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洞山歌系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民众传唱的民间歌曲中的山歌,它的根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中经战国时代的“下里巴人”、汉代的“巴子讴歌”、唐代的“竹枝”,直至明清演化形成木洞山歌。
《木洞山歌——迎亲》节目表演(图片由巴南区文化委提供)
木洞山歌的主体是被称为薅秧歌的禾籁。禾籁只在木洞及其周边地区流传,属中国民歌的稀有品种。禾籁地域特色浓郁,曲调曲目丰富,主要有高腔禾籁、矮腔禾籁、平腔禾籁、花禾籁和连八句等多种样式。这些样式中又包括若干子样式,如高腔禾籁还包括依呀禾籁、也禾籁、锣鼓腔、依依腔、呀呀腔、四平腔、噢嗬腔、呜哦腔、悠呵腔等。
木洞山歌的重要曲种有啰儿调。其曲词体式和曲调特征与唐代以来在巴渝民间流传的竹枝歌颇为相似,是竹枝歌在木洞地区的“嫡传”。
木洞山歌还有劳动号子、风俗歌、表演歌等多种艺术样式。有数以千计的曲目,民间歌手颇多。1991年,重庆市确认的第一批40名民间歌手,木洞歌手就占37名,其中包括能唱500首民歌以上的4名一级歌手。木洞还编写了30余万字的专著《木洞山歌》,于2005年12月公开出版。
1990年,木洞地区被重庆市命名为“山歌之乡”。1999年,木洞山歌又被命名为“巴渝优秀民间艺术”。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大部分山歌失去了滋养、繁荣的基础,随着老一代歌手衰老和谢世,传承链出现断裂,木洞山歌面临濒危境地。抢救、保护木洞山歌,把木洞山歌推入中国民歌歌坛,不仅可以丰富巴渝民歌艺术,也将促进中国民歌艺术的丰富和发展。
2012年11月18日,木洞镇举办首届“山歌艺术节”,木洞山歌艺术团登台展演“高腔禾籁”的《凉风绕绕天要晴》
木洞山歌现为重庆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白炳成为代表的传承谱系及以潘中民为代表的主要传承人分别列表于后:
以白炳成为代表的传承谱系
续表
续表
以潘中民为代表的主要传承人
续表
木洞山歌代表性传承人选介:
潘中民1937年3月出生。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潘中民演唱木洞山歌系家族传承,他系该家族传承的第四代。其祖辈一直居住在木洞镇景星村的山脚下,受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祖辈都会唱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当放牛娃上坡拣柴、打猪草、割草时,唱割草娃儿歌、放牛歌、摸鱼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大成人,与周边的村民从事集体农耕劳作,带头即兴编唱山歌,到了农时栽秧季节就唱插秧歌、薅秧歌,帮工时就唱打石歌、抬石歌等。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耕作形式多为个体单干,他就组织村民们在休闲聊天时即兴编唱山歌,提高村民兴趣,促进邻里和谐,提高农耕积极性。他一直唱到现在,还经常参加各级各类山歌比赛。
潘中民除编唱啰儿调等山歌外,还擅长薅秧禾籁和石工号子。他的声带独特,多唱边音,嗓音高亢洪亮,在山间回荡萦绕,特别擅唱高腔禾籁,音调高扬,拖腔悠长,节奏舒展自由,具有独特的韵味。
潘中民会唱数百首薅秧禾籁、劳动号子和啰儿调等山歌。20世纪90年代初,重庆市文化局授予其“民间歌手”称号。他曾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专访,还为《刘伯承的一生》《川东游击队》《聂荣臻》等电影、电视剧配唱背景音乐,在重庆洪崖洞剧场上演一年多的《巴渝情缘》采用他的背景音乐达5处之多。因此,他被称为木洞山歌王,群众戏谑地称誉他为“巴山猴”“潘山歌”,系木洞山歌的重要传承人。
