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苏农业的发展变迁

江苏农业的发展变迁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苏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因其不断改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孕育出灿烂的农耕文明。推动了“火耕水耨”的江苏农业的发展演变。江苏的乡村农业地区成为这些新兴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基于国家将工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思考,江苏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对停滞,农业通过土地改革、合作化加上引入机械、水利和电灌、化肥等方法,以及农林渔业的多业兼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人地的矛盾并未终止。
江苏农业的发展变迁_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

江苏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因其不断改善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孕育出灿烂的农耕文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宁镇山脉、宜溧山脉及徐淮平原等地就已经出现了原始聚落,先民以采集、渔猎为生。新石器时代,分布于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先民仍以采集、渔猎为生,但种植农业不断发展,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已初现早期国家文明的曙光。自泰伯奔吴起,江苏历史演进进入了受中原文化影响日益加深的新时期。

从泰伯奔吴到伍子胥、孙武襄助吴国,再到晋室南迁,历史上多次的北人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推动了“火耕水耨”的江苏农业的发展演变。隋、唐以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移向南方,人口的不断增加促进江苏农业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以“耕、耙、耖”为核心的耕作技术体系逐步形成(图1-9)。

图1-9 古代农具示意图

自唐代开始,江苏地区的农书著作数量明显超过中国北方,唐代吴地诗人陆龟蒙撰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农具专著《耒耜经》,这也是第一篇谈论江南水田农业生产的专文。据《耒耜经》记载,由北方长辕犁改进而来的江东曲辕犁为铁木结构,由犁铧、犁壁、犁底、压、策额、犁箭、犁辕、犁评、犁建、犁梢、犁等11个零部件组成。犁铧用以起土;犁壁用于翻土;犁底和压用以固定犁头;策额保护犁壁;犁箭和犁评用以调节耕地深浅;犁梢控制宽窄;犁辕短而弯曲;犁可以转动。整个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等特点,尤其适合水田耕作,被广泛使用于江东一带。除江东犁以外,该书还记载了爬、和碌碡等三种江南水田耕作农具。书中写道:“耕而后有爬,渠疏之义也,散垡去芟者焉。爬而后有焉,有碌碡焉。”(11)陆龟蒙还根据自己对“象耕鸟耘”传说的理解,对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提出了“深耕疾耘”的原则。

吴地的传统农业,主要是稻作、蚕桑(元代以后增加了棉花)和渔业。关于稻作《耒耜经》记有“川中水木幽,高下兼良田”;关于桑基鱼塘,《耒耜经》记有“沟塍堕微溜,桑柘含疏烟。处处依蚕箔,家家下渔筌”(12)的记载。此外,吴地渔业则一直有“饭稻羹鱼”的说法。早在六千年前,太湖一带的居民就从徒手抓鱼演进到用网罟捕鱼,两千六百年前已经开始人工养鱼,《吴地记》中就记载有离阖闾城(今苏州城)胥门十五里处有供越王养鱼的鱼城。中国历史上两部著名的养鱼经都诞生在太湖地区,第一部是范蠡所著的《养鱼经》。《养鱼经》原书今已不存,但主要内容被北齐农学家贾思勰编入《齐民要术》之中。

在王毓瑚先生的《中国农学书录》中(13),有许多江苏地区的农学书目,比如,宋代释赞宁的《笋谱》,明代潘之恒的《广菌谱》,徐光启的《吉贝疏》,褚华的《木棉谱》《水蜜桃谱》,王逢辰的《李谱》等(14)。明代,太湖地区吴县人黄省曾(1490—1540)的《农圃四书》,包括《稻品》《蚕经》《种鱼经》《艺菊谱》等。其中,《稻品》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水稻品种专志。《蚕经》是以指导吴地种桑养蚕为目的的蚕业专书,内容包括种桑、选种、蚕房、养蚕器具等。《种鱼经》分三部分,“鱼之种”讲鱼种繁殖的方法;“鱼之法”讲养鱼的技巧方法;“鱼之品”讲江海河湖之中的十九种鱼类,包括太湖银鱼、鲈鱼,以及鲥鱼和刀鱼等。此外,黄省曾还撰有《芋经》《兽经》等。《芋经》体例仿效陆羽《茶经》,讲述种植芋头的方法技巧以及食用芋头的忌讳,历代与芋头有关的历史故事也纳入其中。

江苏的农业凭借着宋元以后的水利成就和精耕细作,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高产的农业区,成为“天下粮仓”。然而,这种依靠不断投入人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的生产方式,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就出现了变化,随着可耕地上养育的人口不断增加,已出现粮食产量的增加不足以抵消人口增加消耗的现象。销往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粮食产地在环太湖流域的基础上增加了湖南、江西的长江中游地区,逐渐地“苏湖熟天下足”为“湖广熟天下足”所代替。后来,长江下游的部分粮食产地改为种植棉麻等经济作物,以通过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增加收入购进粮食来缓解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清代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带来的西方工业化廉价制品的倾销,江南的手工制品因缺乏竞争力渐趋萎缩,人地矛盾更加尖锐。大量农民无法在已有的有限土地上维持生计,开始向城市流动,那些受了西方文明刺激的士绅、官僚阶层中的有识之士也恰于此时“师夷之技以制夷”,开始了国人兴办工厂生产各类工业品的历程,他们和外国商人都通过雇佣进程农民而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在产生尖锐阶级矛盾的同时,推动了沿海、沿江及环太湖流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江苏的乡村农业地区成为这些新兴工业的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这种进程,一系列新措施开启了另一种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基于国家将工业由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思考,江苏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对停滞,农业通过土地改革、合作化加上引入机械、水利和电灌、化肥等方法,以及农林渔业的多业兼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人地的矛盾并未终止。早在1958年无锡的农民就创办了春雷船厂,生产水乡需要的水泥船,以工业的收入减轻土地的负担和改善农业的作业条件,也开创了中国社办企业的滥觞。至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江苏乡镇企业为克服人地矛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迎接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

(1) 曹氏曰:有山之农,有泽之农,有平地之农。(宋代王與之撰《周礼订义》卷二十八)

(2) 《江苏考古五十年》,98-103页。

(3) “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似雷。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南场尸漂北场路,一半先随落潮去。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雨飒飒鬼号呼。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征课促残生。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吴嘉纪诗笺校·海潮叹》)

(4) 竺可桢,《中国历代各省水灾分布表》,见《东方杂志》第22卷第3号。

(5) 《钦定康济录》,卷四下之一引《农桑诀》,四库版。

(6) 《钦定康济录》,卷四下之一引《农桑诀》,四库版。

(7) 《钦定康济录》,卷四下之一引《农桑诀》,四库版。

(8) 《钦定康济录》,卷四下之一引《劝农书》,四库版。

(9) 《三吴水考》,卷十《参政凌云翼水利奏》,四库版。

(10) (明)杨士奇等撰《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十《水利》。

(11) 《笠泽丛书》卷三,四库本。唐陆龟蒙《甫里集》十九作“爬”。元王世祯《王氏农书》卷十二,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卷二十一作“耙”。

(12) 《崦里》,见《甫里集》卷二,四库本。

(13) 王毓瑚,中华书局,2006年。

(14) 这段文字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编著的《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以及高燮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第1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