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在公共安全科技的各个方面及层次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共安全科技达到较高水平,为预防和减少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故、灾害和突发事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国际上一般由国务院层级的危机管理委员会牵头,整合中央政府各个危机管理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为统一的国家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突破“数据孤岛”的弊病。系统在国家层级上统一指挥和协调具有危机管理职能的部门执行任务和开展日常管理。
国内很多专家对应急信息系统的组成和架构进行了分析,对于应急管理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台湾地区政府也将开发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以后应急救援的主要内容之一。南宁市是我国首先开始应急救援信息资源整合的试点城市之一,在“十五”期间,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了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得到了较好的反应,但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5.4.1 日本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模式
日本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发展方面,不仅建立起了完善的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而且在长期的应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效应急管理的经验。日本的应急信息化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它的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更好地把握应急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加快应急信息化发展的建设步伐不无裨益。
日本政府在最近十来年中大力度地推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的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这点可从政府在发生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以及2003年的本州岛东北地区地震所作出的不同反应得到印证。
(1)阪神大地震的教训。阪神大地震于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发生。35分钟后,气象厅才给国土厅发出神户6级地震的传真(后改为7级),等到国土厅的人看到这份传真时,地震已经过去1个多小时。当国土厅的报告送达首相官邸时已经是地震后5小时了。首相官邸在灾难的危急关头成了“信息的空白地带”,也就根本谈不上如何发挥政府中枢决策指挥机构的功能了。
因为信息不通畅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不仅内阁安全保障室在紧急关头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中央政府应急管理中枢机构的作用,而且日本政府反应迟钝,措施不当,把7级大地震当作一般的灾害来处理,最终导致6000多人死亡及失踪,受伤人数高达4万多,房屋损坏近25万幢,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受灾损失最大的一次,引起了公众舆论的强烈指责。
(2)本州岛地震的成效。2003年5月26日傍晚,本州岛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级地震。由于准备就绪,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开始启动。
地震一发生,一系列可能受地震灾害影响的相关活动随即停止: 北地区新干线列车自动停止运行; 东北电力公司建在宫城县女川和牡鹿两町交界处的核发电站正在运转的发电机自动关机; 灾情严重的岩手县和宫城县内的水泥、炼油、造纸等工厂生产线自动停止运转; 东北地区乃至关东地区的家庭煤气在自控仪的作用下自动关闭。
地震发生1~2分钟后,电视画面随机出现东北地区发生地震的消息,从电视台预先架在楼顶的摄像机拍下的录像可见震中城镇大片房屋摇晃,从直升机转播可见仙台市一栋小楼起火;警察厅和岩手、宫城、山形等县警察总部启动灾害警备对策总部,从地方警察机构收集灾害信息; 防卫厅启动对策总部,按预案要求,了解和掌握情况; 陆上自卫队东北方面总参谋部进入非常状态,并派人到灾区。
地震发生6分钟后,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就迅速成立了地震对策室; 召开了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决定由地震对策室收集相关信息; 内阁府、国土交通厅、海上保安厅、总务厅等启动对策室或联络室。
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宫城县警察总部的摄像直升机已向首相官邸传送在空中摄影的灾区图像了。
震后21分钟,驻扎在山形县东根市的日本航空自卫队第6飞行队和驻扎青林县八户市的第9飞行队等所属的14架直升机出动,前往震区观察事态; 第9飞行队所属的直升机发现岩手县二户市发生火灾。
震后1.5小时,日本内阁负责防灾的大臣在首相宫邸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政府对这次地震判断: 有一些损失,但规模不大,暂不必启动中央灾害对策总部。
震后2小时,日本防卫厅长召集各局局长举行紧急会议,研究收集的震情和应采取的对策。
与阪神大地震相比,日本政府对本州岛地震的反应极为迅速,应对十分有效,造成的损害较为轻微,总共有145人受伤,450座房屋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坏,充分显示了现代化的应急通信信息系统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所发挥的显著作用。
5.4.1.1 防灾通信网络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化发展方面,日本政府从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抓起,建立起覆盖全国、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防灾通信网络。
