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突发事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人员聚集几率的增加,公共设施的开放,这些趋向都导致危险源的增加。一旦事故发生,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引起事故灾害规模扩大,造成灾难性后果。
早期的应急系统是各国政府的城市报警求助系统,如英国的999、美国的911、欧共体的112等,随后各类专门应急系统,如地震应急系统、核应急系统等也相继建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组建了国家层面的专门应急机制——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日本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
“9·11”以后,美国大力加强应急资源整合、应急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使应急平台具备资源共享、综合智能分析、统一规范的协调管理以及信息畅通的技术能力,为综合预测预警、形势通告、协调指挥等提供强大支撑。在英国,建立集成应急管理平台(IEM),增强应急机构间的协调与协作能力,通过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风险,使其拥有并维持世界一流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德国,先后建立危机预防信息系统(de NIS和de NISⅡ),为联邦和地方政府决策者的信息沟通、事件响应提供信息网络支持,更好地为突发事件的援救提供服务。在日本,灾害信息系统包括早期评价系统和应急对策支持系统,为政府快速、准确制定决策提供依据,为相关机构提供共享信息平台,其信息获取和传输覆盖了从首相官邸、到内阁府、到都道府县的行政机关和消防本部、到基层的村庄。
5.1.1 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概念和定位
印度洋地震海啸之所以损失惨重,关键在于缺乏完善的监测监控和预测预警系统。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进行分析预测,在早期进行预警发布,则可极大地减少伤亡和损失。之后发生的伦敦邦斯菲尔德油库大爆炸事件,其应急处置就比较成功,原因在于事件发生后,应急系统立即对可能引起的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了风险评估,给出了系统、详细的预防应对方案,包括爆炸现场戒严范围,居民有序疏散,消防力量分配调度,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和监测,以及分析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并进行监测,分析经济损失并开展调查等。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到,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具备了健全的“眼”、“脑”、“手”。头脑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监测监控和信息接报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眼睛,应急指挥和应急处置措施是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手脚。要使“眼”看得见和“手”摸得着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强大的“头脑”尤为关键。
通常提到的“应急平台”、“应急联动系统”、“应急指挥平台”和“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等,都从不同侧面对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进行了描述。四个不同的概念反映了我们对应急管理信息化范围和深度等认识的变化,一个完备而健全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1)不仅仅是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只能提供“过去”和“现时”的状态数据,应急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提供“未来”灾害发展趋势、预期后果、干预措施、应急决策、预期救援结果评估,以及全方位监测监控,具有发现潜在威胁的预警功能。
(2)不仅仅是指挥平台: 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是为应急管理服务的,包括“平时”以及“战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动态生成优化的事故处置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交互式实战指南,为应急管理提供便捷的工具,为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手段。
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可为政府领导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有力工具,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能够解决下列问题:
(1)准确及时地获得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现场信息,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确保有关地区和部门的通信联络畅通。满足图像传输、视频会议和指挥调度功能需要;
(3)提高现有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使用效率,方便预案检索、快速启动和应用;
(4)掌握重大危险源、关键基础设施以及重点防护目标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信息。动态监测、分析风险隐患,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测预警;
(5)对预测预警、数字预案、辅助决策和GIS进行融合,将事件发展趋势、影响区域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相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和综合研判;
(6)协调指挥应急救援,提供对专业队伍、储备物资、救援装备和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进行应急功效评价。
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 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5.1.2 国外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大力加强跨领域、跨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的研发和一体化应急平台的架构,普遍重视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关键环节所需的关键技术。
5.1.2.1 美国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1. 先进的应急平台体系
美国的应急平台体系由联邦、州、市级应急平台以及相应的移动应急平台组成,建设和使用机构是各级政府应急机构的应急运行中心(EOC)。美国应急平台体系的一个重要技术特点是依靠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具备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估等功能,以实现公共安全应急的一体化、实时化、精确化与快速反应。
(1)联邦政府应急平台。联邦层面的应急平台由国土安全运行中心(HSOC,Homeland 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建设和使用。国土安全运行中心是国家级应急枢纽(源和汇),主要负责国内突发事件协调、处理和形势通告等工作,是一个集执法、情报收集、智能分析、紧急应对和私人机构汇报于一体的常设全天候跨部门组织,其组织体系由跨部门专业力量构成,可以调度广泛的资源。国土安全运行中心与各级应急运行中心协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主要依靠其值班场所内综合集成的高科技应急平台,行使日常综合预测预警、形势通告、紧急处置等职能,保障统一协调、规范管理及信息畅通,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
