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生命系统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生命系统理论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 组织行为研究1978年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发表以来,组织行为科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命系统理论为人类有机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精制的概念框架,米勒提出的有关交叉层的许多假设对组织行为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生命系统理论的文献综述_中国西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生命系统发展研究

一、生命系统理论在国外的应用研究

自从1978年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 (LST)[1]问世以来,国外已将其应用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诸多方面。生命系统理论以它高度概括的理论体系对很多学科的理论本身和研究方法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各门学科都可以基于生命系统理论重新构造概念框架,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一) 企业管理框架

一个企业相当于生命系统8个层次中的组织层,其职能部门相当于群体层,所有的职工相当于有机体层 (人)。由于其固有本性,生命系统理论能应用于组织层的任何生命系统类型,所以生命系统理论能够为企业管理模式提供一个新的框架 (彭雁虹等,1997)。

如R.Eric Reidenbach (1981) 等指出,由于市场性质和范围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中营销现象的分析就需要一个更加全面和灵活的框架,而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刚好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框架[2]; Stephen L.Merker (1985) 在“生命系统理论: 管理框架”一文中,将生命系统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模式新框架的构建上,围绕企业生存目标的实现,他进一步提出维持、规范和控制企业以达到有效管理的7个步骤。这样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行为及企业的工作方式,而不再是仅仅依靠经验和直觉。生命系统理论与传统方法在研究企业这一生命系统上有一明显区别,即生命系统理论注重系统的关键过程,传统方法注重企业的活动和结构。Merker提出的达到有效管理的7个步骤为: (1) 确认系统主要是确定其决策阶层; (2) 确定系统目标; (3) 确定系统输入输出; (4) 识别20个子系统;(5) 确定子系统输入输出; (6) 输入输出定量化; (7) 系统管理,即快速准确做出决策,调整系统状态[3]

Merker只是提出了生命系统理论用于商业企业的一般管理框架,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则将生命系统理论付诸实现: 在一份名为“管理的未来”的NASA报告中,Harris (1992) 提出,大规模的技术性公司,如进行航空项目研究的公司,需要采取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的原型是由生命系统理论和宏观管理概念组成的,20世纪90年代航空站的建设广泛地应用了生命系统理论[4]

Jerome F (1990) 认为,应该在米勒20个子系统中加上第21个子系统,即内部安全子系统,这个对于生命系统理论而言至关重要。这个安全子系统可以全面地保障其他子系统不受系统内外部环境的破坏和干扰,目前在生产商、物流渠道、网点、分销商等方面已经显现出了这一子系统的部分特点,但一个独立的系统内部安全子系统却未真正形成[5]

Dharmaraj Veeramani,Rajesh Kumar Agrawa (1999) 采用建模的方法对生命系统理论进行分析,目的是研究办公业务流程再造并使用案例研究说明其应用程序,依据核心流程进行建模,其中包括信息流和物流,并代表在不同抽象层次的系统 (即功能层、结构层、加工层),基于模型的生命系统理论为截然不同的流程再造解决方案的选择提供了详细的结构描述[6]

Marylouise Caldwell (2001) 指出,生命系统理论可以提供一个系统模型,对一些特定类型的消费活动例如消费者在出席艺术表演寻求的愉悦经验进行有效的解释和预测,这项工作有利于对一些重要的理论做进一步的发展研究。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消费享乐行为,只能被理解为消费者整个消费过程中很细微的一部分,而生命系统理论试图将其超越并加深对消费者直觉的了解和研究[7]

Cole,Sharon Stewart (2007) 从管理的角度运用生命系统理论对改善系统中科研与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提出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应该把对方看作团队成员,将自己处于一个更加统一的生命系统之中,其目的是发现并了解如何实现共同的目标[8]

(二) 组织行为研究

1978年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发表以来,组织行为科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命系统理论为人类有机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精制的概念框架,米勒提出的有关交叉层的许多假设对组织行为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Ashmos和Huber (1987) 发表演说,呼吁组织行为科学的理论家和科研工作者在此领域更多地运用生命系统理论。他们指出生命系统理论用于组织研究的3个独特优势是: (1) 对所有生命系统拥有的子系统进行了精确分类; (2) 对生命系统每个更高层次中的附加特征都有丰富的描述; (3) 交叉层的假设多种多样。Ashmos和Huber选择了几个假设以表明他们的观点: 即如果忽视生命系统理论,组织行为科学理论家就会失去发现变量间联系和加速理论构建的机会[9]。Robert (1991) 从组织的层面描述了生命系统理论在信息处理子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对组织的子系统进行分析、对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和寻找适当的解决办法等[10]

