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服务情况与启示

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服务情况与启示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服务情况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市场化机制发育不全,基本上由各地政府建成了区域性的人才服务中心,但多是提供人事服务。目前北京科技服务业法人单位超过七万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0%。近年来,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更加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制度方面加快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创造适合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
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服务情况与启示_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7

(一)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服务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市场化机制发育不全,基本上由各地政府建成了区域性的人才服务中心,但多是提供人事服务。经过二十几年发展,各地情况差距较大。沿海发达地区政府与市场机制逐步在基础服务领域形成一定合力,但附加值较高的法律与知识产权、市场与技术对接等服务还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效率不高。

1.北京

2010年,北京在推出《关于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意见》基础之上,形成《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和科技部等19个中央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整合中央和北京市的创新资源,采取特事特办、跨层级联合审批模式,在项目会商、联合审批等方面建立协同工作格局,带动发展资源整合,实现了中关村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高度集成。中关村人才特区模式概括起来,最为核心的就是“三特”,即特殊体制、特殊机制和特事特办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相继出台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科技服务机构即风险投资机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科技政策等,通过加强不同类型科技服务机构的引导和管理,逐步提高北京科技服务水平。2005年底,北京市科委启动“科技中介服务专项”计划,68家科技服务机构获得了北京市科委一千多万元的首批无偿资助。从2006年开始,该专项计划每年都通过无偿资助等方式资助一批科技服务机构,一是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的引导,以技术转移、科技咨询、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行业为切入点,进一步激活科技服务资源,发现、宣传和使用典型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服务行业的服务能力,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二是通过建立网络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促进创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以建立专业服务网络和区域服务网络为主线,在专业服务和区域服务两个层面上形成组织网络化和服务专业化的科技服务群体,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围绕企业的技术创新开展服务。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以专业服务中心牵头,在几个领域通过联合社会上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以及与科技密切相关的科技咨询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形成专业技术领域的科技服务网络,为企业开展集成服务。根据各区县发展需求,在某行业企业相对集中、有较强服务需求的地区,通过适当支持和引导,引入和带动一批龙头科技服务机构,在区域范围内逐步形成专业特色明显的服务网络。这样,在专业领域和空间区域范围内逐步形成专业化的服务网络。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以专业领域服务为主要切入点的专业服务机构,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新材料发展中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等。目前北京科技服务业法人单位超过七万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0%。近年来,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更加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制度方面加快建设建立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和人才服务体系,创造适合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围绕着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规律,把握从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链条,北京科技服务业领域聚集了众多国家级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独立性研发中心、风险投资等创新资源,中关村创业大街成为全国首个以创业服务为特色定位的集聚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PE等新兴金融业态加速发展。科技服务,特别是科技政策服务对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对全国的创新辐射作用也已经充分显现出来。

2.深圳

深圳作为国家建设最早的特区,一直注重人才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2011年实施的“孔雀计划”不仅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也加强了对创新团队的引进。2016年3月,深圳市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用于培育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通过实行更具竞争力的高精尖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业发展、推进前海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措施及保障机制等,较好地营造了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政策环境和社会土壤,进一步提升了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对释放市场活力和发挥用人主体积极性方面有较大突破。包括:取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政许可,减少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在高校、卫生系统探索建立与岗位管理相衔接的职称制度,将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全面下放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在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建立高层次人才市场化认定机制,以市场化选聘作为企业选人用人主渠道;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子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在优化人才服务方面也有较大突破,提出整合构建全市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度简化优化人才服务流程,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一卡通”制度,为外籍人才来深创新创业提供停居留便利,强化人才知识产权保护,设立人才研修院,以及为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便利、完善人才医疗保障等,尽可能为人才提供便利和优质服务。

在加强科技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和发挥用人单位科技人才服务作用的同时,政府设立了统一规划的办事大厅,不断缩短机关服务项目工作日,实行“承诺制”,建立“绿色通道”和为大企业服务的“直通车”以及上门服务等措施。协调人才引进机构,形成统一、长效的人才引进服务体系;政府建立或委托专门机构实现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全方位后续服务,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工作面临的困难,在政策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予以优先解决;建立高层次人才的直接沟通渠道,使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反馈到决策层。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力度,打造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创新服务,帮助创新创业人才解决资金需求。

深圳还充分发挥与香港相邻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强与香港的人才交流合作,为培养视野开阔的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3.武汉

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科技重镇,也充分抓住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不断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2年武汉推出构筑国际性人才高地“1+9”系列人才政策,对武汉未来5~8年人才发展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完善信用贷款、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居住证、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等配套政策。武汉市创设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采取“一站式”并联办理的模式,发放“人才居住证”“优疗优诊卡”,提供子女入学“点读服务”,开通人才出入境便捷通道,从生活各个方面彰显对人才的关怀与爱护。同年,武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搭建起全面开放的校地合作、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平台,陆续推出科技创业各类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培训、资金、办公地点和服务。

2016年武汉已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数千家,从业人员上万人。这些机构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配套服务,为技术市场活动提供信息、决策咨询和评估服务。武汉已初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为核心层,以服装等行业服务机构为专业层,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湖开发区科技服务机构为支撑层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此外,武汉还建立了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吸纳社会投资并形成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在促进创新创业方面,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涌现和发展,同时,市政府通过引导性资金投入,与社会资金联合创办风险投资公司,并引导形成由风险投资机构组成的风险投资企业群,集聚各类风险资本。通过现有的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湖北科技、长江技术经济学会、中国科技网武汉运行中心等逐步形成科技信息传播网络化。

(二)国内科技人才政策服务的启示

上述三地在集聚科技人才、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科技人才服务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在科技人才政策服务方面也存在着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例如,科技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非独立法人服务机构和“官方服务”机构占大多数;从业者服务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市场真正需要的高附加值服务能力;政府对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全局规划统筹,社会整体服务有待提高等。存在的问题给上海以下几方面启示。

1.加强对科技人才服务的规划与统筹

一是政府要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加大支持力度,改进支持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二是加强对科技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建成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科技服务人才服务队伍。三是加强对科技服务机构的分类和支持,理清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工作界面和服务标准,特别加强对民营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四是不断创新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评估、技术交易过程中的收益分配,不断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加大对早期创新创业的实质性支持。

2.加强科技服务机构资源集聚

科技服务涉及人才创新创业的方方面面,只有专业机构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一般的科技服务机构普遍擅长在某个领域或某些领域提供服务,通过服务体系建设,将有利于将各类服务资源,包括政策资源进行集聚共享及分工协作,满足创新创业的多样性需求。当前,政府在科技信息共享及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需加大力度。

3.加强人才政策服务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政策服务需要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政策、懂市场、懂管理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将会极大影响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人才政策服务队伍的培养,解决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市场化的科技人才政策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服务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改变社会对科技人才政策服务评价偏低的问题。要鼓励并引导科技人才政策服务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服务的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