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弱化及对策研究郝

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弱化及对策研究郝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亚文化借用新媒体对传统管理载体形成了全面包围的态势,从而极大地动摇了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主阵地作用。(三)青年亚文化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青年亚文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3]另一方面在中国大力培植网络代理人,无理性地散布谣言,充当网络暴力的帮凶。
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的弱化及对策研究郝_青年研究:新视野、新问题和新方法(2016—2020)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一元与多元、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信息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更是层出不穷,青年群体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具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和接纳性,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发生激烈碰撞,其中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个性、心理与思维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新形势下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内涵解读

青年亚文化是主要存在于大学生群体间的边缘文化,通年各种形式表征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青年群体尚未完成彻底的社会化,他们的社会秩序感和对主流文化的内在认同尚未形成,对新事物有着快速适应能力,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以此为标准来作为自己的生活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以青年为主体,个性鲜明且具时代特色的亚文化现象。当青年亚文化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被赋予了新的特征:技术使得青年的参与感和在场感得到极大的满足,通过互联网,青年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展示、分享、娱乐和消费。因此,在中国的语境里,结合移动互联网环境,青年亚文化是指中国青年群体为了解决自己在成长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疑惑和矛盾而出现的对主流文化、传统价值观、正统权威等产生抵抗和消极对待的态度,而这种抵抗和消极对待的态度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便捷性、匿名性而自由地呈现出来,这就使得青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在思想、行为、观念等方面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样式。

二、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共同依赖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大致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青年亚文化弱化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

当前话语环境复杂,存在着意识形态话语、网络话语、大众话语等不同的话语体系。其中,意识形态话语规范性、抽象性、理论性较强,但往往给人留下严肃刻板的印象;网络话语是网络沟通中生成、演化、流传的语言,这种话语表达方式个性、多元、多样、多变,表达内容简洁、生动、活泼,但在实践中也在不断冲击着青年文化,冲击着思想政治教育;大众话语则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但也存在大众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脱节的问题。不同的话语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整合的难度空前加大。青年亚文化在复杂的话语环境中寻找生存的空间,它通过娱乐的形式挤占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空间。娱乐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对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暂时性缓释,适度的娱乐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青年亚文化牢牢抓住了娱乐这一形式,通过网路话语制造娱乐,让更多的大学生纷纷参与其中,当娱乐一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青年亚文化随即走向反面,“反叛和戏谑让他们在抵制痛苦中制造快乐,在低语和喧嚷中宣泄情感。当生活被泛审美化,艺术也就不再仅仅是审美,娱乐的魅力抢占了更大的市场”。[1]总之,高校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受到了青年亚文化的挤占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青年亚文化挤占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空间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二)青年亚文化稀释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载体

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丰富的意识形态教育载体资源基础之上。意识形态教育载体资源是指被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所使用的,承载着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传递信息的形式和物质实体。青年亚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渠道和信息创造平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载体资源形成了巨大的稀释,青年亚文化对大众传媒形成冲击,并抵抗管理载体。高校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年亚文化借用新媒体对传统管理载体形成了全面包围的态势,从而极大地动摇了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主阵地作用。新媒体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极大地加强了“首因效应”在大学生心理上的效果,而青年亚文化则很好地利用了大学生极强的猎奇心和对新事物怀有巨大兴趣的特点,以丰富、新奇、颠覆的文化产品来使得大学生成为青年亚文化的实践者和忠实粉丝。除此之外,青年亚文化以隐蔽的姿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稀释者角色。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还受到来自外界商业经济文化产业的强大入侵,商业经济文化在高校文化环境中故意制造文化看点以此来迎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新媒体中的微博、微信一旦被青年亚文化有效地使用,就势必使得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大学生无形中就充当了青年亚文化的传播者。

(三)青年亚文化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青年亚文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经济活动、科学技术都会暗含一定的价值观念。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到国家凭借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向高校大学生隐蔽地推销其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比如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和韩国综艺节目等。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很强的一个群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国家意识、民族观念将难以延续,数字化大师尼葛洛庞帝预言:“就好像樟脑丸会从固态直接挥发一样,我料想在全球性的电脑国度掌握了政治领空之前,民族国家根本不需要经过一场混战,就已经消失无踪。毋庸置疑,国家的角色将会有戏剧性的转变,未来将越来越没有国家的发展空间。”[2]除此之外,青年亚文化也淡化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西方国家一方面发布信息攻势,利用现代媒介进行隐形的思想文化渗透,正如亨廷顿所说:“美国对全球电影、电视、录像业的控制甚至超过了对飞机制造业的控制。”[3]另一方面在中国大力培植网络代理人,无理性地散布谣言,充当网络暴力的帮凶。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使得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多元的意识形态,由于对信息真伪辨别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集体认同感。许多年轻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对政治信仰感到困惑和迷茫及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极端冷漠和不信任,对社会政治生活漠不关心,集体责任感缺失等。