联邦政府应急平台主要解决美国在国土安全战略规划初期面临的突出问题——缺少一个能够集成全国的国土安全信息的机构或系统。当时,信息散布在联邦各部门、各州和地方机构的数据库中,成百上千的系统只满足特定机构的需求,而无法横向、纵向共享信息,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同时,法律和既有行为方式也阻碍了机构间的信息交换和综合集成。但通过建设应急平台,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主要体现在: 集成最新的技术; 构建横向纵向互连互通的国土安全信息网络(HSIN); 实现安全隐患和威胁状况的分析功能; 具备强大的地理空间信息支持; 集成卫星技术以得到相关地点的图像; 发布国土安全咨询报告和通告等。
(2)州政府应急平台。美国的州、市级应急平台和相应的移动应急平台体系也非常完备。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伊利诺伊州应急指挥中心、芝加哥应急管理与通信办公室和芝加哥消防局的州、市级应急平台和市级移动应急平台。
伊利诺伊州应急指挥中心(IEMA)主要实现在伊利诺伊州范围内共享各部门的资源,汇总各部门决策建议,以达到统一指挥、快速实施应急处置的目的。中心总投资达1900万美元,可将68个部门集中于此实施应急管理、处置、演练等职能。指挥中心建筑格局由新闻发布厅、媒体工作室、值班室、核电站监控室、会商中心等部分组成。其中新闻发布厅约20余座,供州长或发言人作新闻发布使用; 媒体工作室约40余座,用于处置突发事件时集中媒体,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值班室墙上设5个大显示屏,前后两排工位,每排4个,每个工位有3个活动电脑屏幕,后排中间设1个总负责人工位,侧面的4个工位各有两台电脑,工作人员时刻监测大屏幕数据,如有异常,立即联系相关人员并尽快报告; 核电站监控室与伊州6家核电站控制中心的构造完全相同,配备同样的席位、设备和软件,以实时监测核电站运行情况; 会商中心是处置突发事件时各部门代表集中开会、讨论事务、调度、指挥的场所,平时作为讨论和制订一些计划和规划的例会场所,墙上有4m×3m大屏,有内外两圈座位,外圈一边是州的各部门,一边是联邦的各部门,两端是技术支持部门。会商中心隔壁的空间可以随意分割成多个会议室,设有大屏幕和各种接口,供协助会商的人员使用。利用伊州的应急平台,可以实现两个重要的功能: 一个是协调功能,包括为现场处置协调所需的各种人力和物资资源(在此可调动1000多名医护人员,45000名消防队员和30000名警察),协调有关部门和其他城市人力物力,协调相关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协调联邦驻州的联系员以寻求联邦帮助等; 另一个是预测功能,主要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事件发展和趋势作出估计,包括事件持续的时间、受影响的范围、公共服务功能受影响的程度以及需要动用多少力量进行应对等。
(3)市政府应急平台。芝加哥应急管理与通信办公室(COEMC)成立于1995年,起初只是一个911派遣中心。“9·11”事件后,升级为可以处理交通事故、卫生事件、恐怖袭击、地震、飓风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心。目前COEMC硬件建设总投入约1500万美元,软件总投入约7600万美元,主要包括接警室(911中心)、新闻发布室、监控管理中心、协调处理中心、联合应急处理中心、决策室等部门。接警室的主要功能是接受报警和调度派遣,上岗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平均接入时间达1.4秒; 新闻发布室主要用于召开新闻发布会,亦可作为培训演练厅和会议场所等; 监控管理中心控制芝加哥2000多个摄像头,并可接入警车、机场、楼宇、私人部门和移动平台视频图像,由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处理。除通过监控系统发现和处理问题之外,监控管理中心还监督和处理接警室处理不了的问题,甚至组织各专业部门的会议;协调处理中心是卫生、电力、污水、动物、交通等部门会商决策的场所,各部门人员可在席位上直接调用相应部门的资源; 联合应急处理中心是突发事件发生时市内各部门负责人会商决策的场所,仅市长或值班主任有权启动。各部门全年24小时值班,无论何时都可按值班表通知相应部门的工作人员上岗处置; 决策室是领导进行决策的场所,有电子沙盘和触摸式屏幕方便会商,数据包括遥感影像和GIS地图等,并能进行查询、标绘、量算、生成专题图等,查询的建筑物、应急车等细节均可显示在墙上的2个大屏幕上。
芝加哥的移动应急平台建在芝加哥消防局,主要为三类车辆: 应急移动指挥车、危化与核辐射检测车、洗消车。应急移动指挥车造价在80万~100万美元左右,可通过无线通信与应急指挥中心随时保持联络。车上设2个大屏,一个显示GIS地图及查询信息,一个显示周围的视频; 共设8个坐席,其中6个分别负责通信联络、综合信息查询等,2个为负责人坐席。危化品及核辐射检测车造价在50万美元左右,车内配有多种便携式危化品检测仪和一般危化品处理装备,可检测生物、化学、核辐射等,最多可同时救助50人,驾驶舱后的控制室配有各种通信设备和应急常用书籍以备现场查询使用。洗消车用于现场实施防化、消毒作业,车内分左右(男女)两个通道,每通道分脱衣、消毒、冲洗、穿衣等区域,每小时可冲洗200人。
2. 完善的美国应急平台支撑体系
应急平台支撑体系是国家顺利实施应急预案、保障应急平台管理和运行、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基本条件。美国应急平台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科研基地和基础条件、各类大型软件系统、教育培训体系等,为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提供关键技术和培训手段。这些科技支撑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并对应急平台的研发、更新维护和有效运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1)科技支撑体系。应急管理方面的科技政策由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的科技政策的内阁级委员会负责制定,其中环境与自然资源部负责应急管理相关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对象包括: 飓风和热带风暴、洪水、干旱、龙卷风、地震、火山喷发、滑坡、疫情爆发、重要设施威胁、石油及危化品泄漏、火灾等。委员会研究提出了应急管理中六大科技挑战和九个关键环节: 六大科技挑战包括灾害信息的实时获取、灾害或事故的发展机理和规律、防灾策略和技术、关键基础设施的缺陷识别和防护、抗灾能力评估及相关标准、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与灾害应对能力; 九个关键环节涉及灾害机理研究、危害风险区划、多因素风险评估、信息传递、灾害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灾后重建。
美国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方面的科技创新机构则涉及庞大的科研机构、大学和实验室。其研究机构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能够引领本领域的研究方向,在应急平台的预测预警研究方面起着重大的技术支撑作用。科研单位研发了一批与应急平台相关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如NEMIS国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FEMIS联邦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CAMEO计算机辅助应急执行管理系统等。还开发了大量大型灾害模拟及分析软件,SLOSH(Sea,Lake,Overland,Surge from Hurricanes)预测飓风引起风暴潮的危险性,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美国陆军工程兵部队(USACE)和国家气象服务中心(NWS)共同开发,目前由国家飓风中心使用; ALOHA(Areal Locations of Hazardous Atmospheres)用于危化品扩散分析,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应用于应急响应、规划、训练和科技领域,由美国环保署(EPA)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共同开发; HAZUS-MH(HAZards U.S. Multi-Hazard)预测飓风、洪水和地震等造成的后果,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和国家建筑科学学院(NIBS)共同开发; OREMS(Oak Ridge Evacuation Modeling System)预测大尺度疏散及可行性分析,由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
美国的一些应急管理机构还非常重视吸引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力量进行相关研究。如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飓风中心开发飓风损失模型时,召集了气象学、风与结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统计学、财会学和保险学等方面的专家,模型涉及风灾模型(气象学)、易损模型(工程学)、保险损失模型(保险统计学)等。为完善和验证该模型,支持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国际飓风研究中心开发飓风损失模型时,召集了气象学、风与结构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统计学、财会学和保险学等方面的专家,模型涉及风灾模型(气象学)、易损模型(工程学)、保险损失模型(保险统计学)等。为完善和验证该模型,支持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国际飓风研究中心建设大型实验装备——风墙以模拟飓风,包括移动风墙(具体参数: 双风扇,模拟风速达120m/h,相当于16级飓风,约194km/h,可加水模拟暴风雨)和固定风墙(具体参数: 六风扇,模拟诺伊消防培训服务学院的培训场所风速达130m/h,相当于17级飓风,约210 km/h,可加水模拟暴风雨,可模拟残骸碎片)。