在经历了“阪神大地震”的浩劫后,日本政府深刻地认识到,防灾信息化建设在应急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为了准确迅速地收集、处理、分析、传递有关灾害信息,更有效地实施灾害预防、灾害应急以及灾后重建,日本政府于1996年5月11日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防灾通信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日本政府基本建立起了现今发达、完善的防灾通信网络体系,包括: 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信线路(包括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信线路和移动通信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 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 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信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
5.4.1.2 专用无线通信网
由于自然地理的原因,加上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日本的防灾通信网络基本依托无线通信技术。专门用于灾害对策的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中央防灾无线网、消防防灾无线网、都道府县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市町村防灾行政无线网等。
1. 中央防灾无线网
“中央防灾无线网”是日本防灾通信网的“骨架网”。它的建设目的在于: 当发生大规模灾害时,或因电信运营商线路中断,或因民众纷纷拨打查询电话而造成通信线路拥塞甚至通信瘫痪时,则以这一网络接收与传输紧急灾害对策总部、总理官邸、指定行政机关以及指定公共机关等的灾害数据。中央防灾无线网由固定通信线路(包含影像传输线路)、卫星通信线路、移动通信线路所构成。
2. 消防防灾无线网
消防防灾无线网属于连接消防署与都道府县的无线网。这一无线网由地面系统与卫星系统所构成: ①地面系统。除电话或传真通报全国都道府县之外,也用于收集与传达灾害信息。②卫星系统(地区卫星通信网路)。这是连接消防署及全国约4200个地方公共团体的卫星通信网络,以电话或传真通报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及消防总部,还可用于个别通信以收集与传达灾害信息(包括影像信息),并可充实防灾通信体制,以弥补地面系统功能的不足。③防灾行政无线网。防灾行政无线网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用于连接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与指定行政机关及其有关防灾当局之间的通信,以收集和传递相关的灾害信息。目前市町村级的防灾行政无线网已延伸到街区一级,通过这一系统,政府可以把各种灾害信息及时传递给家庭、学校、医院等机构,成为灾害发生时重要的通信渠道和手段。
3. 防灾相互通信网
为解决出现地震、飓风等大规模灾害的现场通信问题,日本政府专门建成了“防灾相互通信网”,可以在现场迅速让警察署、海上保安厅、国土交通厅、消防厅等各防灾相关机关彼此交换各种现场救灾信息,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灾害的救援和指挥。目前,这一系统已被引至日本的各个地方公共团体、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
5.4.1.3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信息通信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应用方面同样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1.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日本是世界移动通信应用的大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日本SGI等公司开发出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确认人身安全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功能由可以上网并带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手机来实现。中央和地方救灾总部通过网络向手机的主人发送确认是否安全的电子邮件,手机主人根据提问用手机邮件回复。这样,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一个受访者的位置和基本的状况,对做好灾害紧急救助工作十分有帮助。
2.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日本的应用已较为广泛,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也较为成熟。譬如,在发生灾害时,在避难的道路路面上贴上无线射频识别标签,避难者通过便携装置可以清楚地知道安全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 又如,如果有人被埋在废墟堆里不能动弹或呼救的话,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手机会告诉搜救人员被埋者所处的具体位置,使搜救者能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营救。此外,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还可以实现人和物、人和场所的对话。在救援物资上贴上这种标签,就可以把握救援物资的数量,根据每个避难所的人数发放物资,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分配。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当无法辨认伤员或死者的身份时,可以通过其身上携带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获得相关信息,以准确地判别其身份。这一点,在重大灾害应对处理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临时无线基站的应用
当出现强烈地震、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时,无线基站很容易遭到破坏,从而使移动通信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为了在紧急状态下仍能发挥移动通信的作用,日本的相关公司开发出了可由摩托车运载,能充当临时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装置,解决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问题。这种“基站”可以接收受害者的手机信号,确认他们的安全情况,并把相关情况通过这一装置传递给急救车上的救护人员。这种装置用充电电池可以连续工作4小时,而且摩托车可为充电电池充电,电波传输范围直径可达1公里,基本能满足现场通信的迫切需要。
