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激晤谈疗法
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ISD)首先应用于缓解参与危机事件中的人员的应激反应,后来CISD技术被推广应用于直接暴露出危机事件中的各种受害者。CISD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实施,一般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10天内进行,一次持续3~4个小时。
1.紧急晤谈的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期。主持者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CISD的目的和规则,晤谈的程序方法及保密问题。强调晤谈不是心理治疗,而是一种减少创伤事件所致的正常应激反应的方法。小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向组织者提问,与其他小组成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第二阶段,事实期。主持者要求每位参加者描述事件发生时的所见所闻,目的是帮助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来描述事件,并且每个人都有机会补充事件的细节,使整个事件得以重现。主持者要打消参加者的顾虑,如果参加者觉得在小组内讲话不舒服,可以保持沉默。选择沉默也适用于其他阶段。
第三阶段,感受期。每个参加者依次描述其对事件的认知反应。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进一步接近情感的表达。
第四阶段,反应期。参加者依次描述其对事件的感受,进行宣泄,从而对事件的情感进行加工。主持者可以了解此时每个参加者的感受如何,以及在交谈时的感受怎样。如米切尔(Mitchell)强调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分享和被接受的感觉,重要的原则是不批评他人;所有的人都倾听在每个人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第五阶段,症状期。组织者询问参加者是否有躯体或心理症状,并识别是否为危机事件导致,目的是识别参加者希望分享的应激反应,开始将情感领域转向认知领域。
第六阶段,干预期。主持者尽量说明成员经历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本质上不是医疗问题。同时提供应激管理的技巧,并努力让参加者确信他们的反应并不意味着有精神病理学意义。
第七阶段,资源动员期。目标是关闭危机事件,主持者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评估哪些小组成员需要随访或转介到其他治疗机构[8]。
2.应激晤谈的要求
(1)并不是每一个危机事件的面对者都适合参加小组晤谈,对于一些处于剧烈伤痛中的当事人,参加晤谈可能会引发更加激烈的情绪反应和失控行为,对于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当事人,他们以消极方式应对晤谈,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主持者要注意对参加晤谈的参与者进行甄别。
(2)晤谈中要求每一个参加者发言,详细描述危机事件中的所见所闻和经历。但在小组成员的团体压力下,强迫暴露个人信息可能会给参与者带来耻辱感或抗拒心理,因此,主持者尽量尊重参与者的意愿,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反应。
(3)危机事件发生24小时之内,经历危机的当事人大多处于应激的麻木状态,此时不适宜安排应激晤谈。同时,应激晤谈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救援技术,应该与其他救援方法加以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为受害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帮助。
(二)眼动脱敏治疗
眼动脱敏治疗(EMDR)是近年来应用于心理创伤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眼球运动来减轻心理症状,达到治疗目的。因其治疗期短,治疗效果明显,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危机的救援工作之中。
1.眼动脱敏治疗的步骤
(1)诊断性访谈。了解当事人基本情况,包括危机事件、主要症状及现在的问题。
(2)准备阶段。介绍治疗原理及治疗目标,使当事人树立信心。演示治疗方法:治疗者与当事人相对而坐,相互距离约1米。当事人双目平视,治疗者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在当事人视线内有规律地左右晃动(间距约60厘米,频率约每秒晃动一次),要求当事人始终注视着治疗者的手指,眼球左右转动。可对治疗者与当事人间的距离、手指晃动间距及频率做相应调整,以当事人感到合适为准。
(3)认知分析评价。包括找出对创伤事件的非理性认知,提出积极合理的认知。确定对危机事件的评价分值:评价分为11级(没有感到伤害为0分,感受到伤害的最大极限为10分),对积极认知的评价分为7级(认为完全不真实为1分,完全真实为7分)。
(4)动眼脱敏。首先使当事人回到危机事件时的“状态”,并保持住,然后在治疗者的带动下做眼球运动(10~20次)。此后完全放松,让当事人闭目休息,排除头脑中的各种杂念。休息2~3分钟后提示当事人体验和评价躯体有何不适感(如头胀、胸闷、肩痛等)。并按上述对危机事件的评分标准重新进行评分。如果分值较高或症状较严重(包括躯体和情绪方面),则带着“目前状态”重复做上述眼球运动。负性状态会在眼动过程中逐渐淡化或消失。需要重复几遍眼球运动要根据症状缓解的程度来定。如果危机事件的分值降到1~2分,则可进行“积极认知及情绪导入”:在治疗者的引导下使当事人进入积极认知及情绪“状态”,然后进行眼球运动、体验与重新评价(过程同上)。积极或正性认知会在眼动过程中逐步强化,直至当事人对积极认知的评分升到7分。