(2)教育培训体系。美国的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由三级机构组成: 美国应急管理学会、州级应急培训服务机构和高等院校。美国应急管理学会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是针对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官员和各级应急运行中心的工作人员。州级应急培训服务机构的培训教程主要是针对各州应急相关人员,也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级别的高级应急管理课程和专业应急人员课程。高等院校应急培训服务的培训课程主要是美国应急管理学会委托(联合)高等院校开发的应急理论课程、应急专业知识课程、高级应急管理课程、应急新技术的研发和试验课程等,例如美国应急管理学会委托哈佛大学进行的应急理论课程、高级应急管理课程培训; 委托麻省理工大学进行的通信保障课程的培训等。
美国应急管理学会受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委派,负责对联邦、各州、地方和部族的政府机构、志愿者组织、公共机构和私人部门进行减灾、灾害准备、应急响应、灾后恢复方面的培训; 负责对各州应急培训服务机构和学校应急培训服务进行管理。美国应急管理学会下设美国国家应急培训中心(National Emergency Training Center),以此为基地开展国家级应急培训工作,包括应急管理学院和国家消防学院。
美国各州也都设置州级应急培训机构进行相应的应急管理培训,伊利诺伊州应急培训机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伊利诺伊消防培训服务学院具有代表性。该学院的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的理论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应急组织机构职能进行机构和职责分工培训,使受训者充分了解整个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多部门、多角色的分工和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 二是结合应急处置流程中的目标监测监控、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处置任务分配、通讯保障预案、事件情况统计等内容,对受训者分发相关表单,进行模拟和实际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三是结合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接报信息、应急处置小组日志、应急处置计划表、医疗卫生保障预案、无线通信工作表、救援力量分配表、空中作业摘要等表单的实际填写操作,熟悉应急业务流程和应急技术。该学院还特别注重应急实战能力的培训,例如在真实建筑中安放家具、假人等模拟真实火灾环境,训练消防队员以真实环境中进行应急处置; 用集装箱搭建的应急救援场所以模拟电梯间,用于进行消防演练和人员救援演练; 模拟地震后的废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统一标志语言掌握、科学挖掘、救援步骤熟悉、通信探测设备使用等培训演练。
5.1.2.2 其他国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1. 日本防灾中心
日本按行政系统分别设置中央防灾会议(国家级)、都道府县防灾会议(省部级)和市町村防灾会议(基层)。一旦灾害发生之后,这些“会议”单位作为应急反应机构自动转换为同一级的灾害对策总部(或中心)。
日本于1947年制定“灾害救助法”,1961年出台“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东京都防灾中心成立于1991年,位于东京都政府办公大楼内,是全区综合防灾行动指挥部,其机构包括: “灾害对策本部”由东京都知事和消防、警察等单位领导组成; “防灾中心联络室”负责与各类灾害预防、救助部门联络; “通信室”负责保障各种通信系统; “指挥情报室”收集各类灾害情报,传达本部减灾决策指令; “夜间防灾联络室”负责夜间和休息日值班警戒任务。
图5-1 日本灾害信息系统
2. 欧盟e-Risk系统
欧盟e-Risk系统是一个基于卫星通信的网络基础架构,为其成员国实现跨国、跨专业、跨警种、高效及时地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提供支持服务,该系统于2000年建成。在重大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常碰到通信系统被破坏、信道严重堵塞等情况,导致救援人员无法与指挥中心和专家小组及时联系。基于这种情况,e-Risk利用卫星通信和多种通信手段来支持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考虑到救灾和处理突发紧急事件必须分秒必争,救援单位利用“伽利略”卫星定位技术,结合地面指挥调度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事故现场进行精确定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事发现场,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而利用多种通信手段则表现在应急管理通信系统集成了有线语音系统、无线语音系统、宽带卫星系统、数据网络系统、视频系统等多个系统,配合应急管理和处置调度软件,使指挥中心、相关联动单位、专家小组和现场救援人员快速取得联系,并在短时间里解决问题。
欧盟e-Risk系统对应急管理的定义包括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三个方面:
(1)在事故发生前,系统通过搜集和处理影像资料、图片、地理信息等,开展风险预防;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收集和发布来自现场的资料、图片等,在救援小组、专家小组和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起语音、图像、数据的同步链路,通过各部门的“协同作战”,开展现场救援;
(3)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进行分析和交流,并对有关数据库进行更新,制定新一轮的预案。
3. 英国应急管理系统IEM(Integrated Emergency Management)
2004年英国各地方政府开始建立集成应急管理系统,IEM功能识别潜在突发事件; 评估其发生可能性与后果; 制定应急预案; 部署相应的应急能力; 评价应急策略、预案和能力;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4. 德国危机预防信息系统(GEPIS)
2001年夏天决定建立GEPIS(German Emergency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GEPISⅡ致力于巨灾管理的信息支持,评估灾难现状情势和面临的问题。GEPISⅡ连接了联邦政府和各州成员,目标是建立一个网络,为突发事件援救提供信息服务。GEPISⅡ存储的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5.1.2.3 国外主流应急指挥软件平台功能模型
国外应急指挥软件大都采用平台式软件,功能特点主要有:
1. 高效的运作支持
通过改进操作流程,有效地提高接处警速度,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1)实时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实时的接警信息服务和处警服务,并通过一整套的联动信息表达方法,营造实时的接处警环境,比如,接警员每接听一个报警,系统自动提供报警信息,进行事发地址的验证服务,自动检查相同事件,显示事件周边地理环境和警力状态,提示询问和处置信息,并及时报告事件状态改变信息。
(2)自动反应计划。对于报警事件全程处理过程中,系统能够对所有的关键处置步骤定义自动反应计划和触发条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一旦触发条件具备,系统即可自动推荐处置措施,从而有效地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事件的处理效率。
(3)宏支持。系统可以将接处警过程中常用的操作模式定义成宏,在使用时实现一键调度,进一步提高接处警的操作效率。
(4)标准化处理程序。对于经常出现的报警事件,系统可以定义标准化的处理处置程序,保证事件处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2. 多机构协同指挥
应急指挥的核心是多部门、多机构协同指挥,整体作战。
