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疆城镇链式关联发展的角度看,云南边疆城镇业已形成初期全面开放格局,并且呈现“州市—县城—口岸”等一系列支撑“桥头堡”建设的边疆城镇体系链,这种链式关联对市场和内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特征,受市场的牵动作用很大,市场的变化影响着边疆城镇体系链的经济变化和发展(表6-5)。
表6-5 云南五大主要边疆城镇体系链
无一例外,上述边疆城镇对对外开放有强大的依附性,经济发展均以外向型为主体,产业结构中出口产业比重大,其生产和流通主要是面向国际市场,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以进养出。在上述边疆城镇的经济中,边境贸易占有一定比重,国际旅游业也较发达,工农业生产以面向国外为主,商品流通渠道较畅。随着“桥头堡”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其城镇化建设的外向性特征也越来越显著。上述边疆城镇化建设不仅局限于城镇本身,更具有广泛的联系性。因此,在分析云南边疆城镇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城镇化发展推动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滇西边疆城镇发展分析:保山—腾冲—猴桥
1.保 山
(1)保山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首先,特色城镇化建设因子活跃。截至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自保山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以来,全市总体城镇化水平达35.45%,较2008年提高8.91个百分点。建成区面积达65平方千米,较2008年增加16.06平方千米(见表6-6)。在城镇化承载人口方面,2012年全年实现转户进城9.6万人,圆满完成省定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实现了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日益突出。
表6-6 保山市2008—2012年度城镇化建设主要指标
数据来源:2008—2012年保山市政府报告。
其次,市内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及实现程度差异化明显。从市内各县区城镇化进程数据分析,保山市所辖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图6-3):
图6-3 保山市主要县市区城镇化阶梯分布图
处于首位是隆阳区和腾冲县,隆阳区作为保山市唯一主城区按照“市区共建、以区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保山中心城市开发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北拓东扩”工程,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截至2012年年底,面积达到23.8平方千米,城市道路总长达到117.27千米,城镇人口达到31.4万,城镇化率达到36%左右,高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受旅游业带动的影响,腾冲县城镇化建设“第二居所”主题概念突出,2012年腾冲县城镇化率为36.5%。位于中等水平的昌宁县城镇化率仅为26.52%,与腾冲县相差9.98个百分点。处于第三阶段的施甸县和龙陵县,城镇化水平为各县区最低,截至2012年施甸县的城镇化率仅为25%,与处于中等水平的昌宁县仍然相差1.52个百分点。
最后,以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为城镇建设的重点产业发展成就显著。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进一步落实,龙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水、电、路、绿化等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五县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城镇“三废”处理率显著提高,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明显改善。2012年,保山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12.9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33.93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43.11亿元,增长15.8%,三次产业结构为29∶34.3∶36.7(见图6-4)。
图6-4 保山市2006—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保山市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旅游国际化,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稳定的三、二、一产业格局,支撑保山边疆城镇化建设的产业要素基础不断夯实。
(2)保山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城镇化水平横向相比较低。无论是与云南省2012年39.31%平均水平,还是与全国51.2%平均水平相比,保山市的城镇化水平处于低位运转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目前,国家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云南的格局导致保山市还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其城镇化水平的大小关系为保山市<云南省<全国。城镇化水平较低且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之大,将给保山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带来巨大压力。
第二,城镇数量少、规模小,业态结构不合理。到2012年,保山市共有72个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其中仅有2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镇和街道办事处个数加总仅占全市乡镇个数的36%,城镇数量较少(表6-7)。从城镇规模来看,仅市府驻地永昌街道办事处和兰城街道办事处及腾冲县县府驻地腾越镇的城镇规模相对较大,其余23个镇的城镇规模均较小且发展的差距较大。
表6-7 保山市乡(镇)行政区划
注:行政区划统计截至2013年6月,表中含街道办事处。
从保山实际看,全市城镇化发展不充分、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业态结构不合理仍然是保山市最大的市情,尤其是要保持城镇工业经济增长不仅压力大而且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保山市与周边国家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同质竞争严重,企业开拓周边国家市场的意识也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市场研究不足,缺乏熟悉周边国家经贸状况的复合型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镇化建设层次较低。
第三,城镇综合实际竞争力弱小。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作为滇西地区支撑边疆城镇发展的主要支链,保山城镇综合竞争实力尚处于“三低一小”(即起点低、水平低、效益低、规模小)的松散型模式向半紧密型过渡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城镇化规模效益和开拓市场的合力,城镇化建设主要之城仅停留于低水平的、表层的边贸层次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性不强。2012年,保山市府驻地隆阳区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6%,低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城镇化还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对周边县区城镇的带动效应不突出,其综合实力较弱。
(3)保山市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继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从保山市的具体情况来看,“十二五”时期是保山市步入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的初期,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特点仍然继续,工业化的较快发展为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其次,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将继续扮演助推器的作用。保山市明确提出以腾冲为中心,隆阳、龙陵为两翼的“一个中心,两翼推进,带动全市”的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开通了从缅北延伸至缅甸全境的跨境旅游,统筹以腾冲为中心,连接保山、德宏的滇西旅游环线,建成了全省首条导视系统最完善的自驾车旅游线路,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城镇化进程将是“十二五”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最后,发挥沿边面向南亚开放的作用明显增强。