Lane Tracy (1993) 在“生命系统理论在管理和组织行为的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回顾了生命系统理论在生产和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应用,并为研究人员列举了许多有效的例子。他认为,组织行为领域格外需要生命系统理论强有力的支持,因为组织行为发生在3个层次上——有机体 (如人)、群体和组织。但是以往的组织行为学独立地处理每个层次,并且是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的,即借鉴临床医学、实验科学、工业和社会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教育学,等等,这些领域的概念和术语自成体系,在组织行为学中它们只是简单堆砌,而不是有效集成。生命系统理论为这些概念的集成提供了可行的框架,它对关键子系统的重视以及它所包含的交叉系统术语,使得组织行为中各个概念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1](彭雁虹等,1997)。

Ames Grier Miller,Jessie L.Miller (1995) 指出,生命系统理论明确了生命物质的基本结构和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并可以将它们集成和引进到与之相联系的无生命物质世界中,不断提高其数据质量。生命系统的模型和方法从8个层次对于各种不同的系统及相关领域的个别系统进行实证研究有很大的帮助[12]

Vancouver,Jeffrey B (1996) 指出,生命系统理论模型已经被运用于人类、组织和沟通过程,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描述,强调了这些模型的同构,特别强调了人类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的自我调节性能,指出这种跨层次的推广和各种理论的整合已经占据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领域。运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来阐述生命系统理论运用的普遍性,特别是对于社会和组织的适用性,提出社会和组织的各个子系统应该按照生命系统理论进行研究[13]

Sven Rasegård (1999) 将生命系统理论运用于瑞典首都市政组织机构的研究中,文章的重点是举例说明将关键子系统在组织重组和规划过程的应用研究,通过关键子系统耦合原则,同时发挥零基预算编制和突破性思维的作用可以对市政组织机构进行有效调查和发现问题[14]。Bryant和Merker在组织层上应用生命系统理论对城市公共运输部门的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提出工业内部组织分析中的效率评估标准。

Manuel London (2006) 等从生命系统的角度提出组织中的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个体、群体和组织属于一个层次嵌套系统,生命系统可以从适应、产生和改变3个途径来进行学习[15]

目前生命系统理论已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主题有: 知觉、学习、态度、需求、动机、目标设定、计划、决策制定、领导、群体凝聚力、社会化、角色、通讯网络、冲突与合作、压力、权力和政治、权威、影响、控制、政治结构和设计、规范、环境要求、文化和个性、增长和发展等。生命系统理论在组织行为学的应用中产生了两种分析方法: 生命系统过程分析法LSPA (Living Systems Process Analysis) 和定性生命系统分析法QLSA (Qualitative Living Systems Analy-sis),这两种方法在其他领域中也有应用。

(三) 社会学理论

以往社会学理论中很少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这是因为社会学家在系统理论方面受到的训练甚少,对其中的术语十分陌生,并且缺少应用经验。James Grier Miller (1986) 提出运用系统论来解决社会学问题的重要性,他认为,区分抽象和具体系统对于系统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帕森斯和他的追随者强调了抽象系统的研究,而米勒和其他人重点在于进行具体系统的研究[16]。米勒提出以上两者对于科研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两类系统在子系统的分类有着显著差别,但具体系统理论现在已经引入了更多的定量研究,从而使得社会科学更接近自然科学。由于生命系统理论的符号简洁直观,可以测量,假设可以验证,且米勒论述风格清晰流畅,最重要的是,生命系统理论采用实体系统 (把每个个体或群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不采用抽象系统 (使用社会角色而不是个体作为基本分析单元),所有这些使得生命系统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理论为社会学家所接受和理解(彭雁虹等,1997)。