4. 网络技术的应用
在地震发生前迅速作出预报,对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意义十分重大。日本气象厅已开始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减轻受灾程度。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房门等和因特网连接起来,由电脑自动控制,当地震计捕捉到震源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系统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能即刻自动切断火源。一般来说,离震源数十公里至上百公里的地方地震横波大约30秒左右才到。这样,在地震发生前的30秒内离震源较远的地方可提前采取对策,从而可以有效减轻由地震造成的损失。目前,这一系统正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在建筑物减震方面也开始一显身手。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正尝试应用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给建筑物造成的损坏。它们在建筑物楼顶或离大楼较近的地方安装感知器,在建筑物和地面之间安装被称为“调节器”的伸缩装置和橡胶等。当感知器一感知到地震引起的建筑物摇晃,便通过网络直接把详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摇晃程度控制通往“调节器”的电流,调整伸缩程度,减轻大楼的摇晃程度,从而对建筑物起到减震作用。
另外,应用网络技术的救助机器人也已在各种灾害救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利用飞行机器人搭载全球定位系统,制成无人监测台风和地震灾害的系统,可有效预测风灾和震灾。今后,能够接受救灾总部指挥,能与救助者进行通信联络的新型机器人,将会在地面、空中和室内的救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4.2 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信息系统
5.4.2.1 概述
作为一个持续发展中的特大型城市,上海人口稠密,流动频繁,管理复杂,作为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立高效的城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体系是提高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从2001年市政府开始启动建设灾害事故紧急处置体系工作,至今已经历三阶段。第一阶段: 建立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预案体系,明确灾害事故处置的“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编制了灾害事故处置的应急手册。第二阶段: 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调整阶段。第三阶段: 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本市的灾害事故紧急处置体系,提出了“应急”与“紧急”的不同概念,确定了紧急处置建设方案。明确筹建应急联动中心,建立以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和综合减灾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紧急处置信息系统,任务涵盖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和公共治安三大领域,并承担重大事件的保障指挥任务。
5.4.2.2 信息系统简介
紧急处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包括: 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含应急联动平台),综合减灾信息系统,以及各专业灾害处置信息系统。
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是整个紧急处置信息系统的核心。它在平时统一受理社会的求助、报警,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主要侧重于先期处置和现场控制,并为市领导和各专业管理部门以及重大事件保障的决策指挥提供共用平台。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是全市紧急处置的通信和信息交换的枢纽,实现综合减灾信息系统、各专业灾害处置信息系统以及灾害事故现场的资源共享。
综合减灾信息系统依托于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以及各专业灾害处置信息系统提供的共享资源,以综合减灾工作中的“测、报、防”为日常工作,并负责减灾信息的综合管理和信息汇总。当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综合减灾信息系统为领导提供综合的灾害信息和辅助决策。
各专业灾害处置信息系统日常负责各专业领域内的灾害管理,重大紧急事件发生时通过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和综合减灾信息系统提供专业的灾害信息和辅助决策。
5.4.2.3 信息系统框架
紧急处置信息系统由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含预案库)和应用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实现应急联动、防灾减灾和重大事件保障指挥三大目标。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政务外网、800M数字集群网和宽带无线网等。
基础数据包括预案库子系统和数据库子系统,其中预案库子系统为基础数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挥决策提供参考,包括面向联动中心对各种灾害的现场控制和先期处置类的预案、面向减灾办对综合减灾的“测、报、防、抗、救、援”预案以及面向专业灾害管理部门的灾害处置预案三大类; 数据库子系统包括专家库、灾害目录库、地理数据库和各专业业务数据库等。
应用系统为应急联动、防灾减灾以及保障指挥提供必要手段,包括: 综合接处警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灾害预警子系统、数字录音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GPS子系统、视频监控显示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移动指挥车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等,以及实现信息共享的应用软件子系统—信息交换平台。