无论是从历史和现实基础,还是从区位和文化优势来看,保山无疑成为我国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近年来,保山市政府申请设立的“中国保山沿边开放试验示范区”,这既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把云南建设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保山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行动目标,为保山市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保山市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一,县区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保山市所辖的五个县区中,仅有隆阳区和腾冲县整体上处于较好的发展水平,昌宁县、施甸县和龙陵县尽管发展较快,但由于发展基础、发展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对实现全市城镇化的较快推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第二,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标准单一,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多隐患。目前,国家主要采用城镇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水平,城镇化作为衡量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有其复杂的评价标准,并不仅仅表现在人口的户籍转变上。一般情况下,城镇化应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基础设施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等方面。保山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基础设施城镇化就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要全面推进保山市城镇化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2.腾 冲
腾冲是著名的滇西历史文化边城。作为云南西部重镇的腾冲,长期以来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地缘特色,逐渐形成了“跳跃式布局、组团式建设”的城镇化发展态势。腾冲县城镇化建设以“适度增加容积率、坚决降低建筑密度,留住田园风光、做足生态空间”的指导原则和跳跃式布局,组团式发展的城镇群建设理念,在保护好坝区农田耕地的基础上,做精、做大城镇发展。注重解决城镇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为加快园区兴城,产业建城、产城融合,相互循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平台;各个片区在城镇化发展中,转移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生活,思有转变,学有所长,为今后加速腾冲产业发展储备了一批有一定综合素质的劳动力大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腾冲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县保护耕地与满足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日趋凸显,尤其是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桥头堡”建设的启动向腾冲提出了双重挑战,一方面迫切需要保护田园风光,提升城市的吸引力;一方面急需加强城镇化要素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的容纳力。为解决保护耕地与满足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腾冲县在本地城镇化方面做足了举措,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提高了规划建设用地中未利用地和劣质山地比例。坝区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由原来的1 482.85公顷减少到457.34公顷,山区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由原规划的592.99公顷增加至1 617.65公顷。
3.猴 桥
猴桥镇位于腾冲县西北部,距缅甸北方重镇克钦邦首府密支那仅133千米,从密支那北上即可达印度北部城市雷多和加尔各答,是我国通往缅甸、印度、孟加拉国最近的陆路口岸。
猴桥城镇化建设既关系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到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边疆稳定团结,有利于充分发挥面向南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桥梁作用,在整合区域经济资源、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城镇化布局进程中,建设新的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保山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使保山成为滇西边境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与昆明有效的双向辐射,促进云南边疆城镇协调发展。建立猴桥边境经济合作区,可以聚集国际国内资金、技术、人才参与沿边地区城镇化开发建设,扩大沿边开放,促进沿边地区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充分发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切实加快自身发展,利用两种资源、把沿边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有强劲的城镇化后发优势和区域合作空间。
(二)滇西南边疆城镇发展分析:德宏—瑞丽—姐告
1.德 宏
(1)德宏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首先,城镇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桥头堡”战略是实施以来,德宏州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支撑城镇化骨架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建成区增长幅度较大,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年底,全州城镇化率已达37.53%,较2009年提升4.53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由“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重点建制镇—一般建制镇”构成的规模等级、职能分工相对明晰的城镇网络体系,城市的区域辐射、集聚力逐步增强。[8]
其次,城镇化建设地域性塌陷趋势明显。从城镇规划面积看,2012年末,德宏州府芒市城镇规划面积为2 978平方千米,瑞丽市为1 020平方千米,梁河县为45平方千米,盈江县为334平方千米,陇川县为46平方千米,表现出行政中心集合城镇化建设的区位优势。但在城镇建成区面积方面,州府芒市为17平方千米,处于边境线上的瑞丽市却达到24.8平方千米,而处于两极增长中间点的盈江、陇川和梁河城镇建成区面积却仅为8.4平方千米、6.5平方千米和4平方千米,形成明显的“塌陷”地带(如图6-5)。这种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挤压”边疆行政中心城镇建设空间的城镇化建设分化增长趋势亦可理解为德宏地区的特色城镇化道路,主要因素是边贸区位及政策导向的影响。从全州城镇化水平及实现程度来看,上述特点亦表现得淋漓尽致。以2012年数据为例,瑞丽市和芒市城镇化率为56.31%、41.33%,其他县市依次为:盈江32.18%、陇川29.15%、梁河25.83%,全市各县区的差异化明显。
图6-5 德宏州主要县市城镇化水平“塌陷”挤压图
最后,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德宏城镇化发展的生力军。2012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66亿元,增长7%,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7.48亿元,增长14.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87亿元,增长1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4.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总体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5.6%、45.4%、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34.7∶38.9变为28.7∶33.6∶37.7。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77.66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6%。[9]
(2)德宏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城乡结构不合理,镇区规模普遍偏小,聚集、辐射作用不强。由于受历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德宏州小城镇大多按行政区划(见表6-8)自成体系,很少从自然经济圈和城镇发展规律方面布局,规模普遍偏小,多位于山区和半山区,加上德宏州农村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市政设施条件差,对外界产生的吸引力不强,难以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流向城镇,县市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得到较好发挥,乡镇不能形成聚集和辐射效应,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表6-8 德宏州乡(镇)行政区划