Bailey (1998) 将生命系统理论运用于社会生态学的研究上,他首先建立了社会生态学一般模型,提出生命系统理论中的20个关键子系统反映了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行,并将其中的10个关键子系统应用于社会生态学模型的研究中,这10个关键子系统分别是再生器、边界器、吸收器、分配器、转换器、生产器、存储器、排泄器、原动器、支撑器,Bailey指出其中每一个子系统在生态适应性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每一种作用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17]

Tage Frandberg (1999) 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强调了特别是在社会学和物理学的整合上,生命系统理论的精确量化尤为重要,他进一步在生命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了建模和量化分析[18]

Gyorgy Jaros (2000) 认为,应该在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扩展视野,从多角度多学科寻找更多的补充和替代,几个角度组合在一起可能会为生命系统理论在更高的层面勾勒一幅更加丰富的前景[19]

Shelton A.Gunaratne (2005) 运用生命系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为处于冲突的经典物理学和新的物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方向,基于这一理论框架下通过全球和国家新闻媒体的沟通,对动态的世界秩序以及公共外交的性质做了具体分析[20]

Bailey (2005) 在“超越系统内部: 生命系统理论范围的扩大”一文中指出,社会系统理论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系统内部关系的研究上,现在应该超越内部关系去研究外部关系,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在研究内部系统的同时重点强调了系统的垂直关系。他认为,对于既定的社会系统而言,不仅存在内部联系,还存在两个或更多系统的外部联系,而这个四重关联模型的基本类型包括: 内部垂直、内部水平、外部垂直和外部水平。尽管内部垂直关系在古典功能组织结构中被分析研究过,但外部垂直关系在社会系统研究中并不多见。社会系统之间联系的增多和加速,尤其是电子信息和资金流,决定了社会系统理论的研究中不能忽视这种系统外部联系[21]。Bailey (2006) 在“社会熵论及生命系统理论”一文中对生命系统理论和大多数当代社会学理论进行了详细比较后,又在“预知还是运气? 生命系统理论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并行”一文中将生命系统理论与当代社会学理论主要流派包括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吉顿斯结构理论和科林斯冲突论进行了有效集成[22]。Bailey (2006) 特别指出,在生命系统理论中对系统内部编码和数据转换的解释说明意义重大,尤其是从公众到个人信息的重新编码,反之亦然。他分析了生命系统在处理这种公共和个人编码过程中各子系统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公共和个人编码在提供系统安全和系统认证中起到中心作用[23]。Bailey (2008) 在“生命系统理论和社会熵论中的系统边界维持”中提出,过去的社会学系统研究都依靠二元论,即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但对于现代复杂的社会系统而言,应该运用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边界研究,他首先分析了生命系统理论边界维持运作的重要作用,进而分析和比较了社会熵论中的边界维持,并运用以上理论对于社会系统边界的物能流和信息流等的有效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24]

Swanson (2006) 对米勒及其生命系统理论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对研究生命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者及其成果进行了介绍[25]。Swanson (2008) 提出,过程结构方法比起以前以概念为基础的方法为生命系统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解释,他认为应该运用实体系统方法来加强生命系统理论的研究[26]

(四) 软件工程

软件危机的出现至今仍困扰着人们,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问题空间结构与求解方法的空间结构不一致,即软件工程在建模上还不完善。面向对象方法曾给软件工程带来过推动,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软件危机的问题。于是Holmherg开始在软件工程中尝试生命系统理论,并肯定地得出以下结论: 从面向对象分析到生命系统理论的转变代表了建模水平的一个飞跃。他认为计算机信息系统(CIS) 是生命系统在器官层次或更高层次上的产物,于是将建模的基本对象定位为有目标、有结构、有过程的精确子系统并以软件工程中相关原则为基础,结合生命系统理论提出一种生命系统方法 (Living Systems Approach),从而彻底改变了软件工程的观念,开创了全面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质量的新模式 (彭雁虹等, 1997)。Banathy (1989) 针对信息系统设计中由于没有合适的传感装置而使用户与外界环境经常处于一种闭合状态这一难题,提出生命系统理论可以为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作为生命系统中信息处理子系统,米勒的信息编码机制的分类系统可以扩展到自我参照和环境信息的研究中来,有效解决这一闭合现象[27]。F.Scott Cowan (2006) 将生命系统理论运用于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开发理念,提出复杂工程系统由许多接口不通的部件组成,同时又受到性能、可制造型、经济性等不同的具体要求的限制,这就要求在系统设计时考虑各门学科的综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和功能模型[28]。E.Letsu-Dake (2009) 运用生命系统理论为自适应人机接口 (HCI) 设计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提出将生命系统理论应用于人机接口设计的研究中,可以产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的接口模式,从生物系统的角度来看,生命系统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人机系统所需要的激励自组织行为的概念模型[29]。通过在电力系统信息管理领域采样接口中的应用,生命系统理论作为一种自适应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工具体现出其强大的功效,表明了生命系统理论的应用不仅提供了强大的人机交互设计框架,还能允许接口自适应过程起到实时功效。