(1)多机构、多职能组定义。系统中的机构或实体可以定义,规定其拥有的资源、自动反应计划、事件类型和权限,当出现与这些机构相关的事件,这些机构即可自动被激活,参与事件处理。多机构的概念也体现在同一个机构不同职能部门协同处警方面。
(2)多角色协同接处警。决策和指挥的最佳境界就是群策群力。系统提供协同功能支持接警人员与处警人员、指挥中心人员与现场出警人员、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指挥中心与协作单位之间的多层次、多方式协作,实现多人高效地协同事件处理,达到“一点感知,处处可知”的指挥佳境。
3. 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
联动部门在其长期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专业资源和处理系统,这些资源也是应急指挥的基础资源。因此,应急指挥系统允许与其他系统互连互通互操作。
(1)规范化接口服务。接口服务支持接口代理体制,由专用的接口服务器来支持。该接口/通信服务器配有各种接口,并将接口通信与外界系统进行处理。将接口活动设在独立的服务器上,可以优化系统的反应时间、并增强数据库及通信等其他功能。
(2)指挥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大型指挥体系中一般都有多级指挥体系(组织)结构,为了实现这些系统之间有效的协作,必须解决好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的问题。系统提供专门用于实现不同指挥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模块。定义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协议,能够实现该系统与其他应急指挥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事件信息、处警信息、现场反馈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交换。
4. 智能化
接处警软件的智能化,指的是系统包含大量业务知识,可根据事件处理的状态,运用这些知识,向指挥人员适时推荐处置程序或对事件处理过程告警,以辅助接处警人员对事件作出高效、准确的反应。由于现代城市高度集约化发展,紧急事件越来越复杂,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从而对指挥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能化程度是应急指挥系统技术水平高低和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系统基于规则驱动的处理逻辑,所有业务控制逻辑均规则化,系统对事件处理场景的反应均通过规则设定即可实现自动反应。系统根据事发地、事件类别、事件性质自动选择事件的处警人员和部门,并推荐事件处理所需要的资源。分配原则可定义。
5. 强大的基于地图/图形的可视化调度能力
应急指挥系统中的电子地图系统不仅用于地理信息、警力的显示,而且还用于可视化的,基于GIS图形化的资源管理、行动规划、态势显示与指挥调度等,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拖曳,即可完成指挥与调度。地图系统一般都可支持Map Info,Arc Info,MGE,Auto CAD,Geo SQL, Genasys和其他的商业格式。
6. 可靠的系统维护与抗毁能力
一个系统的功能发挥还依赖于良好的运营维护。
(1)经过大范围验证的维护服务方式。一个成熟的系统,不仅体现在其强大的功能上,同时也体现在科学维护能力上。大范围的用户使用相近版本的软件,其维护服务通过众多考验,系统服务与维护的每一步骤都经过开发人员、实施人员和用户反复验证,因而减少了因维护人员个人素质的差异带来的风险,并有效地缩短平均修复时间。
(2)不停机系统维护和升级。系统维护升级不是通过写代码,而是通过配置参数来实现。这样,系统管理员在系统运行时就可以进行维护升级,而接处警员等应用软件使用操作者执行系统刷新命令即可实现系统升级,以保证系统在7X24环境下无须停机。
(3)系统冗余设计。为确保可靠性,系统使用冗余数据库服务器。两个服务器保存有数据库的相同拷贝,以便在一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能继续运行,而不中断。
(4)预备场地的备份CAD服务器。针对应急指挥中心机房可能陷入瘫痪的情况,系统提供可在另外的场地设立第三台服务器的能力。当应急指挥中心主站不能工作时,系统里的其他可以继续工作的工作站切换到备份中心的数据库,继续操作。
部分发达国家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和主流应急指挥软件平台开发相对起步较早,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国外主流应急指挥软件采用平台化架构,它们或提供二次开发环境,如使用TLK语言进行简单定义; 或提供模块化应急基础套件,如功能套件和流程定制套件,各模块灵活组合即可形成新的应用软件; 或提供API接口进行相关系统的集成; 这些应急指挥软件平台具有业务定制的特点,能根据不同流程和功能的需求定制业务响应模型,能更好地兼容已建成的系统,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
5.1.3 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发展
公共安全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公益性事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应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是公共安全最核心的问题,随着其内涵不断深化和外延的扩展,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的和长远的基本事务。
日趋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带来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社会信息化使我国公共安全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公共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及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公共安全问题发生频度将大大增加,我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到: 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 加大公共安全科技攻关和应用力度,不断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保障水平。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由于我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对于应急管理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随着各级政府对应急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投入不断增加,我国各级政府正在加紧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广西南宁市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应急联动中心。“非典”之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扬州、成都、重庆等地也建设了应急系统,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各省市在电子政务深度应用方面的工作重点。
从整体上讲,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正在得到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视,但是由于诸多的因素,平台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还与国外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国外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相比,国内的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我国早期分别建立了公安110、消防119、急救120和交警122等四个独立的应急系统,属于只应急不联动的初级模式。这种模式目前仍然被我国大部分城市所采用。与国外采用统一的报警或求助电话号码,统一接警,统一指挥的应急联动模式相比,这种初级模式存在明显的差距。
近年来,建立统一接警,统一指挥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如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的重视。公安部在2004年4月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系统在三年内建成将110,119和122三警合一的联动系统。