应急联动中心信息系统包括应急联动平台和应急业务系统。需要建设的子系统包括: 综合接处警子系统、数字录音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GPS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预案子系统、视频监控显示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移动车载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
综合减灾信息系统应该建设的子系统主要包括: 数字录音子系统、指挥调度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GPS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预案子系统、灾害预警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视频监控显示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子系统。
根据上海市19类25种总体预案建立了预案库。预案库分为应急联动预案库、综合灾害处置预案库和各专业处置预案库三大类。应急联动预案库侧重于对各种灾害发生后的先期处置和现场控制以及重大事件的保障指挥,由联动中心建设; 综合灾害处置预案库主要针对综合类灾种的处置,由减灾办承建; 各专业处置预案库针对各种专业灾害的紧急处置,由各联动单位建设。按“条块结合、信息共享”原则,由三大类预案构成的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的总体预案,涵盖了灾害的“测、报、防、抗、救、援”以及灾害后的恢复等整个灾害处置过程的各个环节。
5.4.3 南宁应急联动模式
200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在广西南宁市投入试运行,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华的第一个应急联动智力援助项目,一期工程概算为总投资1.68亿元。该系统将以110报警服务台、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等报警救助系统、市长公开电话12345及水、电、管道燃气、防洪、护林防火、防震、防空等应急救助系统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成为中国第一个图层信息量最大,由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护林防火、防震、防空、水、电、气等56类应急救助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构建而成的信息化、数字化平台,覆盖市辖区10029km2。
南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由计算机骨干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辅助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无线移动数据传输系统、有线通信系统、车辆定位系统、图像监控及大屏幕显示系统、语音记录子系统、卫星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子系统、联动中心安全系统、无人值守机房集中监控系统和市长公开电话网络系统共14个子系统构成。其中,计算机骨干网络系统是整个联动系统的基础平台,为保证信息通道的畅通提供技术保证; 其数据库系统将全市所有车辆、驾照、人口分布、犯罪人员情况、医疗单位分布情况等处理时可能需要的信息做成数据库,以备处警时可以随时调用,大大提高处警效率; 其地理信息系统是一套由多个比例尺、多个地理信息图层组成的电子地图,该地图覆盖了南宁市行政辖区10029km2,图上标注全市各单位的专业数据,比如: 消防栓、警力分布、警力辖区、重点保卫单位、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点等,同时南宁市近百万门电话信息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点击任何一个区域,都能够找到该区域最便捷的警力支持。
在南宁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处警大厅,有一面长7m、高3m的视频墙,可以对市内多个路段的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的图像监控。同时在首长指挥室内安装一套高清晰度的投影设备,视频墙和投影设备都可以调阅电子地图上警力分布情况,联动中心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充分利用附近警力进行指挥。遇到大的事件,利用其卫星图像通信系统,可将事故现场图像实时传送到联动中心,便于统一指挥。应急联动接警之后,联动中心会根据事件性质、大小、所处位置,合理调动警力去处理,处警效率大大提高。
在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信息接受和处理平台,从而打破原有多个应急系统指挥中心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实现节省投资、集中资源、统一管理,形成信息资源和通信手段的共享,这就是应急联动的“南宁模式”。
南宁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于2002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在系统建立之前,4个警种的接警处警能力相当低,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不到1000个,群众所需的救助无法及时获得。自系统启动后,每天接听报警求助电话高达5000多个,最多时达7000多个,系统处理能力提高5倍以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百姓的报警求助需要。据统计,自系统正式运行以来,日平均电话达5700多个,每月平均超过17万个。截至2003年11月1日,共接听报警求助电话317万多个,处理各种各类事件22.8万多起,其中110占69%、122占17%、120占12.5%、119占1.5%。
南宁市社会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是对建立我国公共应急救助体系进行的一种探索,为政府提高处置各种突发性、恶性事件的能力和服务市民的水平提供了高技术保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整合了多方面的资源,避免了不同系统的重复投资建设,为国家节约了频率资源、特服号码资源,为下一步扩展城市管理的其他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