(五) 其他应用

1. Louderback采用生命系统过程分析法 (Living Systems Process Analysis) 检验公共服务组织中通过关键子系统的信息流和物质能量流。他将这一方法成功地运用到了组织中会计总账和财务报告的生成,从而使会计账目更清晰、更具有指导意义。Swanson (1986) 阐述了生命系统理论可以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研究提供一个概念框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描述为生命系统中信息处理子系统的一个子集,从而体现运用生命系统理论来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29]。Swanson (1997) 进一步将生命系统理论、社会熵理论和宏观会计理论进行集成,研究了熵在物理、生物,特别是社会系统中是如何发生和衡量,指出社会熵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组织循环和社会实体解体中的货币和信息标记的作用[30]

2. Le Due以生命系统理论的符号为基础,为瑞典国家国民紧急战备署 (SN-BCEP) 设计了用于军事的命令模型。该命令模型对军事命令进行了分类,可与信息技术一起运用于作战前沿。Gordon C.Ruscoe (1985) 用3年左右的时间运用一般系统科学和生命系统理论对美国军营41年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具体分为两个研究周期对研究范围、目标、方法、结果及未来的应用进行了总结[31]

3. Albert A.Harrison (1993) 将生命系统理论应用于地球外高智能的分析研究中。采用具有3个系统层次 (有机体、社会、超国家系统) 和两个基本过程 (物质/能量处理和信息处理) 的生命系统理论简化版本对地球外的高智能进行了思考,并指出生命系统理论的分类和原理对于地球内和地球外的生命形

① E. Letsu-Dake and C. A. Ntuen,A conceptual model for designing adaptiv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s using the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6,Issue 1,January,February,2009: 15 ~ 27式和文明的对比分析是非常有用的[32]。Declan J.O’Donnell (1994) 运用生命系统理论对未来太空的探索提出了新思路[33]。Hector Sabelli (2006) 提出生命系统理论为自然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模式。因为进化的连续性要求相同的基本形式必须在组织各级表示出来,这种模式已经在包括生物、气象、经济时间系列和星系的分布等很多的不同过程中表现出来[34]

4. Patrick等人将产品设计分为3个层次的抽象: 功能层、概念层和部件层,在每个层次上,运用生命系统理论的符号系统,可以在现有部件的基础上进行快速产品设计,这在Mistree文章“高层次抽象设计”中也有阐述 (彭雁虹等, 1997)。Margolis,Liat (2008) 基于生命系统理论针对造园术中的材料以及工艺创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35]

5. 生命系统理论可用来分析和处理所有8个层次上的各个生命系统。它已在病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在为提高系统过程效率和效果所做的尝试中应用于一些经过挑选的系统中。当一位内科医生检查病人时,他用诊断用试药和仪器来检查器官系统的结构与过程。研究其他层次系统的生命系统方法也是类似的。其中包括观察和测定总体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重要关系,以及验明执行20个分系统过程中每个过程的结构。还要检查该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以及各分系统和总体系统的调节过程。要分析系统的状况与功能,并与相同类型系统的平均或正常情况进行比较。如果系统的某种稳态正遭受破坏,就要为发现病症的原因和纠正这种病症而做出努力。Swanson (2005) 将生命系统理论应用于病理学的研究,指出病理概念中的连接性、稳定状态、调整进程、关键子系统、生命系统层次都是生命系统理论中最基本最广泛使用的概念[36]。Johnstone在健康维护组织独立医疗协会中采用生命系统理论完整地识别了20个子系统和关键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协会的工作效率。Mlakar (2007) 利用斯洛文尼亚公共医疗案例阐述了生命系统与辨证系统理论的互补性[37]