一些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自己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2002年5月广西南宁市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开通了覆盖整个南宁市辖区的我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SARS过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大连、济南、成都等城市在考察、借鉴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规模、体制、力量、现状等特点,纷纷开始建设或规划各自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发展大致历经了三代。
5.1.3.1 第一代: 单警种应急指挥系统ERS,1986—2006年
以消防119ERS为例,单警种指挥调度系统ERS(Emergency Responsesystem),指挥调度中心值守人员受理报警特服号码(如110、119、120等)后,调度应急力量进行处置,并根据现场及实力实态进行调度,多次循环至处置结束。
1. 发展的拉动力和推动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治安问题也随之增多。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设立110电话报警服务台,成立指挥室,对刑事、治安事件、火灾、交通事故等险情进行先期处置。1996年,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率先将受理群众求助、为群众排忧解难纳入公安职责范围。同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介绍并推广漳州110的先进工作经验。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电信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电话开始普及,电话报警也成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软件主导时代,软件形成产业并成为信息技术争夺的制高点,系统集成、各类专业化的软件应用逐渐普及。90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个人电脑逐步普及,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日渐成熟而被广泛应用,软件工具也不断强大,这些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应用软件水平。随着电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一代应急信息系统ERS也自然出现并飞速发展。
2. 标志性事件
(1)1986年,广州市公安局建成并开通我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
(2)1996年,公安部在全国推广“漳州110”先进经验,并下发《关于加快城市110报警服务台建设的通知》。
(3)1997年,公安部总结广州经验,倡导全国大中城市都建立110报警服务系统。
(4)2000年,《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等单警种指挥调度系统设计规范开始实行。
5.1.3.2 第二代: 三台合一/应急联动系统OERS/IERS,2001—2008年
三台合一IERS(Integrated Emergency Responsesystem)就是110、119和122报警服务台“三台合一”,实现“统一接警,异地分专业处警”。群众拨打110、119、122三个特服号码中任何一个,均由110报警服务台集中受理,再根据报警类型,由公安、消防、交警部门分别接收110调度指令,分别进行专业处警。应急联动系统CERS(Coalition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是综合各种城市应急服务资源,采用统一的号码,用于公众报告紧急事件和紧急求助。它由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市民提供相应的紧急救援服务,为城市的公共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CERS大大加强了不同警种与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作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应急联动系统CERS在业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四种建设模式,“分步接警、分步处警、大警协同”模式; “统一接警、分步处警”模式; “统一接警、分步处警、大警协同、资源共享”模式和“统一接警、统一处警”模式。三台合一是公安部门内部系统的整合,而应急联动则是两个以上部门应急指挥系统的整合,如南宁应急联动系统,建有市应急联动中心,进行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护林防火、人民防空、公共事业(包括市长公开电话网络、城管投诉、水电及电路抢修、工程抢险、燃气管道抢修)等的统一指挥调度平台。
1. 发展的拉动力和推动力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突发事件的种类更加复杂、多变,传统的应急机制下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单位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多的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的需要,必须联合多个或所有社会单位方可共同应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冲击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现代信息服务业成为信息技术热点应用领域。
2. 标志性事件
(1)2002年,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正式业务化运行。
(2)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县市级公安机关要逐步“三台合一”,并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县市公安机关110、119、122“三台合一”工作的通知》,制定《县、市级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技术规范》、《地级以上城市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技术规范》等。
(3)2006年,全国县市级公安机关基本实现“三台合一”。
5.1.3.3 第三代: 应急信息平台体系IEMS,2005年开始至今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平台体系IEMS是涵盖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过程(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准备/规划、决策/指挥/处置/支持、恢复重建分析)的“集成系统的集成”(systemof systems)。“集成系统的集成”是指以通信和计算系统为依托,将某一地域范围内跨越多个管理域,具有不同体系结构的各种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为具有单一体系结构的系统聚合。
该平台体系的特点是“多级、两维、一主线”的结构,其中,“多级”指国家、省、地、县等级,“两维”指政府与各专业委办局,“一主线”指以政府应急办为主线,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管理。政府应急信息平台上联上级政府、下接委办局及下级政府、横通联动机构。
1. 拉动力
随着重大突发事件的增多,社会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1)自2003年起的“非典”疫情、禽流感、开县井喷、北京密云游园踩踏事件、吉林中百商厦特大火灾,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与矛盾凸显期。
(2)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自然灾害(如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
(3)经济的发展,使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会出现社会危机。
(4)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部分年代失修,安全隐患增多。
