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睿云 胡 丹 周智敏 张品方 霍建虹 徐晓恩
嵇 哲 谢 晔 李回雄 毛广绘 吕苏娟 施晓义
杭州争做美丽中国先行区——访杭州市市长张鸿铭
“谁占领了生态建设的制高点,谁就占领了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张鸿铭说,无论从杭州过去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看,还是从当前需要破解的问题矛盾看,我们都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对杭州提出的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加自觉地推进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建设,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和“两美”浙江示范区。
“建设美丽杭州,我们把市民最关切的环境治理作为重头戏。”张鸿铭说,除“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外,杭州今年还大力推进“五气共治”“五废共治”。数据证明,杭州今年1至7月,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9天,市区PM2.5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比下降12.4%。
美丽杭州建设,关键要实现生产美,核心是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张鸿铭说,引领“生产美”的信息经济成为杭州“一号工程”后,开始稳步发力。今年上半年,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1020亿元,增长24.7%,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杭州的重要内容。目前,杭州市通过实施近600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城乡面貌持续改进,休闲旅游、效益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风生水起。2014年杭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355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0年的2.28∶1缩小到2014年的1.89∶1,切实让农民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义。
宁波让生态成为发展优势
——访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刘奇
10年来,宁波努力以生态环境之美彰显宁波之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美美与共”。
刘奇说,当前,摆在宁波面前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按照省委对宁波的新要求,努力推动宁波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不仅要有一流的实力支撑,也要有一流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始终保持生态治理永远在路上的警醒,把发展生态文明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护好一方好山好水好土,让绿水青山成为宁波最重要的发展优势。
保持一抓到底治理环境突出问题的韧劲,全力打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三治理一提高”等组合拳,一拳接着一拳打,一年接着一年治,努力治出环境新面貌、群众新感觉、发展新空间。
刘奇表示,宁波要保持一以贯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韧劲,以“四换三名”为龙头,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给传统优势产业安装上“科技芯片”“绿色芯片”,推动宁波经济朝着更轻、更优、更绿的方向升级。特别是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好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坚决不走只要钱不要命、只要速度不要质量的老路。
保持一往无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韧劲,完善多规融合体制和监管执法体制,建立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让一切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付出沉重代价。广泛开展生态公益和生态创建活动,引导全体市民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温州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访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
生态化是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对温州转型发展、赶超发展具有底线约束和目标引领作用。深入实施生态化战略,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是温州未来发展的必然抉择。
陈一新说,温州将按照省委建设“两美”浙江的总体部署,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主攻方向,以绿色化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六城联创”为主要抓手,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切实提升生态功能,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温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需要大胆实践。温州要以实施绿色规划为引领,加强空间规划统筹,优化城乡生态和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生态空间格局。要以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为着力点,打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组合拳,让水更清;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让天更蓝;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让地更净。要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推进传统产业时尚化改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优调净。要以加强绿色保护为支撑,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构建稳定安全的自然生态屏障。要以创新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为保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科技应用,大力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温州特色的地方环保法规体系。
绍兴筑江南生态宜居水城——访绍兴市委书记陈金彪
“产业与生态,经济与环境,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缺一不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为绍兴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共赢的新路子指明了方向。”陈金彪说。
陈金彪还说,水是绍兴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治水是绍兴的立城之本、兴业之本、惠民之本。水清则城美,水兴则业旺,水晏则民安。近年来,绍兴以治水为突破口促进产业重构、提升城市品位,推动转型发展,就是对“两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近些年来,绍兴传承大禹治水精神,持之以恒推进“清水工程”“五水共治”,大力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民宿经济等富民产业,“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重构产业、重建水城”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绍兴离“江南生态宜居水城”的目标已渐行渐近。
陈金彪提出,绍兴将以“两山”重要思想为统领,把以治水促转型作为党委政府“一号工程”和抓各项工作的“牛鼻子”,突出抓好历史古城的传统水城和镜湖新区的现代水城,统筹抓好“五水共治”“五气合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确保“五水共治”走在前列、以治水倒逼转型升级走在前列、水城建设走在前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走出绍兴发展的新天地。
舟山全面建设海上花园城——访舟山市市长周江勇
“舟山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舟山必须精心呵护的一张金名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围绕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海上花园城建设,扬长避短,抓重点、克难点、创亮点,巩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成果,持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水平。”周江勇说。
周江勇还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财富观、价值观。我们要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生态市建设工作,既守护好珍贵的海洋海岛生态资源,又科学利用好海洋海岛资源,实现生态秀丽优美、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富裕和谐。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一要优化科学开发保护格局。围绕新区发展规划,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布局和重要海岛开发保护,培育完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体系,着力构建以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二要大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深化“五水共治”,今年重点要消灭黑臭河、劣五类水,努力实现黑河、臭河、垃圾河全面达标、持续达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环境保护。三要强化海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为特色,以“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一打三整治”等重大专项工作为抓手,推进绿色城镇建设,提升美丽海岛建设,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四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把生态环保纳入党政战略决策全局,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并探索建立生态环保终身追责制。
