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其中的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搞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监管,而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绩效评价是政府对企业监管的重要内容。为此,需要有相对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监测和控制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过程,评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效率性和效益性。
9.3.1 评价指标数据模型构建
企业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企业灾害应急能力为评价对象,它是在对相关指标集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评价模型,对企业灾害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企业灾害救援能力评价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1. 评价指标集
评价指标集是评价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有代表性的,能够概括企业灾害救援整体水平的要素组成的。评价指标集能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灾害救援的发展水平; 同时,它还能对企业灾害救援与社会、经济、科技等领域是否能持续协调发展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2. 基础数据集
基础数据集是定量分析评价指标的基础。它包括分析评价指标所需要的有关数据。这些数据一般为原始的统计数据,从对企业评价指标的多项评分以及记录数据收集得来。
图9-5 企业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结构
3. 评价模型
评价模型是一种定量化分析模型。评价模型是一种定量化分析模型,它利用数学模型去描述系统诸要素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演算方法,给出定量的结果。评价模型的分析对象是评价指标集,根据指标集中不同子集的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评价模型。合理的评价模型,对于客观地分析企业灾害应急能力的特征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应急能力评价体系结构可用图9-5表示。
9.3.2 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设定,在空间上,必须涵盖企业面临的突发事件背景和各种自然与社会的致灾因子,这是应急能力建设内容设定的现实依据和客观基础。在构成要素上,必须涵盖从自然因子到社会因子、从制度设计到公众行为、从组织效能到工程能力等多种要素。根据企业应急能力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思想、构建原则和国内外企业应急管理的经验,并积极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企业应急系统的功能结构出发,充分体现企业应急能力的内涵,构建出企业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9-3所示。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
目标层A代表企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准则层B包括: 监测预警能力、社会控制能力、人员反应能力、紧急救援能力、资源保障能力。
指标层C共有24个指标,具体分布为:
反映监测与预警能力的指标有4个,分别为危害辨识、脆弱性分析、监测、预警;
反映社会控制能力的指标有5个,分别为法规标准、机构职责、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
反映人员行为能力的指标有3个,分别为应急意识、应急行为、心理康复;
反映紧急救援能力的指标有8个,分别为通信报警、指挥协调、抢险抢救、疏散避难、治安交通、评估清理、善后处置、恢复重建;
反映资源保障能力的指标有4个,分别为应急人员、应急物资、应急装备、灾害保险。
表9-3 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9.3.3 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辨识与赋值
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9-3所示,各指标的辨识与赋值如下所述:
(1)危害辨识。指能够辨识出企业突发事件的类型、性质、范围及发生概率的能力,赋值方法: 参考美国的应急能力评价标准,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
(2)脆弱性分析。指分析脆弱带范围内人员密度、财产密度的准确程度。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
(3)监测。用突发事件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百分比来表示。
(4)预警。即利用相关信息网络向乘客和公众及时发布警告信息的能力。设该企业的电脑普及率为P1,电视普及率为P2,手机(小灵通)普及率为P3,收音机广播普及率为P4,则预警能力的计算公式可以近似表达为:
因为在上述四项中存在交叉重复,准确计算非常复杂,所以采用几何平均数近似表示。虽然几者之间有重复,但实际情况应该是重复率越高,预警能力越强。
(5)法规标准。指关于应急方面的法规标准完善程度与实施程度。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具体评价参考标准为:
①政府应急管理政策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②针对应急的法律和法规(如紧急状态法、应急管理条例)制定与实施的完备程度;
③企业应急规划的设计与实施情况(企业应急标准、疏散、救援通道和场地、消防救急布局、重要人防设施布局等)。
(6)机构职责。指应急机构职责的完善程度与落实程度。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具体评价参考标准为:
①政府以及消防医院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
②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及其发挥作用的情况。
(7)应急预案。指应急预案种类、完善程度与实施程度。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
(8)宣传教育。设企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的百分比为B1,应急宣传教育普及率为B2(通过抽样调查获得数据),则宣传教育的程度可以用几何平均数:
(9)培训演练。用企业突发事件应急培训演练次数表示。
(10)应急意识。指企业人员对突发事件的了解程度,对损失的了解程度,对应急措施的了解程度(通过抽样调查获得数据)。
(11)应急行为。设企业人员自救能力为J1,互救能力为J2,救物能力为J3(通过抽样调查获得数据),则人员的应急行为能力XW可以表示为:
XW=J1γ1+J2γ2+J3γ3
式中,γ1,γ2,γ3分别取0.4,0.4,0.2,各种能力的赋分标准为5,4,3,2,1。
(12)心理康复。指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公众心理素质以及发生后心理康复能力。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
(13)通信报警。设电话普及率为P1,手机(小灵通)普及率为P2,报警专线达标率D1(查统计年鉴可以获得数据),则通信报警能力BJ可以表示为:
(14)指挥协调。指突发事件中应急指挥协调的水平。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具体评价参考标准为:
是否有能力发动应急处理小组;
是否能够在企业内应急管理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进行协调;
是否在城市与其他单位机构进行协调。
(15)抢险抢救。设企业所在地域拥有的消防人员数为R1,医生人数为R2,则抢险抢救能力QJ可以表示为:
式中,μ为消防人员和医生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后的工作效率,取值为0~1。
(16)疏散避难。设人均道路面积为M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M2,则疏散避难能力可以表示为:
式中,μ2为路面状况以及绿地面积分布状况对能力的修正系数,取值范围为0~1。
(17)治安交通。设企业所在地域的警察数量为S1,人均道路面积为M1,则治安交通能力可以表示为:
(18)评估清理。用突发事件评估的准确程度以及清理速度表示,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
(19)善后处置。设突发事件的结案率为J1(查统计数据),善后处置的满意程度为M5(通过抽样调查获得数据),则善后处置能力可以表示为:
(20)恢复重建。指对相应突发事件后恢复正常运营的时间。赋值方法为: 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分别用5,4,3,2,1进行赋分。
针对企业突发事件的恢复重建能力采用表9-4进行判断。
表9-4 恢复重建能力判断表
(21)应急人员。设企业拥有的专职应急人员数为S4,兼职应急人员数为S5,技术专家数为S6,则应急人员数可以表示为:
RY=S4γ4+S5γ5+S6γ6
式中: γ4,γ5,γ6分别为三类人员的权重,在本书所进行研究中分别取0.3,0.2,0.4。
以上数据可以通过查相关的统计数据得到。
(22)应急物资。用投入企业应急储备金以及应急储备物资占企业年产值的比重表示。
(23)应急装备。用装备的研究开发投入、购买装备投入占企业年产值的比重表示。
(24)灾害保险。用企业人均承保额(元/人)和企业硬件保额(元)表示。
9.3.4 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确定
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是在企业发展情况和区域及环境条件下对企业的应急能力状况和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除了建立一套体现企业应急内涵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外,还要给出每个指标的具体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将应急能力分为五个等级,根据其强弱程度依次为: 很强、较强、临界状态、脆弱、很脆弱。
9.3.4.1 评价指标标准确立方法
以企业应急系统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考虑企业发展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具体企业可以用下面一些方法来确定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标准。
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属于专家意见评判法的一种。通过研究者将待研究问题制成事先拟好备选答案的标准问卷,向有关专家学者及企业决策者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在回收问卷答案的基础上,将答卷人的答案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成相应的定量数据,以此来确定企业应急能力指标的具体标准。使用问卷调查法能够比较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确定指标标准时的作用,而且得出的结果比较符合动态性和差异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不过问卷调查法存在用时较长的缺陷,而且,一旦被调查对象对某一问题给出的答案离散程度较高时,该问题所涉及的指标一般必须重新调查,甚至剔除。
2. 标准法
所谓的标准法,实际上是指利用现有的一些国际、国内标准来确定具体指标的标准。标准法是应用最为简便的一种方法,对标准的定量化工作可通过查询标准获得。由于各类标准制定均拥有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因此在进行指标标准确定时,其客观性较其他方法都强。
3. 参照系法
参照系法也是通过一定的比较和筛选,将现存的某些企业应急系统作为研究的参照标准,该类企业应急系统被称为参照应急系统。使用参照系法确定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标准时,是将这些企业应急的指标进行对照比较,并根据各企业不同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指标不同等级的具体标准。这一方法虽然简便,但得出来的结论较问卷法和标准法的准确性要差。
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还可利用指数法、区段模糊隶属函数法等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具体标准,本书中企业应急能力现状评价标准的确定主要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标准法,对于有国家和地方标准的,采用标准法进行确定,对不存在相应标准的则参照相应指标的平均水平来确定。
9.3.4.2 评价指标标准制定原则
一个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科学地、客观地、合理地、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企业应急管理能力高低的所有因素。但是,要建立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为此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分析和判断,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制定企业应急能力指标标准应遵循如下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在体系的构建上必须基本概念清楚,逻辑结构严谨、合理,且能抓住评价对象的实质,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2. 目的性原则
进行评价活动的管理目的(评价目的)在评价方案设计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评价目的不同,评价时考虑的影响因素就会有所不同。对于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事前阶段的评价目的是要找出无突发事件的常态下,应急管理系统的日常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为应对突发事件做足准备; 事后阶段的评价目的是要找出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应急管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系统,提高未来的应急管理水平; 事中阶段的评价可以看作是阶段性的事后评价,其评价目的是为了即时提供决策信息,为当下应急处理服务。因此,针对不同阶段,影响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因素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分别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
3. 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包括企业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主要表现在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四方面。
