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醒地审时度势是与时俱进的关键

清醒地审时度势是与时俱进的关键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朝末年,清兵入关,杜家积极抗击清军,滨州城破之时,杜家死难近二十口人,表现得英勇悲壮、一门英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致使城乡凋敝,经济衰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清醒地审时度势是与时俱进的关键_家族·文化·社会:明清黄河三角洲杜氏家族文化研究

除了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之外,杜氏家族成员之所以能够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被历史淘汰还与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识别环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审时度势是他们能够在仕途中保持长青的关键。

首先,做到“知己”。《杜氏述训》开篇明言“自见之谓明”,要求人有自知之明;后又说“材质有高下,赋禀有强弱”,根据自身的条件不同各尽其才,所以杜氏家族中并不是人人读书求官,兄弟之中有的为官、有的务农,“学而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不同于儒家思想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优而仕”,杜氏家族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杜氏述训》其中有许多内容是与当时大环境不协调的,但今天读来,却发现它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不少内容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不谋而合之处,这种思想造就了杜氏家族成员轻名淡利的随缘心态,正确处理“经世”“出世”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这也恰恰是清醒面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思想基础。

其次,做到“知彼”。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作为封建时期的知识分子,仅仅能够客观认识本身是远不能在仕途一帆风顺的,还要对时代环境有清醒的把握,然后审时度势,方能顺应时代潮流,立于不败之地。

滨州杜氏家族崛起于明末清初,明末的宦官当道、朝廷混乱,清兵入关惨绝人寰的杀戮以及清早期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排斥,都是知识分子迈入仕途的障碍,而恰恰就是在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杜氏家族成员成功进入朝廷,并且混得风生水起,保证家族五六百年的长盛不衰,与他们对时代这一“彼”有清醒认识不可分割。如明万历朝时,宦官魏忠贤当道,许多官员为保住个人名利不惜丧失原则,而杜诗敢于处理疑难事务,整理庄浪,严饬驿传,怒斥楚王府,不为讨好权势而改变处世原则。尤其是建立宦官魏忠贤生祠这件事情上,杜诗坚持立场罢官归家;崇祯皇帝登位后,由于不夸功不自矜,杜诗受到性格多疑的崇祯皇帝的欣赏,被重新起用,最终能够在两朝颇有建树、全身而退。

明朝末年,清兵入关,杜家积极抗击清军,滨州城破之时,杜家死难近二十口人,表现得英勇悲壮、一门英烈。同样道理,就在清朝开科的第二年,与清朝有着国仇家恨的杜家人参加科举,入朝为官。杜漺是杜家进入清朝第一个为官的,是因为他清醒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洪流,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明末清初,前后延续四百余年,为明清交替之际。其间,政局动荡,战乱频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致使城乡凋敝,经济衰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清廷入关之后,为了扭转“赋税不充”,财政拮据的颓局,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措施:鼓励垦荒,蠲免钱粮,调整赋税制度……致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政治上,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争取汉族官宦士民的支持,有利于皇权独揽,朝廷组建了赞理机务,表率百僚的最高行政机构:初为“南书房”,后为“内阁”。选招满汉文人(大学士)入阁办事。内阁之下设六部,各部尚书、左右侍郎俱为满汉各半组成。以下各级官吏也吸收有才学的汉人充任。为了笼络士人,清政府除了继续对知识分子实行严酷的思想控制,大行文字狱之外,其主要手段仍是提倡程朱理学,尊孔读经,开科取士。这便为杜漺提供了通过科举渠道进入仕途的有利机遇。加之明亡之后,不少朱明遗少,受到民族、信仰、家庭背景、传统礼教等不同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或不屑,或不愿,或不敢出仕清廷为官,不参与清初实行的科举,更提高了杜漺科举及第的概率。于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便成了杜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有利因素,为杜氏家族后人在新的朝代累世为官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