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部门还要组织教育界、知识界和用人部门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这是我国第一次鼓励社会力量对大学进行评价,为大学社会评价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同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社会评价的经验和做法也陆续传入国内,其中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对大学的排名最具影响力。在国内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外大学社会评价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大学排行应运而生。
1987年9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以《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源为指标对我国87所重点大学进行了排名。这个只有一项指标的大学排名是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排行,它打破了政府对大学评价的垄断局面,标志着我国大学排行的开始。1998年1月,该机构又增加了工程索引(EI)数据源,并按1983—1985年被SCI和EI收录的科技论文数分别排出了我国前20所重点综合大学和前20所重点工科大学。1989年11月,该机构还以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编的1985—198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为数据源,对我国86所重点大学进行了科学计量多指标排序。
1989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对我国部分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了评价。与以往大学排名不同的是,他们首创性地采用了论文被引次数作为对大学的评价指标之一,其选用的指标分别是SCI、EI、ISTP发表论文数、国际论文被引篇数、国内论文发表篇数、国内论文被引篇数。1991年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均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第1期发表上述论文篇数和论文被引次数。
1992年,湖南大学张英等人对1985—1989年全国86所重点高校的科技活动进行了评价。他们根据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编的1985—198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的数据,在1992年《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全国86所重点高校1985—1989年科技活动评价”的论文,文章以详细的量化方式对全国86所重点大学作了排序,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对不同成果取不同权重的大学排名。
这一阶段大学排行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评价主体发展有限,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大学排行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评价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政府垄断的局面,但由于大学排行才刚刚起步,加之整个社会环境、高等教育机制及其配套的政策法规等影响,非官方的社会评价主体还只是处于零星发展阶段,作用发挥有限,尚不成气候。
第二,评价对象以重点大学为主,评价内容“重理轻文”。这一阶段大学排行的对象以国内重点大学为主,非重点大学还没有被纳入到大学排行评价中来。评价内容以科技成果为主,“重理轻文”。这从评价所选用的数据源就能看出,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就是以《科技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原国家教委科技司编的1985—198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为依据对大学进行的排名。
第三,评价结果对外公开但发布方式单一。受管理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对大学的评价信息是不对外公开的,社会对政府的评价过程没有知情权。大学排行打破了这种封闭的旧模式,从评价指标的选定到评价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再到评价结果的产生,整个过程都对外公开。但结果公布方式单一,主要是发布在报纸和期刊杂志等印刷媒体上,如《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