重庆市组织人员参加2006年在北京演出的展现“三峡移民精神”的《移民金大花》,潘中民演唱的山歌背景音乐获创作、演出一等奖。2006年以来,他演唱的《凉风绕绕天要晴》等高腔禾籁,共参加重庆市解放碑、洪崖洞、湖广会馆、海洋公园、南坪“金阳·重庆映像”商业步行街,以及重庆市委宣传部在朝天门广场、市规划馆、人民广场等举办的城乡文化互动演出50余场,多次获得演出二等奖、三等奖。
喻良华生于1943年10月。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喻良华是喻氏第二代传人。1951年9月至1957年在巴县仰山小学读书;1957年9月至1960年7月在木洞中学初中学习;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学习;1962年7月至1976年在家务农;1976年9月至2003年5月在木洞中学教书。2003年6月退休后至今,积极配合木洞镇文化站开展木洞山歌传承及教唱活动。
喻良华自幼受长辈及邻居熏陶,学唱木洞山歌。20世纪60年代随歌王白炳成(此歌王受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贺绿汀接见和赞扬)学唱木洞山歌,技艺迅速提高。20世纪70年代至90代年初,喻良华参加重庆市和巴南区的演出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10次以上。2004年至今,他多次参加重庆市及巴南区的演出,演唱自己创编山歌曲词的《迎亲》《一根饿蚂蟥》《木洞山歌多又多》等曲目,均获得最佳创作奖。1976年从事教育事业后,教会成百上千的学生唱木洞山歌。他创编的曲目有《迎亲》《木洞山歌多又多》《一根饿蚂蟥》《歌王争霸赛》《河水豆花甜蜜蜜》《田头的水蚂蟥多》等。他把这些山歌曲目带入社区教唱,同时举办演唱活动,组成30余人的木洞山歌艺术队,长期在重庆地区巡演,分别到巴南麻柳嘴镇天池乡、双河口镇,涪陵三合乡,江北望江厂、铁山坪等地开展联欢和山歌演出活动。
喻良华擅唱木洞山歌中的禾籁,尤其是高腔禾籁、矮腔禾籁、平腔禾籁、花禾籁、打谷歌、榨菜歌、螃蟹歌、摸鱼歌、牧牛歌、童子歌等。他还将高腔、平腔、矮腔的技巧,融入石工号子、船工号子的歌唱之中。
徐道全1973年1月出生在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其祖辈久居山区,均会唱山歌。祖父特别喜欢唱古书,对各种小调、盘歌非常熟悉。徐道全从小就受家族喜唱山歌氛围的熏陶,爱唱、擅唱山歌。参加工作后,经常协助文化站的领导参与木洞山歌的搜集和保护工作,从而结识了木洞地区几乎所有的名歌手,并虚心拜师学艺,不仅学会了木洞山歌的各种调子、唱腔,而且运用所学的音乐理论,开展对木洞山歌的研究。近些年来,徐道全把研究成果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培养新一代山歌歌手,并多次应邀参加市、区的研讨和观摩献课以及各级赛课,获得很大的成功。同时,他又积极参与编导,并主演山歌节目,参加市、区的各种演出,均获得不错的效果。
徐道全在学校学的是音乐专业,毕业后又担任木洞镇小学的音乐教师,本人声乐条件好,加之又善于向民间歌手学习,并对木洞山歌进行了一些研究,因而他演唱山歌的技艺水平较高,特别擅唱薅秧禾籁,对高腔禾籁、矮腔禾籁、平腔禾籁、花禾籁都很擅长,颇受民间歌手和广大民众欢迎。
木洞山歌课堂教学(图片由巴南区文化委提供)
1997年,徐道全配合巴南区教委音乐教科所、木洞镇文化站,作为主要编写人员,编写了《巴南区小学音乐校本教材》《巴南区小学音乐乡土教材教法研究》。2003年,他配合木洞镇文化站,组织普查、搜集木洞山歌曲词1000余首、曲调600余种,为木洞山歌谱曲400余首,参与编写《木洞山歌》等专著。2005年,他作为业务骨干,协助木洞镇文化站,高质量完成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专题片《木洞山歌》的制作,还多次协助木洞镇文化站组织木洞山歌队到市、区演出,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2005年,他受到木洞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得到文化站的支持,受聘为木洞镇山歌艺术团副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