(5)安置阶段。当未能完成全过程治疗时,需暂时告一段落。此时让当事人闭目放松,想象面前有一个安全、密封的瓶子,将目前所有的负性情绪和认知都放进去,并想象将其密封放置在一绝对安全处,完成安置。
(6)身体扫描阶段。在安置的基础上让当事人闭目“检查”全身各部位的感受,如有不适感则带其症状进行眼动,使当事人出现正性体验为止。
(7)关闭阶段。告诉当事人治疗将结束,解答当事人的疑问,并要求当事人做治疗后记录。如果需要,约好下一次治疗时间。
(8)再评价阶段。对疗效进行检查、评定。
2.眼动脱敏治疗的优势
美国精神病协会临床指南指出,在EMDR治疗中,“不需要用言语去描述创伤材料,相反,只要求当事人想到他们的创伤性经历而不需要去谈论这些经历”。而且,仅仅在第一次治疗后,来访者的痛苦程度就会相当快地降低。EMDR治疗可以在连续几天里实施,因此EMDR特别适合用于危急情况下减轻症状。在危机情况下,很多受害者都会出现躯体性的或慢性疼痛,有证据显示,EMDR能成功地治疗患肢痛,减轻其他医学上无法解释的症状。同时EMDR处理可以处理延迟性应激障碍(PTSD),抑郁、疼痛和睡眠障碍,对具有多重心理问题的当事人也是有益的。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实践显示,危机事件发生后,采用个别和团体的方式进行EMDR治疗,心理救援人员能够在几天而不是几周或几月内,就能成功地治愈创伤人群[9]。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使当事人保持对创伤经验的注意,从而使得其保持自行的信息处理。
(2)治疗者不要反复重复当事人的话。
(3)治疗者不要打断当事人的解释或说明。
(4)如果当事人报告没变化时,眼动的方向和速度要发生改变。
(5)正性认知和负性认知必须恰当。
(6)留心当事人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变化。
(7)每次脱敏完成须与当事人返回到原来的话题。
(8)遵循操作程序。
(9)结束时要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三)心理动力疗法
心理动力疗法(psychodynamic therapies)旨在发现并消除引起心理症状的无意识冲突,其目的是帮助当事人认识到他们所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及其无意识冲突的根源。这些领悟可以帮助当事人摆脱过去的影响,并让他们产生改变现实的信心。同时,心理动力疗法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当事人整合分裂的人格因素,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识。心理动力疗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方法,要求当事人谈论脑海里出现的一切,不要压抑和掩饰任何想法。治疗者会注意到在当事人自由联想中反复出现的主体,一个想法如何导致另一个想法,以及当事人回想起来的具体记忆。当事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不愿谈论的事情,也就是当事人对某些事情的阻抗,这是发现当事人最核心的无意识冲突的具体内容的重要线索,因为最具威胁性的无意识冲突正是自我所极力压抑的。最后,治疗者将问题的各方面综合起来,形成对当事人所面临的冲突的意见或解释,并告知他们。
2.移情
当事人将治疗者作为情绪反应的对象,这种倾向便是移情(transference)。在精神分析中,当事人对治疗者的态度被视为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事人或迟或早都会对治疗者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有时候,这些反应是正性的、友好的;有时候则是负性的、敌对的。此时,当事人对治疗者所表达的实际上是面对其他人时才产生的态度,这里的“其他人”是指现在或过去在当事人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弗洛伊德假定,移情代表童年期对父母反应的遗迹,因此他利用这种态度的转移作为一种手段,向当事人说明其许多的忧虑与恐惧事实上是来自于童年时代。通过指出当事人如何对分析师做出反应,治疗者帮助当事人更好地了解他们如何对其他人做出反应。
3.修通与宣泄
通过修通(working through),即反复解释痛苦的记忆和困难的问题,当事人能够理解它们,并以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它们的自我定义。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考察已见于种种情境中的同样冲突,当事人逐渐了解它们并看清自己的一些态度与行为多么有普遍性。治疗期间通过修通童年期痛苦的情绪,当事人变得坚强起来,以致能不太焦虑地面对这些情绪并用较现实的方式处理它们。很多治疗者认为宣泄(catharsis),或者与记忆和冲突相关的情感表达,在心理动力疗法中具有核心地位。宣泄可以释放无意识记忆和冲突的能量束缚,使这些内容被包含在有适应性的自我概念中。
4.阐释
在心理动力治疗过程中,阐释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阐释(interpretation)是分析者根据当事人在自由联想、对梦的陈述、移情以及抗拒等所得的一切资料,耐心向当事人解析,让当事人了解他所表现的一切有何深一层的意义,从而领悟到分析师所阐释的就是他心理困扰的原因。阐释的时机必须熟练地把握,即必须在潜意识材料接近于被觉察、当事人准备接受痛苦的领悟时进行阐释。就心理动力疗法的目的而言,阐释的过程就是治疗。只要分析师的阐释获得当事人信服,单凭阐释就能解除当事人心理上的痛苦。
最后,心理动力疗法要求每周进行三到四次的治疗,并持续多年时间。这种长期性和密集性的治疗让很多当事人望而却步。并且,危机事件中出现的大量的应激患者,常常无法忍受心理动力疗法的缓慢进程,他们更需要得到症状的立即缓解。基于如此,现代心理动力疗法开发了更短期的、更结构化的疗法。在这些短期治疗中,治疗者和当事人接触进行治疗的次数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30次,而且处理也集中在引起当事人主要症状的问题上。