(1)相关性: 要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性原理不断分析,然后组合设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层次性: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递阶层次结构,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要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导向作用,即每项上层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下层指标与其相适应。
(3)整体性: 不仅要注意评价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和目标。
(4)综合性: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有反映事故状况的指标,更重要的是要有反映隐患的指标,事前、事中、事后相综合,才能更为客观和全面。
4. 动态性
企业应急能力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应急能力,只是整个企业应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和阶段,对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标准的确定,应该从现阶段的发展、变化状况及其对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入手,综合考虑企业应急系统发展的态势。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各指标的评价标准。此外,评价指标体系应随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否则,可能会因不合时宜而导致决策失误或非优。
5. 定性定量原则
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限于定量指标,还包括定性指标。应急指挥系统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系统,不是所有因素都能量化,这就要设计一些定性指标来反映,有些定性指标所含信息量的宽度和广度,要远大于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可使绩效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和真实。城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决策机构和各专业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指标虽然各有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各部门可以在一定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实际制定自己的指标,既保持特性又能实现数据共享。
6. 全面系统与重点突出原则
突发事件的高度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应急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一个既突出重点又全面开放的系统。要突出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性的工作,设计一些关键性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应急管理的绩效水平。科学的指标体系将对政府绩效的不同方面、不同维度进行衡量,做到既通观全局,又重点突出。
7. 协调性原则
应急能力评价标准的确定必须考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企业应急能力的内涵所决定的。把近期与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应急资源的整合。
8. 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原则
首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便于进行具体操作。要设计一个面面俱到的评价指标体系来描述整个应急指挥系统的绩效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其一,指标体系不能过于繁杂,导致评价成本过高,超出现实操作的承受能力: 其二,指标体系也不能过于简单,从而无法科学地反映出城市应急指挥工作绩效的客观实际,绩效评价指标本身要具有可测性,可用操作化的语言定义,所规定的内容可以运用现有的工具测量获得明确结论。不能量化的指标,定性描述也应该具有直接可测性; 不具有直接可测性的内容,应通过可测的间接指标来测量。
其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必须具有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是对某一企业、某一阶段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这种态势分析需要一定的参照系,评价标准的选择必须考虑不同类型、不同等级评价企业的比较关系,要有可比性。同时还要注意评价指标体系中间同一层次的指标应该满足可比性原则,即具有相同性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算方法,指标取值宜采用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又便于比较优劣,查明应急管理的薄弱环节。
总之,在确定指标标准时,必须以企业应急能力较强为准则,综合考虑企业的具体发展阶段的应急资源态势、人员素质、生产科技水平、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活动强度以及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
9.3.4.3 评价指标标准筛选原则
在实际的评价中,并非是评价指标越多越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关键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基本的原则就是以尽量少的“主要”评价指标用于实际评价。在初步建立的评价指标集合当中很可能存在一些“次要”的评价指标,这就需要按某种原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合理组成评价指标集。对于具体的评价问题,如何确定评价目标及选择评价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来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
1. 专家调查法(Delphi法)
这是一种向专家征求意见的调研方法,评价者可根据评价目标及评价对象的特征,在所设计的调查表中列出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分别征询专家对所设计的评价指标的意见,然后进行统计处理,并反馈咨询结果,经过几轮咨洵后,如果专家的意见趋于集中,则由最后一次咨询确定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2. 最小均方差法
对于评价指标,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若干个被评价对象关于某项评价指标的取值都差不多,那么尽管这个评价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这若干个被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来讲,可以说它并不起什么作用,因此,为了减少计算量就可以删除掉这个评价指标。方法就是用最小均方差的筛选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筛选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构建一个完整、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件系统化的项目,在评价指标的选择确定上应遵循如下原则,才能对评价目标作出更贴切的评价。
