人口工作融合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发展康复医疗服务。
3.加大就业创业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创业服务平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就业援助体系建设,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大力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发展。规范用工行为,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拓展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优化收入结构。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实现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不断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强城乡特困群体关爱救助帮扶,做好扶残助残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房制度建设。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社会互助和志愿服务活动。
(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瓶颈制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优化政府机构和职能设置,着力解决部门职能交叉和职能分散问题。稳步实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动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审批事项的接管工作。健全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完善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问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2.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促进资金、科研成果等有序流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力支持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拓宽非公经济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依法进入更多领域。
3.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政府融资机制,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优先使用创新、节能、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4.构建现代投融资体系。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培育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三农”、服务基层、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稳步发展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和合作发展基金,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创新政府投资方式,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投资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探索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或入股参与创业投资基金,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撬动效应。
(七)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构建全方位开放开发格局
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完善对外开放开发布局,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1.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发。主动融入国家和全省经济带战略布局,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深化与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强资源能源利用,拓展市场空间。拓宽同新疆哈密、内蒙古阿拉善及周边地区的联动渠道,争取将嘉酒区域纳入全国沿边经济带,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新华中路商贸中心
2.形成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工业制品基地和物流集散基地,鼓励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寻求发展,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完善通向资源产出地、旅游热点城市、市场集散区域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运输网络,实施嘉峪关机场改造工程,推进嘉峪关航空口岸和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增强城市通达能力,不断提升战略交通枢纽地位。
四、保障措施
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党的领导是根本政治保证。各级党组织要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确保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健全政策措施研究、决策咨询、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等机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构建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体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全面完成标准化社区建设,加快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完善社会和谐稳定制度机制,注重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推动重大社会矛盾和涉稳问题排查化解常态化。加强平安嘉峪关建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加快推进人才强市进程。发挥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坚持“高端、紧缺、实用”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专业为需求,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深入推进“领军人才”和“能人引领”工程,鼓励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组织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评选建立一支“乡土人才”队伍,推动农村增收致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用活用好人才,营造育得好、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发展环境。
(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激发全市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稳步实施地方立法,落实司法改革任务,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民主决策机制,确保民主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团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巩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的局面。
(五)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严肃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强化工业生产、道路交通、油气管道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落实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好本建议的指导思想、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各专项规划要增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做到思路对接、规划链接、政策衔接。加强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督查和考核,把市委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追逐
腾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