注:行政区划统计截至2013年6月,表中含街道办事处。
从德宏州实际看,德宏的二、三产业产值多年来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约13个百分点。
第二,政治中心型城镇资源配置能力不显著。2012年,州府驻地芒市的城镇化水平为41.33%,低于边境城市瑞丽15个百分点,城镇化还处于相对缓慢发展阶段,对周边县区城镇的带动效应不及瑞丽强烈,综合实力较弱。以外贸为例,虽然支撑边疆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之一对外贸易取得良好进展,全州全年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59 5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出口127 570万美元,增长15%;进口31 973万美元,增长16.2%,但外贸资源配置能力(人、财、物)却主要以边境城市瑞丽为主,芒市作为全州政治行政中心的外贸资源配置能力相对弱小。另外,作为滇西南地区支撑边疆城镇发展的主要支链之一,德宏州城镇(体系)规划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市、县政府部门虽均委托不同的科研机构对市域和县域城市(城镇)的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但许多具体的措施都落实不到位,没能更好地为推进地区城镇化发展服务。
第三,小城镇管理机制不完善。近几年来,由于政府财力短缺,金融服务到位不够,社会资本乏力,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德宏虽然是“桥头堡”的前沿,国务院又批准瑞丽为国家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但内涵式城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优势严重滞后和脱节,县域城镇建设中“有城无市”“房地方化”现象比较普遍,难以吸收足够的人口。同时,小城镇布局分散,内部各功能区布局不够合理,公共设施普遍落后,服务水平低,管理粗放,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小城镇管理机制,“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10]
(3)德宏州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首先,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加强经贸合作,走“绿色贸易”、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德宏州要把加强内外经贸合作作为窗口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外不仅要与缅甸合作,还要与东南亚、南亚其他国家及世界各国合作;对内既要背靠滇中经济圈,又要积极与中东部地区合作,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要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转变过度开发邻国自然资源的开放模式,实施保护性开发和与周边国家互为市场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振兴毗邻地区,保证贸易负的外部性趋向于零。
其次,利用多边贸易合作区重叠,促进合作领域宽泛,贸易格局多元化。德宏要积极主动发掘和建立起能够承载窗口价值的有形和无形的载体。要有针对性地发展通信、农业、医药、生物资源开发以及石油、天然气产品、产业,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旅游、国际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由原来的主要是有形商品贸易向无形的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发展,提升档次、质量与水平。
最后,城镇化内涵发展潜力增大。德宏州在文化构建,重塑文化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冒险意识、效率意识、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商旅文化氛围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多元化民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有利于促成文化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提高文化水平、文明程度和思考力、感悟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德宏州城镇化内涵。
(4)德宏州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一,窗口的负外部性。这主要是指伴随着开放及主体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不好的印象和不利影响。就沿边地区来说,具体是指边界的屏蔽效应、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思想观念的陈旧性、经贸交往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和无序性、经营方式的粗放性、合作交流的零星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有限性,以及急功近利、恶意竞争,产品形象、产业形象及外向型企业、产业成长缓慢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情况。
第二,不稳定的境外环境。缅甸政治生态还不稳定,加之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存在主权纷争,南亚地区恐怖活动频繁,部分国家和地区民族、宗教等问题相对突出,一些西方国家趁机在这些地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一些区域外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对中国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经贸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保持高度的戒备,加之跨境犯罪、毒品走私、赌博洗钱、生态环境破坏、传染性疾病蔓延等非传统性安全问题,给窗口建设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2.瑞丽市
瑞丽作为三大经济区(中国、南亚、东南亚)的最佳结合部,其城镇化建设自古至今就融合了多边市场多种业态的交汇(南方古丝绸之路、滇缅公路、石油管道)。其地缘战略地位在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进程中不可替代。2009年以来,瑞丽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坚持“五高标准”[11],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深入实施“五大城镇化战略”[12],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独具瑞丽特色的边疆城镇化高态势运转。主要表现在:
第一,城乡发展设计及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加强。
第二,基础性市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先后实施了瑞丽大道、勐卯大道、瑞弄公路等83项市政工程建设,一大批市政道路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东西贯通、南北纵横的道路交通网络。
第三,商业地产及旅游项目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虽然瑞丽市城镇化率高于全州、全省、全国水平,但城镇规模小、规划水平低,城镇品位不高、功能不完善,产业支撑后劲不足、城市带动力不强,建设资金匮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度不高等问题仍然突出,对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户籍、社保、就业政策等方面的制约还比较多。
口岸城镇建设方面,口岸建设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外经贸企业达425户,其中外资企业11户,合同利用外资8 1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 550万美元,保障了口岸城镇化进程平稳有序运行,两个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连续多年居全省口岸排名的前列,使瑞丽成为全省口岸综合流量最大的地区。
3.姐 告
姐告边贸区位于距瑞丽市4千米的瑞丽江东南岸,东、南、北三面与缅甸对外贸易主要口岸——木姐相连。“姐告”在傣语中是旧城的意思,相传元末明初,麓川王思氏曾在此建都,因而得名。早在口岸设置之前,姐告的边民互市开展很早,但真正的边贸经济是伴随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自2000年起,瑞丽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边防检查站根据省政府姐告现场办公会精神,从边境一线退到联检中心集中办公,姐告成为全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和优惠政策的边境贸易口岸。这种特殊的监管模式实行7年来,进出口贸易分别保持年均23.3%和29.6%的高增长率。姐告边贸经济正在从过去吃“过桥米线”的物资“中转站”,向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转变;从过去简单的易货贸易方式,向开展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多种贸易方式并举转变;从边境贸易区向完全的自由贸易区、外向型经济区转变。姐告已成为中缅两国的物流中心,从姐告进出口的货物有80%销往云南省省外,从姐告出口的商品有80%来自云南省以外的全国各地。“境内关外”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进驻姐告,行业涉及商品批发市场、旅游开发、农用车、树化玉、玉加工、房地产和商贸仓储等。由此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小城镇建设,姐告边贸区正在向世人展现集贸易、加工、仓储、旅游四大功能于一体的边陲小城镇风貌。