1. 科学性和可靠性
评价标准的理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反映实际,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评价指标必须可靠,起实际作用,才能构成评价标准的基础,否则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意义。建立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价企业现有的应急能力,并对今后的完善和发展起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因此,它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
2. 代表性
当我们探讨事故应急问题时,必将涉及法律、管理、医疗、通信、后勤物资、装备等方方面面。如果选择所有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我们只能选择少数指标来说明问题。因此,所选的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以便能全面地反映救援能力的客观情况。
3. 全面性
本指标体系的确立,应当尽可能考虑进各种不同类型的事故对企业带来的威胁与损失,考虑到救援能力的各方面具体指标,尽可能地反映重大事故的实际应急水平。
4. 实用性
评价应急能力的目的在于分析当
前应急救援的现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救援能力。因此,拟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思路清楚、层次分明、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应急能力的实际状况。评价指标应当简单明确、使用方便、便于统计和量化计算。评价指标的测定必须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才能保证评价指标值可以准确、快速的获取,以确保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指标个数的多少应以能说明问题为准,同时保证指标的公正性。
图9-6 评级指标的选择流程
评价指标的选择流程如图9-6所示。
9.3.4.4 我国企业应急能力评价体系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通过对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初步提出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18个一级指标、67个二级指标和405个三级指标。
一级指标有: 法制基础、管理机构、应急中心、专业队伍、专职队伍与志愿者、危险分析、监测与预警、指挥与协调、防灾减灾、后期处置、通信与信息保障、决策支持、装备和设施、资金支持、培训、演习、宣传教育、预案编制。
二级指标包括: 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地方法规和规章中的应急管理规定、地方法规规章及文件中有关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延续性的规定、应急领导机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有关部门、应急中心设施、应急中心运行和组织、备用应急中心、专业队伍信息清单、专业队伍建设、专职队伍、志愿者、社会应急资源、辖区内危险辨识的情况、重要防护目标脆弱性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信息监测、监测信息通报、预警、现场指挥系统的建立、现场指挥与场外指挥的协调、部门协调机制、信息发布的协调、与社会资源的协调、与当地驻军和武警的协调、与上级部门的协调、与周边相邻地区的协调、城市防灾、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估、减灾、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灾后恢复、通信保障方案、应急中心通信系统、信息保障方案、警报系统、应急联动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应急技术储备与保障、专家组、资源协调、资源清单、互助协议、后勤保障、经费保障、补偿(或赔偿、奖励和抚恤)、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演习计划、演习实施、演习评估和改进措施、公众教育、国际沟通与协作、新闻报道、社会动员、群众安全防护措施的宣传和教育、预案编制过程、预案的内容、预案内容的组织、预案的管理、预案的实施、地方人民政府预案体系等。
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细化,便于实际评价时对相应的指标进行调查和赋值。
中国安科院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系统,并选择若干企业进行了试点工作。如2005年7月21—23日,在南方某市组织与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密切相关的多位专家组成评价小组,按照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实施指南进行评分。该评估系统对评估者的判断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总体平均得分。通过来自不同部门的专家打分比较可以发现,卫生医疗部门和安监部门评分较低,而消防和地震部门的评分则较高。本次评估也发现该市在应急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备用应急中心、志愿者、与周边应急中心的联系等方面亟待改进。
该评估系统通过对应急立法、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机构、应急资源以及灾后恢复等的综合分析,能够系统地反映应急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可以为应急能力建设指明方向。同时,通过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估体系,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把应急信息保障能力指标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可以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
9.3.5 构建评价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构建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因时因地构建指标体系
应急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耦合,种类的多样性,使得应急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应急系统发挥作用过程及应急资源利用状况的差异上; 另外,由于地域性特点及发展的阶段性,不同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在评价过程中对应急系统的不同子系统偏重程度不同,使应急系统及其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因地制宜地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有效测度应急能力状况以及其发展演化的动态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做到因地、因时制宜构建指标体系,主要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要在共同的总体框架下,对不同的企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企业应急系统自身特点及发展演化特点,在具体指标选取时应有不同的侧重,使其能够准确反映具体企业应急能力状况。