(5)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公众的危机教育不足、社会的警觉性较差,市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6)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复杂性、涉及面广,无法依赖某一个或少数几个部门应对。“以防为主”成为应急管理的核心思想,单纯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决策、指挥、处置、保障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7)应急管理需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以应对突发事件,但目前信息分散、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
特别是SARS、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CERS/IERS已无法应对。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应急管理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具有“关口前移、重点下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防为主的趋势,而CERS/IERS只着眼于应急指挥这一环节而不是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另外,CERS/IERS的主导应急专业部门无法有效协调政府内大量的相关部门,而政府办公厅/室是具有协调政府内相关部门职能的重要机构。
2. 推动力
新千年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已从单一的互联网发展到了综合网络环境,即从单一互联网为基础的万维网(WWW)、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发展到下一代互联网, Internet-Ⅱ、NGI、Great Global Grid和IPV6已相继出现。同时移动数据业务飞速发展,无线应用协议(WAP)、CDMA、GPRS、3G、移动互联网相继投入使用。这些为IEMS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随着网络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具有坚实的基础,IT发展已经从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到了集成系统的集成(system of systems)阶段。
3. 标志性事件
(1)从2003年部署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抓好“一案三制”工作。
(2)2005年1月,《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4—6月,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及80件部门预案陆续印发。
(3)2005年,主题为“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系统”的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召开。
(4)2005年12月,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
(5)2006年12月,《“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国务院审议。
(6)2007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 特点和主题
IEMS是以政府办公厅(室)为中心节点的应急平台体系,主题是整合与协同。由于各部门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应急管理预案、法制、机制、体制; 具有网络通信等支撑系统,一些部门甚至还有自己的应急信息系统及信息资源,所以IEMS建设的核心就是“整合”和“协同”。
整合是手段,协同是目标。“整合”贯穿了业务体系、技术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整合也是IEMS面临的最大挑战。
5.1.4 国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国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研究最早于2004年在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 2005年第二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对应急平台的建设进行了交流,2006年全国应急管理大会上,清华大学介绍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 2006年年底,在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启动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和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2006—2008年)。前者主要进行建设项目的实施; 后者提供设计方案、标准规范、软件系统和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支撑,以及10个部门应急平台和10个省级应急平台技术研发与示范。
目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逐步建立起服务于各自部门的应急指挥或应急信息系统,在防御重大灾害和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实施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一定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应急平台建设发展仍不平衡,应用功能不够完善,信息资源和平台系统尚未有效整合。
2007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对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内容和建设任务分工等提出要求,明确了建设的实施思路,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 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注重内容、讲求实效;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进行建设。
5.1.4.1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包括国务院应急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个计划单列市应急平台,20个有应急职能的部门应急平台和100个部门值班系统。建设以国务院应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各级应急平台主要由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信息接收与发布系统、移动应急平台、应急指挥场所、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等主要功能,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相互协同、有序应对,满足国家和本地区、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包括国务院、省级和部门应急平台(包括专业应急指挥系统,下同),以及依托中心城市辐射覆盖到城乡基层的面向公众紧急信息接报平台和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平台。省级政府应急平台向下延伸至市县两级的基层应急平台,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由部门应急平台和垂直管理的下级应急平台组成。根据需要,国务院、省级(含市地)和部门应急平台等可与同级军队(武警)应急平台互联,国务院和部门应急平台可与国际应急机构连接。
图5-2 应急平台基本构成示意图
图5-3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5-4 应急平台软硬件分层体系
一个完备而健全的应急平台,不仅仅是信息平台,还需要提供灾害发展趋势、预期后果、干预措施、应急决策、预期救援结果评估以及全方位监测监控,具有发现潜在威胁的预警功能。另外,它也不仅仅是指挥平台,还应该能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和危险性评估,能动态生成优化的事故处置方案和资源调配方案,形成实施应急预案的交互式实战指南,为应急管理提供便捷的工具,为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手段。
应急平台建设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对于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以及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预案有效实施并不断完善的重要工具和基本保证。