6,Charles E.Warren (1979) 分析了生命系统理论概念框架及其哲学基础[38];Scott,Eugene C (2006) 对生命系统演化的过程以及规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阐述[39]; Suzanne,Libra (2007) 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函数进行了进一步分析[40]。Bellomo.N (2008) 等学者从开放的生命系统角度,运用动力学理论与随机游戏理论对活性粒子的独特功能和具体活动进行了研究[41]

7.Helmut Nechansky (2010) 将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和比尔的自生理论从研究范围、功能、结构等各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并运用控制论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42]

(六) 简评

从1978年到现在,生命系统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米勒等人目前还在对其进行不断地充实,并探究它在各学科的应用,另外还有不少人对米勒给出的大量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但从以上文献中可看出,国外近年来对生命系统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生命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对于如何将其系统地应用于具体组织的研究成果很少。而在运用该理论对组织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对组织结构的研究。但由于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在对组织结构的不断细化过程中模型的复杂性也不断提升,从而限制了生命系统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因此,我们在运用该理论对农合组织进行研究时,一方面需要继续从结构的视点出发,通过结构的细化揭示生命系统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应用的视点出发,通过对结构的约化模型扩大该理论在农合组织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二、生命系统理论在国内的应用

(一) 国内的应用研究

国内对生命系统理论的研究文献极少,仅有的几篇是对该理论的翻译、介绍和应用到企业管理中的初探。

学者朴昌根早期就对米勒的生命系统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翻译,为国内学者学习该理论提供了详细的参考依据。文中对生命系统理论产生的背景、重大意义、系统8个层次的进化和特征、20个分系统的调节过程、生命系统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做了详细的翻译、介绍和分析,并列出了生命系统层次——分系统表。生命系统理论原著的翻译在国内很少见,因此该成果对生命系统理论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褚启勤等 (1996) 将生命系统运用于新型制造模式中,指出制造企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组织层次上的生命体,制造企业的系统构造和运行模式中若干突出的特点都可以和生命系统理论相联系,都可能成为生命系统理论应用的领域[43]。文章阐述了生命系统理论与新型制造模式的联系,分析了生命系统理论应用在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同生命系统理论相结合创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可能性。

彭雁虹等 (1997) 对生命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20个关键子系统、几个基本概念以及生命系统理论在国外各个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概述,并认为生命系统理论对各门学科都有应用价值,值得中国科技工作者研究、应用和推广[44]

熊斌等 (2002) 将生命系统理论引入到敏捷制造企业的研究之中,基于生命系统中超国家系统层、社会层、社区层、组织层、群体层和有机体层5个层次构建了敏捷制造系统的生命系统框架,并利用敏捷制造企业的生命系统语义模型,理清不同层次生命系统之间及相同层次的生命系统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生命系统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最后对敏捷制造企业的生命系统特点进行了分析[45]

严骏等 (2003) 研究了生命系统理论在敏捷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敏捷虚拟企业联盟企业选择的特点,基于生命系统理论将敏捷虚拟企业联盟企业的选择问题转化为模糊控制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敏捷虚拟企业联盟企业选择控制系统结构及联盟企业的多准则选择方法,基于评判委员会的隶属度判定方法,应用模糊控制规则集对各联盟企业进行模糊评判,综合所有控制规划的评判结果,得出总的模糊评判结果,然后在单位区间内对模糊评判结果进行排序,得出确切决策结果[46]

管小思 (2004) 分析了社会生命系统的宏观动力结构[47]; 李建华等 (2005)认为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每一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企业与生命体在进化过程上的相似特性,说明了生命系统理论可以用于企业研究[48]; 葛永林 (2005) 对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生命自组织进化的实质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组织的实质是生命系统的熵发生了改变[49]; 刘春琴、冯玉广 (2006) 认为,在熵势的作用下生命越来越有序,而且熵力是生命系统维持相对稳定性的原动力[50]