(三)滇西南边疆城镇发展分析:临沧—耿马—孟定
1.临 沧
(1)临沧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首先,金融机制创新助推人口城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第一,地产信贷与保障性住房融合发展。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加盟银团贷款注资保障性住房省级融资项目120亿元,以确保低收入群体和“农转非”人员进城居住必需的物质条件。第二,农户贷款与新居建设相融合。截至2013年1月,全市金融机构已向2 301户农户发放贷款7 717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在“新家园”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建房资金困难,加快了民居建设项目推进速度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第三,创新金融产品与发展个私经济相结合。全市金融机构加大创新金融产品力度,推出多元化融资担保方式(小企联贷、小企自贷、“公司+基地+农户”)拓展私人经济发展空间,拉动了小城镇人口城镇化建设。
其次,边合区建设引领口岸城镇发展成效显著。2011年包括耿马孟定核心园区、镇康南伞园区、沧源永和园区的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启动,使得边合区建设成为催化、拉动孟定、镇康、沧源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2012年,临沧以孟定核心园区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口岸城镇承载力。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8县(区)和孟定镇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29%、33%和7平方米以上,道路、供水、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千米,城镇化率达到35.2%。
最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2012年,临沧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405个,完成投资132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7平方千米,14个治污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行,成为全省第三个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的州市,全市县城以上城市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孟定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已于2012年11月开工建设。11个省级特色小镇全面启动建设,其他乡(镇)也加快了道路、供水、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葫芦村、翁丁村、鲁史古镇等一批乡村旅游小镇建设顺利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方面,2012年全市改造旧城123万平方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2)临沧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城镇经济总量小、城镇体系支撑实力弱。2011年,临沧生产总值272.43亿元,仅占云南省的3.06%,在16州市中排名12位;2012年生产总值为353亿元,仅占云南省的3.42%,在16州市中位列11位;仍属于欠发达的地区。临沧市乡(镇)行政区划如表6-9所示。
表6-9 临沧市乡(镇)行政区划
注:行政区划统计截至2013年6月,表中含街道办事处。
城镇作为生产和消费的集聚地,对带动产业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201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51.27%,云南省城镇化水平36.8%,临沧市城镇化水平仅为30.6%。临沧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带动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尚未形成以城带产、以产促城的良性互动,严重制约了临沧城镇化战略的发展。
其次,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临沧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从表6-10及图6-6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临沧三次产业结构为32∶38∶30,呈三分天下之势。虽然2012年临沧产业结构调整为30.5∶42.6∶26.9;但是根据经济发展固有规律,以及与全国、云南数据比较,临沧产业结构仍然表现出一产比重过大,第一产业产出效率低,其产值仅占云南省的6.22%,在16个州市中排名第10位;二产、三产比重太小,第二产业产值仅占云南省的2.8%,在三产结构比重中,第三产业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低于云南12个百分点。
表6-10 全国、云南、临沧2011年三次产业产值及产业结构比值
注: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云南统计年鉴。
图6-6 2012年临沧三次产业产业结构
临沧产业发展水平偏低,突出表现在产业链条短,深加工能力不足,企业生产以产品装配、简单再生产为主,处于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低端,产品研发能力有限,科技含量低,深加工能力不足,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品牌效应不明显,产品附加值不高。
(3)“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临沧市城镇化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格局,把“生态建设”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中共云南省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产业建设年”的发展规划,掀起了云南省产业建设的新热潮;临沧迎来了新型城镇化的大好时机。
二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临沧市委市政府在实施“走向西南”战略中,将临沧市作为中国及云南省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前沿窗口来打造,临沧市已经成为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和“亮点”。三是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旅游二次创业”,临沧城镇化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业态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4)“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临沧市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桥头堡”战略的提出,在给国家和各地方城镇化建设带来本质飞跃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巨大挑战,国家抑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及国家对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使临沧市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边贸优势丧失,给甘蔗、橡胶等传统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也使临沧市与缅甸及其他东盟国家在城镇化建设中招商引资方面形成激烈竞争格局。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和严控土地的政策措施从严控制土地和信贷,信贷投放与资金需求、项目建设与用地指标这两对矛盾更加突出,持续发展压力较大;临沧市现行的电冶、建材、制糖等主导产业均属于“两高一资”产业,城镇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低碳经济与现行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资源整合及环境整治难度大,节能、减排等硬约束加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任务艰巨,给临沧新型城镇化创建工作带来了挑战。
2.耿 马
