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民歌植根于大有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沃土之中,它凝聚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经历了几百年历史长河的洗礼、世代传承和不断创新而成的民间文艺精品。
大有民歌分为劳动歌曲(薅草歌、薅秧歌、打场歌、放牛歌、山歌、盘歌),劳动号子(石工号子、打夯号子、扯箱号子、抬工号子、撵石号子),喜丧歌曲(情歌、哭嫁歌、哭丧歌),风俗歌曲及民间小调五大类。喜丧歌曲中的“哭嫁歌”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它闪烁出历史古朴的光芒,有着相当珍贵的文学价值。演唱者一呼一应地以歌代哭,互诉衷肠,相叙离情别绪,词调凄切哀婉,主旋律低沉,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大有民歌(图片由南川非遗中心提供)
大有民歌用唱、说、打鼓等形式来彰勤斥懒,提高劳动进度。民间艺人大胆地从旋律、唱词上进行加工整理并创新,融进民乐和长短紧慢号,声音更加高亢,节奏更加明快,使大有民歌特别是薅草歌中的《打闹》,辐射到了南川区金佛山四周的广大地域。歌词大多来自群众口头语言,常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的手法。唱法上因词用调,常用装饰音、滑音或改变节奏来渲染气氛。
大有民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各类形式之间不断地互相吸收和互相影响,特别是毗邻贵州道真县仡佬族聚居的大矸镇山歌的渗透,使大有民歌更具特色。大有民歌的主要特点是:①主旋律组成音阶以“2,4,5,6”为主音,辅助音阶有“3,1”;②发音有它独特的民族唱法,音区多是高腔,音色高而干巴无共鸣,但流畅而轻快,充满了幽默的情趣,表现了大有人劳动之余的乐观精神;③声腔的滑音多,而且上下滑音不能用固定音高来标记,如按记谱的滑音符号的标记来唱就变味了,装饰音也如此,拖尾音更是上下滑音都不能呆板地按曲谱唱,只能按照老师的口传心授去模仿;④大有民歌一般有四句或八句,最长不过十六句(特殊情况也有更长的),起承转合较为明显,方便学习普及。
大有民歌最早是口头传授,后来是看词学唱。随着社会发展,文化渗透,民间艺人通过学习简谱,用简谱记录曲谱来教唱。锣鼓的记谱也由简谱符号来标示:“×”标示鼓点,“○”标示休止,“冬共”分别标示左右手击鼓时的鼓声,“当”标示单击大锣,“丑”标示大钹单击,“弄”标示马锣单击,“壮”标示大锣、大钹合击。例如《说号头》曲目中,打闹师傅念:“太阳出来照一照,照见主家在打闹,早晨点兵马,黑来点旗号,点到三十二把锄,角头角脑都薅到,只逗别人来夸奖,不惹别人来耻笑。”众答腔:“是,薅哦!”接着是下面的锣鼓唱腔曲谱:
民歌手(摄影者:周幼红)
大有民歌的传唱面十分宽广,大有原是南川的区所在地,也是其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有是通向贵州省之道真、正安、务川的必经之地,因此,大有与贵州省之道真、正安、务川等地的经济、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使大有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如《打闹》等在毗邻贵州的乡镇间广泛传唱。
大有民歌现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南川区文化馆调查,将主要传承人列表如下:
大有民歌主要传承人
大有民歌代表性传承人选介:
邓孝平生于1951年2月14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生活在农村,未进学校读书,只在识字班学过认字。自幼喜欢唱歌,跟随长辈在田间薅草、薅秧时学着唱,有时还打锣鼓助兴,逐渐学会了大有民歌。
邓孝平于2007年6月在“人文南川、和谐南川”重庆市南川区首届民间文艺调演中荣获三等奖。2008年12月,他参加第十届重庆市金佛山冰雪节(首届南川民俗文化节)并代表大有镇对唱山歌。他演唱的《山歌越唱越开怀》曾荣获南川区十大民俗文化艺术奖。2009年1月,他参加南川区大有镇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并演唱了山歌对唱和薅秧歌。同年6月30日,他参加了南川区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演唱。此外,他还参加了南川区大有镇举办的第一、二届年猪文化节文艺演出。
冉柳英女,生于1955年6月5日。2008年8月确定为南川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冉柳英从小生长在农村,喜欢唱大有民歌。她跟随祖父、父亲在生产、生活时,学唱薅草歌、薅秧歌、哭嫁歌和哭丧歌,逐渐学会了大有流行的民歌,她运用大有民歌的喊、唱、打鼓等形式来彰勤斥懒,提高劳动进度,并大胆地从旋律上、唱词上进行探索创新,融入民间器乐和长短紧慢号的音乐元素,使喊唱更加高亢,节奏更加明快。她2008年6月参加“大有民歌”专题片的录制,该片在重庆电视栏目中播出。2009年6月30日参加南川区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演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