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兴建
(保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保山678000)
摘 要:生物安全与动物疫病病原传入、扩散和疫情发生流行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提高养殖业生物安全水平,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必须落实免疫、检疫、隔离、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疫措施。为探讨生物安全对保山市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在分析保山市畜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隐患的基础上,提出注重生物安全、提高疫病防控水平的对策和措施,为全市落实防疫措施、加强养殖业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山市;生物安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是一项系统工程,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是动物疫病防控人员的法定职责,也是从事动物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运输等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按我国现行体制,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兽医实验室疫病检测人员以及市、县、乡、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和样品采集的专业技术人员。生物安全是为降低病原体传入和散布风险而实施的措施,检疫、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是动物疫病防控各环节中控制动物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对生物安全注重与否是预防和控制好动物疫病的关键。因此,不仅要求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人员在防控动物疫病时要注重生物安全,也要求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从业者要注重生物安全,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和控制好动物疫病。这些人员是否注重生物安全,将直接影响动物疫病防控的成败。因此,只有加强这些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使他们真正行动起来,主动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控制动物疫病,注重生物安全、群防群控才能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笔者总结保山市十多年以来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与防控动物疫病相关人员是否注重生物安全对动物疫病防控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旨在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1 保山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面临的生物安全现状
当前保山市动物疫病的防控体系是政府负总责,保山市畜牧兽医局主管全市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市、县、乡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和村级防疫员具体负责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由于疫病防控知识欠缺和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少数从业者,引种不申报、不检疫、不按要求隔离饲养观察,私屠滥宰,未经检疫私自经营和运输动物或动物产品,未经检疫私自加工和贮藏动物产品,甚至贩卖病死动物和加工、贮藏病死动物及其产品;发生疫病时,不按要求隔离、消毒,随意处置病死动物,对饲养场地、环境和屠宰、加工、贮藏、经营场所以及运输工具不消毒;小而全的猪、牛、羊、禽、犬、猫庭院式综合养殖;少数疫病防控人员不重视生物安全防护。如2007年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市的暴发流行,虽然是外来疫源传入引起,但也是部分参与疫病防控的相关人员不注重生物安全和不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或生物安全措施不严而导致疫情迅速扩散蔓延,共造成全市所有县区不同品种的生猪发病。虽然最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教训深刻,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也很多。
不注重生物安全和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导致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甚至引发人畜共患病,给养殖户 (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最终从业者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消费者的公共卫生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动物和动物产品流通受到限制,相关行业也受到巨大影响,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 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生物安全隐患
2.1 行政管理人员和饲养者生物安全意识淡薄
生物安全措施贯穿于控制动物传染病3个基本环节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始终,其中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动物疫病的关键环节。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生物安全意识,不消毒,不换衣服,随意参观养殖场;进入发病养殖户后,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又进入健康养殖户。养殖者防疫意识淡薄,对病死畜禽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甚至有的养殖者受经济利益驱动,随意低价处置病死畜禽。
2.2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系统技术人员生物安全意识不强
(1)少数专业技术人员在处理动物疫情或疫病时,生物安全常识淡薄 (缺乏一定或基本的生物安全常识),不使用或不会正确使用防护装备来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甚至极少数人消毒不严或不采取消毒措施,因疫病病原的复杂性和病原种类的不确定性,极有可能感染人畜共患病。如2005年隆阳区某乡 (镇)专业技术人员在控制扑灭山羊疫病过程中,不注重生物安全和不采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导致自身感染人畜共患病,由于救治及时,没有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康复出院。由于采取了隔离、扑杀、消毒等严格生物安全措施,不仅扑灭疫情,也未造成疫情扩散。
(2)实验室工作人员到基层采样和在实验室处理未知病原样品时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不注重自身防护,甚至有少数人员对采样后的病死动物未作无害化处理,对检测结束后的废弃物和剩余样品未经高温无害化处理后就随意丢入垃圾桶或倒进下水道,使病原微生物扩散蔓延,造成次生危害。如2003年以来,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以及北京相继发生了实验室人员感染SARS病毒事件,2010年东北农大28名师生感染布鲁氏菌病事件。