“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耿马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增强。2012年耿马县实现生产总值44.31亿元,增长18.6%;边贸进出口总额6.3亿元;2011年耿马工业园区和孟定边境特色工业园区规划顺利通过市级评审,为当地城镇化提供了高效的空间城镇化支撑。城镇经济结构方面,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54.6%提高到2012年的62.1%,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耿马县城镇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逐步转变为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并形成了“双核带动一极”的增长模式。耿马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修编了县城和孟定镇城镇总体规划,持续推进孟定、勐撒、勐永特色小城镇建设。新家园建设方面,自2011年4 30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县城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亦随着完善。市容市貌百日整治活动成效明显,市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了城镇化建设内涵效益的提升。
3.孟 定
孟定现已建成了中缅街、边贸城、南汀小区、国际风情园、综合农贸市场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发展后劲增强,城镇化水平达34%。耿马(孟定)边境经济合作区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有一个国家一类口岸(清水河口岸)和两个国家二类口岸(南伞口岸和永和口岸)。孟定镇与缅甸接壤,孟定清水河口岸于200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在云南省推进桥头堡建设过程中,耿马县把口岸建设当成推进桥头堡建设的具体抓手,结合自身地缘区位、自然资源和国家一类口岸三大优势,审时度势,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使耿马的沿边开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自口岸升格以来,耿马县累计投入2 000万元资金加强口岸建设,使口岸的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孟定清水河口岸实行封闭管理,一单货联检申报、检查验货、报关、审核、查验、放行都是“一站式”完成,通关时间比以前有所缩短,口岸功能大幅提升,边境贸易持续增长。按照临沧市城镇体系规划,孟定将被打造成沿边特色中等城市和边境物流产业基地,“两线”中“打造边境一条线”则要在镇康南伞口岸至孟定清水河口岸沿边境一线建设“三头在外”的边境特色工业园。孟定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商贸物流产业建设为主,突出了以面向国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引进出口型加工企业为特色。这些都为耿马县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和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滇南边疆城镇发展分析:西双版纳—勐腊—磨憨
1.西双版纳
(1)西双版纳城镇化发展现状
首先,文化旅游助推特色城镇化建设。旅游业是“桥头堡”战略的推进器,在推进特色城镇化进程中,西双版纳州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努力使城镇建设风格个性化、功能人性化、建筑风景化,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大建设带动大发展,让旅游大项目和各种旅游设施的建设,成为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强大支撑。西双版纳州正努力构建以景洪为中心,勐海、勐腊为纽带,勐罕、嘎洒、大渡岗、打洛、勐仑、易武6个旅游小镇为支撑,磨憨、普文、勐龙、勐遮、关累、勐捧6个特色中心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和“旅居城镇经济圈”。随着旅游大项目纷纷启动或顺利推进,西双版纳州城镇投资成倍增长,城镇面积迅速扩大,城镇功能加快完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特色魅力得到彰显。目前以景洪为中心,县城、旅游小镇、特色小镇、旅游特色村为依托的旅游城镇化体系和旅游城镇、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有机连接又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与特色城镇化实现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推动了旅游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其次,高原特色农业促进非农化转型。近年来“桥头堡”战略的提出和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产业利好政策为西双版纳依托资源禀赋,实现科技驱动农业发展和转型,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建设标准的“高原特色农业体系”,顺利为实现城镇化建设“非农化”破题指明了方向,西双版纳州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资源优势、特色鲜明的生物资源及物种优势、合作开放优势等条件,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统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改善农产品生产单一的局限性,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品牌机制,基本构建起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从产业结构分配上看,昆明市第一产业比重小,而西双版纳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大。从人均GDP上看,2011年昆明市为38 831元,而西双版纳为17 357元,不及昆明市的1/2。数据表明在西双版纳地区农业占国民经济的相当部分,相比较云南省其他地区其城镇化建设处于边缘区,但强势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政策势必会给西双版纳地区城镇建设非农化提供强力支撑。
最后,口岸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在依托口岸优势加快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西双版纳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完善口岸通道体系建设,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口岸服务能力,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口岸城镇体系。整体上看,西双版纳地区着眼于营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口岸通道环境,已基本形成以磨憨和打洛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为重心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以勐龙和勐满两个拟新开放口岸为重点的边境口岸经济区,以景洪港水运口岸为中心、澜沧江—湄公河为轴线、关累码头水运口岸和勐罕码头为节点的沿江经济带。2013年1~11月,西双版纳州口岸(含240通道)进出口货运量完成1 523 639吨,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479 793吨,同比增长15.8%,进口1 043 846吨,同比增长24.2%;进出口货值完成189 342万美元,同比增长54.9%;其中,出口125 015万美元,同比增长46.5%,进口64 327万美元,同比增长74.2%;出入境人员1 483 211人次,同比增长22%;其中,出境749 033人次,同比增长22.3%,入境734 178人次,同比增长21.6%;出入境交通工具529 954辆(艘、架)次,同比增长25.3%;其中,出境268 285辆(艘、架)次,同比增长25.6%,入境261 669辆(艘、架)次,同比增长24.9%。
(2)西双版纳地区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产业发展瓶颈制约城镇化建设。第一,“通道经济”缺乏特色产业支撑。进出口贸易主要以过境贸易为主,缺乏西双版纳原产的制成品,缺乏特色产业支撑。在全州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中,本州企业产品非常少。第二,外贸出口结构单一。纵观2000—2012年西双版纳地区外贸商品结构不难发现,商品的进口大于出口,没有稳定的出口商品保障,出口产品主要以建材、大蒜、日用百货、农机具等为主,外贸出口产品结构单一,进口商品的互补性不强,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空白,尤其是缺乏名优大宗出口产品。这对以口岸流量支撑经济建设的版纳地区来讲,是制约城镇化建设因子活跃程度的重要因素。第三,资金短缺制约,融资机制不健全。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西双版纳州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最重要的标志是建设资金短缺,至今仍无缓解的任何迹象,而金融机构却有大量资金贷不出去,融资机制有待完善,成为城镇化建设的阻力。
