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
(一)我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1.推广历史悠久
千百年来,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命脉, 也是历代政权建立的基础,因此,从我国历史上看, 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视,重视对新农业技术(如农业工具、 作物品种等)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历史上战争不断,国家的经济实力几乎决定了国家的命运,为提高国家和社会的财富, 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统治阶级都会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努力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 借此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丰富社会财富, 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 《易·系辞》 中就有: “神农氏作, 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 耒耜之利, 以教天下” 的记载, 介绍的就是农业工具的推广活动。 “以教天下” 体现了推广的力度和广度。 神农氏作为当时社会上层人物,亲自革新农业工具并加以推广, 可见社会对农业推广非常重视。姬弃是周朝的始祖, 黄帝后代,善农耕、懂技术,亲自将耕种技术和方法告诉百姓, 百姓获得了好收成,这对周民族的兴旺起了很大作用。 后从周朝的发展来看, 其重视农业就兴旺, 不重视农业就衰败。 发展至今, 周朝发展和兴旺的地方创立了西北农学院,不能不说其中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汉武帝时期都尉赵过推广代田法, 结果达到了 “用力少而得谷多, 民皆称便” 的效果; 宋太宗时期, 守边将军何承矩在边防引种南方水稻获成功; 另外, 宋太宗、 宋真宗和宋仁宗3位皇帝都亲自抓农业推广工作。其中,宋真宗推广的 “占城稻” 在社会上影响深远, 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亲自推广农业, 其为推广一种拔秧的农器 ——秧马,奋斗了近10年之久,其在流放期间也一直推广该农器具,使得该农器具得到了广泛推广,大大减轻了农民拔秧的劳动强度。[1]
明清时期,农业推广活动仍然非常受重视, 许多家庭的几代人连续从事推广活动。 明末清初时期, 陈振龙先在福建等南方地区, 后在河南等北方地区积极推广甘薯生产, 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物质生活, 甘薯甚至被人们称为 “金薯” [2]。 康熙皇帝亲自推广 “御稻” 也被历史传为美谈,“御稻”系康熙本人培育而成,在华东地区推广试种,得到了很好的种植效果。 乾隆时期, 贵州遵义知府在遵义推广柞蚕, 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该知府也被人们称为 “蚕神”。农业推广活动可以说贯穿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史, 上至官员下至百姓, 都对农业推广有着迫切的需求, 都对农业推广有着很高的积极性, 都积极发展新技术、 培育和推广新品种, 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推广内容多样
古代农业推广内容丰富多样, 涉及有关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 如农具、 品种、栽培方法、 耕作方法、 收割方法及加工方法等。 从粮食品种到蔬菜, 到耕作工具, 到粮食加工工具, 无不成为古代农业推广的实质内容。
(1)农具的推广。农具的推广在农业推广活动中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犁具的推广就是我国古代农具推广最成功的范例。随着秦统一天下, 犁具从中原转入关中地区, 至汉代, 犁具已经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犁具的推广为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从官员到农民都非常看重农具的改进和推广, 如西汉赵过在关中推广三脚楼; 北宋宋太祖和宋真宗在耕牛缺乏的地方推广踏犁; 苏东坡在南方推广秧马等。 新创制的农具种类虽然不多, 但每一种农具形制上、 性能上常有改进,改进的农具必然很快被推广。
(2)新品种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每一种粮食品种的确定和广泛推广使用, 都是我国农业史上的大事。 稻、 麦、 棉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作物之一, 其能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品种, 可以说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管子·轻重篇》记载: “神农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 九州之人乃知谷食。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神农种植谷物, 并加以推广,奠定了稻谷作为我国农业主要作物的基础[3]。 我国人民自古就注意到了作物的品种差异, 并对优良品种进行了有力的引种推广。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就命令江淮、两浙地区的广大农民种植从福建调运来的收益好的品种“占城稻”; 宋代守边将军何承矩就成功从南方引进水稻到北方种植;清光绪年间, 县令刘渠川从江淮引种桑苗至湖北江陵,至今该地仍有桑树种植产业。
根据经验, 我国古代农民在日常生产中早已开始了良种选育, 虽然良种选育全凭经验, 但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使一些优良品种能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快速传播。 而且农民这种自发的良种选育行为, 无论是在时间和地域上都发展很快, 南宋后期又从华南地区引种到长江流域,后向北方地区不断推广。 甚至还从海外引进了棉花、 甘薯、玉米和烟草等。 这些品种经过广泛引种推广后, 成为我国主要的作物品种[4],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
(3)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 同时,许多先进的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也随着作物的引种推广得到广泛应用。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我国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因地制宜, 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耕作工具、 耕作方法, 如犁具和牛耕方法等。 汉武帝时期大力推广的代田法已具有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水准, 代田法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以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 其要求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 代田法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轮作[5]。 并且注意到了不同环境下作物的栽培技术不同,能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作物的栽培技术。
3.推广形式多样
农民自发的农业推广。 在原始的农业生产阶段, 农业推广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成为人们推广农业技术的最原始的动力。 自发式的农业推广活动是古代农业推广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主要通过原始的 “口传身授” 和现场指导来完成农业推广。 当一个农户发现别人采用的品种、 工具或方法优于自己时,生产利益驱使其从别人处学习使用有关农业技术, 如此, 优良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传播。 这种自发式的传播, 主动性强、 传播效果好、 传播速度快。 在古代农业科技不发达, 信息流通不畅, 政府组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这种自发式的农业推广活动是古代农业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 不过该种农业推广活动, 由于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的实际交流才能得到发展, 而古代交通落后, 人们远距离活动少, 活动范围有限, 这些社会条件严重削弱了农业推广的力度,推广进度较慢。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 ——劝农活动[6]。纵观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政府对农业推广活动也非常重视, 这就产生了农业推广的另一个重要形式 ——劝农活动。 劝农活动是政府主导进行的农业推广活动。所谓劝农,就是规劝农民要重视农业生产活动,在农耕时给农民以鼓励和帮助, 或向农民推广一些好的农业技术或作物品种。 劝农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由于是政府主导的行为, 其主导力量有时可能是帝皇, 其影响和推广效果往往较好。 而且其推广的技术和品种往往较成熟,易较快产生社会经济效果。
