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传家是明清之际齐鲁家族崛起的重要因素。从齐鲁家族的崛起过程来看,耕读传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耕,是家族积累资本的过程;读,是家族成员出人头地的基础。许多家族在耕读相济的基础上逐步走出贫穷、沉寂后,在走向名门望族的过程中,耕读又成为家族成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基础:达,则可以继续通过读书培养家族成员出仕容身、光宗耀祖;穷,则可以继续通过耕读保证稳定的基础以独善其身。所以,耕读传家是齐鲁家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当然,很多家族在崛起后却往往急于摆脱耕读传家的模式,以“书香门第”、“诗书传家”等粉饰家族出身。
与明清黄河三角洲其他望族相比,例如海丰吴家的“诗书传家”、邹平袁家的“诗礼传家”,滨州杜氏家族是个例外,即使是在杜受田贵为帝师、杜氏以“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名扬天下之时,杜堮仍旧冷静地反复强调杜氏家族“故教子孙以忠以孝、以耕以读”的耕读传统,深受父亲言传身教的杜受田位登九列,并不以高官自许,而称“我本农夫识字者”。由此不难看出,耕读传家不仅是杜家成员追求的生存状态,还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黄河三角洲名门望族大多是明朝大移民时来自河北枣强,经历长途跋涉后基本是家徒四壁,在滨州站稳脚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打拼,杜氏家族亦是如此。但这个有着良好传统的家族却迅速脱颖而出,不仅保持了明清六百余年间的长盛不衰,且家族子孙无一劣迹,这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诚然,杜氏家族的崛起与其他望族具有一定的共性——耕读相济。因此,早期的杜氏家族往往是隔代耕读,一代人坚持耕读为下一代人安心读书提供物质保证。杜堮在《石南余笔》中详细解读了耕读的辩证关系,强调了耕读在家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谈到子孙的“治生”问题时,杜堮说道:“以世家旧族,不外耕读二者。去耕无以佐读故也。子弟材质,不尽能读,而读者亦不可不知耕也。且耕之事,专一而不杂,耕之人,安静而不乱,有始有卒,节次不逾。若春若秋,光阴不促,而又朝烟暮霭,观者情移,鸟语虫吟,听而神悟,与读不相妨也。材质下者,可使爱土物而心臧;材质高者,亦且服先畴而志立,世业不替,宗泽长留,莫要于此,莫切于此。此先大夫之弃功名不务,而自托于田亩,以教其家而贻于后,意盖如此。”[27]在杜堮的言语之中透露出耕读观念在家族教育中的地位和家族沿承,这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了齐鲁望族重视耕读传家的初衷。
但是,杜氏家族对于耕读传家有独到的理解和看法,这也正是铸造了一个家族兴盛不衰神话传奇的关键所在。
首先,关于“耕”,杜氏家族并不是仅仅把耕作为家族崛起的基础和家族发展的保证,更多的是家庭成员修身的功课,这在《杜氏述训》和其他文献中均有详细记载。
尽管《杜氏述训》是由杜彤光口述,杜堮记录整理,但实际上是由杜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它是杜氏文化教育思想最真实的记录,最凝练的概括,是杜氏家族教育的结晶。因为杜彤光的庭训是在继承杜氏家族一代代人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杜堮又将这些理论加以整理、发挥,并且在《石画龛论述》体现出来。《杜氏述训》第六条载:“凡幼习勤苦者多成,生处安乐者多败。劳则善,逸则淫,其理固然。丰衣足食,反为不幸,然则如之何?曰:‘常置之勤苦之地,执业而习之,立程而课之,其荒怠者,扑之勿恤也。’其庶几乎?”最早为官的杜诗极其重视家族教育,不仅修谱来传承家族教育思想,还专门设置书房让子弟攻读,对子弟的教育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是庐墓之中,风雨之夜,仍教二子读书不辍。后来又购置了滨州城西北的卧佛台,在卧佛台兴建了家塾,从此,卧佛台成为杜氏家族人才成长的摇篮。在杜诗之后,杜漺也专门在家中辟出藏书之处;杜彤光又把此处改成书房,命名为“西轩”。杜家一代代人都致力于营造杜家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书香一脉延续不绝。
海丰土地贫瘠,吴氏家族以经营农业为生,家境并不富足。但贫困的处境并没有改变吴氏家族重视教育的传统,历代族人严教子孙,苦读儒经,以求以科举入仕,光耀门楣。怀着这种对科举孜孜不倦的执著,吴氏族人世代笃学,历经艰辛,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终于跻身于簪缨世家。吴氏家族的家风重视道德修身,强调文化传承,恪守封建人伦,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传统文化望族的家族特征。
读书是杜氏家族成员每个人的责任,但“耕”亦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义务。为了避免家族成员忘本,即使读书有成就者,也必须有重视耕读合一的修身途径:“吾家自方伯公至今,仕宦七世。从上世垂训,不敢忘农家本色之事。天子犹知稼穑,何况庶人?大贤尚乐箪瓢,何况凡人?挽近无识,一人为官,一家尽习豪侈,动以简陋笑人,竟忘其出身所自。岂知,官者忽焉而来,亦或忽焉而去。所见仕宦之裔,求为农家不可得者,岂少也哉!且果能不失农家,显达尚有来时,为农家不得,复何望乎?若谓农家鄙鲁,子孙将愚,又不然也。教忠教孝,天性不移;学礼学诗,家风如旧。”总之,一句话:“教子孙励志向学为其要,其不能者则任其治生,然亦以学计也。古之人更有且耕且读,而卒成大儒者,尤士之所当慷慨兴起者也。”[28]
