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链接
解读
政府如何落实“供给侧改革”
【本刊综合】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大有可为,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体改革力度由强到弱依次是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中国企业不仅面对来自原材料、税费、财务、人力等领域的显性成本,更面临来自上述领域的隐性成本。以反腐为例,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狠抓反腐,落马官员人数有增无减,预计未来也将在这三个领域进一步推进改革。二是加速国企改革,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和作用。国企作为中坚力量,通过合并重组提升竞争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供给侧改革的经典案例是美国的“里根经济学”,令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其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其中,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劳动供给意愿,也推动消费上行;降低企业所得税,直接提高了企业盈利,也提高了企业投资意愿。
国企将是去产能主要承担者
【本刊综合】实施供给侧改革,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化解过剩产能,要通过价格调整、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是主要方式。政府要主动从市场干预中退出来,要利用市场的力量强行去杠杆,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改善产业供给。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以最高的资产负债率和最低的资产周转率、最低的主营收入利润率,实现了收入、利润的最大幅下滑。这意味着,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最为堪忧,产能过剩最为严重,未来也将是产能去化的主要承担者。但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将有可能造成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因而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也将是必然的选择。伴随去产能延续,未来企业盈利有望随产能利用率回升而得到改善。
焦点
“供给侧改革”引领新常态
【本刊综合】“供给侧改革”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中国以往一直强调的拉动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就属于需求侧。与之相对应的,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成本、消化地产库存和防范金融风险是供给侧改革最为关键的四个“歼灭战”,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四条主线上推进。优化劳动力配置,一是放开生育政策,补充人口红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并发展服务业,促进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流动,同时也能消化地产库存、稳定就业;三是促进扶贫注重教育,从而提升人力资本。
优化土地和资本配置,需要从土地制度改革破题。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抑制地产泡沫。资本要素改革的核心在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资源品价改降低原材料成本,减税降费加速折旧降低财税成本,利率市场化结合降息降低财务成本,养老保险体系改革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的另一项改革是淘汰落后产能。创新方面的改革,首先是构建激励机制,提升创新意愿,这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直接融资的发展;其次是为企业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提升创新转化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产学研结合、提供资金便利和税费减免。
□ 编辑 王毕强 □ 制图 美编 虎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