政府从事劝农活动, 往往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 统治阶级为了稳固社会统治, 富国强兵, 都希望作为社会主要经济支柱的农业得到较好发展。只有国家富强了,社会财富丰富了,国家才能征用人力和物力去发展武力, 保卫国家或对外侵略。虽然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封建统治, 但实际上起了农业推广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7]
(二)我国近代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建立了各级科技体系, 从此我国农业推广工作真正受到政府重视, 形成农村科技推广体系。 在1952年,农业部制定了1953年《农业技术推广方案》。1955年颁布了《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工作的指示》。 使我国地方农业推广机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有了保证。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农业推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性转变时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农业推广体系,已全部建立起来。
1993年7月2日, 经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通过, 正式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法》,标志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 农业推广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业连续快速发展。 农业总产值1979年~1998年年平均增长5%, 而1953年~1978年平均增长2.1%, 显著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五年。 在此期间农村科技推广围绕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特点,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 和 “可持续发展” 战略, 紧密围绕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 大力调动农民、 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逐步形成了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体系。
在农业推广方式上, 从单纯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推广逐步向技术服务与农村教育结合的方式过渡, 切实解决了部分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和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力量薄弱的问题。 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同时, 大力发展农民、 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 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 充分调动科技机构、大中专院校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专业人员、 农民、 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推广队伍; 加大了政府对公益性、 共性关键技术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 同时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开发类技术, 鼓励企业、 农民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使推广行为社会化; 发挥科研院校、 企业、 协会等方面的作用, 以农业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 从事科技推广工作。 在强化政府行为基础上, 发挥科研、 教学部门作用, 并鼓励技术市场发展和科技企业等积极参与,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科技推广体系。 同时, 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农村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促进了重点农业技术领域的成果转化和辐射带动。 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发展,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科技推广管理体系,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农村科技进步显著,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科学技术与新农村建设
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是实现科技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培养新型农民, 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提高其生活质量, 这都离不开科技在农村的应用。 另一方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目标要求也为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深刻体会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准确把握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趋势, 把科技的先进性充实到农业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制定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并切实有效的农业科技发展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动力保障。
(一)科学技术在农村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内容和根本目的就是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 我们要进行新农村建设, 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 生产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村和农民生活宽裕的物质保障, 也是农村文明、 村容整洁的基础支撑。 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 发展生产的主要任务体现在保障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上, 有效扩展农业产业领域, 增加农民收入渠道, 进而达到生活宽裕。 推动农业生产的关键, 在于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程度。
1.科技进步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
我国的农业发展, 已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传统型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 其特点是投入大、 产出少,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现代型农业的发展摆脱了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 改变了原有的农业增长方式, 呈现出一种优质、 高效、 生态的农业生产增长方式。 通过这种发展模式, 农民的收入得到持续增长, 大大发展了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
农业科技和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2038.7亿斤, 比2012年增加247.1亿斤, 增长2.1%。 [8]粮食生产出现重大转机既有政策、 市场、 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更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杂交水稻、 杂交玉米、矮败小麦、 转基因抗虫棉、 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培育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6000多个, 粮、 棉、 油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6次,每次更换都增产10%以上。
2.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农民增收, 这也是我国进行科技兴农的核心目的。
目前, 我国不仅是城乡之间经济收入存在差距, 在农民群众内部也存在严重的经济分层现象。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是党和各级政府面临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 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当前, 要解决农村收入增长缓慢的状况, 关键还是要依靠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增收能力, 使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 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出卖农产品; 二是外出打工出卖劳动力。 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也应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 即: 一方面依靠先进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 做大特色产品, 做强特色产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是要把农民单纯依靠出卖劳动力转变为依靠劳动技能。