傅红、段万春 (2010) 在对绩效管理内涵及意义、信息化对绩效管理的作用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生命系统理论中组织与其内外部环境的关系,并基于此关系设计了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模型,以期在优化传统模式基础上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企业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51]

王致民、刘小莹 (2012) 提出功能建模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建模方法的有效性是决定所生成的创新方案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目前现有的建模方法均建立在对设计对象具有大量先验知识或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或具有过多的约束,作者提出基于生命系统理论的功能建模方法克服了以上方法的不足,利用抽象化的图符完整表达了产品功能结构,具有易操作、通用性强、创新启发性强等特点。基于生命系统理论的功能建模方法,给出详细的分解设计步骤。该方法为机械产品的功能设计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信息表达完整、通用性强的分解模式。最后,通过在粉尘物料全自动包装系统抓袋/张袋机构这一关键技术中的应用作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 简评

显然,国内现有对生命系统理论本身进行系统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一是数量极少; 二是仅仅将生命系统与企业系统相比较,定性说明了生命系统可用于企业研究,定量化的研究极少,很难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是还没有将生命系统理论用于对农合组织发展研究的成果。由此可见,将生命系统理论应用于农合组织加以研究,无论对生命系统理论应用范围的创新还是农合组织的自身建设与健康发展,以及对农合组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的梳理,都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工作。

[1] Miller J G.Living Systems.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1978: 59

[2] R.Eric Reidenbach.Terence A.Oliva,General Living Systems Theory and Marketing: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Journalo f Marketing,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Vol.45.Fall1981: 30~37

[3] Stephen L Merker S L.Living systems theory: A framework for management.Behavioral Science,1985, 30: 187~194

[4] Harris P R,Future of management: The NASA Paradigm,NTIS,No: N93-16859/9/HDM,1992

[5] Jerome F.Walker and Francis C.,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rnal security system to group level organiza-tion in Miller’s living systems theory.The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35,Issue 2,April 1990: 147~153

[6] Dharmaraj Veeramani,Rajesh Kumar Agrawal.Living systems theory based modeling for reengineering of-fice operations.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Volume 18,Issue 5,1999: 323~334

[7] Marylouise Caldwell,Applying general living systems theory to learn consumers’sense making in attending performing arts.Psychology and Marketing,Volume 18,Issue 5,2001 (5): 497~511

[8] Cole,Sharon Stewart,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s a Living System. Journal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2007,Vol. 38 Issue 2: 139 - 152,14p,1 chart

[9] Ashmos D P,Huber G PT. The systems paradigm,correcting the record and suggesting the futur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7,12: 607 ~ 621

[10] Robert J. Taormina,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sing living systems theory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36,Issue 3,July 1991: 196 ~ 223

[11] Lane Tracy,Application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to the study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Behavioral Science,1993,38: 218 ~ 229

[12] James Grier Miller,Jessie L. Miller,Applications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vol. 8 number 1,Feb1995: 19 ~ 45

[13] Vancouver,Jeffrey B,Living systems theory as a paradigm f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ehavioral Science,Vol. 41 Issue 3,40p,2 charts,3 diagrams,Jul996: 165

[14] Sven Rasegard,Some aspects of the usefulness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in a municipal organization.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16,Issue 1,January/February 1999: 57 ~80

[15] Manuel London,Valerie I. Sessa,Continuous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a living systems analysis of individual,group,and organization learning. Research in multi level issues,2006: 123 ~ 172

[16] James Grier Miller. Jessie L. Miller,Applications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vol. 8 number 1,Feb 1986,95: 19 ~ 45

[17] Kenneth D. Bailey,Social ecology and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15,Issue 5,September /October 1998: 421 ~ 428

[18] Tage Frandberg,Experiences of applying general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16,Issue 1,January /February 1999: 81 ~ 100

[19] Gyorgy Jaros,Living Systems Theory of James Grier Miller and teleonics.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17,Issue 3,2000 ( 5) : 289 ~ 300

[20] SheltonA. Gunaratne,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10,Issue 5,2005: 121 ~ 125

[21] Kenneth D. Bailey,Beyond system internals: expanding the scope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2,Issue 6,November /December 2005: 497 ~ 508

[22] Kenneth D. Bailey,The social entropy theory and living systems theory,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06 Volume 23 Issue 3: 291 ~ 300