杜氏家族成员清晰地认识到,对于子孙的教育不能执著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否则将贻害子孙,因此,必须让子孙有冷静的头脑,明确生存是第一要务。“人之爱子而不知教子,非爱也;知教子而不以读书,亦非教也。”[29]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读书学习是为未来进入仕途奠定基础,但不可以此而丧失人之本性,执著于仕进。因此,杜氏家族又强调在读书之余,以耕为乐:“庄农之家,人皆以为苦;仕宦之家,人皆以为乐。而不知庄农之为农乐有万,非仕宦所能及者。庄农之日月常舒张,仕宦之日月常迫促,故已不及,庄农只是一条一件,仕宦便有百样千般,此又不及;庄农之事今日可以迟至来日而无伤,仕宦之事来日必须豫于今日而始无患;庄农之事只一家人为之有余,仕宦之事则将伯之助而犹不足,称此而言,劳逸之分、难易之致、冗简之殊、清浊之别,相去奚啻千里?然乡农或羡仕宦,而仕宦或鄙庄农者,则物欲所蔽、习俗所拘,失其天性而不自知也。”[30]杜堮通过解读农家之事与仕宦之事,帮助子孙后代客观面对耕读,保持人之天性,使得以后杜氏家族成员即使在位登九列之时,冷静不张扬,毫无得意忘本之意。可以看出,正是这耕读相济的修身之本为杜氏家族成为政坛常青树奠定基础。
鉴于此,在对待读书上,杜氏家族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做法。首先,要求子孙正确对待耕读关系,淡泊明志、安于贫困是读好书的前提。《杜氏述训》第十六则云:“为学,要先安贫。擎瓢蔬水,孔、颜家法也。澹泊则心性通明;醉饱则意智昏塞。此其为损、为益,已不自同况。厌贫,一心也;羡富,又一心也。汲汲营营,求去其贫而趋于富,又不止于千百亿心,是终身只在忧戚歆羡中过。日不暇学,学亦无益。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有以也夫!”在耕读相济的修身思想影响下,杜氏家族成员不会过于沉迷追求富贵,将读书学习视为常事。杜彤光在父亲在外为官期间就挑起了持家的重任,不但要亲力亲为处理好家事,还要教育弟弟和儿子们读书,让子弟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读好书,就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杜氏家族出现了“一门十二进士”“父子五翰林”的繁盛局面。大获裨益的杜堮在总结父亲的教育思想时也特别在家训中加以强调,《杜氏述训》第三十七、三十九则等中都有相关论述。
其次,杜氏家族并不是要求子孙死读书,强调根据子孙每个人的先天禀赋来确定读书目标。杜堮多次强调,子弟根据先天禀赋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适合读书仕进者可以努力求取功名,但也明确提出“学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也”的思想。对那些不适合读书之人,他认为可耕读结合,发挥其本性的同时以读书提高其素养。杜氏家族也反对子孙读死书,而是要求子孙读书要灵活变通,并且专门提出了读书之法:“旧家不替,惟仗读书。然书谁不读,读之而仍如未读者,失其法故也。读书之法,如分年计日,订立课程,前贤多言之。又如东坡所云:读历代史须数次,每次作一意求之;如礼乐兵形天文地理之类,学成则八面受敌,皆善法也。然此只言得博学之事,而未及贯通之方。学者不尽通敏,不免畏难而自阻。吾有一法,且不必求多,只要读时面面皆到,如读经一句,便将此句上下四旁、反正前后,往复寻绎,令一一透彻……”[31]并且结合祖先在教导子孙读书时根据子孙禀赋不同而因材施教,保证了家族成员各得其所的先例来阐述了父辈的高明决断之处。
不仅如此,经历了明清社会变革的杜氏家族在目睹了众多家族的崛起和衰微后,清醒地分析总结了他们盛衰的缘由,更加意识到耕读传家的意义所在——家族昌盛的不二法宝。杜堮在《石画龛论述·石南小记随笔》中记载:“新城王氏家庙联云:绍祖宗一脉真传惟忠惟孝,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读曰耕。昔赠公每举为庭诰‘此为世家仕族不易之训,守之者兴,失之者替。有志者自知之,多见者亦屡念之’。”《恩余随录》提到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后,自己因为生病,“所志惟在农圃,近得一联‘杖挑云去菜连垅,船载月来花到门’。自视以为工,谓其后有无限乐事在也”[32]。杜家深知名家旧族往往很难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为了能不断振兴家族,保住家族先人们打下的江山,为了达到让家族“振于穷困以光大其祖宗”的目的,杜堮通过侄女了解到远在滨州的诸侄侄孙等各能耕读自守、勤俭自给时,表达了对“皆赠公与太夫人数十年教训所贻也”的耕读传家传统的延续深感欣慰,强调了耕读传家对杜氏家族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他的作品中一再强调“所以谆谆于耕读而以志气为先,勤俭劬其后”[33]。
综上可以看出,与黄河三角洲其他望族在通过耕读迅速崛起之后转向“诗书传家”“诗礼传家”所不同,杜氏家族把耕读传家作为家族教育中修身、齐家、勉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理念来对待。在这种耕读相济、耕读相长的过程中,杜氏家族成员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面对现实,冷静处理生活中的起落,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最终终于获得了“齐天下”的无上荣誉,保证了家族在历史洪流中的稳定。因此,耕读传家是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的生存之道,也是杜氏家族独具特色的传家之道。
(作者:刘雪燕,本文系首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