其次,周边非传统安全局势影响城镇化软环境建设。西双版纳州地理位置特殊,面临来自境内外诸多敏感问题压力,尤其是黄赌毒、艾滋病、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和生态环境保护,稍有松懈或者工作不力就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会步入打洛口岸曲折发展的后尘。毒品过境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东南亚国家尤其以金三角地区为主的主要非传统性安全问题。“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除泰国控制严格之外,其他又开始出现回升势头,并且随着“金三角”地区新型毒品贸易额出现上升趋势,新型毒品的生产又带动了传统毒品生意。另外,由于新的毒品集散地和贩毒通道不断出现,西双版纳地区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受害最严重地区之一。数据显示,同2011年相比,2012年缅甸境内的鸦片种植面积增加了17个百分点,老挝境内的鸦片种植面积较2011年相比增加了66%,增长幅度令人担忧[12]。《2013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缴获“金三角”海洛因5.37吨,上升15.5%,占全国缴获毒品总量的73.7%,此外仅云南2012年查获缅北冰毒片剂即达8.95吨,同比增长26%,“金三角”毒品对我国云南危害进一步加剧,加之其带来的衍生问题(艾滋病等)严重影响版纳地区的城镇化软环境建设。
再次,城镇化业态规模小、搭配不合理。西双版纳州地广人稀,人口分散使社会分工难于细化,商品经济观念难于形成,先进的生产力难于传播,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加重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并直接影响城镇体系建设,尽管镇级行政单位数量多于乡,但其内部业态规模小,搭配不合理,橡胶产业和旅游产业是主要比重,支撑现代城镇化建设的工业比重较少。西双版纳州乡(镇)行政区划如表6-11所示。
表6-11 西双版纳州乡(镇)行政区划
注:行政区划统计截至2013年6月,表中含街道办事处。
截至2012年年末,西双版纳州总体城镇化率达到了49.5%,是云南边境州市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由表6-11不难看出,西双版纳州共计3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受资源禀赋差异西双版纳地区城镇化的低级循环产业活动的投入产出方式与农业经济更加紧密,因而发展状态要明显优于其他边疆城镇。但从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般具备领先优势及产业优势上,我们可以发现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现代工业及城镇化基础设施较差,不同等级、不同数量的城镇搭配不合理,形成金字塔形的城镇体系空间支撑不足。加之通道经济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化,现代产业积聚和商品集散效应不强。
(3)西双版纳地区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首先,口岸通道建设粗具规模。第一,西双版纳地区是云南唯一拥有水、陆、空立体口岸的地区。西双版纳现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占云南省近1/3,是云南省唯一拥有水陆空立体口岸的地区,在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第二,黄金水道的黄金口岸。享有“东方多瑙河”美誉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黄金水道,景洪港是这条黄金水道的黄金口岸,景洪港所属的关累码头是连接澜沧江—湄公河的重要枢纽。第三,磨憨口岸是我国与老挝之间唯一的陆路口岸。磨憨口岸不仅是昆曼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结点,也是GMS南北经济走廊的重要结点。第四,水、路、空立体交通建成,通道优势将更突出。一是澜沧江国内段和上湄公河国外段航道已形成配套通道,运输品种从单一的杂货发展到现在的集装箱、重大件、冷藏鲜货、国际旅游,多品种兼有的综合运输服务。国际运输船舶数也从最初的8艘发展到2013年的115艘,运输船舶最大载重吨位从最初的80吨发展到2013年的380吨。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策逐步实施到位,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第五,基础设施提升,口岸通道功能进一步增强。景洪港、磨憨口岸、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和打洛口岸4个国家级口岸主体基础设施的通道货场、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口岸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通关条件日益提升,其功能不断完善。2010年,西双版纳州内4个国家一类口岸(含240通道)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162.96万吨,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出口32.18万吨,增长12.1%;进口130.78万吨,增长26.4%。口岸出入境人员累计达140.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其中,出境70.44万人次,增长3.7%;入境70.01万人次,增长4.2%。口岸出入境交通工具累计达42.06万艘(辆、架)次,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出境21.38万艘(辆、架)次,增长17.7%;入境20.68万艘(辆、架)次,增长16.0%。
其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西双版纳地区实现全方位的沿边开放,形成对东南亚全方位开放格局。积极参与和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形成对东南亚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放格局。全州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势头,已从2006年的3.21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4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幅度达30.4%,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为西双版纳地区城镇化建设外部拉动注入新的活力。
(4)西双版纳地区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首先,区位比较优势下滑。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周边国际形势的变化,西双版纳的地缘战略地位开始弱化。第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中,德宏州的瑞丽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将能够获得较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其开放程度、享受各项政策的力度能够与经济特区媲美,而《意见》中关于西双版纳州在沿边开放方面的优惠政策比较少,而且力度明显小于德宏州。第二,周边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对削弱西双版纳州的区位优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对战略资源依赖度的加深以及中国崛起后带来的一系列地缘政治的问题,缅甸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发展与缅甸的政治经济联系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考虑。缅甸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开发程度低,市场潜力巨大,全球战略地位显著,是著名的世界粮仓和我国周边潜力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是突破西方战略围堵的必争之地。西双版纳州虽然与缅甸接壤,但是与德宏州相比,在目前国际形势中,其重要地位不及德宏州。
其次,口岸优势尚未形成通关优势。西双版纳州是云南省16个州市中唯一能通过水、陆、空立体交通直达3个国家的自治州。全州现拥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公路口岸2个,水运口岸1个,航空口岸1个;拥有60余条通道,其中有9条重点公路边境通道(中老边境5个,中缅边境4个)和2个开放码头,通过水路、陆路、空中均可直达老挝、缅甸、泰国。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西双版纳州水、陆、空的口岸优势并没有转变成通关优势,城镇化建设对周边市场的开拓力度弱,航空运输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
再次,城镇化建设对外发展需求驱动不足。西双版纳是云南乃至中国通向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陆路、水路通道和重要门户,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结合部。缅甸和老挝分别与西双版纳接壤,都是中南半岛上的发展中国家,同为东盟一体化进程中的新东盟4国和联合国公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两国经济实力的孱弱性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有限性,西双版纳州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交往规模有限,城镇化外部驱动不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双版纳在“桥头堡”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外部需求驱动力不足问题,这对西双版纳的“桥头堡”建设提出一定的挑战。
