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落历史
“马多依”系壮语,从语言学的角度释义,“马”(谐音)是“酸”的意思,“多依”是一类酸果子的统称,故“马多依”为酸果子多的地方之意。[13]马多依下寨村民对于“马多依”一词存有另一个解释,认为是马帮躲雨的意思。据说从前村里有一条路是马帮的商道,马帮运烟土经过,在此躲雨,故得此地名。
马多依下寨的壮族自称“布雅衣”,他称沙人、沙族,40多户人家中,多姓王、李、陶,姓尹的只有一支,是入赘来到寨子里的。据村民回忆,他们的祖先是广西人,于清末民国年间迁徙到此地。
村里流传着一个讲述祖先迁徙历史的传说:“我们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从广西过来的。我们马多依上寨、下寨的人迁徙时掉队了。前方带路的人砍了香蕉树作为引路的标识。后来到达的人看到香蕉长出的芯子太长了,以为前面的队伍走得太久、太远了,是怎么追也追不上的,就在马多依上寨停下来,留在这里生活了。其实他们太傻了,香蕉树只要砍了两分钟就可以长出很长的。我们来以前,马多依上寨、下寨是没有人生活的。最初只有上寨,没有下寨。因为壮族占水头,水源头在上寨,所以我们就住在那里。现在可以引水,就不用住在水源头了。我们原来全部都是上寨的人,下寨这个地方,过去只有老地棚[14]。下寨的人是1958年后陆续从上寨搬迁过来的,刚搬来的时候,只有6户人家。现在上寨只有2户是本地人,上门[15]的姑爷太多了。整个南溪镇历史上是没有人居住的,很多人是后来才迁过来的,现在的人太多了。” [16]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民对于马多依下寨地名的由来和当地入口迁徙历史的认知,是他们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回答,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村落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集体记忆。当下,各地都努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展,“梦里老家”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心中的牵挂。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文明,如何使人们记得住乡愁,已经成为政府、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马多依上寨和下寨这两个自然村,村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他们的村落较好地反映了壮族传统村落的完整风貌,并且以独特的历史渊源、宗族传衍、民族文化、乡规民约、生产方式等,承载着当地壮族的集体乡愁。
在行政沿革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多依下寨属于河口县城关公社管辖。1955年,河口县办起初级合作社,随后又办起高级合作社。1958年,河口成立红河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所有的沙族村寨,除马多依上寨、马多依下寨、三十七生产队,全部并入红河人民公社[17]。马多依上寨、马多依下寨、三十七生产队仍然办高级社。在人民公社时期,由于马多依大队的稻田是河口县的示范田,县里派工作组长期驻村指导工作。1966年越南农业部门领导还曾到村中参观学习。[18]20世纪80年代,政府曾经要将马多依下寨划归入国营南溪农场管辖,但由于村民不同意,没有划归成功。1988年南溪镇成立,马多依下寨归入南溪镇管辖。
二、村落布局
马多依下寨属于山区地形,整个村寨处在一条山间的峡谷之中。村口有两个工厂,分别是1984年建盖的河口磷酸盐厂和2006年建盖的红河牌水泥厂。村民充分利用山地和田地在山上种植着香蕉、橡胶和肉桂,在山间狭长而平坦的坝子里建起果蔬大棚。过去,马多依下寨村民居住比较分散,多住在马多依河旁的大块平地上。后来因为马多依河经常发洪水淹到房屋,村民就陆续搬迁到山坡脚下并形成了聚居。
对于马多依下寨的地理位置,村民们满怀自豪,认为老祖宗为后代选择的地址很好。“老人说,马多依上寨、下寨的地理位置好,所以大盗贼和抢劫的土匪不敢进来。民国时,河口的土匪很多,村民配枪一方面是防范土匪,另外一方面是打猎,武器都是很先进的。我们这里的山形像个口袋,进得来,出不去。山间的路也很窄,而且只有一条路,所以土匪根本不敢来。其他的地方在过去都是被抢过的,什么地方宽一点的,东西全部被抢光,连媳妇好看一点的都要被抢走去做压寨夫人,但是马多依上寨、下寨没有被抢劫的事,因为我们的位置好啊。” [19]
