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新技术推广应用及成效分析

免疫新技术推广应用及成效分析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生猪;疫病;免疫技术;推广措施;应用成效保山市地处云南西部边陲,辖5个县区、72个乡镇、881个村。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生猪免疫新技术,特对推广应用及成效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云南省农业厅领导将这种免疫方式命名为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
“”免疫新技术推广应用及成效分析_十年护牧: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十周年论文成果集

濮永华

(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保山678000)

摘 要: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2007年国家将这3个疫病纳入强制免疫病种,基层开展免疫时1头猪要分3次免疫3种疫苗,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抵触情绪大,强制免疫措施难落实。2011年以来,在全省推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中,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提出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三苗同步、分点注射”免疫,最终研究探索出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 “321”免疫新技术。通过开展小试、中试、攻毒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取得生猪免疫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保山市承担省级安排生猪 “321”免疫试验和攻毒试验,并从2011年秋防开始在全省率先推广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全省研究推广应用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和科学依据。通过介绍 “321”免疫的内容、推广措施,总结推广成效、分析推广效益,为推广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生猪;疫病;免疫技术;推广措施;应用成效

保山市地处云南西部边陲,辖5个县区、72个乡镇、881个村。2013年全市肉类产量43.87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占82.9%;畜牧业产值76.59亿元,其中生猪产值占73.4%;5个县区中有4个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是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也在快速发展。在饲养的家畜家禽中,尤以猪的疫病最为复杂,老的疫病尚未消灭,新的疫病不断增加,我们每天都要吃它的肉的猪,其实是 “百病缠身”。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2007年国家将这3种疫病纳入强制免疫病种,基层开展免疫时1头猪要分3次免疫3种疫苗,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抵触情绪大,致使各病种免疫密度质量达不到国家的要求,疫情时有发生,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将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施100%的免疫,迫切需要有一种方便快捷的免疫方式。2011年以来,在全省推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中,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提出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三苗同步、分点注射”免疫,最终研究探索出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免疫方式 (简称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通过开展小试、中试、攻毒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取得生猪免疫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1,2]。保山市凭借中牧保山生物药厂生物安全车间就在保山的优势,承担省级安排生猪 “321”免疫试验和攻毒试验,并从2011年秋防开始在全省率先推广该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生猪免疫新技术,特对推广应用及成效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 “321”的主要内容[3]

1.1 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的概念

即在对农村散养户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采取 “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注射时,将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分2个部位一次完成。其中,将猪瘟脾淋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用其中的一种稀释液,按1∶1∶1稀释,配制成混合疫苗。注射时,只需在猪耳后颈部左打1针口蹄疫,右打1针猪瘟脾淋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苗混合疫苗,即可免疫3种疫苗。云南省农业厅领导将这种免疫方式命名为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

1.2 生猪 “321”免疫技术的创新过程

“321”免疫初期试验在昆明市西山区进行,获得成功。2011年1~12月,由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保山市动物疫控中心、中牧股份保山生物药厂、施甸县动物疫控中心联合开展生猪 “321”免疫试验和攻毒试验。试验在中牧股份保山生物药厂安效检车间进行,先后筛选并分5批购进阴性猪270头。分3期进行免疫注射试验,每期4次采血检测免疫抗体,分两期在生物安全车间使用标准的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株,分别对免疫试验猪和空白对照猪进行攻毒试验。试验结果证实,生猪“321”免疫,无论是免疫安全性、抗体合格率,还是攻毒保护率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1.3 推广生猪 “321”免疫技术注意事项

一是注意疫苗选择。猪口蹄疫疫苗使用灭活疫苗或合成肽疫苗均可,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必须都使用活疫苗。二是正确稀释疫苗。使用一种稀释液按1∶1∶1稀释相同头份数的猪瘟、猪蓝耳病疫苗,保证1毫升混合疫苗中有猪瘟、猪蓝耳病疫苗各1头份。三是注射部位正确。在猪颈部一侧注射猪口蹄疫疫苗,另一侧注射猪瘟脾淋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苗混合疫苗,深部肌肉注射。四是注射剂量准确。疫苗注射剂量均为1头份,操作中可调整至注射1.1~1.2头份,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五是对生猪进行保定和标记。对中大猪用保定钢索进行保定、对小猪徒手保定。猪头数多的应对已注射猪进行标记,防止重注或漏注。六是严格消毒。注射器械应事先消毒,注射部位要消毒,进出每一农户人员和保定器械都要消毒。七是固定注射器和针头。注射针头和抽取疫苗针头不能混用,注射器应贴上标记,以防止交叉使用。八是要坚持适时补针制度。在集中免疫期间,对 “肥、孕、弱、幼、病”猪 (肥:月内即出售的肥猪;孕:月内即产仔的怀孕母猪;幼:不满1个月的仔猪)“五不打”,同时建立适时补针制度,即春秋防疫集中免疫之后,由各村防疫员对新生、新补栏猪和集中免疫时不能打的 “孕、弱、幼、病”猪适时进行补针,以提高群体免疫密度。