5.1.4.2 国务院应急平台
国务院应急平台平时满足国务院值守应急需要,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保持联络畅通; 可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以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在国务院应急指挥厅召开视频会议,察看事发现场情况,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地方和部门应急平台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事态发展进行仿真模拟和研判分析,实施指挥调度等。
5.1.4.3 部门应急平台
部门应急平台针对本部门或本领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接报处理、跟踪反馈和应急处置等应急管理需要,建设并完善本系统专业应急平台,与相关应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重点完成预测预警、信息报告、指挥调度和异地会商等功能,并能够向国务院应急平台提供专业数据和实时图像等信息。
在科技部项目的推动下,各示范部门都基本完成了应急平台的方案设计、框架设计和有关标准制定,进行了有关数据资源的整合,基本完成了有关数据库或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建设。国土资源部、地震局和气象局已经完成有关综合应用系统的建设,安监总局、林业局和总参作战部等综合应用系统正在建设。
在自然灾害方面,以水利部应急平台为例,通过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形成了雨水情的实时报送网络,建设了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管理系统、WEB水情查询系统、水情会商系统、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对外信息发布系统等,以及水利通信网、水利信息网、视频会议系统等。
图5-5 国务院应急平台在体系中的位置
事故灾难方面,安监总局在“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综合政务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安全生产基础调度与统计系统建设,目前正在实施“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工作,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安全生产监管与煤矿监察应用系统、安全生产基础资源数据库、安全保障与运行维护系统等。“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目前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总体方案的设计已基本完成。
公共卫生方面,卫生部从SARS后开始,建立了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全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正组织全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指挥决策信息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
社会安全方面,公安部依托指挥中心建立部门应急平台,建设部指挥中心到省厅地市的宽带专网,实现了视频会议、有线指挥调度、图像监控、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等,建立了包括人口信息库在内的八大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包括出入境管理等应用系统。
5.1.4.4 省级应急平台
省级应急平台满足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实现与国务院应急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地市级和县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移动应急平台和异地会商等主要功能。按照国务院应急平台要求完成有关任务,提供国务院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可根据有关规定,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供相关资料。
随着国家通信事业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各地区都基本具备了覆盖市县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这些基础资源是进行应急平台建设的重要条件。各省级人民政府正抓紧根据国家规划进行应急平台的立项和建设工作,但总体仍处于起步状态。北京市应急平台开展较早,正在进行完善,其他省级应急平台大多尚未完成建设。如上海、黑龙江等正在进行规划,青海、山西等正在进行立项,广东、天津等正在进行项目建设。
图5-6 省级应急平台在体系中的位置
在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各示范地区都完成了应急平台方案、框架设计和有关标准制定,内蒙古、吉林、江苏和重庆等还进行了有关数据资源的整合,吉林建成“静中通”移动平台,河南正在建设应急指挥场所和移动应急平台。各示范地区均开展了有关数据库、数据库内容或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的建设,北京正在建设综合应用系统。
在地市级应急相关系统方面,很多大城市的应急联动系统都已开始建设,但多数为“三警合一”系统,距真正意义上的应急平台还有差距。地市级、县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基础,要结合实际,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特别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现场图像信息并及时上报,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应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具体要求,由各地区进一步明确。
5.1.4.5 应急平台体系技术原型系统
在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和教育部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的支持下,清华大学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已研制出了应急平台体系技术原型系统,包括基础支撑系统、综合应用系统和移动应急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兼备“借鉴过去、把握当前、预测未来”的技术功能,能实现应急管理“平战结合”及其顺畅转换的全流程、全系统、全体系互联互通。该系统可用于检验应急平台及其体系的总体或详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平台体系和应急管理相关技术的筛选、研发、测试、培训、演练提供支持; 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基层应急平台,及其相关节点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5.1.5 我国现有应急平台面临问题
目前,我国应急平台建设还处于起始阶段。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也都在探索所辖领域内的应急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并取得了一些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应急管理模式,然而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缺乏联动性。应急联动平台是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之一,由于各专业部门在部署各自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长期各自为政,独立发展,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烟囱式的信息孤岛,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实现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因此应急决策所需的各类信息自然也无法做到跨地区的有效共享,致使有时决策部门只能依据局部的、片面的、缺乏时效的信息进行决策,应急决策的成效可想而知。一些地方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虽然能够对某一性质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处理,但处理过程不存在协同性。