3.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温饱问题已经基本上得以解决,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基本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这些都与粮食生产发展有关, 可能会使粮食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资源日益短缺的刚性约束下, 我们必须在农业科技发展上有所突破, 进而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林毅夫说过: “从保障国家粮食目标出发, 需要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科技水平, 提高单产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提高粮食单产的途径在农业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依赖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科学技术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通常来说,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它不但在促进农村经济以及文化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 对于新农村主体农民来说, 科学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力可以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 思维方式。因此, 科学技术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当人们的思想观念受科学技术影响的时候,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会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并对之产生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包含人们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伦理价值的取向, 它可以借助社会主体 ——人来改变外部世界, 同时人们自身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包含人们的精神领域以及社会的意识和文化发展性质、内容及趋势。
事实上, 每进行一次技术革命, 社会生产力都会得到一定的解放, 人们的宗教信仰、 价值取向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要大力宣传科学的精神, 多举行一些科普活动,促使广大农民养成相信科学,在科学文化的熏陶下,改造愚昧、迷信的思想,学会用科学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最终把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文化生活建立在科学文明的基础上。
(三)科学技术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求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使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自然环境能够和谐发展。
可是, 现在我国的农业发展是一种 “粗放式” 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这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过度浪费的粗放式增长, 虽然实现了单向的经济的数量增长, 但是在增长的同时, 也造成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和枯竭。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当前,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消耗式发展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只顾发展经济, 忽视了环境问题。 现在经济虽然发展上去了,但是, 在发展过程中被污染的环境, 没有随之得到治理。最近几年,我们尝到了环境对我们惩罚的恶果,我们为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国被称之为“世界工厂”, 在这个 “世界工厂” 的发展过程中, 兴办起来的众多企业所释放的废物、废气也在污染着我们的环境。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 要提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在发展的过程中使能源得到节约、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 使我国的乡村经济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象。
科技支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科学决策层面上, 要全面把握和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建设; 二是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具体问题的理论和技术。
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支撑体系的具体问题的任务是由自然科技来支撑的。 现在, 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技术来研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新型环保肥料开发及新型安全饲料和农药的研制。 以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导向, 发展新型生态化种养殖模式; 利用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废弃物, 开发农村沼气工程建设; 另外,在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保证周围物种的多样性, 保证以持续地方式使用资源,做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科学技术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来看, 不论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和谐,还是农民群众的人际关系的和谐, 都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环境。 所以, 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村政治文明建设需要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塑造良好的法治人文环境。在这一过程中,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发展都将有力地推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都已经渗透到政治的决策、运行、反馈等各个环节。科学技术的运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农村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调整。 实践证明, 合理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存在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使其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因此, 推动科技进步、 创新,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调整, 推动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1]周肇基、 江惠生、倪根金等: 《古今农业论丛》,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2]郭开源: 《中国古代农业推广人物志》,载《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3]唐启宇: 《中国农史稿》,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89页。
[4]章楷: 《我国古今农业推广事业述略》,载《中国农史》1991年第1期。
[5]王慧军: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132页。
[6]王慧军: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57页。
[7]刘少群、吴贤奇、丛艳国: 《我国古代农业推广及对现代的启示》,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7期。
[8]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3/1129/c1004-2369870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