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访湖州市委书记裘东耀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的重大根本性问题,蕴含了顺应自然规律的哲学智慧,彰显了把握发展阶段的战略眼光,凝结了基层创新实践的鲜活经验,贯穿了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追求,为湖州市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裘东耀说,十年来,湖州市依托良好生态自然禀赋,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关矿山、治污水、优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做强做大绿色产业,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互促共进的路子,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具有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是指引我们沿着正确航向不断前进的思想“灯塔”。
裘东耀表示,湖州将继续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贯彻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赶超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富民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湖州将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致富一方百姓,奋力开创湖州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全省发展大局、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贡献力量。
金华发展模式绿色化转型——访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
“习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讲话,为我们设定了坐标、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徐加爱说。金华要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向“绿色化”转型,深化生态市建设,努力打造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金华。
要推动“绿色化”,关键是要坚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不动摇,持续深入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对经济结构进行“绿色化”改造,不断提高经济的“绿色化”程度。金华要认真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则,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培育引领科技创新、支撑地方发展、集约利用资源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推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与金华经济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坚持环境保护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生态文明建设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尤其要把“五水共治”作为生态建设的突破口,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确保实现“一年灭黑臭、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目标。
同时,要围绕让天空更蔚蓝,全面落实禁燃烟花爆竹、黄标车集中整治、扬尘分类管控、倡导绿色出行等工作,坚决打好治气战、降尘战、削霾战;围绕让城乡更加美丽,统筹抓好生态创建,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城乡“一把扫帚”保洁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嘉兴水乡田园掘生态富矿——访嘉兴市委书记鲁俊
嘉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兴。
山青才会有柴烧,水嘉方能百业兴。“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水环境完成了从劣五类水占主体到四类水占主体、交接断面考核从不合格到优秀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同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一年居全省第一,可以说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丰收’。”鲁俊说。
“两山”实践永无止境,“两美”建设要谋新篇。鲁俊说,嘉兴要锲而不舍深化“五水共治”,多管齐下开展“五气共治”, 加大力度推进“三改一拆”,持之以恒整治人居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两山”促“两美”的获得感。要着眼绿色低碳培育生态产业,依托水乡田园挖掘生态“富矿”,立足改革创新放大生态效应,全力以赴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提升全市各级“两山”促“两美”的加速度。将坚持突出强化干部担当,不断严格企业责任,持续加强法治保障,齐抓共管形成共建合力,不断夯实全市上下“两山”促“两美”的基础桩。
鲁俊表示,嘉兴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省委“八八战略”这一总纲,坚定不移地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加快把嘉兴打造成为水清岸绿天蓝、宜业宜居宜游、富饶和谐幸福的江南水乡典范。
衢州为浙江生态筑牢屏障——访衢州市委书记陈新
“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要以更高标准护好绿水青山,更高水平做大金山银山。”陈新说,要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化发展、转型发展道路,续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衢州实践这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
陈新认为,“两山”科学论断是衢州发展的行动指南。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要增强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好,不懈追求绿色GDP,不断做大经济“蛋糕”。
衢州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化发展、转型发展道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拉高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坚持“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同时发力,力争今年再夺大禹鼎;聚焦全省重点培育发展的七大产业,抢抓高铁时代、“互联网+”时代、新金融发展和浙闽皖赣国家级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全市域转型发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创新,抓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强化制度供给,释放生态红利;发挥好衢州“海创园”和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孵化器作用,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坚定不移抓基层、打基础,扎实开展大抓基层组织年活动,把基层组织建得更强、更有力量。
陈新说,只要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这条路走下去,衢州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衢州老百姓将会有更多的“获得感”。
丽水实现保护发展双示范——访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
“习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期间,先后8次到丽水调研,并强调:‘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王永康说,丽水深刻认识到:“两山”理论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阐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与“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密切关联,充分体现了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丽水作为浙江的重要生态功能屏障,在战略思想、发展路径和具体行动中要积极践行“两山”理论。
下一步,丽水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样板,打造全国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实现丽水大地“绿、富、美”。
护美绿水青山,在加强生态保护上先行示范。严格生态规划,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组合拳”,坚定不移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山,用心呵护好丽水的“山水林田湖”。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做大金山银山,在发展生态经济上先行示范。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构建“一二三产业”加“生态旅游、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等“3+3”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美丽经济升级版”。积极探索“生态+”“互联网+”模式,使“待字闺中”的生态特色产品、精品民宿、原生态山水走向大市场,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原载于《浙江日报》2015年8月1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