2.勐 腊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最南端,辖7个镇、3个乡、4个居委会、52个行政村,区域内常住人口28.39万人,辖区面积7 081.2平方千米。该县以昆曼公路、泛亚铁路大通道经济带为主线,依托磨憨口岸、关累码头和勐满通道3个对外开放窗口,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预计总投资398.36亿元。截至2012年,关累港口建设已粗显规模,口岸各项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3.65亿元,2013年1~5月,关累港水运口岸完成进出口货值4 744.2万美元。口岸城镇化建设推动了勐腊县对外贸易平稳增长。2013年1~5月全县贸易总额完成5.12亿美元,同比增长9.69%。边民互市完成0.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5%;经济技术合作完成537万美元,同比增长5.09%。桥头堡战略实施以来,口岸经济建设反推勐腊县城镇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
首先,城镇经济总量扩张,经济结构趋优。2011年,县域经济总量即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2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9.19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7.83亿元,增长15.2%。人均生产总值(GDP)16 728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为42.9∶19.4∶37.7。
其次,城镇化工业进程加快,工业结构逐年改善。近年来,勐腊县着力实施“工业优先”战略,大力调整工业布局,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取得明显效果,总量扩大,发展加快,品位提高,效益增加。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88亿元,同比增长1.9%。上交增值税达0.93亿元。全县有各类工业企业568家,其中个体经营户495户,涉及铁矿、制糖、制药、水泥、电力等行业。
再次,城镇化扩大内需成效明显,消费、投资需求平稳增长。一是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回升取得明显进展。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 266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 415元,同比增长20.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4 094元,同比增长34%。全社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6亿元,同比增长18.8%。二是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取得明显进展。努力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一良机,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投资需求的措施,通过争取国家、省、州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形式多样的筹资方式,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抓重点项目的进度,抓项目资金的落实,同时,积极培育经济热点,大力整治经济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2011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6.33亿元。
另外,勐腊县总体城镇化水平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首先,综合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县域经济总量小。从目前勐腊县三次产业结构看正在趋于合理,但综合经济发展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和水平不高。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处于云南省129个县区、市的第49位;人均生产总值处于第4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处于第65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处于第59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处于第10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处于第54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处于第55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处于第126位。勐腊县从综合经济实力来看,与其他先进县比较还是相对落后。
其次,城镇工业化进程缓慢。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工业落后必然导致县域经济缺乏活力与基础,导致县域经济落后。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1.02亿元,占全省0.3%,占全州15.2%。工业增加值6.16亿元,占全省0.2%,占全州15.5%,工业增加值处于全省第86位。勐腊县县域经济的总体水平低,关键就在于工业落后,工业成为制约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一系列矛盾问题的焦点。
再次,城镇非公经济发展后劲不足。2011年,全县GDP中非公经济比重为45.3%,表明勐腊县非公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省其他县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即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前景不看好;产业分布不合理,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批零住餐及房地产业。
3.磨 憨
磨憨是我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最西南端。历史上磨憨镇就存在边民的商品交易集市。改革开放带动了磨憨口岸的兴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国家级一类口岸。自1993年底中老两国宣布口岸正式开通以来,口岸流量逐年增加,1999年人员流量159 172人次,其中:中国籍81 851人次,外国籍77 321人次(含第三国人员3 669人次);机动车辆10 554辆次,其中:中方5 761辆次,外方4 793辆次;进出口货物20 425.2吨,其中:进口13 848.2吨,出口6 577吨。口岸的开通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发展,1999年勐腊县边境经济贸易总额35 933.32万元,其中:边境小额贸易8 666.82万元,边民互市11 200万元,经济合作6 006.5万元。1999年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随着昆曼公路的全线开通和泛亚太铁路中线的开建,位于“国际大通道”上的磨憨口岸更将显现出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结合部扮演重要角色。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西双版纳州和勐腊县决心加快磨憨国家级口岸的开发建设,现已完成新的总体规划,规划面积172亩,供水、电、通信、饮食服务、旅馆等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综合交易市场21 000平方米,投资840万元;公共设施7 000平方米,投资1 263万元;房地产开发面积为130.5亩,基础设施投资238万元。总投资共1 206万元。2012年1至11月,磨憨口岸流量快速增长,对外贸易总量达79.5万吨、总额达8.7亿美元,出入境人员总数为71.8万人次,出入境车辆总数为23.2万辆次。进出口贸易日益活跃。
(五)滇东南边疆城镇发展分析:红河—河口—河口口岸(镇)
1.红 河
(1)红河州城镇化发展现状
首先,口岸城镇多元化进出口贸易推动红河城镇化建设。在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下,红河州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开发、大发展良机,凭其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对外贸易开始快速发展。进入“十二五”后,红河州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格局。全州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1亿美元,增长30.3%;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3.1亿美元,增长19.1%;2012年1至3月,外贸进出口总值4.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4%。外贸质量和水平的持续走高,是红河州城镇化建设对内对外双向辐射功能的明显体现。随着口岸硬、软件改善,滇越贸易前景大好。2011年,红河州口岸进出口货值9.97亿美元,增长19.2%;进出口货运量248万吨,增长46%;出入境人员408万次,增长10%;出入境交通工具15.89万辆(列)次,增长32.4%,为红河州城镇化提供了强力的后续支撑。
其次,城镇化体系较为完备。按照云南省“六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布局,红河州依托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信息网络,形成以蒙自、个旧、开远组成的滇南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干线为城镇发展主轴,以南北经济区为两翼的城镇布局结构。通过建设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弥勒、建水、河口县城)、中心城镇(石屏、泸西、屏边、元阳、红河、金平、绿春县城)、重点集镇、小集镇,逐步完善了州域“五个层次”组成的开放型城市框架体系,城镇布局日趋合理,城镇功能显著加强,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年,全州城镇化水平达39.93%,较2002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保持了年均增长1%以上的发展势头。