安居才能乐业,马多依下寨村民对于祖先在村落选址上正确性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马多依上寨和下寨背靠群山、面临马多依河、占据着一条山间峡谷及其间狭长而平坦的坝子的地理特征也契合了壮族村落选址的一些共性。壮学专家李富强教授认为:壮族在村落选址时,往往把村落建立在背靠青山、面朝水、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山间谷地上。在壮族古朴的风水理论中,风即气、空气、气流或生气,气象征着万物活力与生机;水即流水、泉水、水源,水乃生命之源,没有水,大地万物就会枯竭而死,有水就有生命与绿洲。背山面水的选址或居住模式,是人们渴望把自身和谐地统一于大自然之中而采取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手段。壮族及其先民多选择在依山傍水近田的缓坡或台地上营建房屋,这些地点临近水源和田地,既有利于生活也方便下田劳动,既近田又不受水淹亦不占耕地;同时因地势高且地质结构厚实,故而地面多较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加之村落多背靠山岭,既能使人们有一种依托感和安全感,又能避挡村落后面的来风,适合人们居住。这是壮族及其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观察与经验积累,不断加深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的结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和环境工程学的因素,体现着壮族居住文化的成就。[20]马多依下寨的村民正是用自身的实践在践行壮族祖先关于村落选址和居家风水的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
图1-11 马多依下寨2009年的村落图(南溪村委会提供)
图1-12 潺潺流过村落的马多依河(毛登科摄 2011年2月7日)
2008年,马多依下寨村民在河口县农业局的指导下试种大棚果蔬,并于2009年4月获得第一批大棚西瓜的丰收,实现亩产值15000余元。2010年,河口边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落户马多依下寨并获得省、州、县级立项,详细的规划方案和有力的配套支持让马多依下寨村民欢欣鼓舞,他们大声感叹道:“我们马多依下寨的这个大坝子,又平又宽,我们这里确实是一块宝地啊!”
【注释】
[1]数据来源:河口县人民政府,2011年1月。
[2]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3]李增耀:《红河地名溯源》,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350,356页。
[4]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5]云南热区是该省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简称,指云南省境内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元江、金沙江、南盘江六大流域内,具有北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地区。
[6]《河口瑶族自治县概况:人口·民族》,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hh.gov.cn/info/1022/26562.htm,2010年11月12日。
[7]数据来源:南溪镇党政办,2011年1月。
[8]河口瑶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办公室编:《河口风物志》(内部发行),个旧市印刷厂印刷,红文新内资字〔2000〕第71号,第6页。
[9]朱惠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52页。
[10]数据来源:南溪镇党政办,2011年1月。
[11]朱惠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52页。
[12]数据来源:南溪镇党政办和南溪村委员会,2011年1月。
[13]“马多依”一词的释义由云南大学方铁教授做出,在此深表感谢。
[14]地棚是农民在自己土地上临时搭建的一种竹编或木板搭成的棚子,功能是为在地里劳动的人们提供休息场所,挡热避雨,离家较远者还可以在地棚里解决中餐,或者晚上就在地棚里住宿。
[15]“上门”又称“入赘”,上门女婿即赘婿,中国婚姻形式的一种,即女子不出嫁,而招男子入女家为婿。
[16]根据2011年2月11日与马多依下寨村民王泽民的访谈记录整理。
[17]1958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乡建制。人民公社分三级:公社、大队(生产大队)、小队(生产队)。1978年后逐渐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人民公社改为现在的乡;大队改为现在的村;小队改为现在的组。1984年底,全国农村完成了由社到乡的转变。1958年,河口县开始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马多依上寨、下寨被编为一个大队,即河口县城关公社马多依大队,至1984年取消大队编制,分设马多依上寨村民小组、马多依下寨村民小组。
[18]河口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口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93页。
[19]根据2011年2月4日对马多依下寨村民黄保山的访谈记录整理。
[20]李富强:《村落的视角:壮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330-33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