2 “321”的推广措施

2.1 认真制定免疫方案

根据 《云南省2012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和 《云南省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方案》,制定下发 《保山市2012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和 《保山市2013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在全市大力推广散养户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统一免疫方案,做到全市一盘棋,为推广新技术明确了方向。

2.2 加强技术交流和培训

为配合省级推广 “321”免疫新技术,将试验推广情况制成ppt,分别于2012年4月、9月、11月的州市中心主任会、州市动物防疫研讨会、州市县区疫控机构防疫技术培训会上进行交流,3次交流参会人员达313人。为在全省推广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做出一定贡献。为在全市迅速推广 “321”免疫新技术,2012年撰写 《一猪三针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2013年撰写 《生猪 “321”免疫技术及注意事项》、编写 《保山市畜禽免疫技术手册》,印发市、县、乡、村相关防疫人员参照执行。2012~2013年,举办市级专家授课培训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的培训班18期,培训市、县、乡、村各级防疫人员946人。各县区在每年的春秋防疫会上对乡镇、村级防疫员同时进行了培训。加强培训,为推广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2.3 大力推进 “整村推进”免疫模式

以保山市政府文件下发 《保山市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强制免疫、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了对 “动物防疫整村推进”工作的措施和制度保障,以乡镇防疫队、小分队或村发动社协助形式开展免疫工作。全市72个乡镇整村推进开展面达100%,881个行政村整村推进推广面达85%。

2.4 加强动物防疫宣传

市县乡召开防疫工作会议、开展免疫注射、检查防疫工作,请电视台、报社记者进行宣传报道。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炼了 《保山市动物防疫宣传提纲》,各县区按照保山市畜牧兽医局的要求,加强防疫宣传,为新技术推广营造了良好的防疫宣传舆论氛围。仅2013年统计,全市在市县电视台播出防疫新闻16条,在保山市广播电台播出防疫专题2期,在 《保山日报》、市 《畜牧简报》刊登防疫新闻、信息30条,县区设立永久性防疫宣传牌92块,村级墙壁防疫标语124条,发放 《保山市畜禽免疫技术手册》1600册、防疫宣传资料30000份。

2.5 加强防疫工作痕迹管理

市县乡疫控机构建立全省统一的疫苗进出台账,记录每批疫苗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出入库数量等;在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建立 《规模养殖免疫档案》;在村民小组建立 《散养户免疫档案》,同时在饲养户建立 《免疫户口册》。以纸质档案为基础在乡镇兽医站建立全市统一、到村到户、有自动汇总功能的免疫档案电子文档。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共订购发放 《云南省规模养殖免疫档案》2142册、《云南省散养户免疫档案》16325册、《云南省免疫户口册》378185册。全市纸质免疫档案和电子免疫档案建立使用率达100%,《云南省免疫户口册》覆盖率达80%。

2.6 加强督查、狠抓落实

为确保防疫工作有效落实,市级由局领导带队,抽调相关科室和二级单位业务骨干,组成5个督查组分别深入五县区开展防疫工作督查。每季防疫期间督导组分别下县区督促检查1~2次,认真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市政府防疫措施情况,对县区推行动物防疫 “整村推进”免疫模式和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进行指导,对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各县区相应成立防疫督查组,对乡村防疫工作进行督查。通过督导组 “分片包干”督促、检查、指导,全市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3 “321”的推广成效

3.1 “321”免疫新技术推广面

2012年、2013年,全市5县区、72个乡镇、881个行政村,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推广面达100%。

3.2 推广期生猪强制免疫情况

表1 保山市2011~2013年生猪强制免疫情况汇总表

注: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方式为2011年两阶段免疫 (蓝耳病疫苗为灭活疫苗)、2012年、2013年 “321”免疫 (蓝耳病疫苗为活疫苗)。“321”推广规模:根据疫苗调供和免疫数据,2012年免疫345万头、2013年免疫350万头。

表1和图1至图6显示:推广 “321”免疫的2012年、2013年与实行3种疫苗2阶段免疫的2011年相比较,集中免疫工作效率提高、免疫密度提高、免疫合格率提高,免疫反应率下降、反应死亡率下降、疫病死亡率下降,取得 “三个提高、三个下降”的成效。

图1 保山市2011~2013年每季集中免疫时间对比图

图2 保山市2011~2013年生猪强制免疫密度对比图

图3 保山市2011~2013年生猪免疫合格率对比图

图4 保山市2011~2013年生猪强制免疫反应率对比图

图5 保山市2011~2013年生猪强制免疫反应死亡率对比图

图6 保山市2011~2013年生猪疫病死亡率对比图

3.3 “三个提高、三个下降、两个确保”