(3)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基本没有生物安全常识,在疫苗预防注射和治疗动物疫病时,消毒、隔离和自身防护意识不强,极易导致疫病医源性传播流行。如近几年一些新疫病的传入,由于防治知识的缺乏,加之不注重生物安全,甚至极少数人缺乏职业道德,还存在 “以病养医”的思想,极易造成疫病传播流行。
2.3 部分从业者缺乏生物安全知识
(1)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养殖业逐渐向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整体养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保山市多数养殖户依然缺乏生物安全常识,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未经申报和检疫随意引进种畜禽,引进后又不采取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多次将新的动物疫病引入,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如2003~2007年保山市大力发展奶牛业,由于不注重生物安全,购进奶牛前不申报、不检疫、不隔离,导致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淘汰奶牛大量进入保山市,给保山市的奶牛产业带来重大打击和灭顶之灾。
由于生物安全知识的缺乏,养殖场 (户)对来访者不采取限制措施和消毒措施,甚至自己不采取任何生物安全防护措施还随意去参观其他养殖场 (户)。特别是少数散养户,明知其他养殖户畜禽已发病,不采取任何生物安全措施还要去看个究竟,容易引起自己和其他养殖户的畜禽发病。部分养殖户对病死畜禽不进行无害化处理,随意处置病死畜禽,对发病畜禽不采取隔离措施,仍然与健康畜禽饲养在同一圈舍内,对畜禽舍和环境、用具等设施设备也不消毒,给畜禽群发病的及时控制扑灭带来极大隐患。猪、牛、羊、禽、狗、猫综合养殖,极易使猪的疫病传给牛、禽,禽、狗、猫的疫病传给猪、牛、羊。如牛的伪狂犬是由猪、狗、猫的伪狂犬引起,猪的球虫是由禽的球虫引起,小而全的养殖模式极易导致畜禽之间疫病相互传播。如2008年昌宁县某乡 (镇)牛的伪狂犬病就是由猪的伪狂犬病引起,造成该村4户养牛户的6头牛发病死亡。因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措施,其他饲养户的动物没有继续发病。
(2)少数从事动物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从业者无视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屠宰、运输前逃避检疫,私屠滥宰。经营、加工、贮藏场所及运输工具消毒不严,甚至不消毒。极少数人收购、贩卖、屠宰、加工、贮藏发病畜禽、病死畜禽及其产品。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流行和人的食品安全事件、人畜共患病发生。如2003年昌宁县某乡 (镇)发生炭疽感染人事件,原因就是本村1头牛发病死亡后,当地村民无生物安全意识,不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反而非法屠宰加工导致4人感染发病,后因及时救治和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无人员死亡和其他动物发病。
不注重畜禽舍、养殖环境、设施设备、运输工具消毒,交易畜禽不检疫、发病畜禽不隔离、病死畜禽随意处置,是少数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活动的从业者在疫病防控方面不注重生物安全和缺乏生物安全意识的具体表现。由于这些人员生物安全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自己饲养、经营、运输的动物全部发病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引起疫病传播流行,给其他养殖户也造成巨大损失。
3 注重生物安全,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的对策
3.1 加强培训,增强防范意识
加强对疫病防控相关人员动物传染病防控和兽医生物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动物疫病防控的3个基本环节就是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动物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保护易感动物”不发生动物疫病,就必须要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必须采取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彻底消除疫源威胁。“切断传播途径”就是要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和消毒、隔离饲养观察措施,只有切断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才能保护易感动物不发生疫病。由于未知病原的复杂性和病原种类的不确定性,以及流通运输环节监管难以到位,采取免疫保护易感动物的措施不是万全之策。近几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不同亚型口蹄疫的暴发流行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必须注重生物安全和采取生物安全措施,才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的长久之计、上上之策。
3.2 增加投入,提供物资保障
增加投入,确保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的防护装备和消毒物资的足额到位,保障供给。注重生物安全,实施生物安全策略防控动物疫病,首先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和疫控系统技术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其次是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和动物产品加工、销售的从业人员要做好消毒、隔离等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交易畜禽必须报检和检疫,对发病畜禽和病死畜禽不准宰杀、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也不准食用其产品。发病畜禽必须采取隔离治疗和消毒措施,病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3.3 加强督导,规范畜禽引种
加强对广大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外引种畜禽要检疫和隔离饲养,健康畜禽方可混群;发病畜禽要隔离饲养,加强护理和治疗;病死畜禽要做无害化处理;不同的畜禽种类不能混养,特别是养殖大户和养殖场。
3.4 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加大生物安全对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科技三下乡、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全社会都明白“检疫、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动物疫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只有注重生物安全,控制好动物疫病,才能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和公共卫生安全,从而促进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最终维护社会稳定。
[本文发表于 《云南畜牧兽医》2016.0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