再次,工业园区、保税区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和层次。红河工业园区建设、保税区的成立,强化城镇化产业支撑,拓展了红河州城镇化空间和建设质量,为红河建立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注入了强大的助推力,使红河州迎来资金高强度投放、城市快速扩张的重大历史机遇,必将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积极影响,使红河州的城市带动效应、经济聚集效应、产业递延效应、城市辐射效应更加明显,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2)红河州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城镇化内涵建设不平衡。从全州各县市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成为支柱产业的只有蒙自市和建水县,最高的建水县为6.3%,绿春1.6%为全州最低,两县市相差4.7个百分点,最高的是最低的近4倍;屏边县、弥勒县、金平县比重只达到2.1%;比重在2.5%~2.9%的是石屏县、泸西县、红河县;比重在4%~4.5%的是个旧市、开远市、元阳县和河口县。受大多数县市比重较低的影响,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9%。红河州乡(镇)行政区划如表6-12所示。
表6-12 红河州乡(镇)行政区划
续 表
续 表
注:行政区划统计截至2013年6月,表中含街道办事处。
其次,城乡发展机制不完善。红河州在加快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文明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推进,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虽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但按照“放宽城镇户籍、同享城乡待遇、自愿有偿转变、分类协调推进”的原则,红河州总体城镇化建设在城乡协同发展机制层面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不能全面落实“五保留、五保障”为主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各项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滞后,全州城乡人口在城市、城镇和农村合理布局不完善。
(3)红河州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首先,对外经济合作成效明显。红河州利用外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从1989年红河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石鹰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诞生,到1994年云南红塔蓝鹰纸业有限公司引进世界先进卷烟纸生产线,红河州利用外资从最初的一般资金引进过渡到注重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跨越发展,促进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到红河州投资的外资企业共42户,主要投资农林产品种植、微电子、锡材加工、铝制品、生物制药、卷烟纸等领域。红河州注重参与周边国家的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经贸合作,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努力增加境外企业和境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促进进出口总量的增加,带动州内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从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州内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
其次,自身工业化进程态势良好,加之保税区建设,促进城镇化外向型高质量发展。2012年,红河州、昆明海关就红河综合保税区申报建设工作共同向国家海关总署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汇报。海关总署表示,综合保税区是国家给予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最为优惠的政策支持,红河综合保税区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红河综合保税区的申报意味着,红河州具备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条件。作为云南工业大州,工业已成为支撑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州GDP总量的40%左右以上,形成了以大企业为龙头、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红河州从提高综合竞争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构筑对外贸易平台的高度,做出了申报建设红河综合保税区的战略决策。
(4)红河州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首先,相关配套规划的编制体系不完善。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及个旧、开远、蒙自三市总体规划实际指导意义不大,且红河州个旧市正在面临资源转型,不确定因素增加。另个旧、开远、蒙自三市县道路网专业规划、给排水专业规划、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消防专业规划、抗震防灾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尚未出台,不能很好地实现滇东南中心城市规划审批及管理网络化。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基本功能不健全。受规划执行力不足及地区发展实际影响,该州以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形成四通八达的开放性交通网络,同时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排水、电力、通信、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城市供水、城市排水、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力度不大,不能满足城镇化功能需要,把滇南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物流基地任务艰巨。
2.河口县
作为窗口城市,河口县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将以“中越之窗、滇南之门”的战略定位,塑造“国家门户、热带风光、异域风情”的城市景观特点,把河口建成越南了解中国的窗口和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展示中国城市建设成就和体现当代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同时,充分考虑功能区的用地选择:把北山片区打造成国际口岸功能区;把槟榔寨片区打造成站前功能区;把山腰片区打造成以出口加工和物流集散功能为主的加工区域;把老城区打造成以居住和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包括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商业贸易、旅游服务和金融商务区等。为此,河口县制订了《河口瑶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初步打算形成以商贸物流为龙头,以落地加工为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为配套,使河口边境经济贸易区成为新兴的集区域性运输仓储、采购配送、展示展销、资源配置、加工制造、内外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区,结合旅游业塑造好城市景观,把口岸城市打造成为河口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的引擎。
3.河口口岸(镇)
随着河口县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扩大,河口口岸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和亚太地区最便捷的通道,区位优势愈发显著,2012年口岸规划面积达到8.5平方千米,城镇化率提升至44.6%,具备了现代化国际口岸标准。滇越铁路、昆河高速公路、326国道和在建的泛亚铁路东线、红河航道等交通分别与越南对接,形成便利的交通枢纽。2003年以来,河口口岸进出口货运总量曾连续排云南省口岸第一位,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的便捷国际大通道和对越贸易的最大陆地通商口岸。随着道路交通不断改善、中越红河公路大桥开通、通关便利化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促成了口岸货物运输大进大出的格局,有效推动了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河口口岸城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