(四)青年亚文化干扰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功能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具有功能导向的,否则教育活动就丧失了目的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诸如导向功能、开发功能、育人功能等。“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替代的功能”[4]。高校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就是要使得大学生在社会认识和批判过程中,形成思想上的前瞻性和建设性。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声音均是平等的,每一个个体都享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各种青年亚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狂欢的文化盛宴。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崇尚自由并且喜欢张扬个性,而网络恰巧给他们提供了平等表达的空间,网络虚拟的空间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真正的个人时代已经来临了……我就是我。”尼葛洛庞帝也曾指出:“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要和希望的声音。”[5]青年亚文化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批判,但是并没有能力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学生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文化过程后,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功能就会受到干扰,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倒转。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青年亚文化通过媒体的商业效应,过度地渲染社会的丑恶面,放大社会问题,释放社会负能量,从而极大地刺激大学生的情感,无处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往往会选择在新媒体载体诸如微博、微信上发表大量不成熟的、措辞激烈的言论,这样就和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导向功能背道而驰。

三、应对青年亚文化弱化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路径

青年亚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个分支,很多亚文化成了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并反哺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带来深刻影响,反思青年亚文化与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通过完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丰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载体,拓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渠道;积极回应与收编青年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用高校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青年亚文化的发展。

(一)完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合理引导青年亚文化建设

第一,运用“互联网+意识形态”,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凝聚力。“大众传播媒介表面上是一种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的工具,但实质上不发挥思想引导、政治控制等功能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是不存在的。”[6]移动互联网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遭到消解,原先依靠信息的掌控而衍生出来的话语权力,被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所破解。面对青年亚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倾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必须体现时代性,通过“互联网+意识形态”,积极吸纳“网络流行话语”,借鉴青年亚文化生活化、多样化、创造性强的特点,主动设置议题、话题,多讲能够引起青年大学生情感共鸣的话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让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第二,创新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不能仅仅依赖抽象的政治性话语,要习惯于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考虑青年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话语置于真实的人及其社会生活的背景之中,使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话语体系摆脱和超越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以大学生更易产生共鸣的活泼话语方式和生活性语言为基础作出表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奠定良好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二)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开展主流文化教育

第一,加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说,传播者要想传播致效,必须把信息输入受众的心理系统,“因为只有心理系统才是受众体内接纳信息的感应器、接收器,因此,心理系统是使传播致效过程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正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大学生群体拥有更多的渠道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移动互联网时代,执政党需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原貌,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让大学生网民坚信我们的党和政府是有能力处理和应付各种各样的国际争端的,从而引导大学生网民理性地表达爱国热情。

第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平等对话、自由发言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基本的交往方式。巴赫金认为:“生活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对话的,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7]然而,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普遍存在的“无趣”、“无用”和“无效”的现象,大学生被动单向接受,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只能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对周围的政治经济问题漠不关心。为此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走进大学生,倾听大学生心声,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营造一种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真正变成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趣”、“有用”、“有效”的教育。

(三)丰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载体,拓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新渠道

第一,提升大数据处理能力,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如何精巧的大数据分析工具,也不能代替人的理性思考,“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对于大数据,高校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承认大数据的局限。互联网是今天中国面临的“最大变量”,必须坚持按照网络生态运行的规律,借助大数据,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功能,以渗透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方式让合作学习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有机统一;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使合作精神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中。结合青年亚文化的特征,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用好管好互联网,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使网络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最大机遇。

第二,推动媒介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日新月异的信息、通信技术促成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崛起,自媒体纷纷介入,媒介深度融合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一种交融互渗的媒介生态。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介融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主流媒体在向新媒体融合拓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托多年积累造就的权威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努力提高科技研发能力,通过先进的技术平台,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等,针对不同学生推送不同类型的新闻,实现“私人定制”,满足高校学生不同层面的需求。

(四)积极回应与收编青年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根据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针,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加以教育和引导。首先,要着重进行形象化教育,将某些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案例形象化及现实中树立榜样的典型示范教育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培养高校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荣辱感,增强他们对现实行为的辨别力和选择力。其次,要注意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性,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形成综合教育网,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

最后,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年大学生对各个方面的自我心理需求更加强烈,青年亚文化其实也是青年心理的内在需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除了要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给予教育和引导以外,还要注意掌握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于处在身心发展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应采取教育和诱导相结合的方法,这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提供了依据。事实也证明,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转轨变化的今天,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过去片面强调思想育人、理论灌输,转向需求-动机-行为的良性导向,这不但可以满足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亮.论青年文化在传播中的社会导进功能[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3期。

[2][5][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第191页。

[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131页。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7][苏]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Study on the weaken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youth subculture to the ideology of the University

Hao Feng

Abstract:The mobile Internet era brings lots of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ity ideology,youth subculture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uch as weakening the discour sesyste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diluting of the carrier of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acting the safety of university ideology and interfere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Facing the youth subculture,university’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should perfect ideological discourse system,rich the carrier of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improve the identity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actively respond and incorporate youth subculture,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Keyword:youth subculture;university;ideology;weaken

作者:郝凤

联系方式:15821405103

联系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100号;邮编:201418

[1] 郝凤,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助教,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意识形态话语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