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系统,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多元性和两重性,它们的范围不同、层次不同,方法也不同。例如,市场经济表现为一种引导力,主要体现在提供质量条件,提出质量要求,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强化竞争等方面;而文化则更多表现为一种渗透力,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实施全方位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方面。总之,不同社会力量的质量保障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不同的范围和作用,只有当社会力量在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上达到了协调统一,才能形成一股合力,并与政府和高校的质量保障一道,共同构成有序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也才能真正有效地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首先,对社会力量的整合必须牢牢抓住经济这个基础和关键。社会系统主要由经济、政治和文化意识等子系统组成,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经济子系统在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它决定政治和文化意识子系统的性质,也从根本上制约着高等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引导,要紧紧抓住经济这个核心和关键。纵观当今世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它们无一不是以经济子系统为核心和基础来构建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意识结构,运用市场机制来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调节和引导高等教育质量的。在我国,引入社会力量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当然,市场经济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社会其他因素的配合,因为现代社会系统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并与各种现代社会体制和社会意识密切协调匹配的一个有机整体。
其次,发挥社会组织的整合作用。社会力量通常以个别化和组织化两种方式呈现,它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既可以通过个别化方式,也可以通过组织化的方式发生作用。但比较而言,组织化方式更为集中和有力,是实现对各种零散的社会力量整合引导的有效形式。比如,各种学会、协会、董事会、基金会、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团体等。以各省市普遍存在的高等教育学会为例,它们既非政府机关,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部门,是介于其中的典型社会中介组织。高教学会不仅是联合本地高等学校的桥梁,还是广泛联系学校与社会、政府关系的纽带,能够对各种分散的社会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和引导,为不同的社会力量介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合作的平台,在高等教育的研究咨询、评估鉴定、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最后,还应该强调的是,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复杂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驱动的能力。这也就是生物进化、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7]要实现社会系统的协调,关键在于社会系统内的不协调或涨落现象应当尽可能让社会的自调节机制去矫正或消化。因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各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引导,还应通过社会系统自身的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机制来完成,不要急于求成,打着改革的旗号,过多过急地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