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街社区居委会位于玉溪市西南部,距中心城区五公里,总面积2.6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9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1 908户、乡村人口5 531人。纵观大营街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发展集体企业、积累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工业、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旅游生态经济、实现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
(一)发展集体企业
1.基建队收益成为集体企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大营街生产大队基建队于1964年成立,刚开始主要是村里20来个年轻人在本地村子接简单的建筑活,因为工程质量和诚信而在当地小有名气,而后慢慢走到玉溪城里、昆明以及周边其他地方包干工程。当时由于管理比较严格,基建队外出包工程必须经过生产大队的批准,统一开具证明,之后生产大队还要提留一部分收益。现任总支支书的任新民当时任建筑队队长,他将政策保护归己的50万元利润无偿交给生产大队集体,积累了集体企业第一笔创办资金。
2.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经营管理
“人多地少”是大营街面对的一个根本性的发展难题,1980年大营街人均耕地仅有0.27亩。1983年6月,大营街大队9个生产队基本完成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工作。实行包产到户后,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小且散的耕地资源根本无法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更谈不上依靠单家独户的力量在土地资源上谋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困境,大营街人一直都在农业生产之外去探寻其他发展之路。单干之后不到三年,大营街开始逐步把土地重新收归集体来办工厂。大营街人将土地收归集体使用经历了从收回山地、收回旱地再到收回水田的过程。收回的土地由集体统一经营,为后来大营街二三产业的有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3.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大营街办事处一班人认为,在人均不到三分的土地上“绣花”,绣得再好也只能混个温饱,出路只有发展乡镇企业。于是,他们带领全村人民在建筑业的基础上,创办了芝麻片厂、太阳能设备厂等一批企业。1988年,在玉溪卷烟厂的大力支持下,大营街党总支以极大的气魄,贷款400多万元,创办了科技水平高、具备较大规模的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玉溪水松纸厂,村中90%的劳动力都到集体企业做工,这两个厂当年就产生了效益,实现收入390万元,上缴利税60多万元。在水松纸厂和滤嘴棒分厂的支撑和带动下,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铝型材厂、铝箔纸厂、油墨厂、铜材厂、太阳能厂相继建成。这些乡镇企业不仅为大营街集体经济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技术,还为缩小城乡差别奠定了基础。1992年,大营街农村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玉溪的第一个亿元村,1995年成为全市首个突破10亿元的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 000元,被誉为“云南第一村”。
4.留住“能生蛋的鸡”
在国家企业改制大潮下,1998年大营街选择了“留优质集体企业,保共同富裕”的企业改制之路,“留住能生蛋的鸡”。所谓“能生蛋的鸡”就是能为社区长期创造集体经济收益,带动社区全面发展的企业。按照此思路,社区对年总产值在12亿元以上的8个大型骨干集体企业强化管理机制,其他20个中小型企业采用承包经营、租赁、拍卖、转让、股份制、兼并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这些举措为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企业保持了健康、稳步、持续发展。1999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05亿元,比改制前的1997年增长了23.6%,占办事处总收入的99.9%。正是这些集体企业为大营街后来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发展现代工业
2000年以来,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营街党总支决定二次创业,在大营街黑龙潭工业园区关停拆除了污染大、能耗高、负债大的大营街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及其相邻的红砖厂、地条钢厂等企业,利用拆除后的场地建设玉溪汇溪金属铸造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的建成,既带动了郭井、赤马、龙潭等周边社区群众就业致富,彻底解决了原立窑水泥生产线、地条钢厂等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还充分利用州大河的废水,减少了州大河废水对下游的污染。同时,结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2001年5月,大营街滤嘴棒分厂充分利用和挖掘自然资源,成立了汇溪高科农业示范园区,种植花卉300亩,莲藕45亩,百合、唐菖蒲等鲜花,走出了云南,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大大提高了现有土地的经济效益。2009年,社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75.36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2亿元。
(三)发展旅游业
依靠村办企业发展起来以后,面对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营街提出“扩张规模、拉开框架、完善设施、改善形象、美化环境、繁荣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思路,拓展新的发展支撑点。从1997年起,大营街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资源,开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玉溪水松纸厂等卷烟辅料加工生产企业为依托,建成新型工业园区。建设占地100多亩的汇溪公园,4A级旅游景区汇龙生态公园和玉泉湖公园以及玉泉寺、映月潭、老年文体活动中心等观光、娱乐、休闲、健身景点,开通了城区至大营街的21、22路公交线路,全力打造一流的休闲娱乐区,塑造了一个“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乐园”的大营街,成了“农村里的城市”。这些景点和设施不但满足了大营街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也促进了大营街旅游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