(四)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behavioral therapies),强调改变当事人目前的具体行为,其基础是对当事人问题的行为评估。治疗者和当事人共同努力来确定近期当事人消极行为或情绪反应的具体场合:什么场合可能引发焦虑症状? 当事人何时开始消极行为? 与他人的何种互动会让当事人感到压抑? 治疗者可能会要求当事人一起进行这些场合的角色扮演,治疗者扮演一个当事人最不喜欢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治疗者观察当事人的行为,并判定行为的哪些方面需要加以改变。行为改变技术大致分为两类。
1.消除不受欢迎的行为技术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认为通过经典条件反射,人们会对先前的中性刺激形成焦虑或恐惧反应。然后,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们会发展出回避焦虑诱因的行为。这是一个逐步消除对刺激的焦虑反应以及通常和焦虑同时出现的不良行为的方法。在系统脱敏过程中,人们首先对他所恐惧的刺激形成一个等级结构,从引起轻微焦虑的刺激到导致严重焦虑或惊恐的刺激。然后,治疗者从引起最轻微恐惧感的刺激入手,帮助当事人一步步克服等级结构中的所有刺激。治疗者要求当事人想象引起恐惧的刺激,或甚至短时间地让当事人面对这一刺激,同时进行一些控制焦虑感的放松练习。当当事人在想象或体验第一个最轻微刺激不再感到焦虑后,就开始想象或体验高一级别的刺激,同时也进行放松练习。如此以往,持续这一过程,直到在想象或体验最高等级的刺激时都不会产生焦虑感。
2.学习受欢迎行为的技巧
个体常常有学习新行为的愿望,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可以让有心理障碍的当事人形成新的积极行为。
代币制(token economy),指当事人一旦表现出受欢迎的行为,就会得到一点钱或者代币作为奖励。例如,当当事人展现出积极的理性行为时得到奖励,当展现错乱行为时则得不到奖励,代币可以交换特殊待遇,如得到某些盼望已久的物品,或某种事物。虽然这种方法过于简单而且操纵性太强,但是在配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行为疗法使在1955—1980年间精神病院住院病人人数减少了67%。
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反应塑造法(response shaping)对纠正当事人的行为问题也十分有效。例如,某个孩子老是在课堂上发脾气。通过观察,治疗者可能会发现这个孩子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是想得到老师的注意,却没有得到。治疗者可以给老师提出这样的建议:每次这个孩子开始发脾气时,就把他独自关在一个小的空房间里三四分钟,给他一个冷静的空间。与此同时,治疗者会对这个孩子进行训练,教他如何用适当的方式要求老师来看他的作业或其他成绩,而不要乱发脾气。起初,这个孩子可能在使用心得沟通技巧时显得十分笨拙,但使用新技巧的任何尝试都会以得到老师的注意为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孩子就能够修正问题行为。这种社会技能训练,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在与他人互动和交流时碰到的各种问题。
最后,行为疗法对很多心理障碍都有显著疗效,特别是焦虑症和行为问题,尤其是儿童行为问题。但是,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少单独使用行为疗法,大多把行为策略和认知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五)人本疗法
人本疗法(humanistic therapy)也被称为个人中心疗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其目的是要帮助来访者发现他或她的潜能,以及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并且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完成自我实现。人本疗法强调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无限的,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工作不是扮演治疗来访者的权威或专家;相反,治疗者的主要任务是给来访者提供自我修复的最佳环境。人本疗法的基本假设是成长是人的天性,当成长道路上的障碍物被排除后,来访者的症状就会消失,他或她就会继续自己的生命或成长过程。人本治疗者不会促使来访者去发现被压抑的痛苦记忆或无意识的冲突,也不会纠正其不理性的行为,他们认为当来访者得到支持,并且得到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能力时,为了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来访者最终会面对自己的过去。
人本疗法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的来访者中心疗法,这一疗法具有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治疗者需要真诚地告诉来访者,他们是帮助者,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从事具体行为的人,而不是一个权威形象;第二,治疗者需要对来访者表现出无条件积极关注;第三,治疗者要向来访者传达自己对来访者的共情,即让来访者明白治疗者能够理解并接纳他们的潜在感受和自我追求。通过上述条件,治疗者帮助来访者认识到,治疗者完全和他们在一起,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心情,以及他们力图战胜和被别人理解的东西。罗杰斯认为,被人理解的感受有助于来访者产生自我修复能力,并有勇气去追求自身潜能。