(2)在构建特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应急系统所处的地域不同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急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必定有主次之分,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同等重要,而这种区分将由对不同指标的赋权来反映。比如,在城市发展初期,更注重人员伤亡,在城市发展后期,则应更注重环境质量、人员健康以及其他影响对应急能力的制约。
(3)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企业发展是阶段性的,尽管不同阶段构建的指标应该有不同的侧重,但在特定阶段,指标体系对应急系统的描述又应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指标体系的这种稳定性使得其不至于随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非稳态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只遵循应急系统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由于指标体系具有这样相对的稳定性,使得可能对特定阶段应急系统及其能力状况进行度量和调控,从而有利于应急能力朝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方向发展。
2. 指标体系中具体度量指标的效用有限性
指标对于应急政策的制定和政策效应的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要合理、有效地应用这一手段,必须对度量指标的局限性或者说其效用的有限性有足够的认识。一般认为,任何一个具体指标乃至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综合指标使用的局限性; 二是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具体指标的选取多必然面临的代表性与包容性的矛盾。
因此,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追求使指标体系成为完全客观而全面测度系统属性的努力将是徒劳无益的。对应急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其指标的选取更应该注重机理性,即指标之间的相关联系。目的是应该把指标体系的设立和指标的选取作为发现应急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手段,通过对核心的、接近于独立的指标的刻画,来寻求能揭示系统核心的特征要素,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所构建的指标体系。
当然,认识到度量指标的效用有限性,并不认为度量指标在进行系统描述中的重要作用会受到削弱。相反,正是因为认识到度量指标的效用有限性,才有可能在实际应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完成对应急能力的有效度量。
3. 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在进行指标选取时,总是尽可能地从已有的统计指标中选取合适指标来满足研究的需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构建新指标所耗费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为指标的数据收集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在本书所进行的研究中,积极借鉴自然灾害领域的指标体系。但传统的统计指标设立过程中强调指标对其所代表事物的详细说明,有时甚至用多个指标对系统某个重要方面的特征进行反复强调以突出系统该项特征的重要性。如果选取指标时将这一类指标系统选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其后果是人为强化系统某项特征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这个时候就称选取的指标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如何消除指标间的多重共线性,尽量减少由于指标间重叠信息多导致的不良作用,统计学界和经济学界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争论。通常可采用对两个指标历史数据形成的向量进行相关分析来判断,如果两个指标相关系数值较高,它们之间就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指标是对系统某个方面特性的反映,每个具体指标项都有明确的含义,而进行指标间多重共线性分析的相关分析方法却是一种纯数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只负责解释数字间的关系,并不涉及指标所代表的含义,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现两个指标在数值上表现出高度的相关,但在实际上却没有相互间的信息重叠。这表明,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时,除了用数学方法进行指标间数值的分析外,还必须结合具体指标所代表的确切含义进行定性判断。
在进行实际分析过程中,假设确定了两个指标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即两个或多个指标之间相关性很高,某个指标基本上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指标的线性组合代表,对待这样的指标,可以将信息丰度最高的指标保留,并剔除其他指标,达到简化指标体系和保证信息完备的目的。此外,由于进行指标间相关分析的数据均基于某一具体城市的历史数据,因此,对具体指标体系的多重共线性分析必须结合具体城市和时段来进行,以形成具体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4.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作为定量测度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定量指标为主,但由于应急能力研究的前瞻性,为了对影响应急能力的所有因素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不影响定量测度的前提下,可适当引入一些定性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但是,由于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定量化研究,定性指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定量化,其设立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在对定性指标定量化的各种方法中,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对定性指标进行隶属度的测度方法是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最佳选择。这是由于定性指标在对系统特性描述方面固有的模糊性,或者称为定性指标进行系统特性描述的边界性,使得用模糊数学理论中隶属度函数来对定性指标定量化具备了操作的客观基础。而定性指标通过合适的方法定量化后,量化数据可参与到实际的数量分析当中,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定性指标只能在定量分析之外做调整参数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