(2)缺乏针对性。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应急管理实际需求都是有很多差异的,应急平台的核心是应用系统,要与需求分析紧密结合才能在应急管理中发挥效用。例如,东南沿海地区的应急系统必须要考虑台风等事件的应急需要,而西北地区则不需要,相反地要重点考虑大雪、严寒等带来的事件应急。同时由于受到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没有体现出发展的眼光,很多地方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还停留在常规电子政务的层面上。
(3)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时间不长,各项技术和相关设施还不是很配套,欠缺对应急管理业务特性的全面性,把握不同厂商建设方案和效果差异很大,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支持。
(4)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已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应急法律制度,但从世界上看,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紧急状态法制,以此来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
(5)缺乏实效性。应急平台应该是与应急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的系统,应该根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性进行功能设计。应急管理组织不实,大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没有或缺乏有效的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支撑,导致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职责界定、审计问责、业务流转等紊乱,组织力低下,存在接警速度有待提高、缺乏依据的指挥调度、流于表面的现场监控、各类信息的简单堆砌、先进装备的蛮力上阵等缺陷,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应急处置的得当与正确。
(6)平战分离。我国目前的大多数信息系统都是服务于日常管理工作,为应急而建设的信息系统大多强调应急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支持等战时功能,造成平战分离。
(7)系统安全隐患。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库、信息流、应用系统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缺乏完善的安全机制和技术手段。
(8)动态适应能力不强。有不少应急信息系统是在特定的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仓促建设的,事后没有进一步完善,从而无法适应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面广、变化快的特点。而且多数应急系统为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有限,而且很机械化,缺乏决策运行信息,在智能化方面还有待加强。
5.1.6 构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的意义
应急管理信息平台是整个应急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基础。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管理技术和辅助决策支持技术,使应急管理部门能够运用现代化手段,掌握重大危险源信息变化情况,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其代表政府综合管理安全工作的职能。同时,平台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信息化、数字化的“应急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使应急管理和救援指挥工作准确、快捷和高效,使应急指挥决策化、科学化、智能化。
(1)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对有效监测突发事件有着重要意义。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看,健全的预测预警机制是决定有效开展应对处置工作的成败。如: 印度洋地震海啸之所以损失惨重,关键在于缺乏完善的监测监控和预测预警系统; 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进行分析预测,在早期进行预警发布,则可极大地减少伤亡和损失。再有在应对2008年我国南方冰冻灾害过程中,在预防与应急准备方面,存在对灾害形势估计不足,物资储备不足。由于此次冰冻灾害具有较强的隐形慢发特点,加之气象部门预报技术滞后,对雪灾的气象预报未能提出前瞻性的较长时间的预测,相关部门应对冰冻灾害的准备不够充分,应急物资储备量不能满足抢险救援需要。比如应对此次冰冻灾害所需工业用盐、道路防滑链、照明物资等抢险救援物资储备不足。以致延缓了抢险救灾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以上例证不难看出,加快应急平台建设,对有效监测预警突发事件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对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有着重要意义。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密切配合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大面积的、跨专业和部门的信息资源、处理资源和通讯资源的实时调度,使应对突发事件过程更加科学化和可视化。一是信息传递快捷准确,能够赢取最佳处置时期。应急信息系统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调度技术,装备了先进的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使接警和处警都更加准确和快速,为警力的快速反应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大大提高城市对突发、紧急、特殊和灾难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加大对罪犯的打击力度,维持社会秩序,缩短对市民求助的反应时间,保护生命财产等方面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能够科学进行风险评估,优化选择处置预案。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能够综合突发事件的各类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分析,选择最佳处置方案。如: 伦敦邦斯菲尔德油库大爆炸事件,其应急处置就比较成功,原因在于事件发生后,应急系统立即对可能引起的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了风险评估,给出了系统的、详细的预防应对方案,包括爆炸现场戒严范围,居民有序疏散,消防力量分配调度,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和监测,以及分析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监测,分析经济损失并开展调查等等。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是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3)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对全面提高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效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突发事件的突发性、扩散性、不确定性和发展变化的两重性,使得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上面临巨大压力,决策效率和行政效率的提升受到很大制约。应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使不同部门、不同警区和不同警种之间得以互通和相互协调、配合,使统一指挥、协调作战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公共安全及应急处理的联合行动。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通信、计算机、控制与指挥系统,使上级领导能快速获取信息,帮助取得正确、快速的决策。因此急需应急平台这样具备预警能力及动态指挥能力的系统来推动政府提高其决策和行政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