三个提高:一是免疫工作效率提高。推广 “321”免疫新技术,把散养户生猪两阶段免疫变为一次性免疫,生猪免疫时间节约1半,全市每季集中免疫时间由原来的45天,缩短至现在的1个月左右,免疫工作效率提高1倍以上。二是免疫密度提高。推广“321”免疫新技术,3种疫苗一次完成注射,带动了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的免疫。将原来免疫猪蓝耳病、猪口蹄疫不积极的地方的猪蓝耳病免疫密度由60%提高到90%以上,猪口蹄疫免疫密度由50%提高到90%以上。三是免疫抗体合格率提高。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免疫抗体转阳率:2012年分别为72.24%、83.75%、79.89%,2013年分别为73.26%、89.72%、86.82%。较推广之前明显提高。三个下降:一是免疫反应率下降。2012年、2013年生猪强制免疫反应率分别为0.56%、0.46%,与2011年的0.675%分别下降17.03%和31.85%。二是免疫反应死亡率下降。2012年、2013年生猪强制免疫反应死亡率分别为0.057%、0.047%,与2011年的0.067%分别下降14.93%和29.85%。三是生猪疫病死亡率下降。2012年、2013年生猪疫病死亡率分别为1.81%、1.41%,与2011年的2.21%相比分别下降18.1%和36.2%。两个确保:推广 “321”免疫新技术,免疫密度和质量提高,有效预防控制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达到两个“确保”目标。2012~2013年,由于防疫工作扎实,全市生猪疫情平稳,生猪零星散发疫情显著减少,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筑牢免疫屏障为实现 “两个确保”目标提供了保障。

4 “321”的推广效益

4.1 经济效益

①降低反应死亡率产生的经济效益:2012年、2013年免疫反应死亡率分别为0.057%、0.047%,较2011年的0.067%,反应死亡率分别下降0.01个和0.02个百分点,少死1头生猪按1000元计算,2012年、2013年少死亡生猪减少损失104.5万元。②疫病死亡率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益:2012年、2013年生猪疫病死亡率分别为1.81%、1.41%,较2011年的2.21%,下降0.4个和0.8个百分点,按2012年免疫生猪345万头、2013年免疫生猪350万头计算,少死的每头生猪按1000元计算,2012年、2013年疫病死亡率下降少死生猪减少损失4180万元。③降低村防疫员劳动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3种疫苗由二阶段3针变为一次2针完成,按每年饲养量计算,每头猪一次按1.5元计算,少去2次,2012年、2013年节约注射费用2085.0万元。④提高疫苗利用率产生的经济效益:2011年70%,2012年86.25% (提高16.25个百分点),2013年87.5% (提高17.5个百分点)。2012年、2013年疫苗利用率提高和节约一半的疫苗稀释液减少防疫支出493.0万元。上述4项共计产生经济效益6862.5万元。

4.2社会效益

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提高,筑牢免疫屏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疫情,产生社会效益:根据近年来重大动物疫情1.5年一个周期的发病规律,以及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监测风险分析结果,2012~2013年,推广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提高生猪免疫密度和质量,筑牢免疫屏障,至少防止区域性生猪疫情1起,按照2007年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病死亡35234头、扑杀病猪36197头共71431头,每头损失按1000元计算,可避免损失7143.1万元,相当于2012~2013年产生社会效益7143.1万元,而且保障了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为全市实现生猪产值目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4.3生态效益

推广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有效预防控制生猪重大疫病,可从根本上遏制生猪疫情的发生,减少生猪饲养过程中病原微生物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主要因素,推广生猪“321”免疫新技术,预防控制生猪重大疫病发生和流行,对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大力推广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不但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值得在全市继续大力推广。

5 “321”的推广小结

经全市上下齐心协力,采取有效措施,推广 “321”免疫新技术,2年时间内全市推广面达到100%,提高了生猪免疫工作效率、免疫密度、免疫质量,降低了免疫反应率、反应死亡率、疫病死亡率,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取得了 “三个提高、三个下降、两个确保”的显著成效,在全省起到率先推广的示范作用,为生猪生产筑牢了免疫屏障,有效预防控制生猪疫情发生流行,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保山市2012年、2013年畜牧业产值和肉类总产量的如期实现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经测算,推广生猪 “321”免疫新技术,2012~2013年产生经济效益6862.5万元、社会效益7143.1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周建国,张应国,段博芳,等.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同步三点免疫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J],中国兽医科学,43:581-585.

[2]周建国.口蹄疫、猪瘟和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步分点免疫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D].中国农业大学,2013.

[3]濮永华.生猪 “321”免疫技术及注意事项 [J].保山畜牧业,2013(3):17-18.

[本文发表于 《当代畜牧》2014.06期,曾获保山市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