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努力建设新农村

努力建设新农村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二、怎样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就是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低效益的产业去掉,建立适合建设“村中城”建设的规划和发展的新路子,用一条标准的城市道路把“村”和城连接起来,实现“村”与城共享。
努力建设新农村_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工作研究

湖南省宁远县国土资源局 周德胜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化,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国民待遇上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一、城乡一体化简要概述

城乡一体化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具体要做到四个实现一个兼顾:实现城乡政治管理体制的协调统一,实现城乡经济的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实现城乡人口的均衡分配,实现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同时兼顾城乡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它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对发展大城市战略已经作出调整,并对大中城市的拓展空间和范围给予界定,由原来发展城市群来接受农村人口的途径,改为面向发展中小城镇来吸纳农村人口发展城镇化的新途径,它标志着今后农村人口的主要路径是“就地解决”而不是搞扩大城市规模来接纳农村人口实现农转非。

二、怎样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就是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旧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低效益的产业去掉,建立适合建设“村中城”建设的规划和发展的新路子,用一条标准的城市道路把“村”和城连接起来,实现“村”与城共享。

1.化什么

化掉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化掉农民固守农业生产的单一就业途径,化掉城乡之间在收入和消费上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2.存什么

(1)通过农业产业化,创办工商企业,发展非农产业,把农村工业化,城乡化同农村经济变革融合在一起,使农村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高,自身的积累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在改造小农生产和自然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使工业化、城乡化同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融合在一起,从根本上逐渐消除介限。

(2)使一部分农民在依托农村而较小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迈进,逐步经历由“离土不离乡”向部分“离土离乡”和“完全离土离乡”过渡,使传统的城乡矛盾在国家控制下逐步得到化解,避免大批失地、无业、无资农民盲目涌向城市。

(3)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用“城”的理念来规划和定位“村”的建设,走出用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念设计“新农村”的规划误区,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

(4)建设城乡合作互助关系,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艺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有的离城市一公里外的农村,同远在千里之外的农村没有多大差别,都在从事传统的小农经济,企业还叫“乡镇企业”,但事实上已成为不住在城市的“城里人”。

3.建设模式

一是以城代乡模式,二是城乡统筹规划模式,三是工农协作,城乡结合模式,四是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4.怎样建

(1)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方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变工人,让“农民”变老板,让“农民”变商人,让“农民”变市民,逐步改变“农民”的身份。

(2)打造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既是改造传统农业,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繁荣农村、减少农民,形成城乡互动的有力支撑,没有支柱产业的新农村,就等于一盘盆景,昙花一现。

(3)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树立全域规划,全面规划理念,实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融合,相互配套、全面对接。

(4)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把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工程、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高标准设计、施工,真正达到城市建设的标准。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劳动力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全面实施。

(5)推动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把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方法、信息等重要生产要素更多流向农村,支持农村产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实现上面的一切,住在农村的“农民”与住在城里的“市民”的生活自然就没有差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