[23] Kenneth D. Bailey,Public and private codes in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3,Issue 6,November /December 2006: 715 ~ 726

[24] Kenneth D. Bailey Boundary maintenance in living systems theory and social entropy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5,Issue 5,September 2008: 587 ~ 597

[25] G. A. Swanson,James Grier Miller’s Living Systems Theory ( LST)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3,Issue 3,May /June 2006: 263 ~ 271

[26] G. A. Swanson,Living systems theory and an entity-systems approach.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5,Issue 5,September 2008: 599 ~ 604

[27] Bela Antal Banathy,Living systems theory: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closure in information systems.Systems Research,Volume 6,Issue 4,December 1989: 297 ~ 305

[28] F. Scott Cowan,Janet K. Allen and Farrokh Mistree,Functional modelling in engineering design: a perspectival approach featuring living systems theory.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3,Issue 3,May /June 2006: 365 ~ 381

[29] G. A. Swanson and James Grier Miller,Systems Research,Volume 3,Issue 4,December 1986: 253 ~ 265

[30] G. A. Swanson,Kenneth D. Bailey and James Grier Miller,Entropy,Social Entropy and Money: A Living Systems Theory Perspective,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14,Issue 1,January /February 1997: 45 ~ 65

[31] Gordon C. Ruscoe,Robert L. Fell,Kenneth T. Hunt,Steven L. Merker,Lorena R. Peter,James S. Cary Maj. ,James Grier Miller,Bradford G. Loo Cpt. ,Robert W. Reed Cpt. and Mark I. Sturm Cpt. ,The application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to 41 u. s. army battalions.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30,Issue 1,1985 ( 6) : 7 ~ 50

[32] Albert A. Harrison,Thinking intelligently about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An application of living systems theory.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38,Issue 3,1993: 189 ~ 217

[33] Declan J. O’Donnell,Founding a space nation utilizing living systems theory,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39,Issue 2,1994: 93 ~ 116

[34] Hector Sabelli and Linnea Carlson-Sabelli,Bios,a process approach to living system theory. In honour of James and Jessie Miller.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3,Issue 3,May /June 2006: 323~ 336

[35] Margilis,Liat,Living Systems: Innovativ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ience News,Jan,19,2008: 47

[36] G. A. Swanson,The study of pathology and living systems theory,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2,Issue 5,September /October 2005: 363 ~ 371

[37] Mlakar,Tatjana,Mulej,Matjaz,Complementarity of the Living Systems and the Dialectical Systems Theories.Cybernetics & Systems,Jun2007,Vol. 38 Issue 4: 381 ~ 399

[38] Charles E. Warren,Marshall Allen and James W. Haefner,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general living systems theory. Behavioral Science,Volume 24,Issue 5,1979: 296 ~ 310

[39] Scott,Eugene C,The Evolution of Living Systems.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Dec 2006,Vol. 81 Issue 4: 396 ~ 396

[40] Suzanne Libra,The Way Cool Game of Scienc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Living Systems. School Library Journal,July 2007 ( 7) : 54

[41] Bellomo. N. ,The Living Systems. School Library Journal,2008 ( 7) : 54

[42] Helmut Nechansk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ler’s living systems theory and Beer’s viable systems theory,2010

[43] 褚启勤,江山,丁承民. 生命系统理论在新型制造模式中的应用初探,中国机械工程,1996 (2): 7~9

[44] 彭雁虹,褚启勤等. 生命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综述,系统工程与实践,1997 (3): 35~41

[45] 熊斌,钱碧波,谭建荣. 敏捷制造企业的生命系统理论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 (5):12~15

[46] 严骏,甘燕. 基于生命系统理论的敏捷虚拟企业联盟企业选择方法,运筹与管理,2003 (12):118~122

[47] 管小思. 社会生命系统的宏观序结构模型分析,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 (7): 971~976

[48] 李建华,许芳. 企业生命机理及环境适应性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 (9): 104~106

[49] 葛永林. 生命系统复杂性浅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 (1): 129~131

[50] 刘春琴,冯玉广. 生命系统演化的熵势函数探析,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 (4): 35~40

[51] 傅红,段万春. 基于生命系统理论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模式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 (6):139~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