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江号子的由来,你知道吗?

三江号子的由来,你知道吗?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江号子,是指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渠江、涪江这三江水系的船工号子。三江号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面广。三江上的运输船、战船成百上千,成为黄金水道。直至现在他仍有高亢、雄浑的嗓音,是三江号子的知名人物。左昌云喊唱的三江号子高亢有力,声音洪亮,并能随编随唱。他掌握的三江号子内容全面,对上船、立桅、起纤、报路到行船、过滩、收桡、进档等众多环节了如指掌。
三江号子_乡音乡情

三江号子,是指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渠江、涪江这三江水系的船工号子。它是川江号子相对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江号子最具地方特色的代表,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内容。

“三江号子”号子头们在嘉陵江畔喊唱号子
(图片由合川区文化馆提供)

三江号子是船工们发自肺腑的劳动歌谣,是行船拉纤时为了步伐整齐、用力一致的指挥口令,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意志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船工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的娱乐方式以及与困难作斗争的一种武器。它是木船运输的历史见证和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三江号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面广。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总流长2444千米,流经40多个市县,流域面积达24万多平方千米。在1768千米的通航河道中,历史上木船运输来往不绝,上通甘陕,中贯川北,下达川东,三江航运历来是贯通西北、西南的重要交通水道,平时是经济动脉,战时是军事要道,在历史上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合川是三江汇合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是巴濮民族聚居之所。曾为巴国别都,唐代的合川辖六个县,比渝州(辖五县)大。宋蒙(元)战争时期,合川钓鱼城坚守36年抗战,独钓中原,震惊世界。三江上的运输船、战船成百上千,成为黄金水道。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因素,三江号子历史积淀深厚,曲调多样,曲目众多,内容丰富,声腔优美,风格独特,是具有巴濮民族独有精神文化价值和历史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岸上的三江号子(图片由合川区文化馆提供)

在世的号子头年事已高,多在七八十岁的年龄,三江号子已濒临消亡,必须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项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对其进行保护。

三江号子现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唐祥林为代表的传承谱系及主要传承人分别列表于后:

以唐祥林为代表的传承谱系

川江号子主要传承人

续表

三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选介:

唐祥林生于1934年11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江边长大,其姐夫有木船,从小就在船上玩耍,耳濡目染,熟悉三江号子。1952年4月(18岁)开始拉船,主要活动在合川到南充、达州、遂宁以及嘉陵江南部大部分地区,长期从事拉船、喊号子工作,并经常参加划龙船,担任龙船上的踩头、打锣鼓、打腰旗、喊号子等多个角色,掌握了上百首龙船调子。1958年10月,社会招考船工驾长,唐祥林考取后做副驾长,主要跑嘉陵江合川—南充段。由于这条航线是川东至川北的主要航道(20世纪50年代不通公路),运输十分繁忙,时任川北行署主任的胡耀邦,成立“嘉陵江航道指挥部”,狠抓水上运输,确保川北物资运输畅通。唐祥林当副驾长后,长年累月在合川至南充的船上喊唱号子,所喊唱的号子能做到十多天不打“重台”。1959年,出席“南充嘉陵江航运指挥部”表彰大会,获奖状、奖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多次参加龙舟比赛,在合阳、云门、高石坎等地,都是被邀请的重要对象。除此之外他还在中国重庆划龙舟比赛中获一等奖,在合川龙舟比赛中两次获第一名,其他名次若干。

唐祥林所喊唱的号子能做到十多天不打“重台”,而且可以喊出各种花样,即兴变换调子。经数十年积累,他掌握了大量的号子曲牌和内容。由于号子喊得好,船工们动作一致,形成强大合力,使船能战胜险滩恶水,减少事故,缩短航行时间。直至现在他仍有高亢、雄浑的嗓音,是三江号子的知名人物。

左昌云生于1936年5月21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47年6月小学毕业。1949—1952年在合川航道队淘滩。1953—1955年在渠河、嘉陵江一带拉船、推船。1956—1966年在云门木船社拉船,当驾长(组长),且是号子头。1991—1992年参加合川龙舟赛并获第三名。1993年参加合川龙舟赛并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中国重庆龙舟赛并获一等奖。2007年在綦江参加龙舟比赛(重庆市级)并获第三名。同年参加重庆市合川区龙舟赛(钓鱼城龙舟赛)并获“德佳杯”第三名。

左昌云在十七八岁时就能划龙船,先当划手,后踩龙头,熟悉打鼓、打锣、掌艄、踩头等技艺。他踩龙头的表演很受群众欢迎,各地每次进行传统龙舟赛都要聘请他去踩龙头,他踩龙头表演前,要装扮成川剧的丑角,戴礼帽、墨镜,拿扇子,表演川剧丑角的身段,擅“立天灯”(倒立)。在龙舟表演的同时,他还要喊唱龙舟号子。左昌云喊唱的三江号子高亢有力,声音洪亮,并能随编随唱。

毕敬全1940年出生在合川南溪口阳雀沟嘉陵江畔,9岁在南溪口刘洪益处读私塾,1952年在方溪小学读书。自幼跟随父亲兄长生活在船上,受到嘉陵江号子的熏陶,儿时就能唱上十种号子。早在1953年还是童工的他,就参加修宝成铁路,承担嘉陵江合川—陕西上游船的修路物资运输任务。开始拉船,喊号子后,他先后在上游富强县、白水河、黄沙河、勉县、徽县做船工队长,喊唱了几十年的船工号子,同时学会喊唱抬工号子、打夯号子。1957年铁路完工后,在广元通车典礼上,他获得四川省省长李大章颁发的奖品和毛主席手书的“而今蜀道不再难”纪念章一枚。

1958年回合川,在合川港木船运输合作社拉船。当时水运任务重,成立“青年号”船队,他是骨干队员,有机会跟有名的三江号子头雷明清帮腔,受益匪浅,后雷明清到川剧团唱戏,他就开始在三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喊号子。

1959—1962年间,他在合川水上派出所当民警,负责水上管理,当时和船工号子头们交往学习,掌握了更多的号子曲牌和内容。1979年,任合川云门木船社党支部书记。在做管理的同时,拉船喊号子仍是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毕敬全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水上航运工作,造就了既能拉船、喊号子,又能搞航运管理的双重能力。加上天资聪慧、思想先进,所干的工作都较为出色,多次获“先进生产者”和“先进治安员”等称号。他掌握的三江号子内容全面,对上船、立桅、起纤、报路到行船、过滩、收桡、进档等众多环节了如指掌。他不仅能喊唱传说、戏文、民间故事、风俗,还能自编自唱,尤以嘉陵江号子为最佳。退休后,长期从事三江号子的收集整理工作,收录数十种三江流域的号子曲牌和号子内容,他收录的号子入选了《合川交通志》大型史志。毕敬全声音清亮,水路熟悉,至今威风不减当年,是难得的传承人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