最后,人本疗法被用来治疗多种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但由于其观点过于理想化也带来一些局限。例如,该疗法只对那些善于言辞的和有意讨论自己的问题的人才能获得成功。对于那些不主动寻求帮助的人或那些有严重障碍、不能讨论个人情感的人,通常有必要采用较富有指导性的治疗方法。
(六)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ies)挑战人们对事件的适应不良的解释和思维方式,并力图用更具适应性的思维方式取代。认知疗法同样帮助当事人学会使用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来处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理性情绪疗法”是西方的一种认知疗法,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的非理性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及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以ABC理论(ABCtheory)来阐明他的思想:A代表发生的与己有关的事件,可能是既成的客观事实,可能是别人的态度或行为,可能是人际关系的改变,也可能是自己行为的后果;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代表个人对事件的情绪反应后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适当的,也可能是不适当的。
在艾利斯看来,无论个人情绪反应后果是什么样子,均非由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人对既成事实所持有的信念B所引起。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才是引起个人情绪反应的原因。艾利斯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情绪困扰或心理异常,主要原因不在于外在世界使然,而在于他自己如何去面对外在世界。对于人们常常持有的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其次,过分概括化。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并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困扰。最后,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现实生活中,非理性信念的表现是相当普遍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一些不合理的思维和观念。个人自幼生长在传统文化的社会里,在其所受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做好人,做好事”教条的影响。长期教条化影响的结果,个人在从事任何活动时,就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些对自己过分要求的观念。即使这类观念可能是不实际的、非理性的,甚至是错误的,可是它却一直支配着人们的思想,终于形成错误信念,结果是个人被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击败,而做了他自己错误信念的牺牲者。对于那些有着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尤为明显。既然人们的情绪障碍是非理性信念所致,也就是个人自己的责任,理性情绪疗法就要帮助当事人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的信念代替非理性的信念,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
最后,理性情绪疗法一般都是短期治疗,持续时间从12个星期到20个星期不等,每个星期进行一到两次治疗,非常适合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干预。此外,由于很多所谓的非理性信念在人们包括治疗者自己的头脑中都是相当普遍和顽固的,该疗法的实施其实并不容易。
以上简要介绍了心理治疗中常见的六种主要的治疗方法,除了这六种方法之外,还有很多有效的疗法,如存在疗法、意义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家庭疗法、叙事疗法等。
[1] 胡佩诚:《心理治疗学》,7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王燕,白雪苹,张世平:《解读心理咨询中的共情技术》,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3] Egan G:《高明的心理助人者》,150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 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5] 赵淑琴:《共情在护患关系中的作用》,载《全科护理》,2010(15)。
[6]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8] Mitchell,Jeffrey.When disaster strikes:The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process.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1983,8(1):36~39.
[9] Francine Shapiro,杨渝川:《EMDR治疗:适应性信息加工、临床应用及研究介绍》,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